古诗词网

晨瓶得雪乳,暮瓮停冰湍。

苏轼宋代〕《白鹤山新居,凿井四十尺,遇磐石,石尽,乃得泉

海国困蒸溽,新居利高寒。以彼陟降劳,易此寝处乾。

但苦江路峻,常惭汲腰酸。矻矻烦四夫,硗硗斲层峦。

弥旬得寻丈,下有青石磐。终日但迸火,何时见飞澜。

丰我粲与醪,利汝椎与钻。山石有时尽,我意殊未阑。

今朝僮仆喜,黄土复可抟。晨瓶得雪乳,暮瓮停冰湍。

我生类如此,何适不艰难。一勺亦天赐,曲肱有馀欢。

词典释义

  (系统自动检索释义,仅供参考。)
得雪

晨 chén《國語辭典》

晨 [ chén ]

  1. 早上太阳刚出来的时候。如:「清晨」、「一日之计在于晨」。
  1. 鸡鸣报晓。《书经·牧誓》:「古人有言曰:『牝鸡无晨。』」唐·孔颖达·正义:「言无晨鸣之道。」
瓶 píng《國語辭典》

瓶 [ píng ]

  1. 古代指比缶小的取水或装食物的容器。《诗经·小雅·蓼莪》:「瓶之罄矣,惟罍之耻。」唐·白居易〈琵琶行〉:「银瓶乍破水浆迸,铁骑突出刀枪鸣。」
  2. 泛指颈长、腹大的容器。可装水、酒或其他液体。一般为瓷或玻璃制品。如:「花瓶」、「酒瓶」。宋·许棐〈泥孩儿〉诗:「双罩红纱厨,娇立瓶花底。」
  3. 量词。计算瓶装物的单位。如:「一瓶绍兴酒」、「两瓶啤酒」。
  4. 姓。如汉代有瓶丘聚。
得雪
宋 苏轼 十二月十四日,夜,微雪,明日早,往南溪小酌,至晚 南溪得雪真无价,走马来看及未消。  ——《骈字类编》
乳 rǔ《國語辭典》

乳 [ rǔ ]

  1. 生产、繁殖。如:「孳乳」。《史记·卷一○五·扁鹊仓公传》:「菑川王美人怀子而不乳,来召臣意。」《汉书·卷五四·苏建传》:「乃徙武北海上无人处,使牧羝,羝乳乃得归。」
  2. 孵卵、孵化。《礼记·月令》:「雉雊鸡乳。」《魏书·卷一○七·律历志上》:「立春, 鸡始乳。」
  3. 哺育、喂奶。《左传·宣公四年》:「䢵夫人使弃诸梦中,虎乳之。」《新唐书·卷一九四·元德秀传》:「德秀自乳之。」
  4. 饮、喝。《文选·鲍照·芜城赋》:「伏虣藏虎,乳血飧肤。」
  1. 乳房的简称。《史记·卷一○五·扁鹊仓公传》:「意告之后百余日,果为疽发乳上,入缺盆,死。」
  2. 奶汁。如:「母乳」、「牛乳」、「鲜乳」。
  3. 像乳房的物体。明·徐弘祖《徐霞客游记·卷三下·粤西游日记二》:「岐中倒垂一乳,长数丈,其端空悬,水由端涓涓下。」
  4. 类似乳汁的液体。如:「豆乳」、「蜂王乳」。
  1. 初生的。如:「乳燕」、「乳猪」、「乳鸽」。
暮 mù《國語辭典》

暮 [ mù ]

  1. 傍晚、太阳将落的时候。如:「日暮」。唐·杜甫〈石壕吏〉诗:「暮投石壕村,有吏夜捉人。」
  1. 天晚的。如:「暮烟」、「暮色」。
  2. 晚、将尽的。如:「暮年」、「暮春」、「天寒岁暮」。
  3. 衰颓的。如:「暮气沉沉」。
瓮 wèng《國語辭典》

瓮 [ wèng ]

  1. 一种口小腹大,用以盛东西的器具。汉·扬雄《方言·卷五》:「瓮,甖也。……自关而东,赵魏之郊谓之瓮,或谓之甖。」宋·王安石〈赐也〉诗:「桔槔俯仰妨何事,抱瓮区区者此身。」《水浒传·第三三回》:「此计大妙,却似瓮中捉鳖,手到拿来。」
停 tíng《國語辭典》

停 [ tíng ]

  1. 中止。如:「停办」、「停止」、「雨停了」。
  2. 止留、暂时居留。如:「停留」。《三国演义·第一○六回》:「雨水不住,营中泥泞,军不可停,请移于前面山上。」
  3. 放置、搁置。如:「停放」。《后汉书·卷八一·独行传·范式传》:「遂停柩移时,乃见有素车白马,号哭而来。」《儒林外史·第二六回》:「把棺材就停在房子中间,开了几日丧。」
  1. 稳当、妥贴。《西游记·第三回》:「悟空将金冠、金甲、云履都穿戴停当。」《儒林外史·第五回》:「当下商议已定,一切办的停妥。」
冰 bīng《國語辭典》

冰 [ bīng ]

  1. 水在摄氏零度以下所凝结成的固体。《文选˙陆机˙苦寒行》:「凝冰结重涧,积雪被长峦。」《红楼梦·第六四回》:「因宝玉素昔秉赋柔脆,虽暑月不敢用冰,只以新汲井水将茶连壶浸在盆内,不时更换,取其凉意而已。」
  2. 姓。如明代有冰如鉴。
  1. 使用冰块或利用冰箱以防腐或减低温度。如:「把这块肉冰起来。」
  2. 比喻受人冷淡、不加注意,或不受重用。如:「他被冰了许多年,现在才受重用。」
  1. 寒冷。如:「冰凉」、「冰冷」。
  2. 清高的、纯洁的。如:「冰心」。
  3. 白嫩如冰的。如:「冰肌」、「冰肤」。
  4. 冷酷、没感情。如:「她的态度很冰,很难应付。」
湍 tuān《國語辭典》

湍 [ tuān ]

  1. 急流。如:「飞湍」、「奔湍」。南朝宋·谢灵运〈七里濑〉诗:「孤客伤逝湍,徒旅苦奔峭。」
  1. 水流迅急。如:「湍急」、「湍流」。《孟子·告子上》:「性犹湍水也,决诸东方则东流,决诸西方则西流。」唐·李白〈江上答崔宣城诗:「问我将何事,湍波历几重?」

释义为系统自动检索,难免有误,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