抠衣一望三千里,嵩少崚嶒月色高。
李英〔清代〕《酬朱子厚方永叔二公子见寄》
公子翩翩气自豪,梅花双使念绨袍。何来乐府传鱼素,并向词林识凤毛。
家出南阳连郏鄏,名标北斗起风骚。抠衣一望三千里,嵩少崚嶒月色高。
词典释义
(系统自动检索释义,仅供参考。)抠衣(摳衣)kōu yī
提起衣服前襟。古人迎趋时的动作,表示恭敬。《管子·弟子职》:“已食者作,抠衣而降,旋而乡席,各彻其餽,如於宾客。”《礼记·曲礼上》:“毋践屨,毋踖席,抠衣趋隅,必慎唯诺。” 唐 李邕 《大照禅师塔铭》:“负笈 梁 许 ,抠衣 班 马 。” 宋 王安石 《奉酬永叔见赠》诗:“抠衣最出诸生后,倒屣尝倾广座中。” 清 王士禛 《香祖笔记》卷五:“其抠衣入室之徒皆足以掌赞善而秉方册, 及 ( 独孤及 )之为文可徵矣。” ——《漢語大詞典》
一望 yī wàng
(1).眺望一下;看一下。 南朝 梁 王僧孺 《落日登高》诗:“凭高且一望,目极不能捨。” 宋 孙光宪 《浣溪沙》词:“蓼岸风多橘柚香, 江 边一望 楚 天长。”《西游记》第三六回:“佇立草坡,一望并无客旅。”《儿女英雄传》第五回:“隔墙一望,里面塔影冲霄,松声满耳,香烟冷落,殿宇荒凉。”
(2).指目力所及的距离。亦泛指较近的距离。 元 王实甫 《丽春堂》第一折:“则见贝闕蓬壶一望中。”《三国演义》第四九回:“ 武昌 一望之地,最为紧要。”《西游记》第九三回:“我这寺一望之前,乃是 舍卫国 。” ——《漢語大詞典》
(2).指目力所及的距离。亦泛指较近的距离。 元 王实甫 《丽春堂》第一折:“则见贝闕蓬壶一望中。”《三国演义》第四九回:“ 武昌 一望之地,最为紧要。”《西游记》第九三回:“我这寺一望之前,乃是 舍卫国 。” ——《漢語大詞典》
三千 sān qiān
(1).《书·吕刑》:“墨罚之属千,劓罚之属千,剕罚之属五百,宫罚之属三百,大辟之罚二百。五刑之属三千。”后因以“三千”指古代所有的刑罚。《三国志·魏志·陈群传》:“夫三千之属,虽未可悉復,若斯数者,时之所患,宜先施用。”《晋书·谢尚传》:“夫无后之罪,三千所不过。”《南史·孔琳之传》:“若三千行於叔世,必有踊贵之尤,此五帝不相循法,肉刑不可悉復者也。”
(2).泛言数目之多。 三国 魏 陈琳 《饮马长城窟行》:“长城何连连,连连三千里。” 唐 李白 《秋浦歌》之十五:“白髮三千丈,缘愁似箇长。”
(3).指三千大千世界。 南朝 宋 谢灵运 《与诸道人辨宗论》:“三世长於百年,三千广於 赤县 ;四部多於户口,七宝妙於石沙。” ——《漢語大詞典》
(2).泛言数目之多。 三国 魏 陈琳 《饮马长城窟行》:“长城何连连,连连三千里。” 唐 李白 《秋浦歌》之十五:“白髮三千丈,缘愁似箇长。”
(3).指三千大千世界。 南朝 宋 谢灵运 《与诸道人辨宗论》:“三世长於百年,三千广於 赤县 ;四部多於户口,七宝妙於石沙。” ——《漢語大詞典》
里 ( 裏 裡 ) lǐ《國語辭典》
里 [ lǐ ]
名- 居所、居处。《诗经·郑风·将仲子》:「将仲子兮,无逾我里。」《孟子·离娄下》:「去三年不反,然后收其田里。」
- 街坊、巷弄。《后汉书·卷五四·杨震传》:「连里竟街,雕修缮饰,穷极巧技。」唐·韩愈〈柳子厚墓志铭〉:「今夫平居里巷相慕悦,酒食游戏相征逐。」
- 故乡。如:「故里」。《文选·江淹·别赋》:「割慈忍爱,离邦去里。」
- 今地方政府行政区域之一。在镇之下,邻之上,与村平行。
- 量词。计算长度的单位。古代以三百六十步为一里。今以一公里等于一千公尺。
- 内部。元·马致远〈四块玉·佐国心〉曲:「命里无时莫刚求,随时过遣休生受。」通「里」。
- 二一四部首之一。
嵩少 sōng shǎo
嵩山 与 少室山 的并称。亦用为 嵩山 的别称。 唐 贾岛 《永福湖和杨郑州》:“ 嵩 少 分明对, 瀟 湘 阔狭齐。”《新唐书·隐逸传序》:“然放利之徒,假隐自名,以诡禄仕,肩相摩於道,至号 终南 、 嵩少 为仕途捷径,高尚之节丧焉。” 宋 吴坰 《五总志》:“ 端彦 既与 元长 不合,乃遯 嵩少 间。” 清 钱谦益 《河南河南府知府郭忠宁授中宪大夫制》:“今东方徵兵未已, 嵩 、 少 、 虢 、 雒 之间,戈殳相逮,皆尔所部也。” ——《漢語大詞典》
崚嶒 líng céng
(1).高耸突兀。 南朝 梁 沈约 《钟山诗应西阳王教》:“鬱律构丹巘,崚嶒起青嶂,势随 九疑 高,气与三山壮。” 唐 陈子昂 《送魏兵曹使雟州》诗:“勿以 王阳 叹, 邛道 畏崚嶒。”按, 汉 王阳 ,曾行经 邛郲 九折坂 ,叹曰:“奉先人遗体,奈何数乘此险!”事见《汉书·王尊传》。 明 徐复祚 《投梭记·忠告》:“只见燕臺高耸,虎观嶙峋,麟阁崚嶒。”《红楼梦》第十七回:“往前一坐,见白石崚嶒,或如鬼怪,或似猛兽。” 鲁迅 《汉文学史纲要》第一篇:“其在文章,则写山曰崚嶒嵯峨。”
(2).指高峻的山。 明 高启 《期张校理王著作徐记室游虎阜》诗:“最怜 虎阜 在平地,一邱势敌千崚嶒。”
(3).比喻特出不凡。 明 温璜 《弟子问》:“凡为文者,必有文章之骨,意象崚嶒。” 清 周亮工 《示裴生符剖》诗:“海内风流全黯澹, 汀 南词赋尔崚嶒。”
(4).比喻刚正不阿、坚贞不屈。 明 邬仁卿 《沁园春·招隐看梅》词:“铁骨崚嶒,冰姿修洁,可是神仙萼緑华。” 清 秋瑾 《宝剑歌》:“侠骨崚嶒傲九州,不信大刚刚则折。”
(5).骨节显露貌。多形容人体瘦削。 宋 陆游 《信手翻古人诗随所得次韵》:“病起瘦可惊,崚嶒夜窗影。” 清 李永祺 《病起》诗:“崚嶒未怕骨如柴,排闷时时强散怀。” 梁斌 《红旗谱》八:“他骨节崚嶒的大手,手指上的长甲,他贪得无厌的性子,随着年龄的增长,更加残忍了。” ——《漢語大詞典》
(2).指高峻的山。 明 高启 《期张校理王著作徐记室游虎阜》诗:“最怜 虎阜 在平地,一邱势敌千崚嶒。”
(3).比喻特出不凡。 明 温璜 《弟子问》:“凡为文者,必有文章之骨,意象崚嶒。” 清 周亮工 《示裴生符剖》诗:“海内风流全黯澹, 汀 南词赋尔崚嶒。”
(4).比喻刚正不阿、坚贞不屈。 明 邬仁卿 《沁园春·招隐看梅》词:“铁骨崚嶒,冰姿修洁,可是神仙萼緑华。” 清 秋瑾 《宝剑歌》:“侠骨崚嶒傲九州,不信大刚刚则折。”
(5).骨节显露貌。多形容人体瘦削。 宋 陆游 《信手翻古人诗随所得次韵》:“病起瘦可惊,崚嶒夜窗影。” 清 李永祺 《病起》诗:“崚嶒未怕骨如柴,排闷时时强散怀。” 梁斌 《红旗谱》八:“他骨节崚嶒的大手,手指上的长甲,他贪得无厌的性子,随着年龄的增长,更加残忍了。” ——《漢語大詞典》
月色 yuè sè
(1).月光。 唐 李华 《吊古战场文》:“日光寒兮草短,月色苦兮霜白。” 宋 陈师道 《寒夜有怀晁无斁》诗:“灯花频作喜,月色正可步。”《醒世恒言·灌园叟晚逢仙女》:“﹝ 崔玄微 ﹞乘着月色,独步花丛中。” 朱自清 《荷塘月色》:“塘中的月色并不均匀。”
(2).指月亮。 唐 王昌龄 《和振上人秋夜怀士会》:“郭外秋声急,城边月色残。”《金瓶梅词话》第十五回:“怕怎的,待月色上来的时候,奴送三位娘去。” ——《漢語大詞典》
(2).指月亮。 唐 王昌龄 《和振上人秋夜怀士会》:“郭外秋声急,城边月色残。”《金瓶梅词话》第十五回:“怕怎的,待月色上来的时候,奴送三位娘去。” ——《漢語大詞典》
高 gāo《國語辭典》
高 [ gāo ]
形- 上下距离远的。与「低」相对。如:「山高水深」、「高楼大厦」 。
- 超越一般水准的、等级在上的。如:「高等教育」、「高级」、「高手」。
- 优良。如:「高材生」。
- 价格贵的。如:「高价」。
- 年纪老的。如:「高龄」。
- 声音尖锐激昂的。如:「高歌」。
- 物体直立时上下的长度。如:「身高」。
- 高的地方。如:「居高临下」、「登高望远」。
- 姓。如唐代有高适。
- 二一四部首之一。
- 尊崇、敬重。《韩非子·五蠹》:「以其不收也外之,而高其轻世也。」
释义为系统自动检索,难免有误,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