远望周千里,朝夕见平原。
高台多悲风,朝日照北林。
之子在万里,江湖逈且深。
方舟安可极,离思故难任。
孤鴈飞南游,过庭长哀吟。
翘思慕远人,愿欲托遗音。
形影忽不见,翩翩伤我心。
转蓬离本根,飘飖随长风。
何意回飚举,吹我入云中。
高高上无极,天路安可穷。
类此游客子,捐躯远从戎。
毛褐不掩形,薇藿常不充。
去去莫复道,沉忧令人老。
西北有织妇,绮缟何缤纷。
明晨秉机杼,日昃不成文。
太息终长夜,悲啸入青云。
妾身守空闺,良人行从军。
自期三年归,今已历九春。
飞鸟遶树翔,噭噭鸣索羣。
愿为南流景,驰光见我君。
南国有佳人,容华若桃李。
朝游江北岸,夕宿潇湘沚。
时俗薄朱颜,谁为发皓齿。
俯仰岁将暮,荣曜难久恃。
仆夫早严驾,吾将远行游。
远游欲何之,吴国为我仇。
将骋万里涂,东路安足由。
江介多悲风,淮泗驰急流。
愿欲一轻济,惜哉无方舟。
闲居非吾志,甘心赴国忧。
飞观百余尺,临牖御棂轩。
远望周千里,朝夕见平原。
烈士多悲心,小人偷自闲。
国雠亮不塞,甘心思丧元。
拊剑西南望,思欲赴太山。
弦急悲声发,聆我慷慨言。
揽衣出中闺,逍遥步两楹。
闲房何寂寞,绿草被阶庭。
空室自生风,百鸟翩南征。
春思安可忘,忧戚与我幷。
佳人在远遁,妾身单且茕。
欢会难再遇,芝兰不重荣。
人皆弃旧爱,君岂若平生。
寄松为女萝,依水如浮萍。
赍jī身奉衿带,朝夕不堕倾。
倘终顾盻恩,永副我中情。
词典释义
(系统自动检索释义,仅供参考。)远望(遠望)yuǎn wàng
(1).向远处看。《楚辞·九歌·湘夫人》:“荒忽兮远望,观流水兮潺湲。”《后汉书·光武帝纪论》:“及始起兵还 舂陵 ,远望舍南,火光赫然属天,有顷不见。” 五代 王定保 《唐摭言·海叙不遇》:“远望渔舟,不阔尺八。” 陈毅 《游柏林失不雷河》诗:“登塔远望,极目天云。”
(2).弩名。 晋 葛洪 《抱朴子·杂应》:“剑名大伤,角星主之;弩名远望,张星主之;戟名大将军,参星主之也。”
(3).弩神名。《艺文类聚》卷六十引《太公兵法》:“弩之神,名 远望 。” ——《漢語大詞典》
(2).弩名。 晋 葛洪 《抱朴子·杂应》:“剑名大伤,角星主之;弩名远望,张星主之;戟名大将军,参星主之也。”
(3).弩神名。《艺文类聚》卷六十引《太公兵法》:“弩之神,名 远望 。” ——《漢語大詞典》
周 zhōu《國語辭典》
周 [ zhōu ]
形- 完密、严谨。如:「周密」、「周详」。《说文解字·口部》:「周,密也。」《左传·昭公四年》:「其藏之也周。」
- 全部、整个。如:「周身」。
- 朝代名:➊ 参见「周朝 」条。➋ 参见「[[北周]]」条。➌ 唐朝武则天称帝,改国号为「周」。➍ 参见「[[后周]]」条。
- 环绕区域的外围部分。如:「四周」、「圆周」、「周围」。
- 量词。计算环绕次数的单位。如:「环岛一周」、「绕场两周」。
- 满一年。如:「周年」、「周岁」。通「周」。
- 姓。如明代有周顺昌。
- 环绕。如:「周而复始」。《楚辞·屈原·九歌·湘君》:「鸟次兮屋上,水周兮堂下。」
- 救济、援助。如:「周济」。《三国志·卷五八·吴书·陆逊传》:「夷王梅赜等并帅支党来附逊,逊倾财帛,周赡经恤。」通「赒」。
- 普遍、全、都。如:「众所周知」。《易经·系辞上》:「知周乎万物,而道济天下。」
千里 qiān lǐ
指路途遥远或面积广阔。《左传·僖公三十二年》:“师之所为, 郑 必知之,勤而无所,必有悖心,且行千里,其谁不知。”《后汉书·公孙瓒传》:“今吾诸营楼樐千里,积谷三百万斛,食此足以待天下之变。” 唐 孟郊 《喜雨》诗:“朝见一片云,暮成千里雨。” ——《漢語大詞典》
朝夕 zhāo xī
(1).早晨和晚上。《国语·晋语八》:“朝夕不相及,谁能俟五。” 韦昭 注:“言朝恐不及夕。”《后汉书·赵咨传》:“是以通人达士,鉴兹性命,以存亡为晦明,死生为朝夕,故其生也不为娱,亡也不知戚。” 唐 沈佺期 《赦到不得归题江上石》诗:“风烟万里隔,朝夕几行啼。”
(2).谓早晚朝见。《诗·小雅·雨无正》:“邦君诸侯,莫肯朝夕。” 郑玄 笺:“王流在外,三公及诸随王而行者,皆无君臣之礼,不肯晨夜朝暮省王也。”
(3).犹言从早到晚,整天。形容长时间。《诗·小雅·北山》:“陟彼北山,言采其杞。偕偕士子,朝夕从事。” 汉 荀悦 《汉纪·哀帝纪上》:“新近左右,翫习於朝夕。” 宋 司马光 《祭郭侍读文》:“呜呼!惟公之德,清夷纯白,恪慎匪懈,勤劬朝夕。”
(4).犹言一朝一夕。形容短时间。《国语·晋语二》:“夫 晋国 之乱,吾谁使先,若夫二公子而立之?以为朝夕之急。”《后汉书·皇甫嵩传》:“若虚造不冀之功,以速朝夕之祸,孰与委忠本朝,守其臣节。” 宋 梅尧臣 《送石昌言学士》诗:“使君东下只朝夕,父老走迎无后先。” 清 张笃庆 《明季咏史》:“燕雀处堂朝夕计, 延秋门 外走踆踆。” 毛泽东 《满江红·和郭沫若同志》词:“一万年太久,只争朝夕。”
(5).时时,经常。《书·说命上》:“朝夕纳诲,以辅台德。” 唐 韩愈 《凤翔陇州节度使李公墓志铭》:“ 陇州 地与 吐蕃 接,旧常朝夕相伺,更入攻抄。”《红楼梦》第一○三回:“倘荷不弃,京寓甚近,学生当得供奉,得以朝夕聆教。” 巴金 《人民友谊的事业》:“离开这个国家,我感到留恋,离开朝夕陪同我们活动的 法国 朋友,我感到痛苦。”
(6).指时日,光阴。《后汉书·郑玄传》:“年过四十,乃归供养,假田播殖,以娱朝夕。” 唐 杨巨源 《失题》诗:“何事慰朝夕,不踰诗酒情。” 宋 王禹偁 《答张扶书》:“又四年之中,再为謫吏,顿挫摧辱,殆无生意,以私家衣食之累,未即引去,黽勉於簿书间,以度朝夕,尚有意讲道而评文乎?” 元 黄玠 《题江山归兴图》诗自注:“《弁山小隐吟録》自序: 霅水 之阳, 弁山 之下,有丘岑蔚,思构数楹,以寄朝夕。”
(7).指度日之需。《南史·袁湛传》:“母 琅邪 王氏 ,太尉长史 诞 之女也。躬事绩纺,以供朝夕。” 唐 李复言 《续玄怪录·定婚店》:“妾在襁褓,母兄次没,唯一庄在 宋城 南,与乳母 陈氏 居,去店近鬻蔬以给朝夕。” 明 徐榜 《济南纪政·烛冤》:“ 淄川 有年,易於糊口,汝妻归我,我与汝钱供朝夕。” 清 纪昀 《阅微草堂笔记·姑妄听之四》:“ 瑶涇 有好博者,贫至无甑。夫妇寒夜相对泣,悔不可追。夫言,此时但有钱三五千,即可挑贩给朝夕。”
(8).指东和西。亦借指方向。《周礼·考工记·匠人》:“昼参诸日中之景,夜考之极星,以正朝夕。” 贾公彦 疏:“言朝夕即东西也。南北正则东西亦正,故兼言东西也。”《晏子春秋·杂下五》:“古之立国者,南望南斗,北戴枢星,彼安有朝夕哉!” 吴则虞 集释:“ 于鬯 云:朝有东义,夕有西义。”《韩非子·有度》:“故先王立司南以端朝夕。” 陈奇猷 集释:“朝夕犹言东西,日朝出自东,夕入於西,故以朝夕为东西也。”
(9).古代测日影以定方向的仪器。《管子·七法》:“不明於则而欲出号令,犹立朝夕於运均之上,檐竿而欲定其末。” 尹知章 注:“均,陶者之输(轮)也。立朝夕,所以正东西也。今均既运,则东西不可準也。”《墨子·非命上》:“言而毋仪,譬犹运钧之上而立朝夕者也。” 孙诒让 间诂:“言运钧转动无定,必不可立表以测景。” ——《漢語大詞典》
(2).谓早晚朝见。《诗·小雅·雨无正》:“邦君诸侯,莫肯朝夕。” 郑玄 笺:“王流在外,三公及诸随王而行者,皆无君臣之礼,不肯晨夜朝暮省王也。”
(3).犹言从早到晚,整天。形容长时间。《诗·小雅·北山》:“陟彼北山,言采其杞。偕偕士子,朝夕从事。” 汉 荀悦 《汉纪·哀帝纪上》:“新近左右,翫习於朝夕。” 宋 司马光 《祭郭侍读文》:“呜呼!惟公之德,清夷纯白,恪慎匪懈,勤劬朝夕。”
(4).犹言一朝一夕。形容短时间。《国语·晋语二》:“夫 晋国 之乱,吾谁使先,若夫二公子而立之?以为朝夕之急。”《后汉书·皇甫嵩传》:“若虚造不冀之功,以速朝夕之祸,孰与委忠本朝,守其臣节。” 宋 梅尧臣 《送石昌言学士》诗:“使君东下只朝夕,父老走迎无后先。” 清 张笃庆 《明季咏史》:“燕雀处堂朝夕计, 延秋门 外走踆踆。” 毛泽东 《满江红·和郭沫若同志》词:“一万年太久,只争朝夕。”
(5).时时,经常。《书·说命上》:“朝夕纳诲,以辅台德。” 唐 韩愈 《凤翔陇州节度使李公墓志铭》:“ 陇州 地与 吐蕃 接,旧常朝夕相伺,更入攻抄。”《红楼梦》第一○三回:“倘荷不弃,京寓甚近,学生当得供奉,得以朝夕聆教。” 巴金 《人民友谊的事业》:“离开这个国家,我感到留恋,离开朝夕陪同我们活动的 法国 朋友,我感到痛苦。”
(6).指时日,光阴。《后汉书·郑玄传》:“年过四十,乃归供养,假田播殖,以娱朝夕。” 唐 杨巨源 《失题》诗:“何事慰朝夕,不踰诗酒情。” 宋 王禹偁 《答张扶书》:“又四年之中,再为謫吏,顿挫摧辱,殆无生意,以私家衣食之累,未即引去,黽勉於簿书间,以度朝夕,尚有意讲道而评文乎?” 元 黄玠 《题江山归兴图》诗自注:“《弁山小隐吟録》自序: 霅水 之阳, 弁山 之下,有丘岑蔚,思构数楹,以寄朝夕。”
(7).指度日之需。《南史·袁湛传》:“母 琅邪 王氏 ,太尉长史 诞 之女也。躬事绩纺,以供朝夕。” 唐 李复言 《续玄怪录·定婚店》:“妾在襁褓,母兄次没,唯一庄在 宋城 南,与乳母 陈氏 居,去店近鬻蔬以给朝夕。” 明 徐榜 《济南纪政·烛冤》:“ 淄川 有年,易於糊口,汝妻归我,我与汝钱供朝夕。” 清 纪昀 《阅微草堂笔记·姑妄听之四》:“ 瑶涇 有好博者,贫至无甑。夫妇寒夜相对泣,悔不可追。夫言,此时但有钱三五千,即可挑贩给朝夕。”
(8).指东和西。亦借指方向。《周礼·考工记·匠人》:“昼参诸日中之景,夜考之极星,以正朝夕。” 贾公彦 疏:“言朝夕即东西也。南北正则东西亦正,故兼言东西也。”《晏子春秋·杂下五》:“古之立国者,南望南斗,北戴枢星,彼安有朝夕哉!” 吴则虞 集释:“ 于鬯 云:朝有东义,夕有西义。”《韩非子·有度》:“故先王立司南以端朝夕。” 陈奇猷 集释:“朝夕犹言东西,日朝出自东,夕入於西,故以朝夕为东西也。”
(9).古代测日影以定方向的仪器。《管子·七法》:“不明於则而欲出号令,犹立朝夕於运均之上,檐竿而欲定其末。” 尹知章 注:“均,陶者之输(轮)也。立朝夕,所以正东西也。今均既运,则东西不可準也。”《墨子·非命上》:“言而毋仪,譬犹运钧之上而立朝夕者也。” 孙诒让 间诂:“言运钧转动无定,必不可立表以测景。” ——《漢語大詞典》
见 ( 見 ) jiàn/xiàn
见 [ jiàn ]
- 看到:看~。罕~。~微知著。~义勇为。~异思迁。
- 接触,遇到:怕~风。~习。
- 看得出,显得出:~效。相形~绌。
- (文字等)出现在某处,可参考:~上。~下。
- 会晤:会~。接~。
- 对事物观察、认识、理解:~解。~地(见解)。~仁~智(指对同一问题各人从不同角度持不同看法)。
- 助词,表示被动或对我如何:~外。~教。~谅(原谅我)。~笑(被讥笑)。
- 古同“现”,出现,显露。
- 古同“现”,现存。
平原 píng yuán
(1).广阔平坦的原野。《左传·桓公元年》:“秋,大水。凡平原出水为大水。” 汉 王粲 《七哀》诗:“出门无所见,白骨蔽平原。” 唐 方干 《哭秘书姚少监》诗:“晓向平原陈葬礼,悲风吹雨溼铭旌。” 刘半农 《晓》诗:“太阳的光线,一丝丝透出来,照见一片平原,罩着层白蒙蒙的白雾。”
(2).指 战国 时 赵国 公子 平原君 。 唐 李白 《送薛九被谗去鲁》诗:“蛾眉笑躄者,宾客去 平原 。” 唐 白居易 《长斋月满携酒与梦得对酌》诗:“若怕 平原 怪先醉,知君未惯吐车菌。” 明 许自昌 《水浒记·分飞》:“气概雄,论交四海芳名重, 魏齐 应有 平原 拥;就不然的时节,他做丧家之狗天涯哄。”
(3).指 晋 陆机 。 机 尝官 平原 内史。 晋 陆云 有《与兄平原书》。 明 薛薰 《答王允升省中对雨见忆之作》诗:“ 康乐 愁霖唱, 平原 苦雨诗。故人吟此曲,赠我慰相思。” ——《漢語大詞典》
(2).指 战国 时 赵国 公子 平原君 。 唐 李白 《送薛九被谗去鲁》诗:“蛾眉笑躄者,宾客去 平原 。” 唐 白居易 《长斋月满携酒与梦得对酌》诗:“若怕 平原 怪先醉,知君未惯吐车菌。” 明 许自昌 《水浒记·分飞》:“气概雄,论交四海芳名重, 魏齐 应有 平原 拥;就不然的时节,他做丧家之狗天涯哄。”
(3).指 晋 陆机 。 机 尝官 平原 内史。 晋 陆云 有《与兄平原书》。 明 薛薰 《答王允升省中对雨见忆之作》诗:“ 康乐 愁霖唱, 平原 苦雨诗。故人吟此曲,赠我慰相思。” ——《漢語大詞典》
释义为系统自动检索,难免有误,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