忧思成疾疢,无乃儿女仁。
黄初四年五月,白马王、任城王与余俱朝京师、会节气。到洛阳,任城王薨。至七月,与白马王还国。后有司以二王归藩,道路宜异宿止,意毒恨之。盖以大别在数日,是用自剖,与王辞焉,愤而成篇。
谒帝承明庐,逝将归旧疆。清晨发皇邑,日夕过首阳。伊洛广且深,欲济川无梁。泛舟越洪涛,怨彼东路长。顾瞻恋城阙,引领情内伤。
太谷何寥廓,山树郁苍苍。霖雨泥我涂,流潦浩纵横。中逵绝无轨,改辙登高岗。修坂造云日,我马玄以黄。
玄黄犹能进,我思郁以纡。郁纡将何念,亲爱在离居。本图相与偕,中更不克俱。鸱枭鸣衡轭,豺狼当路衢。苍蝇间白黑,谗巧令亲疏。欲还绝无蹊,揽辔止踟蹰。(衡轭 通:衡扼)
踟蹰亦何留?相思无终极。秋风发微凉,寒蝉鸣我侧。原野何萧条,白日忽西匿。归鸟赴乔林,翩翩厉羽翼。孤兽走索群,衔草不遑食。感物伤我怀,抚心长太息。
太息将何为,天命与我违。奈何念同生,一往形不归。孤魂翔故域,灵柩寄京师。存者忽复过,亡殁身自衰。人生处一世,去若朝露晞。年在桑榆间,影响不能追。自顾非金石,咄唶令心悲。
心悲动我神,弃置莫复陈。丈夫志四海,万里犹比邻。恩爱苟不亏,在远分日亲。何必同衾帱,然后展慇懃。忧思成疾疢,无乃儿女仁。仓卒骨肉情,能不怀苦辛?
苦辛何虑思,天命信可疑。虚无求列仙,松子久吾欺。变故在斯须,百年谁能持?离别永无会,执手将何时?王其爱玉体,俱享黄髪期。收泪即长路,援笔从此辞。
词典释义
(系统自动检索释义,仅供参考。)忧思(憂思)yōu sī
忧虑;忧愁的思绪。《礼记·儒行》:“虽危,起居竟信其志,犹将不忘百姓之病也,其忧思有如此者。” 三国 魏 曹操 《短歌行》:“慨当以慷,忧思难忘。何以解忧?唯有杜康。”《儿女英雄传》缘起首回:“任那些外道邪魔,惹不动他一毫的烦恼、忧思、恐怖。” 沙汀 《记贺龙》二三:“他显出一种满足神气,而一刻钟前出现在脸上的忧思,就像他那柚木烟斗里的烟云一样,已经消逝尽了。” ——《漢語大詞典》
成 chéng《國語辭典》
成 [ chéng ]
动- 做好事情。如:「完成」、「功成名就」、「大功告成」。《说文解字·戊部》:「成,就也。」
- 变为。如:「点石成金」、「磨杵成针」。
- 达到。如:「成千上万」、「成双成对」。
- 促成。如:「成全」、「玉成其事」、「成人之美」。
- 可以。如:「他想要耍赖是不成的。」
- 量词。计算十等分概念的单位。如:「有八成希望。」
- 古代十里平方的土地。《左传·哀公元年》:「有田一成,有众一旅。」
- 现有的一切。如:「创业容易守成难。」唐·吴兢《贞观政要·卷一·论君道》:「帝王之业,草创与守成孰难?」
- 姓。如汉代有成瑨。
- 完整的。如:「成品」、「成天」。宋·陆游〈何君墓表〉:「不以字害其成句,不以句累其全篇。」
- 现有的、旧有的。如:「成例」、「成规」、「成语」。
- 构成整体的。如:「成分」、「成员」。
疾疢 jí chèn
(1).病害。《左传·襄公二十三年》:“ 孟孙 恶 臧孙 , 季孙 爱之…… 臧孙 曰:‘ 季孙 之爱我,疾疢也; 孟孙 之恶我,药石也。美疢不如恶石。夫石犹生我,疢之美,其毒滋多。’” 唐 吴兢 《贞观政要·规谏太子》:“但悦意取容, 臧孙 方以疾疢;犯颜逆耳,《春秋》比之药石。”
(2).泛指疾病。 晋 刘琨 《答卢谌书》:“譬由疾疢弥年,而欲一丸销之,其可得乎?”《隋书·经籍志三》:“医方者,所以除疾疢,保性命之术者也。” 明 宋濂 《赠惠民局提领仁斋张君序》:“苟失其养,内感於七情,外感於六气,而疾疢即生焉。” 清 恽敬 《祭张皋文文》:“绵绵疾疢,言与死邻。”
(3).弊病,毛病。《后汉书·左雄传》:“ 汉 初至今,三百餘载,俗浸彫敝,巧伪滋萌,下饰其诈,上肆其残……监司项背相望,与同疾疢,见非不举,闻恶不察,观政於亭传,责成於朞月,言善不称德,论功不据实,虚诞者获誉,拘检者离毁。”
(4).犹疾苦,困苦。 宋 苏轼 《县榜》:“其裕民之德,固已浹肌肤而沦骨髓矣,然犹慊然忧下民之疾疢,无良剂以全济。” ——《漢語大詞典》
(2).泛指疾病。 晋 刘琨 《答卢谌书》:“譬由疾疢弥年,而欲一丸销之,其可得乎?”《隋书·经籍志三》:“医方者,所以除疾疢,保性命之术者也。” 明 宋濂 《赠惠民局提领仁斋张君序》:“苟失其养,内感於七情,外感於六气,而疾疢即生焉。” 清 恽敬 《祭张皋文文》:“绵绵疾疢,言与死邻。”
(3).弊病,毛病。《后汉书·左雄传》:“ 汉 初至今,三百餘载,俗浸彫敝,巧伪滋萌,下饰其诈,上肆其残……监司项背相望,与同疾疢,见非不举,闻恶不察,观政於亭传,责成於朞月,言善不称德,论功不据实,虚诞者获誉,拘检者离毁。”
(4).犹疾苦,困苦。 宋 苏轼 《县榜》:“其裕民之德,固已浹肌肤而沦骨髓矣,然犹慊然忧下民之疾疢,无良剂以全济。” ——《漢語大詞典》
无乃(無乃)wú nǎi
亦作“ 无迺 ”。 相当于“莫非”、“恐怕是”,表示委婉测度的语气。《论语·雍也》:“居敬而行简,以临其民,不亦可乎?居简而行简,无乃太简乎?” 唐 韩愈 《行难》:“由宰相至百执事凡几位,由一方至一州凡几位,先生之得者,无乃不足充其位邪?” 元 萨都剌 《相逢行》:“郎君别后瘦如许,无迺从前作诗苦?” 清 和邦额 《夜谭随录·邵廷铨》:“公子此际利害,间不容髮,不急为之救,乃又虑及未然,兄之计无乃左矣!” ——《漢語大詞典》
儿女仁(兒女仁)ér nǚ rén
妇孺的不忍之心。比喻感情脆弱。 唐 李白 《留别贾舍人至》诗之二:“何必儿女仁,相看泪成行。” ——《漢語大詞典》
释义为系统自动检索,难免有误,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