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诗词网

饥食猛虎窟,寒栖野雀林。

陆机魏晋〕《猛虎行

渴不饮盗泉水,热不息恶木阴。
恶木岂无枝?志士多苦心。
整驾肃时命,杖策将远寻。
饥食猛虎窟,寒栖野雀林。
日归功未建,时往岁载阴。
崇云临岸骇,鸣条随风吟。
静言幽谷底,长啸高山岑。
急弦无懦响,亮节难为音。
人生诚未易,曷云开此衿?
眷我耿介怀,俯仰愧古今。

词典释义

  (系统自动检索释义,仅供参考。)
饥食猛虎寒栖野雀

饥食(飢食)jī shí
充飢之食。 唐 韩愈 《谢自然诗》:“寒衣及飢食,在纺绩耕耘。”  ——《漢語大詞典》
猛虎 měng hǔ
即老虎。例如:猛虎下山。  ——《漢語大詞典》
窟 kū《國語辭典》

窟 [ kū ]

  1. 洞穴。如:「土窟」、「窟窿」、「蛇窟」、「蟻窟」。《玉篇·穴部》:「窟,穴也。」《戰國策·齊策四》:「狡兔有三窟,僅得免其死耳。」北周·庾信〈小園賦〉:「藏貍並窟,乳鵲重巢。」
  2. 人所居住的土室。《禮記·禮運》:「昔者先王未有宮室,冬則居營窟,夏則居橧巢。」唐·孔穎達·正義:「謂於地上累土而為窟。」《晉書·卷九四·隱逸傳·郭瑀傳》:「鑿石窟而居,服柏實以輕身。」
  3. 比喻人、事、物聚集、雜處的地方。如:「匪窟」、「賭窟」、「賊窟」、「貧民窟」、「銷金窟」。《文選·郭璞·遊仙詩七首之一》:「京華遊俠窟,山林隱遯棲。」宋·張耒〈潘郎以予生日見過致酒出兩詩〉二首之二:「淮陽牡丹窟,盛不數伊洛。」
寒栖(寒棲)hán qī
亦作“ 寒栖 ”。
(1).犹贫居。 前蜀 贯休 《商山道者》诗:“五千言外得玄音,石屋寒栖隔雪林。” 五代 王定保 《唐摭言·误掇恶名》:“﹝ 刘纂 ﹞ 乾寧 中寒栖京师。”
(2).借指贫居之人。《云笈七籤》卷十一:“诸经中信用金龙、玉鱼之例,多是宝贵,非寒栖能办。”
(3).指寒冷的鸡巢。 唐 来鹄 《晓鸡》诗:“黯黯严城罢鼓鼙,数声相续出寒栖。”  ——《漢語大詞典》
野雀
唐 杜甫 题郑县亭子 巢边野雀群欺燕,花底山蜂远趁人。
宋 王柏 晚兴 鹰拳擒野雀,蛛网猎飞蚊。  ——《骈字类编》
林 lín《國語辭典》

林 [ lín ]

  1. 树木或竹子丛生一处。如:「竹林」、「山林」、「松林」、「防风林」。
  2. 泛指同类的人或事物荟聚之所。如:「碑林」、「儒林」、「艺林」。《文选·司马迁·报任少卿书》:「士有此五者,然后可以托于世而列于君子之林矣。」
  3. 姓。如清代有林则徐。
  1. 众多。如:「工厂林立」。

释义为系统自动检索,难免有误,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