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诗词网

若不是唐元帅少年有纪纲,义伏了徐茂公

尚仲贤元代〕《杂剧·尉迟恭三夺槊

第一折

(匹先扮建成、元吉上,开)咱两个欲待篡位,争奈秦王根底,有尉迟无人可敌。(元吉道)我有一计,将美良川图子献与官里,道的不是反臣那甚么?教坏了尉迟,哥哥便能勾官里做也。(驾云了)(呈图科)(高祖云了,大怒)将尉迟拿下!(末扮刘文静将榆窠园图子上了)

【仙吕】【点绛唇】想当日霸业图王,岂知今亡,把江山掌。虽不是外国他邦,今日做僚宰为卿相。

【混江龙】不着些宽洪海量,划地信谗言佞语损忠良。谁不曾忘生舍死?谁不曾展土开疆?不枉了截发搓绳穿断甲,征旗作带勒金疮。我与你不避金瓜下丧,直言在宝殿,苦谏在昭阳。

【油葫芦】陛下想当日背暗投明归大唐,却须是真栋梁。划地厮□□□厮堤防。比及武官砌垒个元戎将,文官挣揣个头厅相,知他是几个死?知他是几处伤,今日太平也都指望请官赏,刬地胡罗惹斩在云阳。

【天下乐】谁似俺出气力功臣不气长,想当时,反在晋阳。若不是唐元帅少年有纪纲,义伏了徐茂公,礼慑了褚遂良,智降了苏定方。

【醉扶归】当日都是那不主事萧丞相,更合着那没政事汉高皇,把韩元帅葫芦提斩在未央。今日个人都讲,若有举鼎拔山的霸王,哎.汉高呀你怎敢正眼儿把韩侯望。

【后庭花】陛下,则将这美良川水冤恨想,却把那榆窠园耻英雄忘。更做道世事云千变,敬德呵则消得功名纸半张。陛下试参详,更做道贵人多忘,咱数年问有倚仗。

【金盏儿】那敬德自归了唐,到咱行,把六十四处烟尘荡。杀得敌军胆丧,马到处不能当,苦相持一万阵,恶战讨了九千场。全凭着竹节鞭,生并了些草头王。

【赏花时】元帅不合短箭轻弓观他洛阳,怎想阔剑长枪埋在浅岗,映着秋草半苍黄。初间那唐元帅怎想,脑背后不堤防。

【幺篇】呀,则见那骨刺剌征旗遮了太阳,赤力力征鼙振动上苍,那单雄信恁高强。他猛观了敌军势况,忙拨转紫丝缰。

【胜葫芦】打得匹不剌刺征马宛走电光,藉不得众儿郎,过涧沿坡寻路忄葱。过了些乱烘烘的荆棘,密稠稠榆柳,齐臻臻长成行。

【幺篇】是他气扑扑忄葱攒入里面藏,眼见的一身亡,将弓箭忙拈胡底当。呀呀,实雕弓拽满,口床口床口床紫金鈚连发。火火火都闪在两边厢。

【金盏儿】元帅却是那些儿慌,那些忙,(带云)忙不忙,元帅也记得。把一领锦征袍扯裸得没头当。单雄信先地赶上手拈着绿沉枪,枪尖儿看看地着脊背,着脊背透过胸堂。那时若不是胡敬德。(带云)陛下圣鉴谁搭救小秦王?

【醉扶归】索甚把白己千般奖,齐王呵,不如教别人道一声强。若共胡敬德草草的鞭斗枪,分明立了执结并文状,则他家自卖弄伶俐半晌,把一条虎眼鞭直揽头直上。

【尾】这厮则除了铁天灵,铜脖项,铜脑袋,石镌就的脊梁。那鞭上常有半纸血糊涂的人脑浆,则那鞭则是铁头中取命的阎正。若论高强,鞭着处便不死十分地也带重伤。也是青天会对当,故教这尉迟恭磨障,磨障这杀君杀父的劣心肠。(下)


第二折

(末扮秦叔宝上了)

【南吕】【一枝花】箭空攒白凤翎,弓闲挂乌龙角,土培损金锁甲,尘昧了锦征袍。空喂得那匹战马咆哮,劈椤锏生疏却,那些儿俺心越焦。我往常雄纠纠的阵面上相持,恶喑喑的沙场上战讨。

【梁州】这些时但做梦早和敌军对垒,才合眼早不刺剌地战马相交。则听的韵悠悠的耳畔吹寒角,一回价不冬冬的催军鼓擂,响当当的助战锣敲。稀撒撒地朱帘筛日,滴溜溜的绣幕翻风,只疑是古剌剌杂彩旗摇。那的是急煎煎心痒难揉,往常则许咱遇水叠桥,除了咱逢山开道,嗨,如今央别人跨海征辽。壮怀怎消,近新来病体儿直然较,我自喑约也枉了医疗,被这秋气重金疮越发作,好教我痛苦难消。

【贺新郎】我欠起这病身躯出产急相邀,你知我迭不的相迎,带云不沙,贼丑生唱你也合早些儿通报。见齐王元吉都来到,半晌不迭手脚,我强强地曲脊低腰。怪早来喜蛛儿的溜溜在檐外垂,灵鹊儿咋咋地头直上噪,昨夜个银台上剥地灯花爆。他两个是九重天上皇太子,来探俺这半残不病旧臣僚。

【牧羊关】这些腌臜病,都是俺业上遭,也是俺杀人多一还一报。折倒的黄甘甘的容颜,白丝丝地鬓脚,展不开猿猱臂,撑不起虎狼腰。好羞见程咬金知心友,尉迟恭老故交。

【隔尾】我从二十三上早驱军校,经到四五千场恶战讨。怎想头直上轮还老来到。我暗约,慢慢的想度,嗨,刮马似三十年过去了。

【牧羊关】当日我和胡敬德两个初相见,正在美良川厮撞着,咱两个比并一个好弱低高。他滴溜着虎眼鞭飇,我吉丁地着劈椤锏架却,我得空便也难相纵,我见破绽也怎担饶。我不付能卒卒地两锏才飇去,他搜搜地三鞭却还报了。

【隔尾】那鞭却似一条玉蟒生鳞角?便是半截乌龙去了牙爪,那鞭着远望了吸吸地脑门上跳。那鞭休道十分的正着,则若轻轻地抹着,敢教你睡梦里惊急列地怕到晓。

【斗鹌鹑】那将军刬马骑,单鞭掿,论英雄半勇跃。他立下功劳,怎肯伏低做小,倚强厌弱。不用吕望《六韬》,黄公《三略》,但征敌处操抱,相持处哐敝懆,那鞭若脊梁上抹着,忽地咽喉中血到。我道来我道来他烦烦恼恼,焦焦燥燥。滴溜拊那鞭着,教你悠悠地魄散魂消。你心自量度,匹头上把他标写在凌烟阁。论着雄心力劣牙爪,今日也合消,也合消封妻荫子,禄重官高。

【哭皇天】教我忍不住微微地笑,我迭不得把你慢慢地教。来日你若见那铁幞头,红抹额,乌油甲,皂罗袍,敢教你就鞍心里惊倒。(带云)若是来日到御园中,(唱)忽地门旗开处,脱地战马相交。(带云)哎,齐王呵,这一番要把捉,那鞭不比衠铜枪搠,双眸剑凿。

【乌夜啼】虽是没伤损难贴金疮药,敢二十年青肿难消。若不去脊梁上飇敢向鼻凹坦落。唬的怯怯乔乔,难画难描。我则见的留留的立不住腿脡摇,忔扑扑地把不住心头跳。不如告休和,伏低弱,留得性命,落得躯壳。

【尾】可知道金风未动蝉先觉,那宝剑得来你怎消,不出君王行。厮般调,侵着眉楞,擦着眼角。则若是轻轻的虎眼鞭抹着,稳情取你那天灵盖半截不见了。(下)


第三折

(末扮敬德上)

【双调】【新水令】你今日太平也不用俺旧将军,呀,来、来,把这厮豁恶气建您娘一顿。可知道家贫显孝子,直到国难用功臣。如今南面称尊,便撇在三限里不偢问。

【驻马听】想我那撞阵冲军,百战功名百战身,枉与你开疆展土,也合半由天子半由臣。俺沙场上经岁受辛勤,撇妻男数载无音信。刬地信别人闲议论,将俺胡罗惹没淹润。

【步步娇】便折末烂锉得我尸骸为泥粪,折末金瓜打碎我天灵尽。既然俺不怨恨,问那厮损坏忠臣佞词因。咱那亢金椅上圣明君,则但般着半句儿十分地信。

【搅筝琶】我便于段施呈尽,刬地罪过不离身。俺那沙场上武艺僻合,他每枕头边关节儿更紧。他每亲父子,俺然是旧忠臣,则是四海他人,比他是龙子龙孙。(带云)则军师想度,元帅寻思。休,休!(唱)是他每亲的到头来也则是亲,怎辨清浑!

【沉醉东风】我也曾箭厮射叠着面门,刀厮劈咬着牙根。也曾杀的枪杆上湿漉漉血未干,马头前古鹿鹿人头滚,灭了六十四处烟尘。刬地信佞语谗言损害人,因此上别了西府秦王处分。

【川拨棹】听元帅说原因,心头上一千团火块滚。气的肚里生嗔,愁的似地惨天昏。恰便似心内火块滚,好教人怎受忍。

【七弟兄】这的是圣恩,重臣。休看我发回村,他虽是金枝玉叶齐王印,我好煞则是阶下的小作军。也是痴呆老子今年命。

【梅花酒】你看我发回村,恼犯魔君,撞着丧门。我想那榆窠园实是狠。他不若如单雄信,则我这鞭稳打死须定无论。

【收江南】水磨鞭来日再开荤。大王怎做圣明君,信谗言佞语损忠臣。好教我气忿,元吉打死须并无论。

【鸳鸯煞】来日闹垓垓列着军卒阵,就着哭啼啼接送齐王殡。恨不得待摘胆剜心,剔髓挑筋。唱道待教这虎将难存忠信。向那龙床侧近,调泛得君王一惺惺都随顺。咱则待剪草除根,直把这坑陷我的冤仇证了本。


第四折

(末扮敬德上了)

【王宫】【端正好】如今罢了干戈,绝了征战,扶持俺这唐世界文武官员。那回是真个今番演,赵显得俺经熬炼。

【滚绣球】却受着帝王宣,要施展,显我那旧时英健。不索说在骏马之前,我身上不曾托铠甲,腰间不曾带弓箭,手中不曾将着绿沉枪捻,我则是赤手空拳。我坐下刬骑着追风马,腕上只飇着打将鞭,我与你出马当先。

【倘秀才】这里是竞性命的沙场地面,且讲不得君臣体面。则怕犯风流见罪愆我呵圪塔地勒住征马宛,立在这边。

【滚绣球】我则见御园,怎生迭这战场宽展。却煞强如那乱烘烘地荆棘侵天。我则见嫩茸茸绿莎软,宛转转翠袖展,撒撒地马蹄儿轻健,你便丹青巧笔也难传。我则见皂罗袍都略湿宫花露。深乌马冲开绿柳烟,杀气盘旋。

【倘秀才】那嘶门旗下把我容颜望见,则唬得那厮鞍心里身躯倒偃,则看你再敢人前说大言。这厮为甚么则管里。厮俄延,不肯动转?

【呆古朵】那厮管见我这单雄信屈死的冤魂现,咍,你今日合教替他生天。这的又打不得关节,立不得证见,你也难把残生免。你则照管着大灵片,你待变龟来难入水,化鹤来难上天。

【叨叨令】那厮枪尖儿武艺都呈遍,被我遮截架隔难施展。这厮输赢胜败登时现,存亡死活分明见。咍,轮到打也末哥,轮到打也末哥,这番交马应无善。

【伴读书】则见飒飒地阴风剪,将这昏澄澄尘埃践,不剌剌征马宛似纱灯般转,都速速把不定浑身战。看元吉将天灵健,见元帅到跟前。

【笑和尚】您您您弟兄每厮顾恋,俺俺俺臣宰每实埋怨,休休休终久是他亲眷,咍咍咍这铁鞭,你你你合请奠,来来来俺且看俺西府秦王面。

【倘秀才】我接住枪待使些儿控便,是谁扳住手不能动转,把这厮不打死呵朝中又弄权。他若哀告,意悬悬,赦免。

【滚绣球】我煞不待言,不近前。你也不分良善,又不是不知我抱虎而眠。这厮不纳贤,不可怜,不送俺一遍,教这厮落不的个尸首完全。这厮不飇折脊梁也难消我这恨,把信厮不打碎人灵沙怎报我冤,怎不教我忿气冲天!

【快活三】谢吾皇把罪愆免,打元吉丧黄泉。我这里曲躬躬的朝拜怎敢俄延,再把大颜见。

【鲍老儿】我吃一万金瓜也不怨天,则称了我平生愿。元吉那厮一灵儿正诉冤,敢论告他阎王殿。这厮那嚣浮诈伪,轻薄谄佞,那里有纳士招贤!那凶顽狠劣,奸滑侥幸,则待篡位夺权。

题目齐元吉两争锋

正名尉迟恭三夺槊

词典释义

  (系统自动检索释义,仅供参考。)
若不是元帅少年纪纲

若不是
如果不是  ——《整理自网络》
唐 táng《國語辭典》

唐 [ táng ]

  1. 朝代名:➊ ​ 传说中帝尧的时代。➋ ​ 参见「唐朝 」条。➌ ​ 参见「[[后唐]]」条。➍ ​ 参见「[[南唐]]」条。
  2. 中国的别称。如:「唐装」、「唐人街」。
  3. 庭院中的道路。《诗经·陈风·防有鹊巢》:「中唐有甓。」《文选·张衡·东京赋》:「植华平于春圃,丰朱草于中唐。」
  4. 姓。如明代有唐顺之。
  1. 广大。《文选·枚乘·七发》:「浩唐之心,遁佚之志,其奚由至哉?」
  2. 参见「[[荒唐]]」条。
  3. 参见「唐突 」条。
  1. 虚、空。如:「功不唐捐」。
元帅(元帥)yuán shuài
(1).主帅,统率全军的首领。《左传·僖公二十七年》:“﹝ 晋 ﹞作三军,谋元帅。”《国语·晋语四》:“ 文公 问元帅於 赵衰 ,对曰:‘ 郤縠 可。’”《后汉书·皇甫嵩传》:“大人今为元帅,杖国威以讨之,上显忠义,下除凶害。”
(2).官称。从 隋 唐 时开始。 唐 徐坚 《奉和圣制送张说巡边》诗:“至德抚遐荒,神兵赴 朔方 ,帝思元帅重,爰择股肱良。” 宋 赵与时 《宾退录》卷二:“元帅之名肇见於 左氏 ,‘ 晋 谋元帅’是也。然是时所谓元帅者,中军之将尔,未以官名也。至 隋 始有行军元帅, 唐 初有左右元帅……自此寖多。”
(3).军衔的一级。高于将官的军官。  ——《漢語大詞典》
少年 shào nián
不几年。《后汉书·西南夷传·滇》:“初到郡,米斛万钱,渐以仁恩,少年间,米至数十云。” 李贤 注:“少年,未多年也。”
(1).古称青年男子。与老年相对。《韩非子·内储说上》:“ 郑 少年相率为盗,处於 雚泽 。” 三国 魏 曹植 《送应氏》诗之一:“不见旧耆老,但覩新少年。” 唐 高适 《邯郸少年行》:“且与少年饮美酒,往来射猎西山头。”《二刻拍案惊奇》卷十七:“两人都是出羣才学,英鋭少年。”
(2).今称介于童年与青年之间的年纪以及这样年纪的人。 谢觉哉 《观花小记》:“ 重庆 市团委……赠送我们以少年工厂制的模型和青年作家的木刻等。”《〈艾青诗选〉自序二》:“从少年时代起,我从美术中寻求安慰。”
(3).年轻,年轻时。 汉 刘向 《列女传·陈寡孝妇》:“母曰:‘吾怜汝少年早寡也。’” 宋 辛弃疾 《丑奴儿·书博山道中壁》词:“少年不识愁滋味,爱上层楼。爱上层楼。为赋新词强説愁。” 柳杞 《好年胜景》:“那 吴松明 老人是全社有名的活跃人物,他少年穷困,学过唱大鼓书。”  ——《漢語大詞典》
有 yǒu/yòu《國語辭典》

有 [ yǒu ]

  1. 表事實、狀況的正面存在,與「無」相對。如:「有困難」、「有利有弊」、「有學問」、「有錢」、「擁有」、「面有飢色」。
  1. 豐足、富裕。如:「他是個非常富有的人。」《詩經·大雅·公劉》:「止基迺理,爰眾爰有。」
  2. 多,表示時間久或年齡大。如:「本店開設有年。」、「母親已有了年紀。」
  3. 故意。如:「有心犯錯應嚴懲,無心疏忽可原諒。」
  1. 置於名詞前,作音節的襯字。如:「有夏」、「有清」。《韓非子·五蠹》:「當舜之時,有苗不服,禹將伐之。」
  1. 某,表示不確定。如:「有一天晚上」、「有人說你做人很講義氣。」
  1. 姓。如漢代有有祿。

有 [ yòu ]

  1. 表示重複、反複、連續。唐·裴守真〈請重耕織表〉:「奸偽由此而生,黎庶緣斯而苦,此有國之大患也。」通「又」。
  1. 用於整數與餘數之間,表示數目的附加。如:「七十有七人」。《論語·為政》:「吾十有五而志於學,三十而立。」
纪纲(紀綱)jì gāng
(1).网罟的纲绳。引申为纲领。《吕氏春秋·用民》:“用民有纪有纲,壹引其纪,万目皆起,壹引其纲,万目皆张。为民纪纲者何也?” 唐 刘知几 《史通·载言》:“夫方述一事,得其纪纲,而隔以大篇,分其次序,遂令披閲之者有所懵然。”
(2).法度。《书·五子之歌》:“惟彼 陶唐 ,有此冀方。今失厥道,乱其纪纲,乃底灭亡。” 汉 崔瑗 《座右铭》:“世誉不足慕,唯仁为纪纲。” 唐 韩愈 《杂说》之二:“善计天下者,不视天下之安危,察其纪纲之理乱而已矣。” 清 昭梿 《啸亭杂录·军机御史》:“有阑入者,即时纠劾,然后人不敢私謁,纪纲始严肃焉。” 吴晗 《“一二一”惨案与纪纲》:“政府要保持纪纲,必得先明白是谁在破坏纪纲。”
(3).起纪纲作用之人物。《荀子·尧问》:“其知至明,循道正行,足以为纪纲。” 宋 司马光 《言张田第二状》:“臣窃以吏者,民之纪纲。” 宋 陈亮 《酌古论·李愬》:“夫将者,三军之纪纲也。”
(4).指州郡掾属。 晋 干宝 《搜神记》卷四:“时有一物,大如水牛,灰色,卑脚……郡纪纲上祠,请杀之。”
(5).特指州郡录事参军。 唐 刘长卿 《题元录事开元所居》诗:“幽居萝薜情,高卧纪纲行。” 唐 喻凫 《送越州高录事》诗:“官曹权纪纲,行李半舟航。”
(6).治理;管理。《国语·晋语四》:“此大夫 管仲 之所以纪纲 齐国 ,裨辅先君而成霸者也。”《汉书·武帝纪》:“二千石官长纪纲人伦,将何以佐朕烛幽隐,劝元元,厉蒸庶,崇乡党之训哉?” 唐 韩愈 《送水陆运使韩侍御归所治序》:“侍御 韩君 ,前领三县,纪纲二州,奏课常为天下第一。”
(7).统领仆隶之人。后泛指仆人。《左传·僖公二十四年》:“ 秦伯 送卫於 晋 三千人,实纪纲之僕。” 杜预 注:“诸门户僕隶之事,皆 秦 卒共之,为之纪纲。”《旧五代史·唐书·李存孝传》:“ 梁祖 与 揆 牙兵三千为纪纲。” 清 蒲松龄 《聊斋志异·长清僧》:“又年餘,夫人遣纪纲至,多所餽遗。”
(8).谋略。 元 杨暹 《西游记》第五本第十七出:“胸襟儿纪纲,扶持得帝王。” 元 尚仲贤 《单鞭夺槊》第一折:“俺这里虽然是有纪纲,知兴败,那里讨 尉迟 这般样一个身材。” 元 尚仲贤 《三夺槊》第一折:“若不是 唐 元帅少年有纪纲,义伏了 徐茂公 ,礼设了 褚遂良 ,智降了 苏定方 。”  ——《漢語大詞典》
义 ( 義 ) yì《國語辭典》
  1. 「义 」的异体字。
伏 fú《國語辭典》

伏 [ fú ]

  1. 趴,身体向前倾靠在物体上。如:「倒伏」、「伏案」。《礼记·曲礼上》:「坐毋箕,寝毋伏。」
  2. 隐藏、隐匿。如:「蛰伏」、「危机四伏」、「昼伏夜出」。《老子·第五八章》:「祸兮福之所倚,福兮祸之所伏。」
  3. 降服、使屈服。如:「降龙伏虎」、「制伏」。
  4. 低落下去。如:「伏地挺身」、「此起彼伏」。
  5. 承认、承受。如:「伏罪」、「伏法」。《文选·班彪·王命论》:「遇折足之凶,伏斧钺之诛。」
  6. 佩服、信服。唐·白居易〈琵琶行〉:「曲罢曾教善才伏,妆成每被秋娘妒。」同「服 」。
  1. 隐藏不露的。《文选·左思·蜀都赋》:「漏江伏流溃其阿。」
  1. 参见「伏日 」条。
  1. 对尊长自谦的敬辞。《文选·枚乘·七发》:「伏闻太子玉体不安,亦少闲乎?」《汉书·卷四·文帝纪》:「臣伏计之,大王奉高祖宗庙最宜称。」
了 liǎo/le《國語辭典》

了 [ liǎo ]

  1. 明白、懂得。如:「一目了然」。宋·陸游〈醉歌〉:「心雖了是非,口不給唯諾。」
  2. 完畢、結束。如:「不了了之」、「責任未了」。《老殘遊記·第一九回》:「今日大案已了,我明日一早進城銷差去了。」
  1. 完全。與否定語「不」、「無」等連用。有「一點也不……」的意思。如:「了無新意」、「了無生趣」。
  2. 與「得」、「不」等連用,表示可能或不可能。如:「辦得了」、「寫不了」。
  1. 聰明、慧黠。如:「小時了了,大未必佳。」

了 [ le ]

  1. 置於動詞後,表示動作的結束。如:「到了」、「天黑了」、「吃了再走」。宋·蘇軾〈念奴嬌·大江東去〉詞:「遙想公瑾當年,小喬初嫁了,雄姿英發。」
  2. 置於句末或句中停頓處。表示不耐煩、勸止等意思。如:「走了,還談這些幹什麼?」、「別哭了,事情會好轉的。」、「好了,吵了一天還不夠!」
徐 xú《國語辭典》

徐 [ xú ]

  1. 缓慢。宋·苏轼〈赤壁赋〉:「清风徐来,水波不兴。」宋·宗泽〈早发〉诗:「眼中形势胸中策,缓步徐行静不哗。」
  1. 大陆地区徐州的省称。
  2. 国名。周朝初年徐族所建,为吴国所灭。故址约在今大陆地区安徽省泗县北。
  3. 姓。如明代有徐光启。
茂 mào《國語辭典》

茂 [ mào ]

  1. 繁盛、旺盛。如:「茂盛」、「茂密」、「根深叶茂」。晋·王羲之〈三月三日兰亭诗序〉:「此地有崇山峻岭,茂林修竹,又有清流激湍,映带左右。」
  2. 丰盛优美。如:「图文并茂」。《楚辞·屈原·离骚》:「夫维圣哲以茂行兮,苟得用此下士。」《汉书·卷三六·楚元王刘交传》:「资质淑茂,道术通明。」
  1. 劝勉。《诗经·小雅·节南山》:「方茂尔恶,相尔矛矣。」通「懋」。
  1. 姓。如汉代有茂员。

茂 [ ​mòu ]

  1. (一)​之又音。
公 gōng《國語辭典》

公 [ gōng ]

  1. 平分。《说文解字·八部》:「公,平分也。」
  2. 使多数人得知或分享。如:「公诸世人」、「公诸同好」。
  1. 一种古代的爵位,位居五等之首。《礼记·王制》:「王者之制禄爵,公、侯、伯、子、男凡五等。」
  2. 称谓:➊ ​ 对祖父的称呼。如:「外公」。➋ ​ 对年长或有地位者的尊称。如:「主公」、「老公公」。➌ ​ 妇人称丈夫的父亲为「公」。如:「公公」、「公婆」。
  3. 对同辈的敬称。《史记·卷七六·平原君传》:「公等录录,所谓因人成事者也。」
  4. 平正无私。如:「因公忘私」。《书经·周官》:「以公灭私,民其允怀。」《韩非子·五蠹》:「自环者谓之私,背私者谓之公。」
  5. 有关众人的事物。如:「办公」。
  6. 姓。如汉代有公俭。
  1. 属于大众的。如:「公费」、「公物」、「公筷」、「公海」。
  2. 雄性的。如:「公鸡」。
  1. 不掩饰、不隐藏的。如:「公然」。《隋书·卷七○·杨玄感传》:「朋党相扇,货贿公行。」
  2. 国家负责的。如:「公营」、「公告地价」。

释义为系统自动检索,难免有误,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