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诗词网

【尾】可知道金风未动蝉先觉,那宝剑得来你怎消,不出君王行。

尚仲贤元代〕《杂剧·尉迟恭三夺槊

第一折

(匹先扮建成、元吉上,开)咱两个欲待篡位,争奈秦王根底,有尉迟无人可敌。(元吉道)我有一计,将美良川图子献与官里,道的不是反臣那甚么?教坏了尉迟,哥哥便能勾官里做也。(驾云了)(呈图科)(高祖云了,大怒)将尉迟拿下!(末扮刘文静将榆窠园图子上了)

【仙吕】【点绛唇】想当日霸业图王,岂知今亡,把江山掌。虽不是外国他邦,今日做僚宰为卿相。

【混江龙】不着些宽洪海量,划地信谗言佞语损忠良。谁不曾忘生舍死?谁不曾展土开疆?不枉了截发搓绳穿断甲,征旗作带勒金疮。我与你不避金瓜下丧,直言在宝殿,苦谏在昭阳。

【油葫芦】陛下想当日背暗投明归大唐,却须是真栋梁。划地厮□□□厮堤防。比及武官砌垒个元戎将,文官挣揣个头厅相,知他是几个死?知他是几处伤,今日太平也都指望请官赏,刬地胡罗惹斩在云阳。

【天下乐】谁似俺出气力功臣不气长,想当时,反在晋阳。若不是唐元帅少年有纪纲,义伏了徐茂公,礼慑了褚遂良,智降了苏定方。

【醉扶归】当日都是那不主事萧丞相,更合着那没政事汉高皇,把韩元帅葫芦提斩在未央。今日个人都讲,若有举鼎拔山的霸王,哎.汉高呀你怎敢正眼儿把韩侯望。

【后庭花】陛下,则将这美良川水冤恨想,却把那榆窠园耻英雄忘。更做道世事云千变,敬德呵则消得功名纸半张。陛下试参详,更做道贵人多忘,咱数年问有倚仗。

【金盏儿】那敬德自归了唐,到咱行,把六十四处烟尘荡。杀得敌军胆丧,马到处不能当,苦相持一万阵,恶战讨了九千场。全凭着竹节鞭,生并了些草头王。

【赏花时】元帅不合短箭轻弓观他洛阳,怎想阔剑长枪埋在浅岗,映着秋草半苍黄。初间那唐元帅怎想,脑背后不堤防。

【幺篇】呀,则见那骨刺剌征旗遮了太阳,赤力力征鼙振动上苍,那单雄信恁高强。他猛观了敌军势况,忙拨转紫丝缰。

【胜葫芦】打得匹不剌刺征马宛走电光,藉不得众儿郎,过涧沿坡寻路忄葱。过了些乱烘烘的荆棘,密稠稠榆柳,齐臻臻长成行。

【幺篇】是他气扑扑忄葱攒入里面藏,眼见的一身亡,将弓箭忙拈胡底当。呀呀,实雕弓拽满,口床口床口床紫金鈚连发。火火火都闪在两边厢。

【金盏儿】元帅却是那些儿慌,那些忙,(带云)忙不忙,元帅也记得。把一领锦征袍扯裸得没头当。单雄信先地赶上手拈着绿沉枪,枪尖儿看看地着脊背,着脊背透过胸堂。那时若不是胡敬德。(带云)陛下圣鉴谁搭救小秦王?

【醉扶归】索甚把白己千般奖,齐王呵,不如教别人道一声强。若共胡敬德草草的鞭斗枪,分明立了执结并文状,则他家自卖弄伶俐半晌,把一条虎眼鞭直揽头直上。

【尾】这厮则除了铁天灵,铜脖项,铜脑袋,石镌就的脊梁。那鞭上常有半纸血糊涂的人脑浆,则那鞭则是铁头中取命的阎正。若论高强,鞭着处便不死十分地也带重伤。也是青天会对当,故教这尉迟恭磨障,磨障这杀君杀父的劣心肠。(下)


第二折

(末扮秦叔宝上了)

【南吕】【一枝花】箭空攒白凤翎,弓闲挂乌龙角,土培损金锁甲,尘昧了锦征袍。空喂得那匹战马咆哮,劈椤锏生疏却,那些儿俺心越焦。我往常雄纠纠的阵面上相持,恶喑喑的沙场上战讨。

【梁州】这些时但做梦早和敌军对垒,才合眼早不刺剌地战马相交。则听的韵悠悠的耳畔吹寒角,一回价不冬冬的催军鼓擂,响当当的助战锣敲。稀撒撒地朱帘筛日,滴溜溜的绣幕翻风,只疑是古剌剌杂彩旗摇。那的是急煎煎心痒难揉,往常则许咱遇水叠桥,除了咱逢山开道,嗨,如今央别人跨海征辽。壮怀怎消,近新来病体儿直然较,我自喑约也枉了医疗,被这秋气重金疮越发作,好教我痛苦难消。

【贺新郎】我欠起这病身躯出产急相邀,你知我迭不的相迎,带云不沙,贼丑生唱你也合早些儿通报。见齐王元吉都来到,半晌不迭手脚,我强强地曲脊低腰。怪早来喜蛛儿的溜溜在檐外垂,灵鹊儿咋咋地头直上噪,昨夜个银台上剥地灯花爆。他两个是九重天上皇太子,来探俺这半残不病旧臣僚。

【牧羊关】这些腌臜病,都是俺业上遭,也是俺杀人多一还一报。折倒的黄甘甘的容颜,白丝丝地鬓脚,展不开猿猱臂,撑不起虎狼腰。好羞见程咬金知心友,尉迟恭老故交。

【隔尾】我从二十三上早驱军校,经到四五千场恶战讨。怎想头直上轮还老来到。我暗约,慢慢的想度,嗨,刮马似三十年过去了。

【牧羊关】当日我和胡敬德两个初相见,正在美良川厮撞着,咱两个比并一个好弱低高。他滴溜着虎眼鞭飇,我吉丁地着劈椤锏架却,我得空便也难相纵,我见破绽也怎担饶。我不付能卒卒地两锏才飇去,他搜搜地三鞭却还报了。

【隔尾】那鞭却似一条玉蟒生鳞角?便是半截乌龙去了牙爪,那鞭着远望了吸吸地脑门上跳。那鞭休道十分的正着,则若轻轻地抹着,敢教你睡梦里惊急列地怕到晓。

【斗鹌鹑】那将军刬马骑,单鞭掿,论英雄半勇跃。他立下功劳,怎肯伏低做小,倚强厌弱。不用吕望《六韬》,黄公《三略》,但征敌处操抱,相持处哐敝懆,那鞭若脊梁上抹着,忽地咽喉中血到。我道来我道来他烦烦恼恼,焦焦燥燥。滴溜拊那鞭着,教你悠悠地魄散魂消。你心自量度,匹头上把他标写在凌烟阁。论着雄心力劣牙爪,今日也合消,也合消封妻荫子,禄重官高。

【哭皇天】教我忍不住微微地笑,我迭不得把你慢慢地教。来日你若见那铁幞头,红抹额,乌油甲,皂罗袍,敢教你就鞍心里惊倒。(带云)若是来日到御园中,(唱)忽地门旗开处,脱地战马相交。(带云)哎,齐王呵,这一番要把捉,那鞭不比衠铜枪搠,双眸剑凿。

【乌夜啼】虽是没伤损难贴金疮药,敢二十年青肿难消。若不去脊梁上飇敢向鼻凹坦落。唬的怯怯乔乔,难画难描。我则见的留留的立不住腿脡摇,忔扑扑地把不住心头跳。不如告休和,伏低弱,留得性命,落得躯壳。

【尾】可知道金风未动蝉先觉,那宝剑得来你怎消,不出君王行。厮般调,侵着眉楞,擦着眼角。则若是轻轻的虎眼鞭抹着,稳情取你那天灵盖半截不见了。(下)


第三折

(末扮敬德上)

【双调】【新水令】你今日太平也不用俺旧将军,呀,来、来,把这厮豁恶气建您娘一顿。可知道家贫显孝子,直到国难用功臣。如今南面称尊,便撇在三限里不偢问。

【驻马听】想我那撞阵冲军,百战功名百战身,枉与你开疆展土,也合半由天子半由臣。俺沙场上经岁受辛勤,撇妻男数载无音信。刬地信别人闲议论,将俺胡罗惹没淹润。

【步步娇】便折末烂锉得我尸骸为泥粪,折末金瓜打碎我天灵尽。既然俺不怨恨,问那厮损坏忠臣佞词因。咱那亢金椅上圣明君,则但般着半句儿十分地信。

【搅筝琶】我便于段施呈尽,刬地罪过不离身。俺那沙场上武艺僻合,他每枕头边关节儿更紧。他每亲父子,俺然是旧忠臣,则是四海他人,比他是龙子龙孙。(带云)则军师想度,元帅寻思。休,休!(唱)是他每亲的到头来也则是亲,怎辨清浑!

【沉醉东风】我也曾箭厮射叠着面门,刀厮劈咬着牙根。也曾杀的枪杆上湿漉漉血未干,马头前古鹿鹿人头滚,灭了六十四处烟尘。刬地信佞语谗言损害人,因此上别了西府秦王处分。

【川拨棹】听元帅说原因,心头上一千团火块滚。气的肚里生嗔,愁的似地惨天昏。恰便似心内火块滚,好教人怎受忍。

【七弟兄】这的是圣恩,重臣。休看我发回村,他虽是金枝玉叶齐王印,我好煞则是阶下的小作军。也是痴呆老子今年命。

【梅花酒】你看我发回村,恼犯魔君,撞着丧门。我想那榆窠园实是狠。他不若如单雄信,则我这鞭稳打死须定无论。

【收江南】水磨鞭来日再开荤。大王怎做圣明君,信谗言佞语损忠臣。好教我气忿,元吉打死须并无论。

【鸳鸯煞】来日闹垓垓列着军卒阵,就着哭啼啼接送齐王殡。恨不得待摘胆剜心,剔髓挑筋。唱道待教这虎将难存忠信。向那龙床侧近,调泛得君王一惺惺都随顺。咱则待剪草除根,直把这坑陷我的冤仇证了本。


第四折

(末扮敬德上了)

【王宫】【端正好】如今罢了干戈,绝了征战,扶持俺这唐世界文武官员。那回是真个今番演,赵显得俺经熬炼。

【滚绣球】却受着帝王宣,要施展,显我那旧时英健。不索说在骏马之前,我身上不曾托铠甲,腰间不曾带弓箭,手中不曾将着绿沉枪捻,我则是赤手空拳。我坐下刬骑着追风马,腕上只飇着打将鞭,我与你出马当先。

【倘秀才】这里是竞性命的沙场地面,且讲不得君臣体面。则怕犯风流见罪愆我呵圪塔地勒住征马宛,立在这边。

【滚绣球】我则见御园,怎生迭这战场宽展。却煞强如那乱烘烘地荆棘侵天。我则见嫩茸茸绿莎软,宛转转翠袖展,撒撒地马蹄儿轻健,你便丹青巧笔也难传。我则见皂罗袍都略湿宫花露。深乌马冲开绿柳烟,杀气盘旋。

【倘秀才】那嘶门旗下把我容颜望见,则唬得那厮鞍心里身躯倒偃,则看你再敢人前说大言。这厮为甚么则管里。厮俄延,不肯动转?

【呆古朵】那厮管见我这单雄信屈死的冤魂现,咍,你今日合教替他生天。这的又打不得关节,立不得证见,你也难把残生免。你则照管着大灵片,你待变龟来难入水,化鹤来难上天。

【叨叨令】那厮枪尖儿武艺都呈遍,被我遮截架隔难施展。这厮输赢胜败登时现,存亡死活分明见。咍,轮到打也末哥,轮到打也末哥,这番交马应无善。

【伴读书】则见飒飒地阴风剪,将这昏澄澄尘埃践,不剌剌征马宛似纱灯般转,都速速把不定浑身战。看元吉将天灵健,见元帅到跟前。

【笑和尚】您您您弟兄每厮顾恋,俺俺俺臣宰每实埋怨,休休休终久是他亲眷,咍咍咍这铁鞭,你你你合请奠,来来来俺且看俺西府秦王面。

【倘秀才】我接住枪待使些儿控便,是谁扳住手不能动转,把这厮不打死呵朝中又弄权。他若哀告,意悬悬,赦免。

【滚绣球】我煞不待言,不近前。你也不分良善,又不是不知我抱虎而眠。这厮不纳贤,不可怜,不送俺一遍,教这厮落不的个尸首完全。这厮不飇折脊梁也难消我这恨,把信厮不打碎人灵沙怎报我冤,怎不教我忿气冲天!

【快活三】谢吾皇把罪愆免,打元吉丧黄泉。我这里曲躬躬的朝拜怎敢俄延,再把大颜见。

【鲍老儿】我吃一万金瓜也不怨天,则称了我平生愿。元吉那厮一灵儿正诉冤,敢论告他阎王殿。这厮那嚣浮诈伪,轻薄谄佞,那里有纳士招贤!那凶顽狠劣,奸滑侥幸,则待篡位夺权。

题目齐元吉两争锋

正名尉迟恭三夺槊

词典释义

  (系统自动检索释义,仅供参考。)
可知道金风先觉宝剑得来出君

尾 wěi/yǐ《國語辭典》

尾 [ wěi ]

  1. 鸟兽虫鱼等脊椎末梢突出的部分。如:「尾巴」、「鱼尾」。《三国志·卷一八·魏书·许褚传》:「褚乃出陈前,一手逆曳牛尾,行百余步。」
  2. 量词。计算鱼的数量的单位。如:「一尾鱼」。唐·柳宗元〈游黄溪记〉:「有鱼数百尾,方来会石下。」
  3. 最后、末端。如:「结尾」、「年尾」、「月尾」、「首尾」、「有头有尾」。
  1. 末端的、后面的。如:「尾声」、「尾舵」。
  2. 残余的、主要部分以外的。如:「尾数」、「尾款」。
  1. 追随、跟著。《儒林外史·第一三回》:「差人见那人出神,叫宦成坐著,自己悄悄尾了那人去。」
  2. 鸟兽交配。《列子·黄帝》:「雄雌在前,孳尾成群。」

尾 [ ​yǐ ]

  1. (一)​之又音。
可知道 kě zhī dào
亦省作“ 可知 ”。 1.难怪。 元 郑光祖 《王粲登楼》第三折:“那 王仲宣 别也不别,竟自去了,有这般傲慢的!可知道 荆王 不肯用他。” 元 乔吉 《两世姻缘》第四折:“元来如此,可知 韦皋 他前日见面生情也。”《水浒传》第四九回:“原来却是 乐和 舅,可知尊颜和姆姆一般模样。”
(2).犹当然。 元 张寿卿 《红梨花》第一折:“不知前世今生甚的缘法,相会在花枝下,可知道 刘郎 喜杀,又值我 玉真 未嫁。” 元 郑廷玉 《后庭花》第一折:“你便道:‘ 李顺 ,你要饶么?’他道:‘可知要饶哩。’”《醒世恒言·闹樊楼多情周胜仙》:“若是我嫁得一个似这般子弟,可知好哩。”
(3).须知。 元 关汉卿 《蝴蝶梦》第一折:“一壁厢磣可可停着老子,一壁厢眼睁睁送了孩儿。可知道福无重受日,祸有并来时。” 元 吴昌龄 《张天师》第二折:“老人家不晓事,耳根边只管聒絮,可知我染病哩。”  ——《漢語大詞典》
金风(金風)jīn fēng
秋风。《文选·张协〈杂诗〉》:“金风扇素节,丹霞启阴期。” 李善 注:“西方为秋而主金,故秋风曰金风也。” 唐 李白 《酬张卿夜宿南陵见赠》诗:“当君相思夜,火落金风高。”《警世通言·王安石三难苏学士》:“一年四季,风各有名:春天为和风,夏天为薰风,秋天为金风,冬天为朔风。和、薰、金、朔四样风配着四时。” 鲁迅 《亥年残秋偶作》诗:“尘海苍茫沉百感,金风萧瑟走千官。”  ——《漢語大詞典》
未 wèi《國語辭典》

未 [ wèi ]

  1. 地支的第八位。
  2. 时辰名。约当下午一点到三点。
  3. 姓。如汉代有未央。
  1. 不。表示否定的意思。如:「火车误点了,所以未能准时到达。」唐·温庭筠〈杨柳〉诗八首之八:「塞门三月犹萧索,纵有垂杨未觉春。」
  2. 没有。如:「革命尚未成功,同志仍须努力。」《文选·诸葛亮·出师表》:「先帝创业未半,而中道崩殂。」《聊斋志异·卷六·萧七》:「有幼女未字,欲充下陈,幸垂援拾。」
  3. 放于句末,表示疑问的意思。相当于「否」。唐·王维〈杂诗〉三首之二:「来日绮窗前,寒梅著花未?」宋·陆游〈剑门道中遇微雨〉诗:「此身合是诗人未?细雨骑驴入剑门!」
动 ( 動 ) dòng
动 [ dòng ]
  1. 改变原来位置或脱离静止状态,与“”相对:变~。波~。浮~。振~(物体通过一个中心位置,不断作往复运动。亦称“振荡”)。震~(a.颤动或使颤动,如“门窗~~了一下”;b.重大事情或消息使人心不平静,如“~~全国”)。
  2. 使开始发生:发~。
  3. 使用:~用。~武。~问(客套话,请问)。
  4. 使起作用或变化,使感情起变化:感~。~人心弦。娓娓~听。~容。
  5. 吃(多用于否定式):这几天不~荤腥。
  6. 非静止的:~画。
  7. 可变的:~产。
  8. 行为:举~。~作。
  9. 常常:~辄得咎。
蝉 ( 蟬 ) chán
蝉 [ chán ]
  1. 昆虫,种类很多,雄的腹面有发声器,叫的声音很大:~联。~蜕。~韵(蝉鸣)。寒~。金~脱壳。
  2. 古代的一种薄绸,薄如蝉翼:~纱。
先觉(先覺)xiān jué
(1).事先认识觉察。《论语·宪问》:“不逆诈,不亿不信,抑亦先觉者,是贤乎!”《文选·沈约〈宋书·谢灵运传论〉》:“ 张 、 蔡 、 曹 、 王 曾无先觉, 潘 、 陆 、 颜 、 谢 去之弥远。” 吕延济 注:“言此数人曾不先觉天成之妙而去之远也。”《旧唐书·韩思复传》:“ 善思 此时遂能先觉,因诣 相 府有所发明,进论圣躬必登宸极。” 宋 叶适 《答少詹书》:“至於以机变为经常……以跌荡不可羈束为通透,以多所疑忌为先觉,此道德之弃才也。”
(2).觉悟早于常人的人。《孟子·万章上》:“天之生此民也,使先知觉后知,使先觉觉后觉也。”《文选·颜延之〈皇太子释奠会作〉诗》:“永瞻先觉,顾惟后昆。” 张铣 注:“言长瞻先觉之人义有乖舛者,顾思后昆以正之也。” 金 董解元 《西厢记诸宫调》卷一:“家业彫零,倦客京华,收拾琴书访先觉。” 鲁迅 《热风·随感录四三》:“我们所要求的美术家,是能引路的先觉,不是‘公民团’的首领。”  ——《漢語大詞典》
那 nà/nǎ/nèi/nā《國語辭典》

那 [ nà ]

  1. 指示词。指比较远的人、事、物。相对于「这」。如:「我很喜欢那个人。」、「那件东西你要不要?」宋·辛弃疾〈丑奴儿·千峰云起〉词:「山那畔,别有人间。」
  1. 表承接、转折的语气。如:「你要是没空,那我找别人陪我去。」

那 [ nǎ ]

  1. 表示疑问。如:「他去那里了?」唐·王建〈寒食行〉:「纸钱那得到黄泉?」
  1. 怎。宋·辛弃疾〈瑞鹧鸪·胶胶扰扰几时休〉词:「那堪愁上更添愁。」

那 [ nèi ]

  1. 指示词。单数用法,指比较远的人、事、物。为「那(ㄋㄚˋ)​一」合音成ㄋㄞˋ,再转成ㄋㄟˋ。如:「我很欣赏那个人。」

那 [ nā ]

  1. 姓。如明代有那鉴。

那 [ nuó ]

  1. 移动。《清平山堂话本·快嘴李翠莲记》:「新人那步过高堂。」同「挪 」。
  1. 多。《诗经·小雅·桑扈》:「受福不那。」汉·郑玄·笺:「那,多也。」
  2. 安定。《诗经·小雅·鱼藻》:「有那其居。」汉·郑玄·笺:「那,安貌。」
  1. 如何、奈何。《左传·宣公二年》:「弃甲则那?」晋·杜预·注:「那犹何也。」唐·杜甫 〈夜归〉诗:「白头老罢舞复歌,杖藜不睡谁能那?」
  1. 《诗经·商颂》的篇名。共一章。根据〈诗序〉:「〈那〉,祀成汤也。」指颂扬祭祀汤王典礼的音乐和谐美盛之诗。本章二句为:「猗与那与,置我鼗鼓。」猗那二字连用,美盛之貌。与,兮也。置,树立也。鞉鼓,有柄的小鼓。

那 [ něi ]

  1. 表示疑问。通「哪」。为「那(ㄋㄚˇ)​一」合音成ㄋㄞˇ,再转成ㄋㄟˇ。如:「王维是那朝代的人?」《儒林外史·第一回》:「县里人那个不晓得?」
宝剑(寶劍)bǎo jiàn
剑的美称。原指特别锋利而稀有的珍贵的剑。后泛指一般的剑。《左传·桓公十年》:“又求其宝剑。” 汉 袁康 《越绝书·外传记宝剑》:“昔者 越王 勾践 有宝剑五,闻於天下。” 晋 张华 《博物志》卷六:“宝剑名:钝鉤、湛卢、豪曹、鱼肠、巨闕,五剑皆 欧冶子 所作。” 唐 王涯 《塞下曲》之二:“年少辞家从冠军,金妆宝剑去邀勋。” 宋 王安石 《游土山示蔡天启秘校》诗:“易牛以宝剑,击壤胜弹鋏。”《水浒传》第五四回:“﹝ 公孙胜 ﹞归到家中,收拾了道衣、宝剑二口。” 毛泽东 《念奴娇·昆仑》词:“安得倚天抽宝剑,把汝裁为三截?”  ——《漢語大詞典》
得来(得來)de lái
觅得,求得。《公羊传·隐公五年》“公曷为远而观鱼,登来之也” 汉 何休 注:“登读言得来。得来之者, 齐 人语也, 齐 人名求得为得来;作登来者,其言大而急,由口授也。”《百喻经·见水底金影喻》:“其父觅子,得来见子,而问子言:‘汝何所作,疲困如是?’”
助词。用在动词或形容词后面,表示达到某种程度或出现某种结果。 金 董解元 《西厢记诸宫调》卷四:“女孩儿諕得来一团儿颤。” 元 王实甫 《西厢记》第四本第四折:“愁得来陡峻,瘦得来唓嗻。” 郭沫若 《棠棣之花》第三幕:“他是乐得养尊处优,胖得来,实在连走路都很艰难了。”参见“ 得 ”。  ——《漢語大詞典》
你 nǐ《國語辭典》

你 [ nǐ ]

  1. 第二人称,亦指对方。如:「你好吗」、「你死我活」。《周书·卷五○·异域传下·突厥传》:「你能作几年可汗?」《老残游记·第一三回》:「你瞧!这孩子傻不傻?」
怎 zěn《國語辭典》

怎 [ zěn ]

  1. 如何。表疑问、询问之意。如:「怎么」、「怎说」、「怎想」。宋·李清照〈声声慢·寻寻觅觅〉词:「这次第,怎一个愁字了得。」

怎 [ ​zě ]

  1. (一)​之又音。
不 bù/fǒu《國語辭典》

不 [ bù ]

  1. 否定詞。有不是、未、非等義。如:「不能」、「不法」、「不久」、「不容易」、「不好吃」、「拿不動」。
  2. 與「就」連用,表示有所選擇的意思。如:「晚上回到家的消遣,不是看書,就是聽音樂。」
  1. 用於句末,表示疑問的語氣。如:「醫生,請問他的身體狀況好不?」
  2. 用來加強語氣,往往與「好」字連用。如:「這齣戲好不精彩!」、「誤會澄清了,心情好不輕鬆!」
  3. 置於句中,用來調整音節,沒有特殊含義。《詩經·小雅·車攻》:「徒御不驚,大庖不盈。」漢·毛亨·傳:「不驚,驚也;不盈,盈也。」《楚辭·宋玉·招魂》:「被文服 纖,麗而不奇些。」漢·王逸·注:「不奇,奇也。」
  1. (「不」字在去聲字之前,變讀為陽平。)​

不 [ fōu ]

  1. 姓。如晉朝有不準。

不 [ fǒu ]

  1. 表示否定。《史記·卷一○一·袁盎鼂錯傳》:「上問曰:『道軍所來,聞鼂錯死,吳楚罷不?』」同「否 」。
  2. 表示疑問、未定。晉·陶淵明〈遊斜川〉詩:「未知從今去,當復如此不?」唐·李白〈秋浦歌〉一七首之一:「寄言向江水,汝意憶儂不?」同「否 」。

不 [ fū ]

  1. 花萼上的蒂。《詩經·小雅·常棣》:「常棣之華,鄂不韡韡。」
出君 chū jūn
出国在外的君主。《韩非子·亡徵》:“出君在外而国更置,质太子未反而君易子,如是则国携;国携者,可亡也。”  ——《漢語大詞典》
王 wáng/wàng《國語辭典》

王 [ wáng ]

  1. 古代稱統治天下的君主。如:「君王」、「帝王」、「國王」。《書經·洪範》:「天子作民父母,以為天下王。」
  2. 古代封建社會中地位在公侯之上的爵位。秦漢以後,天子的伯叔兄弟及異姓藩王均稱為「王」。如:「淮南王」。《漢書·卷一九·百官公卿表上》:「諸侯王,高帝初置,金璽盭綬,掌治其國。」
  3. 泛稱同類中的首領。如:「萬獸之王」。唐·杜甫〈前出塞〉詩九首之六:「射人先射馬,擒賊先擒王。」《西遊記·第一回》:「那一個有本事的,鑽進去尋個源頭出來,不傷身體者,我等即拜他為王。」
  4. 技藝超群的人。如:「歌王」、「拳王」。
  5. 古代對祖父母輩的尊稱。參見「王父」、「王母」等條。
  6. 姓。如宋代有王安石。
  1. 古代諸侯朝見天子。《詩經·商頌·殷武》:「莫敢不來享,莫敢不來王。」《史記·卷四·周本紀》:「要服者貢,荒服者王。」
  1. 大。參見「王虺」、「王鮪」等條。

王 [ yù ]

  1. 《廣韻·入聲·燭韻》:「玉,說文本作王,隸加點以別王字。」同「玉 」。

王 [ wàng ]

  1. 統治天下、稱王。《詩經·大雅·皇矣》:「王此大邦,克順克比。」《史記·卷七·項羽本紀》:「懷王與諸將約曰:『先破秦入咸陽者王之』。」
  1. 興盛、旺盛。《莊子·養生主》:「澤雉十步一啄,百步一飲,不蘄畜乎樊中,神雖王,不善也。」唐·李白〈贈張相鎬〉詩二首之二:「英烈遺厥孫,百代神猶王。」通「旺」。
行 háng/xíng《國語辭典》

行 [ xíng ]

  1. 走、走路。如:「直行」、「寸步难行」、「锦衣夜行」。《论语·述而》:「三人行,必有我师焉?」唐·王维〈终南别业〉诗:「行到水穷处,坐看云起时。」
  2. 往。《诗经·秦风·无衣》:「修我甲兵,与子偕行。」唐·杜甫〈奉济驿重送严公四 韵〉:「几时杯重把,昨夜月同行。」
  3. 移动、流动。如:「运行」。《易经·乾卦·象曰》:「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唐·杜甫〈梦李白〉诗二首之二:「浮云终日行,游子久不至。」
  4. 流通。如:「流行」、「风行一时」、「通行全国」、「发行报刊」。《左传·襄公二十五年》:「言之无文,行而不远。」
  5. 做、从事。如:「行医」、「行善」。《左传·隐公元年》:「多行不义必自毙。」
  6. 实施。《易经·系辞上》:「推而行之谓之通。」唐·孔颖达·正义:「因推此以可变而施行之,谓之通也。」
  7. 经历。《聊斋志异·卷二·侠女》:「行年二十有五,伉俪犹虚。」
  8. 可以。如:「行不行?」、「行!放手去做吧!」、「做事只要尽心尽力就行了。」
  1. 道路。《诗经·小雅·小弁》:「行有死人,尚或墐之。」
  2. 行书的简称。如:「行草」、「行楷」。
  3. 一种乐府和古诗的体裁。如:〈短歌行〉、〈琵琶行〉、〈饮马长城窟行〉。
  4. 量词。计算酌酒奉客的单位。汉·扬雄《法言·修身》:「宾主百拜,而酒三行。」宋·司马光〈训俭示康〉:「客至未尝不置酒,或三行五行,多不过七行。」
  5. 姓。如汉代有行宏。
  6. 二一四部首之一。
  1. 能干、干练。如:「你真行。」、「他在这方面行得很。」
  1. 不久、将要。如:「行将就木」。唐·元稹〈遣悲怀〉诗三首之二:「衣裳已施行看尽,针线犹存未忍开。」
  1. 且。《史记·卷五五·留侯世家》:「乃使良还,行烧绝栈道。」《文选·曹丕·与吴质书》:「既痛逝者,行自念也。」

行 [ háng ]

  1. 行列。直列为行,横排为列。《左传·成公二年》:「属当戎行,无所逃隐。」唐·杜甫〈赠卫八处士〉诗:「昔别君未婚,儿女忽成行。」
  2. 兄弟姐妹长幼的次序。如:「排行老三。」
  3. 量词。计算成排东西的单位。如:「一行树」、「一目十行」。唐·杜甫〈绝句〉四首之三:「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
  4. 营业交易的机构。如:「银行」、「洋行」、「分行」、「商行」、「行库」。
  5. 职业。如:「各行各业」、「行行出状元」、「三句话不离本行」。
  6. 表处所,用于人称之后。宋·周邦彦〈风流子·新绿小池塘〉词:「最苦梦魂,今宵不到伊行。」《水浒传·第一四回》:「你这等贼心贼肝,我行须使不得!」
  7. 二一四部首之一。

行 [ xìng ]

  1. 行为举止。如:「品行」、「操行」、「兽行」、「德行」。《论语·公冶长》:「听其言而观其行。」

行 [ hàng ]

  1. 参见「行行」、「树行子」等条。

释义为系统自动检索,难免有误,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