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诗词网

攀树玄猿呼郡吏,

张谓唐代〕《西亭子言怀

数丛芳草在堂阴,几处闲花映竹林。攀树玄猿呼郡吏,
傍谿白鸟应家禽。青山看景知高下,流水闻声觉浅深。
官属不令拘礼数,时时缓步一相寻。

词典释义

  (系统自动检索释义,仅供参考。)
玄猿郡吏

攀 pān《國語辭典》

攀 [ pān ]

  1. 抓住物體往上爬。如:「攀登」、「攀爬」、「攀樹」。《三國志·卷二八·魏書·鄧艾傳》:「將士皆攀木緣崖,魚貫而進。」
  2. 依附。如:「高攀」。《史記·卷一○八·韓長孺傳》:「有如太后宮車即晏駕,大王尚誰攀乎?」《後漢書·卷一·光武帝紀上》:「其計固望其攀龍鱗,附鳳翼,以成其所志耳。」
  3. 牽連、牽扯。如:「誣攀」、「攀扯」、「攀供」。《三國演義·第一○○回》:「孔明曰:『他倒救你,你反攀他。』」
  4. 摘、折。如:「攀折」。唐·李白〈江夏送張丞〉詩:「藉草依流水,攀花贈遠人。」
树 ( 樹 ) shù
树 [ shù ]
  1. 木本植物的通称:~木。~林。~大根深(喻势力大,根基牢固)。
  2. 种植,培育:~艺(“”,种植)。~荆棘得刺,~桃李得荫。
  3. 立,建立:~立。~敌。
  4. 量词,相当于“”、“”:一~梅花。
  5. 姓。
玄猿 xuán yuán
亦作“ 玄蝯 ”。亦作“ 玄猿 ”。 黑色的猿。 汉 司马相如 《长门赋》:“孔雀集而相存兮,玄猨啸而长吟。” 汉 刘向 《九叹·离世》:“玄蝯失於潜林兮,独偏弃而远放。” 晋 陆机 《苦寒行》:“猛虎凭林啸,玄猿临岸叹。” 唐 皮日休 《追和虎丘寺清远道士诗》:“海光天一半,玄猿行列归。” 清 孙枝蔚 《满江红·题朱锡鬯处士小像》词:“这边路,黄狐立;那边树,玄猿泣。”  ——《漢語大詞典》
呼 hū《國語辭典》

呼 [ hū ]

  1. 吐气。与「吸」相对。如:「呼气」。《庄子·刻意》:「吹呴呼吸,吐故纳新,熊经鸟申,为寿而已矣。」唐·柳宗元〈捕蛇者说〉:「触风雨,犯寒暑,呼嘘毒疠,往往而死者相籍也。」
  2. 大声呐喊。《诗经·大雅·荡》:「式号式呼,俾昼作夜。」《文选·李陵·答苏武书》:「振臂一呼,创病皆起。」
  3. 招、唤。如:「呼朋引伴」、「呼风唤雨」。《史记·卷四十八·陈涉世家》:「陈王出,遮道而呼涉。」唐·颜仁郁〈农家〉诗:「夜半呼儿趁晓耕,羸牛无力渐艰行。」
  4. 称、谓。唐·白居易·寄明州于驸马使君三绝句之三:「何郎小妓歌喉好,严老呼为一串珠。」《浮生六记·卷一·闺房记乐》:「自幼姊弟相呼,故仍呼之曰淑姊。」
  1. 表感叹的语气。《论语·八佾》:「呜呼!曾谓泰山不如林放乎!」
  1. 形容风吹动的声音。如:「北风呼呼的吹。」
  1. 姓。如汉代有呼子先。
郡吏 jùn lì
郡守的属官。《汉书·酷吏传·严延年》:“ 延年 少学法律丞相府,归为郡吏。” 唐 杨炯 《遂州长江县先圣孔子庙堂碑》:“ 赵元淑 以郡吏从班,见司徒而不拜。” 宋 陆游 《老学庵笔记》卷三:“蛮判官盖郡吏,然蛮人慑服,惟其言是听。”  ——《漢語大詞典》

释义为系统自动检索,难免有误,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