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典释义
(系统自动检索释义,仅供参考。)暮年 mù nián
晚年;老年。 三国 魏 曹操 《步出夏门行》之四:“烈士暮年,壮心不已。” 唐 杜甫 《咏怀古迹》之一:“ 庾信 生平最萧瑟,暮年诗赋动江关。”《警世通言·老门生三世报恩》:“下官暮年淹蹇,为世所弃。” 曹禺 《北京人》第一幕:“在 曾皓 日渐衰颓的暮年里, 愫方 是他眼前必不可少的慰藉。” ——《漢語大詞典》
多感 duō gǎn
(1).谓易伤感;多感触。 唐 徐魁 《闲游赋》:“伤孤雁之失伴,怀哀鵠之离羣;何物类之多感,□□逸而心广。” 唐 杜牧 《初春有感寄歙州邢员外》诗:“闻君亦多感,何处依阑干?” 宋 陆游 《浪迹》诗:“山川惨淡秋多感,灯火青荧夜少眠。” 元 郝经 《癸酉闰六月十三日夜病中闻笛》诗:“怨曲人多感,离肠恨易生。”
(2).犹多谢。《水浒传》第四一回:“自从刺配 江州 ,经过之时,多感 晁头领 并众豪杰苦苦相留。”《二刻拍案惊奇》卷十七:“多感,多感!一样的同窗,也该记念着我的冷静。” ——《漢語大詞典》
(2).犹多谢。《水浒传》第四一回:“自从刺配 江州 ,经过之时,多感 晁头领 并众豪杰苦苦相留。”《二刻拍案惊奇》卷十七:“多感,多感!一样的同窗,也该记念着我的冷静。” ——《漢語大詞典》
慨 kǎi《國語辭典》
慨 [ kǎi ]
形- 参见「[[慷慨]]」条。
- 悲叹、感伤。汉·班彪〈北征赋〉:「抚长剑以慨息。」宋·王安石〈少狂喜文章〉:「拨书置左右,仰屋慨平生。」
慨 [ kài ]
- (一)之又音。
分路 fēn lù
(1).谓分道而行。《北齐书·琅邪王俨传》:“ 魏氏 旧制,中丞出,清道,与皇太子分路行。” 宋 陆游 《秋思》诗:“桑竹成阴不见门,牛羊分路各归村。”
(2).犹路途。 唐 刘长卿 《瓜洲驿奉饯张侍御公拜膳部郎中却复宪台充贺兰大夫留后使之岭南时侍御先在淮南幕府》诗:“梅花分路远, 扬子 上潮宽。” ——《漢語大詞典》
(2).犹路途。 唐 刘长卿 《瓜洲驿奉饯张侍御公拜膳部郎中却复宪台充贺兰大夫留后使之岭南时侍御先在淮南幕府》诗:“梅花分路远, 扬子 上潮宽。” ——《漢語大詞典》
亦 yì《國語辭典》
亦 [ yì ]
副- 相當於「也」、「也是」。如:「人云亦云」。《論語·公冶長》:「左丘明恥之,丘亦恥之。」唐·李商隱〈無題〉詩:「相見時難別亦難,東風無力百花殘。」
- 相當於「又」。《左傳·文公七年》:「先君何罪?其嗣亦何罪?」唐·杜甫〈羌村〉詩三首之一:「鄰人滿牆頭,感歎亦歔欷。」
- 只是、不過。《戰國策·齊策四》:「王亦不好士也,何患無士?」唐·杜甫〈蒹葭〉詩:「江湖後搖落,亦恐歲蹉跎。」
- 已經。《文選·王康琚·反招隱詩》:「昔在太平時,亦有巢居子;今雖盛明世,能無中林士?」唐·杜甫〈獨立〉詩:「草露亦多濕,蛛絲亦未收。」
- 雖然。唐·杜甫〈奉先劉少府新畫山水障歌〉:「畫師亦無數,好手不可遇。」宋·歐陽修〈玉樓春·蝶飛芳草花飛路〉詞:「紅蓮綠芰亦芳菲,不奈金風兼玉露。」
- 位於句首或句中,無義。《書經·盤庚上》:「予亦拙謀,作乃逸。」《詩經·召南·草蟲》:「亦既見止,亦既覯止,我心則降。」
- 姓。如明代有亦孔昭。
酸辛 suān xīn
(1).酸味和辣味。《素问·至真要大论》:“湿淫所胜,平以苦热,佐以酸辛,以苦燥之,以淡泄之。”
(2).辛酸,悲苦。 三国 魏 阮籍 《咏怀》之六四:“对酒不能言,悽愴怀酸辛。” 唐 杜甫 《奉赠鲜于京兆二十韵》:“微生霑忌刻,万事益酸辛。” 鲁迅 《二心集·“硬译”与“文学的阶级性”》:“自然,‘喜怒哀乐,人之情也’,然而穷人决无开交易所折本的懊恼,煤油大王那会知道 北京 捡煤渣老婆子身受的酸辛。” ——《漢語大詞典》
(2).辛酸,悲苦。 三国 魏 阮籍 《咏怀》之六四:“对酒不能言,悽愴怀酸辛。” 唐 杜甫 《奉赠鲜于京兆二十韵》:“微生霑忌刻,万事益酸辛。” 鲁迅 《二心集·“硬译”与“文学的阶级性”》:“自然,‘喜怒哀乐,人之情也’,然而穷人决无开交易所折本的懊恼,煤油大王那会知道 北京 捡煤渣老婆子身受的酸辛。” ——《漢語大詞典》
释义为系统自动检索,难免有误,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