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诗词网

凋零◇谷友,惟悴鴈池边。

欧阳修宋代〕《答太傅相公见赠长韵

踪迹本羁单,登门二十年。
平生任愚拙,自进耻因缘。
忧患经多矣,疲驽尚勉旃。
凋零◇谷友,惟悴鴈池边。
忽忽良时失,区区俗虑阗。
公斋每偷暇,师席屡攻坚。
善诲常无倦,余谈亦可编。
仰高虽莫及,希骥岂非贤。
报国如乖愿,归耕宁买田。
期无辱知己,肯逐利名迁。

词典释义

  (系统自动检索释义,仅供参考。)
凋零池边

凋零 diāo líng
(1).零落。多指草木花叶。《素问·五常政大论》:“秋气劲切,甚则肃杀,清气大至,草木凋零,邪乃伤肝。” 南朝 梁 范缜 《神灭论》:“若枯即是荣,荣即是枯,应荣时凋零,枯时结实也。” 宋 王易简 《齐天乐·蝉》词:“怕寒叶凋零,蜕痕尘土。” 元 王翰 《题败荷》诗:“芳菲今日凋零尽,却送秋声到客衣。” 杨朔 《风暴》:“庄稼倒了,草木凋零了,每个村庄都赤裸裸地暴露出来。”
(2).形容事物衰败或耗减。 唐 罗隐 《送汝州李中丞十二韵》:“一兇虽剪灭,数县尚凋零。” 宋 欧阳修 《相度併县牒》:“地居僻远,户口凋零。” 元 无名氏 《冤家债主》第一折:“婆婆,趁俺两口儿在,将这家私分开了罢,若不分开呵,久已后喫这廝凋零的无了。”《初刻拍案惊奇》卷三五:“等做家的自做家,破败的自破败,省得歹的累了好的,一总凋零了。” 阿英 《城隍庙的书市》:“这个年头,真是百业凋零,什么生意都不能做!”
(3).死亡,多指老年人。 唐 白居易 《代梦得吟》:“后来变化三分贵,同辈凋零太半无。” 宋 吴曾 《能改斋漫录·事实》:“一时交游,凋零殆尽,所接皆邈然少年,无可论旧事者。” 元 刘埙 《隐居通议·诗歌一》:“知己沦没,前辈凋零,俛仰昔今,为之陨涕。” 柯灵 《小浪花》:“我的同代人几乎凋零殆尽。”  ——《漢語大詞典》
谷 ( 穀 ) gǔ《國語辭典》

谷 [ gǔ ]

  1. 兩山間的水道或低地。如:「山谷」、「河谷」。《墨子·節用中》:「為大川廣谷之不可濟,於是利為舟楫。」《三國演義·第九○回》:「孔明棄車步行。忽到一山,望見一谷,形如長蛇,皆危峭石壁,並無樹木。」
  2. 窮困。《詩經·大雅·桑柔》:「人亦有言,進退維谷。」
  3. 姓。如漢代有谷吉。
  4. 二一四部首之一。

谷 [ yù ]

  1. 參見「吐谷渾 」條。
友 yǒu《國語辭典》

友 [ yǒu ]

  1. 意气相投、情谊互通的人。如:「好友」、「益友」、「至友」。《诗经·小雅·常棣》:「虽有兄弟,不如友生。」唐·柳宗元〈师友箴〉:「为人友者,不以道而以利,举世无友。」
  1. 兄弟相亲相爱。《书经·康诰》:「兄亦不念鞠子哀,大不友于弟。」《南史·卷六○·傅昭传》:「昭弟映,字徽远,三岁而孤。兄弟友睦,修身励行,非礼不动。」
  2. 结交。《史记·卷三七·卫康叔世家》:「郑伯弟段攻其兄,不胜,亡,而州吁求与之友。」
  3. 亲爱。《诗经·周南·关雎》:「窈窕淑女,琴瑟友之。」
  1. 有友好关系的。如:「友军」、「友邦」。
惟 wéi《國語辭典》

惟 [ wéi ]

  1. 思考、思量。《说文解字·心部》:「惟,凡思也。」《史记·卷一三○·太史公自序》:「退而深惟曰:『夫诗书隐约者,欲遂其志之思也。』」《文选·杨恽·报孙会宗书》:「窃恨足下不深惟其终始,而猥随俗之毁誉也。」
  2. 是、为。《书经·益稷》:「万邦黎献,共惟帝臣。」
  3. 有。《礼记·缁衣》:「自周有终,相亦惟终。」《文选·张衡·东京赋》:「召伯相宅,卜惟洛食。」
  1. 仅、独、只有。《孟子·梁惠王上》:「无恒产而有恒心者,惟士为能。」
  2. 但是、只是。如:「病已治好,惟身体仍然虚弱无力。」
  3. 希望、祈使。《孟子·梁惠王下》:「先王无流连之乐,荒亡之行,惟君所行也。」《新唐书·卷一一五·郝处俊传》:「处俊言可从,惟陛下不疑。」
  1. 发语词,无义。《书经·泰誓上》:「惟十有一年,武王伐殷。」《孟子·滕文公下》:「惟士无田,则亦不祭。」通「唯」、「维」。
  2. 用于句中,无义。《书经·皋陶谟》:「百僚师师,百工惟时。」
  1. 虽然、即使。《史记·卷九二·淮阴侯传》:「惟信亦为大王不如也。然臣尝事之,请言项王之为人也。」
  2. 与、和。《书经·多方》:「告尔四国多方,惟尔殷侯尹民。」
  3. 则。《书经·吕刑》:「德威惟畏,德明惟明。」
  1. 以、因为。《书经·盘庚中》:「亦惟汝故,以丕从厥志。」
悴 cuì《國語辭典》

悴 [ cuì ]

  1. 忧伤、忧愁。《晋书·卷八七·凉武昭王李玄盛传》:「人力凋残,百姓愁悴。」
  1. 穷困、困苦。唐·白居易〈与元九书〉:「李白、孟浩然辈,不及一命,穷悴终身。」
  2. 瘦弱、枯槁。《南史·卷一八·臧焘传》:「父卒,居丧五年,不出庐户,形骸枯悴,家人不识。」
鴈 yàn《國語辭典》

鴈 [ yàn ]

  1. 同「雁 」。
池边(池边)
唐 刘禹锡 乐天寄忆旧游因作报白君以答 池边绿竹桃李花,花下舞筵铺彩霞。
唐 白居易 秋池四首 其三 暑退早凉归,池边好时节。
唐 王建 杂曲歌辞 宫中三台二首 其一 鱼藻池边射鸭,芙蓉园里看花。
唐 杜牧 郡斋独酌 池边成独酌,拥鼻菊枝香。
唐 郑谷 菊 日日池边载酒行,黄昏犹自绕黄英。
唐 司空图 杨柳枝寿杯词十八首 其七 池边影动散鸳鸯,更引微风乱绣床。
唐 罗隐 官池秋夕 池边月影闲婆娑,池上醉来成短歌。
唐 韦庄 三堂早春 池边冰刃暖初落,山上雪棱寒未销。
唐 无可 秋夜寄青龙寺空贞二上人 精舍池边古,秋山树下遥。
宋 苏轼 秋兴三首 其三 浴凤池边星斗光,宴馀香满上书囊。  ——《骈字类编》

释义为系统自动检索,难免有误,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