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诗词网

东楼锁江两重客,笔墨当代俱诗鸣。

范成大宋代〕《七夕至叙州登锁江亭,山谷谪居时屡登此亭,

水口故城丘垄平,新亭乃有緪铁横。
归艎击汰若飞渡,一雨彻明秋涨生。
东楼锁江两重客,笔墨当代俱诗鸣。
我来但醉春碧酒,星桥脉脉向三更。

词典释义

  (系统自动检索释义,仅供参考。)
东楼锁江两重笔墨当代

东楼(东楼)
唐 苏颋 秋夜寓直中书呈黄门舅 月舒当北幌,云赋直东楼。
唐 郑述诚 华林园早梅 晓日东楼路,林端见早梅。
唐 白居易 东楼晓 脉脉复脉脉,东楼无宿客。
唐 杜牧 寄题宣州开元寺 何人为倚东楼柱,正是千山雪涨溪。  ——《骈字类编》
锁江(锁江)
宋史刘廷让传初夔州有锁江为浮梁上设敌棚三重夹江列炮具廷让等将行太祖以地图示之指锁江曰我军至此溯流而上慎勿以舟师争胜当先以步骑陆行出其不意击之俟其势却即以战棹夹攻取之必矣人明一统志锁江在成都府城北两岸大石屹立昔 因置鈇絙横截其处控扼夷𦍑故名  ——《骈字类编》
两重(兩重)liǎng chóng
谓两者一起被重用、倚重。《韩非子·亡征》:“大臣两重,父兄众强,内党外援以争事势者,可亡也。”《韩非子·八经》:“大臣两重、提衡而不踦曰卷祸,其患家隆劫杀之难作。”
(1).双重;两方面。 唐 白居易 《读禅经》诗:“言下忘言一时了,梦中説梦两重虚。” 郭沫若 《反正前后》第二篇一:“因此, 中国 的民族资本主义在它起初战取它的位置的时候,它不能不遇着两重敌人。”
(2).犹两层;双层。 唐 杜牧 《扬州》诗之三:“街垂千步柳,霞映两重城。” 冯集梧 注:“《唐闕史》:‘ 扬州 ,胜地也。每重城向夕,倡楼之上尝有絳纱灯万数,辉罗耀列空中,九重三十步阶,珠翠填咽。’”
(3).重复;两度。《宋史·食货志上四》:“若谓赋税之外两重供输,则义仓之义乃教民储积,以备水旱,官为立法,非以自利,行之既久,民必乐输。”  ——《漢語大詞典》
客 kè《國語辭典》

客 [ kè ]

  1. 宾,相对于主人而言。如:「宾客」、「请客」、「寒夜客来茶当酒」。《礼记·曲礼下》:「主人敬客,则先拜客;客敬主人,则先拜主人。」《文选·古乐府·饮马长城窟行》:「客从远方来,遗我双鲤鱼。」
  2. 做生意、买卖等的人对顾主的称呼。如:「顾客」、「乘客」、「客满」。《韩非子·外储说右上》:「宋人有酤酒者,升概既平,愈客甚谨。」《老残游记·第五回》:「渐渐的打尖的客陆续都到店里。」
  3. 泛称从事某种活动或具有某类特长的人。如:「镖客」、「掮客」、「说客」、「 政客」、「珠宝客」。
  4. 寄食贵族豪门的人。如:「食客」、「门客」。《战国策·齐策四》:「后孟尝君出记,问门下诸客谁习计会。」《晋书·卷六九·刁协传》:「刁氏素殷富,奴客纵横。」
  5. 寄旅于外的人。唐·王维〈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诗:「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唐·杜甫〈中夜〉诗:「长为万里客,有愧百年身。」
  6. 泛称人。如:「旅人过客」。《史记·卷七七·魏公子传》:「然嬴欲就公子之名,故久立公子车骑市中,过客以观公子,公子愈恭。」《儒林外史·第三四回》:「一个人占了几个妇人,天下必有几个无妻之客。」
  7. 量词。计算定量出售食品的单位。如:「他点了一客八分熟的牛排。」
  8. 姓。如汉代有客孙。
  1. 寄居、旅居。《三国志·卷一六·魏书·杜畿传》:「会天下之乱,遂弃官客荆州,建安中乃还。」
  2. 以客礼相待。《史记·卷三一·吴太伯世家》:「五年,楚之亡臣伍子胥来奔,公子光客之。」唐·司马贞·索隐:「是谓客礼以接待也。」
  1. 次要的。清·顾炎武《日知录·卷一·朱子周易本义》:「传为主,经为客。」
  2. 在人类意识外独立存在的。如:「客观」。
笔墨(筆墨)bǐ mò
(1).笔和墨。泛指文具。《汉书·扬雄传下》:“上《长杨赋》,聊因笔墨之成文章,故藉 翰林 以为主人, 子墨 为客卿以风。” 曹禺 《北京人》第一幕:“案上放着笔墨画砚,磁器古董,都极其古雅而精致。”
(2).指文字或书画诗文作品。 汉 王充 《论衡·乱龙》:“ 子骏 汉 朝智囊,笔墨渊海。” 宋 陈师道 《上曾枢密书》:“某不更远引笔墨所载,直以 庆历 以来耳目所及者明之尔。” 清 袁枚 《随园诗话》卷二:“ 汉 魏 名人笔墨俱在, 淮南王 刘安 隶书最工,自 曹子建 以下,稍近 钟 王 风格。” 闻一多 《关于儒、道、土匪》:“儒道交融的妙用,真不是笔墨所能形容的。”
(3).谓写字,画画,作文章。 汉 王充 《论衡·超奇》:“观 谷永 之陈説, 唐林 之宣言, 刘向 之切议,以知为本,笔墨之文,将而送之。” 清 沈复 《浮生六记·坎坷记愁》:“吾父曰:‘媳妇既能笔墨,汝母家信付彼司之。’” 曹靖华 《飞花集·怀周恩来同志》:“这期间,我住在 重庆 郊外,每周三天在城,处理事务工作;三天在家,从事笔墨工作。”  ——《漢語大詞典》
当代(當代)dāng dài
过去那个时代。《后汉书·耿弇传》:“﹝父﹞ 况 疾病…… 弇 兄弟六人皆垂青紫,省侍医药,当代以为荣。” 唐 刘知几 《史通·六家》:“故其书受嗤当代,良有以焉。”《明诗纪事己籤》卷一引《龙性堂诗话》:“﹝ 于鳞 七言诗﹞自足以鼓吹当代,领袖时贤,不必讥之太过。”
(1).目前这个时代。 唐 杜甫 《奉简高三十五使君》诗:“当代论才子,如公復几人。” 宋 梅尧臣 《太师杜公挽词》之四:“言为当代法,行不古人惭。” 瞿秋白 《十月革命前的俄罗斯文学》六:“戏剧之中没有当代的社会现象,著者都是取之于历史的。”
(2).指在位皇帝的朝代。 唐 刘知几 《史通·编次》:“苟欲取法当代,遂乃轻侮前朝。” 明 张居正 《请乞优礼耆硕以光圣治疏》:“如蒙皇上俯念 阶 为先朝元辅,当代旧人,特勅该部……皆太平之盛事也。”
(3).指在位的皇帝。 元 欧阳玄 《题僧墨菊卷》诗:“苾蒭元是黑衣郎,当代深仁始赐黄。”  ——《漢語大詞典》
俱 jù《國語辭典》

俱 [ jù ]

  1. 偕、同、一起。《庄子·天运》:「道可载而与之俱也。」《史记·卷七七·魏公子传》:「臣客屠者朱亥可与俱,此人力士。」
  1. 皆、都、全。如:「一应俱全」、「万事俱备」。唐·杜甫〈茅屋为秋风所破歌〉:「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

俱 [ ​jū ]

  1. (一)​之又音。
诗 ( 詩 ) shī
诗 [ shī ]
  1. 文学体裁的一种,通过有节奏和韵律的语言反映生活,抒发情感:~歌。~话(❶评论诗人、诗歌、诗派以及记录诗人议论、行事的著作;❷古代说唱艺术的一种)。~集。~剧。~篇。~人。~章。~史。吟~。
  2. 中国古书名,《诗经》的简称。
鸣 ( 鳴 ) míng
鸣 [ míng ]
  1. 鸟兽或昆虫叫:~啭。~唱。~叫。~禽。鸟~。
  2. 发出声音,使发出声音:~响。~奏。孤掌难~。
  3. 声明,发表意见、情感:~谢。~冤。百家争~。
  4. 闻名,著称:“以文~江东”。

释义为系统自动检索,难免有误,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