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诗词网

女子先有誓。老姥岂敢言。

佚名两汉〕《孔雀东南飞 古诗为焦仲卿妻作

孔雀东南飞。五里一徘徊。十三能织素。十四学裁衣。

十五弹箜篌。十六诵诗书。十七为君妇。心中常苦悲。

君既为府吏。守节情不移。贱妾留空房。相见常日稀。

鸡鸣入机织。夜夜不得息。三日断五疋。大人故嫌迟。

非为织作迟。君家妇难为。妾不堪驱使。徒留无所施。

便可白公姥。及时相遣归。府吏得闻之。堂上启阿母。

儿已薄禄相。幸复得此妇。结发同枕席。黄泉共为友。

共事三二年。始尔未为久。女行无偏斜。何意致不厚。

阿母谓府吏。何乃太区区。此妇无礼节。举动自专由。

吾意久怀忿。汝岂得自由。东家有贤女。自名秦罗敷。

可怜体无比。阿母为汝求。便可速遣之。遣之慎莫留。

府吏长跪告。伏惟启阿母。今若遣此妇。终老不复取。

阿母得闻之。槌床便大怒。小子无所畏。何敢助妇语。

吾已失恩义。会不相从许。府吏默无声。再拜还入户。

举言谓新妇。哽咽不能语。我自不驱卿。逼迫有阿母。

卿但暂还家。吾今且报府。不久当归还。还必相迎取。

以此下心意。慎勿违吾语。新妇谓府吏。勿复重纷纭。

往昔初阳岁。谢家来贵门。奉事循公姥。进止敢自专。

昼夜勤作息。伶俜萦苦辛。谓言无罪过。供养卒大恩。

仍更被驱遣。何言复来还。妾有绣腰襦。葳蕤自生光。

红罗复斗帐。四角垂香囊。箱帘六七十。绿碧青丝绳。

物物各自异。种种在其中。人贱物亦鄙。不足迎后人。

留待作遗施。于今无会因。时时为安慰。久久莫相忘。

鸡鸣外欲曙。新妇起严妆。著我绣夹裙。事事四五通。

足下蹑丝履。头上玳瑁光。腰若流纨素。耳著明月珰。

指如削葱根。口如含朱丹。纤纤作细步。精妙世无双。

上堂拜阿母。阿母怒不止。昔作女儿时。生小出野里。

本自无教训。兼愧贵家子。受母钱帛多。不堪母驱使。

今日还家去。念母劳家里。却与小姑别。泪落连珠子。

新妇初来时。小姑始扶床。今日被驱遣。小姑如我长。

勤心养公姥。好自相扶将。初七及下九。嬉戏莫相忘。

出门登车去。涕落百馀行。府吏马在前。新妇车在后。

隐隐何甸甸。俱会大道口。下马入车中。低头共耳语。

誓不相隔卿。且暂还家去。吾今且赴府。不久当还归。

誓天不相负。新妇谓府吏。感君区区怀。君既若见录。

不久望君来。君当作磐石。妾当作蒲苇。蒲苇韧如丝。

磐石无转移。我有亲父兄。性行暴如雷。恐不任我意。

逆以煎我怀。举手长劳劳。二情同依依。入门上家堂。

进退无颜仪。阿母大拊掌。不图子自归。十三教汝织。

十四能裁衣。十五弹箜篌。十六知礼仪。十七遣汝嫁。

谓言无誓违。汝今何罪过。不迎而自归。兰芝惭阿母。

儿实无罪过。阿母大悲摧。还家十馀日。县令遣媒来。

云有第三郎。窈窕世无双。年始十八九。便言多令才。

阿母谓阿女。汝可去应之。阿女含泪答。兰芝初还时。

府吏见丁宁。结誓不别离。今日违情义。恐此事非奇。

自可断来信。徐徐更谓之。阿母白媒人。贫贱有此女。

始适还家门。不堪吏人妇。岂合令郎君。幸可广问讯。

不得便相许。媒人去数日。寻遣丞请还。说有兰家女。

承籍有宦官。云有第五郎。娇逸未有婚。遣丞为媒人。

主簿通语言。直说太守家。有此令郎君。既欲结大义。

故遣来贵门。阿母谢媒人。女子先有誓。老姥岂敢言。

阿兄得闻之。怅然心中烦。举言谓阿妹。作计何不量。

先嫁得府吏。后嫁得郎君。否泰如天地。足以荣汝身。

不嫁义郎体。其往欲何云。兰芝仰头答。理实如兄言。

谢家事夫婿。中道还兄门。处分适兄意。那得自任专。

虽与府吏要。后会永无缘。登即相许和。便可作婚姻。

媒人下床去。诺诺复尔尔。还部白府君。下官奉使命。

言谈大有缘。府君得闻之。心中大欢喜。视历复开书。

便利此月内。六合正相应。良吉三十日。今已二十七。

卿可去成婚。交语速装束。络绎如浮云。青雀白鹄舫。

四角龙子幡。婀娜随风转。金车玉作轮。踯躅青骢马。

流苏金缕鞍。赍钱三百万。皆用青丝穿。杂彩三百疋。

交用市鲑珍。从人四五百。郁郁登郡门。阿母谓阿女。

适得府君书。明日来迎汝。何不作衣裳。莫令事不举。

阿女默无声。手巾掩口啼。泪落便如泻。移我琉璃榻。

出置前窗下。左手持刀尺。右手执绫罗。朝成绣夹裙。

晚成单罗衫。晻晻日欲暝。愁思出门啼。府吏闻此变。

因求假暂归。未至二三里。摧藏马悲哀。新妇识马声。

蹑履相逢迎。怅然遥相望。知是故人来。举手拍马鞍。

嗟叹使心伤。自君别我后。人事不可量。果不如先愿。

又非君所详。我有亲父母。逼迫兼弟兄。以我应他人。

君还何所望。府吏谓新妇。贺卿得高迁。磐石方且厚。

可以卒千年。蒲苇一时韧。便作旦夕间。卿当日胜贵。

吾独向黄泉。新妇谓府吏。何意出此言。同是被逼迫。

君尔妾亦然。黄泉下相见。勿违今日言。执手分道去。

各各还家门。生人作死别。恨恨那可论。念与世间辞。

千万不复全。府吏还家去。上堂拜阿母。今日大风寒。

寒风摧树木。严霜结庭兰。儿今日冥冥。令母在后单。

故作不良计。勿复怨鬼神。命如南山石。四体康且直。

阿母得闻之。零泪应声落。汝是大家子。仕宦于台阁。

慎勿为妇死。贵贱情何薄。东家有贤女。窈窕艳城郭。

阿母为汝求。便复在旦夕。府吏再拜还。长叹空房中。

作计乃尔立。转头向户里。渐见愁煎迫。其日牛马嘶。

新妇入青庐。庵庵黄昏后。寂寂人定初。我命绝今日。

魂去尸长留。揽裙脱丝履。举身赴清池。府吏闻此事。

心知长别离。徘徊庭树下。自挂东南枝。两家求合葬。

合葬华山傍。东西植松柏。左右种梧桐。枝枝相覆盖。

叶叶相交通。中有双飞鸟。自名为鸳鸯。仰头相向鸣。

夜夜达五更。行人驻足听。寡妇起彷徨。多谢后世人。

戒之慎勿忘。

词典释义

  (系统自动检索释义,仅供参考。)
女子老姥岂敢

女子 nǚ zǐ
(1).泛指女性。《诗·鄘风·载驰》:“女子善怀,亦各有行。”《后汉书·五行志五》:“ 武陵 充县 女子 李娥 ,年六十餘,物故。” 唐 韩愈 《秋怀诗》之三:“丈夫意有在,女子乃多怨。” 明 张居正 《女诫直解》:“虑民间女子,未闲姆训。”
(2).处女。《礼记·杂记上》:“男子附於王父则配;女子附於王母则不配。” 郑玄 注:“女子,谓未嫁者也。” 宋 苏轼 《留侯论》:“ 太史公 疑 子房 以为魁梧奇伟,而其状貌乃如妇人女子,不称其志气。”《儿女英雄传》缘起首回:“又是两个絶代女子,一个艳如桃李,凛若冰霜;一个裙布釵荆,端庄俏丽。”
(3).女儿。《左传·襄公二十六年》:“ 宋芮司徒 生女子,赤而毛,弃诸堤下。”《北齐书·后主穆后传》:“母名 轻霄 ,本 穆子伦 婢也,转入侍中 宋钦道 家,姦私而生后,莫知氏族,或云后即 钦道 女子也。” 唐 韩愈 《息国夫人墓志铭》:“﹝夫人﹞二男一女……女子嫁 兴元 参军 郑博古 。” 元 刘祁 《归潜志》卷五:“其女子适以寡来归家居,见其父殁,亦自縊死。” 马烽 西戎 《吕梁英雄传》第五回:“家中有一个老婆,没有儿,只有一个女子,名叫 白梅英 。”  ——《漢語大詞典》
先 xiān《國語辭典》

先 [ xiān ]

  1. 祖先。《文选·司马迁·报任少卿书》:「行莫丑于辱先,诟莫大于宫刑。」
  2. 首要的事务。《礼记·学记》:「建国君民,教学为先。」
  3. 原先、先前。《红楼梦·第七二回》:「这两日比先又添了些病,所以支持不住。」
  4. 先生的简称。《汉书·卷六七·梅福传》:「夫叔孙先非不忠也。」
  5. 姓。如春秋时晋国有先轸。
  1. 对已去世者的尊称。如:「先父」、「先人」、「先圣先贤」、「革命先烈」。
  1. 时间或次序在前。如:「先发制人」、「近水楼台先得月」。《论语·卫灵公》:「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宋·苏轼〈惠崇春江晚景〉诗二首之一:「春江水暖鸭先 知。」
  2. 暂时。如:「你先不要慌,我们慢慢想办法来解决。」
  1. 倡导、先行。《论语·子路》:「卫君待子而为政,子将奚先?」《文选·曹植·求自试表》:「突刃触锋,为士卒先。」
  2. 时间居前。唐·韩愈〈师说〉:「生乎吾前,其闻道也,固先乎吾,吾从而师之。」
  3. 事前联系、介绍。《汉书·卷四三·郦食其传》:「此真吾所愿从游,莫为我先。」

先 [ xiàn ]

  1. 不当超前而超前。《孟子·告子下》:「徐行后长者谓之弟,疾行先长者谓之不弟。」
  2. 领导、率导。《礼记·郊特牲》:「天先乎地,君先乎臣。」
有 yǒu/yòu《國語辭典》

有 [ yǒu ]

  1. 表事實、狀況的正面存在,與「無」相對。如:「有困難」、「有利有弊」、「有學問」、「有錢」、「擁有」、「面有飢色」。
  1. 豐足、富裕。如:「他是個非常富有的人。」《詩經·大雅·公劉》:「止基迺理,爰眾爰有。」
  2. 多,表示時間久或年齡大。如:「本店開設有年。」、「母親已有了年紀。」
  3. 故意。如:「有心犯錯應嚴懲,無心疏忽可原諒。」
  1. 置於名詞前,作音節的襯字。如:「有夏」、「有清」。《韓非子·五蠹》:「當舜之時,有苗不服,禹將伐之。」
  1. 某,表示不確定。如:「有一天晚上」、「有人說你做人很講義氣。」
  1. 姓。如漢代有有祿。

有 [ yòu ]

  1. 表示重複、反複、連續。唐·裴守真〈請重耕織表〉:「奸偽由此而生,黎庶緣斯而苦,此有國之大患也。」通「又」。
  1. 用於整數與餘數之間,表示數目的附加。如:「七十有七人」。《論語·為政》:「吾十有五而志於學,三十而立。」
誓 shì《國語辭典》

誓 [ shì ]

  1. 表明决心、矢志不渝的言词。如:「立誓」、「发誓」、「山盟海誓」。《诗经·卫风·氓》:「信誓旦旦,不思其反。」
  1. 告诫。如:「誓师」。《书经·泰誓下》:「王乃大巡六师,明誓众士。」《国语·越语上》:「句践既许之,乃致其众而誓之。」
  1. 绝对。如:「誓不两立」、「誓不甘休」。
  2. 受命。《周礼·春官·典命》:「凡诸侯之适子,誓于天子摄其君。」
老姥 lǎo mǔ
(1).老妇人自称。《玉台新咏·古诗〈为焦仲卿妻作〉》:“阿母谢媒人:‘女子先有誓,老姥岂敢言?’”
(2).泛指老妇人。 北魏 郦道元 《水经注·河水一》:“菩萨以足指按地,魔兵却散,三女变为老姥。”《太平广记》卷一三七引 南朝 宋 刘义庆 《幽明录·何比干》:“门首有老姥,年可八十餘。” 宋 曾慥 《高斋漫录》:“老姥自言病痁求药,公随行偶有药,取以遗之。”  ——《漢語大詞典》
岂敢(豈敢)qǐ gǎn
(1).犹言怎么敢。《诗·郑风·将仲子》:“岂敢爱之?畏我父母。”《史记·刺客列传》:“窃闻足下义甚高,故进百金者,将用为大人麤糲之费,得以交足下之驩,岂敢以有求望邪!” 宋 苏轼 《乞常州居住表》:“岂敢復以迟暮为叹,更生侥覬之心。” 鲁迅 《故事新编·采薇》:“谁都知道这是 姜太公 的声音,岂敢不听。”
(2).用作应对时表示谦虚的套语。《红楼梦》第一回:“ 雨村 忙笑道:‘岂敢。不过偶吟前人之句。’”《老残游记续集遗稿》第五回:“ 靚云 説:‘师兄偏劳了。’ 逸云 説:‘岂敢,岂敢!’” 许地山 《空山灵雨·处女底恐怖》:“岂敢,岂敢。请原谅我底莽撞。”  ——《漢語大詞典》
言 yán《國語辭典》

言 [ yán ]

  1. 说、讲。如:「难言之隐」、「大言不惭」、「苦不堪言」、「知无不言,言无不尽。」
  2. 谈论。《论语·学而》:「赐也,始可与言诗已矣。」宋·苏轼〈日喻〉:「故世之言道者,或即其所见而名之。」
  3. 陈述。唐·白居易〈琵琶行〉:「自言本是京城女,家在虾蟆陵下住。」
  4. 询问。《左传·昭公二十五年》:「叔孙氏之司马鬷戾言于其众曰:『若之何?』莫对。」
  5. 告诉、告知。《史记·卷九七·陆贾传》:「郦生瞋目案剑叱使者曰:『走!复入言沛公,吾高阳酒徒也,非儒人也。』」
  1. 话语、所说的话。如:「有言在先」、「忠言逆耳」、「人言可畏」。《论语·公冶长》:「今吾于人也,听其言而观其行。」
  2. 字。如:「七言诗」、「共三十万言」。《论语·卫灵公》:「子贡问曰:『有一言而可以终身行之者乎?』子曰:『其恕乎!』」
  3. 一句话称为「一言」。如:「一言兴邦」、「一言以蔽之」、「君子一言既出,驷马难追。」
  4. 学说、言论。如:「一家之言」。《孟子·滕文公下》:「杨朱、墨翟之言盈天下。天下之言,不归杨则归墨。」《韩非子·孤愤》:「又将以法术之言,矫人主阿辟之心,是与人主相反也。」
  5. 姓。如春秋时有言偃。
  6. 二一四部首之一。
  1. 语助词,无义:➊ ​ 置于句首。《诗经·卫风·氓》:「夙兴夜寐,靡有朝矣。言既遂矣,至于暴矣。」《左传·僖公九年》:「凡我同盟之人,既盟之后,言归于好。」➋ ​ 置于句中。《易经·系辞上》:「德言盛,礼言恭。」《诗经·邶风·泉水》:「驾言出游,以写我忧。」

言 [ yín ]

  1. 参见「言言」(二)​条。

释义为系统自动检索,难免有误,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