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诗词网

瑞邀盈尺日,丰待两岐年。

李商隐唐代〕《四年…遂作忆雪又作残雪诗各一百言以寄情于游旧。忆雪

爱景人方乐,同雪候稍愆。徒闻周雅什,愿赋朔风篇。
欲俟千箱庆,须资六出妍。咏留飞絮后,歌唱落梅前。
庭树思琼蕊,妆楼认粉绵。瑞邀盈尺日,丰待两岐年。
预约延枚酒,虚乘访戴船。映书孤志业,披氅阻神仙。
几向霜阶步,频将月幌褰。玉京应已足,白屋但颙然。

词典释义

  (系统自动检索释义,仅供参考。)
尺日两岐年

瑞 ruì《國語辭典》

瑞 [ ruì ]

  1. 古代用玉做成的信物,诸侯持以朝祭或作为符节。《说文解字·玉部》:「瑞,以玉为信也。」
  2. 吉祥的征兆。《镜花缘·第八三回》:「野人昼见蟢子者,……以为有喜乐之瑞。」
  1. 吉祥的。如:「瑞兆」、「瑞云」。唐·杜甫〈凤凰台〉诗:「自天衔瑞图,飞下十二楼。」
邀 yāo《國語辭典》

邀 [ yāo ]

  1. 招请、约请。如:「应邀出席」。唐·李白〈月下独酌〉诗四首之一:「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
  2. 求取。如:「邀功」。唐·王维〈送张判官赴河西〉诗:「单车曾出塞,报国敢邀勋。」《宋史·卷二五六·赵普传》:「不妄希求恩顾以全禄位,不私徇人情以邀名望。」
  3. 拦截、阻挡。《旧唐书·卷一三五·卢杞传》:「长安为之罢市,百姓相率千万众邀宰相于道诉之。」
盈 yíng《國語辭典》

盈 [ yíng ]

  1. 充满。汉·王充《论衡·论死》:「以囊橐盈粟米,米在囊中。」《金史·卷一一六·徒单兀典传》:「随军妇女弃掷幼稚,哀号盈路。」
  2. 足、满。《左传·襄公三十一年》:「且年未盈五十,而谆谆焉如八九十者,弗能久矣。」宋·王安石〈上田正言书〉二首之二:「使天下举首戴且者,盈其愿而退,则后世之书,可胜传哉?」
  3. 增加。《史记·卷七九·范雎蔡泽传》:「进退盈缩,与时变化,圣人之常道也。」《文选·张衡·东京赋》:「土圭测景,不缩不盈。」
  1. 过多。《后汉书·卷二四·马援传》:「致求盈余,但自苦耳。」通「赢」。
  2. 骄傲、自满。《易经·谦卦·彖曰》:「人道恶盈而好谦。」《抱朴子·外篇·安贫》:「夫藏多者亡厚,好谦者忌盈。」
  3. 丰富、饱满。《文选·宋玉·神女赋》:「貌丰盈以庄姝兮,苞温润之玉颜。」《西游记·第四○回》:「霜凋红叶林林瘦,雨熟黄粱处处盈。」
尺日
隋书李德林传千变万化譬彼悬河寸阴尺日不弃光景  ——《韵府拾遗 质韵》
丰 ( 豐 ) fēng《國語辭典》

丰 [ fēng ]

  1. 草木茂盛的樣子。《說文解字·生部》:「丰,艸盛丰丰也。」
  2. 容貌美好或豐滿的樣子。《詩經·鄭風·丰》:「子之丰兮,俟我乎巷兮。」
  1. 神態、風韻。如:「丰姿」、「丰采」、「丰儀」。通「風」。
  2. 《詩經·鄭風》的篇名。共四章。根據〈詩序〉:「〈丰〉,刺亂也。」或亦指女子初不欲嫁其人,既乃悔而從之之詩。首章三句為:「子之丰兮,俟我乎巷兮;悔予不送兮。」子,指其未婚夫。丰,儀態豐滿也,指面貌言。巷,門外。 →「豐」的異體字(01735)​
待 dài/dāi《國語辭典》

待 [ dài ]

  1. 等候。《左传·隐公元年》:「多行不义,必自毙,子姑待之。」《文选·古诗十九首·生年不满百》:「为乐当及时,何能待来兹。」
  2. 防备、抵御。《易经·系辞下》:「上栋下宇,以待风雨。」《史记·卷七三·白起王翦传》:「廉颇坚壁以待秦,秦数挑战,赵兵不出。」
  3. 依恃、凭靠。《商君书·农战》:「国待农战而安,主待农战而尊。」
  4. 对待、照顾。如:「优待」、「款待」、「招待」、「待客之道」、「待人接物」。
  5. 将要、打算。如:「正待出外,却下起大雨来了。」宋·辛弃疾〈最高楼·相思苦〉词:「待不饮,奈何君有恨;待痛饮,奈何吾有病。」元·郑光祖《倩女离魂·第二折》:「你道我为甚么私离绣榻,待和伊同走天涯。」
  1. 置于句末或句中的语气词。相当于「啊」。宋·何梦桂〈沁园春·孔盖蜺旌〉词:「问韶光九十,何如今待!」

待 [ dāi ]

  1. 逗留、停留。如:「这些银两够你在此地待上十天半个月的。」《儿女英雄传·第三七回》:「候选教官,因选补无期,家里又待不住,便带了儿子来京。」
两岐年(兩岐年)liǎng qí nián
麦生两穗之年,指丰年。 唐 李商隐 《忆雪》诗:“瑞邀盈尺日,丰待两岐年。”参见“ 两岐 ”。  ——《漢語大詞典》

释义为系统自动检索,难免有误,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