容华虽少健,思绪即悲翁。
李商隐〔唐代〕《今月二日不自量度辄以诗一首四十韵…咏叹不足之义也》
家擅无双誉,朝居第一功。四时当首夏,八节应条风。
涤濯临清济,巉岩倚碧嵩。鲍壶冰皎洁,王佩玉丁东。
处剧张京兆,通经戴侍中。将星临迥夜,卿月丽层穹。
下令销秦盗,高谈破宋聋。含霜太山竹,拂雾峄阳桐。
乐道乾知退,当官蹇匪躬。服箱青海马,入兆渭川熊。
固是符真宰,徒劳让化工。凤池春潋艳,鸡树晓曈曨。
愿守三章约,还期九译通。薰琴调大舜,宝瑟和神农。
慷慨资元老,周旋值狡童。仲尼羞问阵,魏绛喜和戎。
款款将除蠹,孜孜欲达聪。所求因渭浊,安肯与雷同。
物议将调鼎,君恩忽赐弓。开吴相上下,全蜀占西东。
锐卒鱼悬饵,豪胥鸟在笼。疲民呼杜母,邻国仰羊公。
置驿推东道,安禅合北宗。嘉宾增重价,上士悟真空。
扇举遮王导,樽开见孔融。烟飞愁舞罢,尘定惜歌终。
岸柳兼池绿,园花映烛红。未曾周顗醉,转觉季心恭。
系滞喧人望,便蕃属圣衷。天书何日降,庭燎几时烘。
早岁乖投刺,今晨幸发蒙。远途哀跛鳖,薄艺奖雕虫。
故事曾尊隗,前修有荐雄。终须烦刻画,聊拟更磨礱.
蛮岭晴留雪,巴江晚带枫。营巢怜越燕,裂帛待燕鸿。
自苦诚先檗,长飘不后蓬。容华虽少健,思绪即悲翁。
感激淮山馆,优游碣石宫。待公三入相,丕祚始无穷。
涤濯临清济,巉岩倚碧嵩。鲍壶冰皎洁,王佩玉丁东。
处剧张京兆,通经戴侍中。将星临迥夜,卿月丽层穹。
下令销秦盗,高谈破宋聋。含霜太山竹,拂雾峄阳桐。
乐道乾知退,当官蹇匪躬。服箱青海马,入兆渭川熊。
固是符真宰,徒劳让化工。凤池春潋艳,鸡树晓曈曨。
愿守三章约,还期九译通。薰琴调大舜,宝瑟和神农。
慷慨资元老,周旋值狡童。仲尼羞问阵,魏绛喜和戎。
款款将除蠹,孜孜欲达聪。所求因渭浊,安肯与雷同。
物议将调鼎,君恩忽赐弓。开吴相上下,全蜀占西东。
锐卒鱼悬饵,豪胥鸟在笼。疲民呼杜母,邻国仰羊公。
置驿推东道,安禅合北宗。嘉宾增重价,上士悟真空。
扇举遮王导,樽开见孔融。烟飞愁舞罢,尘定惜歌终。
岸柳兼池绿,园花映烛红。未曾周顗醉,转觉季心恭。
系滞喧人望,便蕃属圣衷。天书何日降,庭燎几时烘。
早岁乖投刺,今晨幸发蒙。远途哀跛鳖,薄艺奖雕虫。
故事曾尊隗,前修有荐雄。终须烦刻画,聊拟更磨礱.
蛮岭晴留雪,巴江晚带枫。营巢怜越燕,裂帛待燕鸿。
自苦诚先檗,长飘不后蓬。容华虽少健,思绪即悲翁。
感激淮山馆,优游碣石宫。待公三入相,丕祚始无穷。
词典释义
(系统自动检索释义,仅供参考。)容华(容華)róng huá
(1).容貌;美丽的容颜。 三国 魏 曹植 《杂诗》之四:“南国有佳人,容华若桃李。” 南朝 梁简文帝 《东飞伯劳歌》之一:“翻阶蛺蝶恋花情,容华飞燕相逢迎。” 唐 刘长卿 《王昭君歌》:“那知粉绘能相负,却使容华翻误身。” 宋 刘子翚 《闻筝作》诗:“盛年嗟不偶,况乃容华衰。” 明 唐寅 《咏美人·碧玉留诗》:“已知一代容华尽,地下相逢未是迟。”《花月痕》第四五回:“ 碧桃 閲人既多,又戒了烟,容华遂愈焕发。”
(2). 汉 代女官名。《史记·外戚世家》:“容华秩比二千石。” ——《漢語大詞典》
(2). 汉 代女官名。《史记·外戚世家》:“容华秩比二千石。” ——《漢語大詞典》
虽 ( 雖 ) suī
虽 [ suī ]
- ◎ 连词,把意思推开一层,表示“即使”或是“纵然”的意思,后面多有“可是”、“但是”相应:~然。~则。麻雀~小,五脏俱全。
少 shǎo/shào《國語辭典》
少 [ shǎo ]
形- 不多。如:「稀少」、「和平日相比,她今天的话好像少了一点。」
- 短缺、不够。如:「米面是一天不可少的。」、「少了一个人,不知有没有候补的?」
- 二数相较的差。如:「五比八少三。」
- 丢失、遗失。如:「我屋里少了几件东西,你们知不知道?」
- 轻视、不满。《史记·卷六九·苏秦传》:「显王左右素习知苏秦,皆少之,弗信。」
- 不久、短时间。《孟子·万章上》:「始舍之,圉圉焉,少则洋洋焉,攸然而逝。」
- 不经常的。如:「这是少有的事。」
- 略微、稍微。《庄子·徐无鬼》:「今予病少痊,予又且复游于六合之外。」《史记·卷 一一○·匈奴传》:「儿能骑羊,引弓射鸟鼠;少长则射狐兔,用为食。」
少 [ shào ]
形- 年幼的、年轻的。如:「少男」、「少女」、「少爷」。
- 幼年或年轻的时候。《墨子·兼爱中》:「少失其父母者,有所放依而长。」三国魏·嵇康〈与山巨源绝交书〉:「此由禽鹿,少见驯育,则服从教制。」
- 年轻的人。《晋书·卷八○·列传·王羲之》:「王氏诸少并佳。」《儒林外史》第四一回:「那些好事的恶少,都一传两,两传三的来物色,非止一日。」
- 姓。如汉代有少年唯。
健 jiàn《國語辭典》
健 [ jiàn ]
形- 强而有力。《易经·乾卦·象曰》:「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晋书·卷七二·郭璞传》:「得健夫二三十人,皆持长竿。」
- 形容人生理、心理情况良好。如:「健康」。《三国志·卷二九·魏书·方技传·华佗传》:「一月可小起,好自将爱,一年便健。」唐·白居易〈同友人寻涧花〉诗:「且作来岁期,不知身健否?」
- 擅长、善于。如:「健谈」。唐·白居易〈偶作寄朗之〉诗:「老来多健忘。」
- 姓。如宋代有健武。
思绪(思緒)sī xù
(1).思想的端绪;思路。《晋书·潘岳传论》:“ 安仁 思绪云騫,词锋景焕。” 南朝 梁 刘勰 《文心雕龙·附会》:“且才分不同,思绪各异,或製首以通尾,或尺接以寸附。” 唐 陆龟蒙 皮日休 《寒夜联句》:“清知思绪断,爽觉心源澈。” 杨沫 《花蕊》:“使我的思绪,我的目光也随着延伸。”
(2).情绪;心情。 南朝 梁 柳恽 《捣衣诗》:“孤衾引思绪,独枕愴忧端。” 唐 李商隐 《今月二日不自度量辄以诗一首四十韵干渎尊严》:“容华虽少健,思绪即悲翁。” 柯岩 《奇异的书简·东方的明珠二》:“想写一封信告诉她自己的思绪,像往常一样。” ——《漢語大詞典》
(2).情绪;心情。 南朝 梁 柳恽 《捣衣诗》:“孤衾引思绪,独枕愴忧端。” 唐 李商隐 《今月二日不自度量辄以诗一首四十韵干渎尊严》:“容华虽少健,思绪即悲翁。” 柯岩 《奇异的书简·东方的明珠二》:“想写一封信告诉她自己的思绪,像往常一样。” ——《漢語大詞典》
即 jí《國語辭典》
即 [ jí ]
動- 近、靠近、投向。如:「若即若離」、「可望不可即」。《論語·子張》:「即之也溫,聽其言也厲。」
- 到、登上。如:「即位」。
- 是、便是。《史記·卷六三·老子韓非傳》:「儋即老子。」
- 當下。《後漢書·卷五一·陳禪傳》:「夷賊素聞其聲,即時降服。」
- 便、就。如:「憑票即付」、「招之即來,揮之即去。」《史記·卷一○九·李將軍傳》:「度不中不發,發即應弦而倒。」
- 立刻。如:「立即出發」。《左傳·隱公四年》:「此二人者,實弒寡君,敢即圖之。」
- 就是。《左傳·襄公八年》:「非其父兄,即其子弟。」
- 若、假使。如:「即使」。《呂氏春秋·慎行覽·疑似論》:「置鼓其上,遠近相聞,即戎寇至傳鼓相告。」
悲翁 bēi wēng
(1).古曲名。《思悲翁》的省称。 晋 陆机 《鼓吹赋》:“簫嘈嘈而微音,咏《悲翁》之流思。” 南朝 陈 沈炯 《长安少年行》:“杖策寻遗老,歌啸咏《悲翁》。” 唐 王维 《奉寄韦太守陟》诗:“临此岁方晏,顾景咏《悲翁》。”参见“ 思悲翁 ”。
(2).忧伤的老人。 北周 庾信 《竹杖赋》:“拉虎捭熊,予犹穉童;观形察貌,子实悲翁。”《新唐书·张荐传》:“﹝ 颜真卿 ﹞行年八十,被羸老之疾,拘囚环堵之间,顾眄鉤戟之下,呼嗟愤恚,失寝忘食,不知悲翁何以堪此!” ——《漢語大詞典》
(2).忧伤的老人。 北周 庾信 《竹杖赋》:“拉虎捭熊,予犹穉童;观形察貌,子实悲翁。”《新唐书·张荐传》:“﹝ 颜真卿 ﹞行年八十,被羸老之疾,拘囚环堵之间,顾眄鉤戟之下,呼嗟愤恚,失寝忘食,不知悲翁何以堪此!” ——《漢語大詞典》
释义为系统自动检索,难免有误,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