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诗词网

剥葱十指转筹疾,

方干唐代〕《赠美人四首

直缘多艺用心劳,心路玲珑格调高。舞袖低徊真蛱蝶,
朱唇深浅假樱桃。粉胸半掩疑晴雪,醉眼斜回小样刀。
才会雨云须别去,语惭不及琵琶槽。
严冬忽作看花日,盛暑翻为见雪时。坐上弄娇声不转,
尊前掩笑意难知。含歌媚盼如桃叶,妙舞轻盈似柳枝。
年几未多犹怯在,些些私语怕人疑。
酒蕴天然自性灵,人间有艺总关情。剥葱十指转筹疾,
舞柳细腰随拍轻。常恐胸前春雪释,惟愁座上庆云生。
若教梅尉无仙骨,争得仙娥驻玉京。
昔日仙人今玉人,深冬相见亦如春。倍酬金价微含笑,
才发歌声早动尘。昔岁曾为萧史伴,今朝应作宋家邻。
百年别后知谁在,须遣丹青画取真。

词典释义

  (系统自动检索释义,仅供参考。)
剥葱十指转筹

剥葱 bāo cōng
喻女子手指纤细白嫩。 唐 白居易 《何处难忘酒》诗之五:“玉柱剥葱手,金章烂椹袍。” 宋 欧阳修 《减字木兰花》词:“慢捻轻笼,玉指纤纤嫩剥葱。”  ——《漢語大詞典》
十指 shí zhǐ
(1).十个手指。《荀子·强国》:“拔戟加乎首,则十指不辞断。” 唐 元稹 《苦乐相倚曲》诗:“古来苦乐之相倚,近於掌上之十指。”
(2).借指双手。《资治通鉴·后唐庄宗同光元年》:“新朝百战方得 河 南,乃对功臣举手云:‘吾於十指上得天下。’” 清 蒲松龄 《聊斋志异·丁前溪》:“自若去后,次日即有车徒齎送布帛菽粟……又婢十指,为妾驱使。”
(3).指十个足趾。详“ 十指仓 ”。
(4).十个要旨。 汉 董仲舒 《春秋繁露·十指》:“《春秋》二百四十二年之文,天下之大,事变之博,无不有也。虽然,大略之要有十指。十指者,事之所繫也,王化之所由得流也。”  ——《漢語大詞典》
转筹(轉籌)zhuǎn chóu
运谋筹算。 清 王昊 《杂感》诗:“黄旗万舸喧 淮 口,白马千家哭 汴州 。筑岸已迁都水使,转筹谁是富民侯。”  ——《漢語大詞典》
疾 jí《國語辭典》

疾 [ jí ]

  1. 病。如:「隱疾」、「夙疾」、「痼疾」、「積勞成疾」。《論語·為政》:「父母唯其疾之憂。」《史記·卷六八·商君傳》:「苦言,藥也;甘言,疾也。」
  2. 痛苦。如:「民間疾苦」。《管子·小問》:「凡牧民者,必知其疾。」
  1. 生病。《孟子·公孫丑下》:「昔者疾,今日癒。」
  2. 憂、患。《論語·衛靈公》:「君子疾沒世而名不稱焉。」南朝梁·劉勰《文心雕龍·諸子》:「君子之處世,疾名德之不章。」
  3. 憎恨。《孟子·梁惠王上》:「天下之欲疾其君者,皆欲赴愬於王。」漢·王充《論衡·自紀》:「充既疾俗情,作譏俗之書。」
  1. 快速、猛烈。如:「疾風知勁草」。唐·孟郊〈登科後〉詩:「春風得意馬蹄疾,一日看盡長安花。」宋·孫光憲〈謁金門·留不得〉詞:「輕別離,甘拋擲,江上滿帆風疾。」
  1. 急速、猛烈。如:「疾馳」、「大聲疾呼」。《戰國策·趙策四》:「老臣病足,曾不能疾走,不得見久矣。」

释义为系统自动检索,难免有误,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