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典释义
(系统自动检索释义,仅供参考。)明珠 míng zhū
(1).光泽晶莹的珍珠。 汉 班固 《白虎通·封禅》:“江出大贝,海出明珠。”《新唐书·薛收传》:“明珠兼乘,未若一言。” 鲁迅 《花边文学·〈如此广州〉读后感》:“ 汉 求明珠, 吴 征大象,中原人历来总到 广东 去刮宝贝。”
(2).比喻忠良的人。《楚辞·刘向〈九叹·忧苦〉》:“伤明珠之赴泥兮,鱼眼璣之坚藏。” 王逸 注:“言忠良弃捐,谗佞珍用也。”
(3).比喻可宝贵的事物。 唐 韩愈 《奉酬卢给事云夫四兄〈曲江荷花行〉》诗:“遗我明珠九十六,寒光映骨睡驪目。” 钱仲联 集释引 孙汝听 曰:“ 汀 诗九十六字。”此谓 卢汀 诗字字似明珠。 朱德 《和董老过春节诗》:“座中邀远客,杯下吐明珠。” 马南村 《燕山夜话·三七山漆和田漆》:“最近我对于三七感到特别的兴趣。它出产于 云南 等地,可以算是中药宝库中的一颗明珠。”
(4).道教谓眼睛。《黄庭内景经·天中》:“眉号华盖覆明珠。” 梁丘子 注:“明珠,目也。” ——《漢語大詞典》
(2).比喻忠良的人。《楚辞·刘向〈九叹·忧苦〉》:“伤明珠之赴泥兮,鱼眼璣之坚藏。” 王逸 注:“言忠良弃捐,谗佞珍用也。”
(3).比喻可宝贵的事物。 唐 韩愈 《奉酬卢给事云夫四兄〈曲江荷花行〉》诗:“遗我明珠九十六,寒光映骨睡驪目。” 钱仲联 集释引 孙汝听 曰:“ 汀 诗九十六字。”此谓 卢汀 诗字字似明珠。 朱德 《和董老过春节诗》:“座中邀远客,杯下吐明珠。” 马南村 《燕山夜话·三七山漆和田漆》:“最近我对于三七感到特别的兴趣。它出产于 云南 等地,可以算是中药宝库中的一颗明珠。”
(4).道教谓眼睛。《黄庭内景经·天中》:“眉号华盖覆明珠。” 梁丘子 注:“明珠,目也。” ——《漢語大詞典》
翠羽 cuì yǔ
(1).翠鸟的羽毛。古代多用作饰物。《逸周书·王会》:“正南: 甌邓 、 桂国 、 损子 、 产里 、 百濮 、 九菌 ,请令以珠璣、瑇瑁、象齿、文犀、翠羽、菌鹤、短狗为献。”《文选·曹植〈七启〉》:“戴金摇之熠燿,扬翠羽之双翘。” 刘良 注:“金摇,釵也;熠烁,光色也;又饰以翡翠之羽於上也。” 唐 卢照邻 《刘生》诗:“翠羽装剑鞘,黄金鏤马缨。”
(2).翠鸟。 唐 顾况 《芙蓉榭》诗:“文鱼翻乱叶,翠羽上危栏。” 宋 杨万里 《憩怀古堂》诗:“便有白鸥下,惊起翠羽飞。” 清 曹寅 《二十八日偕朴仙看梅清凉山》诗:“飞来翠羽正啁啾,冉冉斜阳坐衰草。”
(3).绿色的羽毛。 唐 罗隐 《鹦鹉》诗:“莫恨雕笼翠羽残, 江 南地暖 陇 西寒。”
(4).指鸟翼。 前蜀 韦庄 《归国谣》词:“早晚得同归去,恨无双翠羽。”
(5).比喻青葱的树叶。 唐 杨炯 《折杨柳》诗:“秋容凋翠羽,别泪损红颜。” 唐 杜甫 《行官张望补稻畦水归》诗:“芊芊烱翠羽,剡剡生银汉。” 宋 苏轼 《浣溪沙》词:“废圃寒蔬挑翠羽,小槽春酒冻真珠。”
(6).借指珍宝。《文选·刘孝标〈广绝交论〉》:“金膏翠羽将其意,脂韦便辟导其诚。” 李周翰 注:“将其意,谓以寳币申厚意也。” 唐 高适 《饯宋八充彭中丞判官之岭南》诗:“翠羽干平法,黄金挠直绳。” ——《漢語大詞典》
(2).翠鸟。 唐 顾况 《芙蓉榭》诗:“文鱼翻乱叶,翠羽上危栏。” 宋 杨万里 《憩怀古堂》诗:“便有白鸥下,惊起翠羽飞。” 清 曹寅 《二十八日偕朴仙看梅清凉山》诗:“飞来翠羽正啁啾,冉冉斜阳坐衰草。”
(3).绿色的羽毛。 唐 罗隐 《鹦鹉》诗:“莫恨雕笼翠羽残, 江 南地暖 陇 西寒。”
(4).指鸟翼。 前蜀 韦庄 《归国谣》词:“早晚得同归去,恨无双翠羽。”
(5).比喻青葱的树叶。 唐 杨炯 《折杨柳》诗:“秋容凋翠羽,别泪损红颜。” 唐 杜甫 《行官张望补稻畦水归》诗:“芊芊烱翠羽,剡剡生银汉。” 宋 苏轼 《浣溪沙》词:“废圃寒蔬挑翠羽,小槽春酒冻真珠。”
(6).借指珍宝。《文选·刘孝标〈广绝交论〉》:“金膏翠羽将其意,脂韦便辟导其诚。” 李周翰 注:“将其意,谓以寳币申厚意也。” 唐 高适 《饯宋八充彭中丞判官之岭南》诗:“翠羽干平法,黄金挠直绳。” ——《漢語大詞典》
小 xiǎo《國語辭典》
小 [ xiǎo ]
形- 與「大」相對:➊ 體積、數量、力量等方面不大的。如:「小城」、「小人物」。《荀子·勸學》:「不積小流,無以成江海。」唐·韓愈〈原道〉:「坐井而觀天,曰:『天小者,非天小也。』」➋ 年輕、幼稚的。如:「年紀小」、「小伙子」。《晉書·九二·文苑傳·趙至傳》:「我小,未能榮養。」➌ 排行最後或地位較低的。如:「小官」、「這兩位是我二弟和小妹。」、「小妹!請你把帳單拿過來。」➍ 對自己或與自己有關的人事物的謙稱。如:「恕小民直言。」、「小的不敢!」、「小店」、「小兒」。
- 邪惡的人、壞人。《漢書·卷八九·循吏傳·龔遂傳》:「今大王親近群小,漸漬邪惡所習。」
- 小孩、年幼者。如:「一家老小」。《詩經·小雅·楚茨》:「既醉既飽,小大稽首」。
- 妾。如:「嫁給人家當小的。」明·湯顯祖《牡丹亭·第二五齣》:「你可知老相公年來因少男兒,常有娶小之意。」
- 二一四部首之一。
- 輕視。《左傳·桓公十三年》:「將自用也,必小羅。」唐·李白〈送長沙陳太守〉詩二首之二:「莫小二千石,當安遠俗人。」
- 稍微。表示程度不深。如:「牛刀小試」、「不無小補」。
- 詞頭,表對年紀輕者的暱稱。如:「小王」、「小老弟」。
绾 ( 綰 ) wǎn
绾 [ wǎn ]
- 把长条形的东西盘绕起来打成结:~结。~起头发。
- 卷:~起袖子。
- 控制:~摄。~毂(指控制交通枢纽)。
同心缕(同心縷)tóng xīn lǚ
(1).指同心长命缕。 北周 庾信 《题结线袋子》诗:“一寸同心缕,千年长命花。” 宋 张孝祥 《点绛唇》词:“兵辟神符,命续同心缕。”详“ 同心长命缕 ”。
(2).指同心结。 宋 张元干 《清平乐》词:“明珠翠羽,小綰同心缕。”参见“ 同心结 ”。 ——《漢語大詞典》
(2).指同心结。 宋 张元干 《清平乐》词:“明珠翠羽,小綰同心缕。”参见“ 同心结 ”。 ——《漢語大詞典》
释义为系统自动检索,难免有误,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