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诗词网

昨朝深雪前村,今宵淡月黄昏,春到南枝几分?

徐再思元代〕《【越调】天净沙 探梅

昨朝深雪前村,今宵淡月黄昏,春到南枝几分?水香冰晕,唤回逋老诗魂。 吕侯席上
  素波笑浅流花,轻衫舞争飘霞,席上司空鬓华。酒阑歌罢,不知春在谁家? 别高宰
  青山远远天台,白云隐隐萧台,回首江南倦客。西湖诗债,梅花等我归来。 春情
  双双翠舞珠歌,卿卿酒病花魔,为问风流玉娥。海棠开过,牡丹消息如何? 渔父
  忘形雨笠烟蓑,知心牧唱樵歌,明月清风共我。闲人三个,从他今古消磨。 秋江夜泊
  斜阳万点昏鸦,西风两岸芦花,船系浔阳酒家。多情司马,青衫梦里琵琶。 题情
  多才惹得多愁,多情便有多忧,不重不轻证候。甘心消受,谁教你会风流?

词典释义

  (系统自动检索释义,仅供参考。)
昨朝前村今宵淡月黄昏春到南枝几分

昨朝 zuó cháo
昨天;昨晨。 唐 高适 《同群公秋登琴台》诗:“静然顾遗尘,千载如昨朝。” 吴组缃 《山洪》二:“你昨朝不是到镇上打桐油去了吗?”  ——《漢語大詞典》
深 shēn《國語辭典》

深 [ shēn ]

  1. 从高到下,从表面到底部的距离很大。与「浅」相反。如:「深海」、「深渊」。
  2. 高奥、精微。如:「他这句话的用意很深。」
  3. 浓厚。如:「一往情深」、「深蓝色」。
  4. 形容时间的久、晚。如:「年深日久」。
  5. 茂盛。唐·杜甫〈春望〉诗:「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
  1. 很、非常。如:「深得人缘」、「深加赞美」。
雪 xuě《國語辭典》

雪 [ xuě ]

  1. 水汽在零度以下所凝结成的六角形白色晶体。如:「白雪」、「冰雪」、「下雪」、「积雪」。
  1. 下雪、降雪。南朝宋·刘义庆《世说新语·文学》:「于时始雪,五处俱贺。」唐·白居易〈问刘十九〉诗:「晚来天欲雪,能饮一杯无?」
  2. 擦拭。《吕氏春秋·恃君览·观表》:「吴起雪泣而应之曰:『子弗识也。』」唐·杜甫〈陪诸贵公子丈八沟携妓纳凉晚际遇雨〉诗二首之一:「公子调冰水,佳人雪藕丝。」
  3. 洗刷、洗清、清除。如:「雪耻」、「昭雪」、「洗雪冤情」。《吕氏春秋·不苟论·不苟》:「故雪殽之耻。」
  1. 如雪般白色的。如:「雪白」。隋·卢思道〈孤鸿赋〉:「振雪羽而临风,掩霜毛而候旭。」

雪 [ xuè ]

  1. 「雪白」的「雪」的又音。
前村
唐 杜甫 题张氏隐居二首 其二 前村山路险,归醉每无愁。
宋 梅尧臣 杂诗绝句十七首 其十四 落日望前村,心将道途竞。
宋 林逋 中峰 夕照前村见,秋涛隔岭闻。
宋 杨万里 庚子正月五日晓过大皋渡二首 其一 雾外江山看不真,只凭鸡犬认前村。
金 李俊民 留别 故人不寄一枝梅,亲到前村雪里来。
元 周权 山中云 日暮久徘徊,前村雨应落。
元 曹伯启 九日省舅氏郭西独行因书所见十首 其八 野雉一声惊梦散,苍烟起处是前村。
元 虞集 柯敬仲画古木疏篁 前村深雪谁高卧,亦有晴虹贯夜船。
元 黄镇成 东阳道中 前村乌桕熟,疑是早梅花。  ——《骈字类编》
今宵 jīn xiāo
今夜。 南朝 陈 徐陵 《走笔戏书应令》诗:“今宵花烛泪,非是夜迎人。” 唐 雍陶 《宿嘉陵驿》诗:“今宵难作 刀州 梦,月色江声共一楼。”  ——《漢語大詞典》
淡月 dàn yuè
(1).不太明亮的月亮或月光。 宋 王明清 《挥麈馀话》卷二:“少顷,白乳浮盏面,如疏星淡月。” 许地山 《缀网劳蛛·醍醐天女》:“在淡月中可以看见两三个男子坐在树下吸烟、闲谈。” 茅盾 《子夜》三:“﹝ 林佩瑶 ﹞曾经有过多少淡月清风之夜半睁了美妙的双目,玩味着她自己想象中的好梦。”
(2).营业不旺盛的月份。跟“旺月”相对。《三元里人民抗英斗争史料·广州工人参加三元里抗英斗争情况调查记》:“ 三元里 打仗时,正值我们行中的淡月。”  ——《漢語大詞典》
黄昏 huáng hūn
(1).日已落而天色尚未黑的时候。《楚辞·离骚》:“曰黄昏以为期兮,羌中道而改路。” 唐 李商隐 《乐游原》诗:“夕阳无限好,只是近黄昏。” 清 纪昀 《阅微草堂笔记·滦阳消夏录六》:“一日中,自昧爽至黄昏,摇筒者恒琅琅然。” 冰心 《寄小读者》七:“每日黄昏的游泛,舟轻如羽。”
(2).昏黄,光色较暗。 宋 林逋 《山园小梅》诗之一:“疏影横斜水清浅,暗香浮动月黄昏。”
(3).草名。王孙的别名。见 明 李时珍 《本草纲目·草一·王孙》。  ——《漢語大詞典》
春到
宋 万俟咏 昭君怨 其一 春到南楼雪尽。惊动灯期花信。  ——《骈字类编》
南枝 nán zhī
(1).朝南的树枝。 南朝 梁简文帝 《双燕》诗:“衔花落北户,逐蝶上南枝。” 唐 李白 《山鹧鸪词》:“ 苦竹岭 头秋月辉,苦竹南枝鷓鴣飞。” 明 吴国伦 《寄远曲》:“ 章臺 杨柳緑如云,忆折南枝早赠君。”
(2).比喻温暖舒适的地方。 唐 清江 《春游司直城西鸕鶿谿别业》诗:“ 越 客初投分,南枝得寄栖。”
(3).借指梅花。 宋 苏轼 《次韵苏伯固游蜀冈送李孝博奉使岭表》:“愿及南枝谢,早随北雁翩。” 王文诰 辑注引 赵次公 曰:“南枝,梅也。” 清 宋琬 《送别李素臣归荒隐草堂》诗:“相思试折南枝寄,东阁官梅尚有无。” 田汉 《赠刘雨岑先生》诗:“南枝如雪馥雄关,又在先生笔底看。”
(4).《古诗十九首·行行重行行》:“ 胡 马依北风, 越 鸟巢南枝。”因以指故土,故国。《周书·杜杲传》:“ 王褒 、 庾信 之徒既覊旅 关中 ,亦当有南枝之思耳。” 唐 储嗣宗 《早春》诗:“踟蹰 歷阳 道,乡思满南枝。” 郁达夫 《自汉皋至辰阳流亡途中口占》:“岂为行吟来 楚 泽,终期结綬到南枝。”  ——《漢語大詞典》
几分 jǐ fēn
某一不确定或不特指的东西(如一个数量或程度);一部分,多少  ——《整理自网络》

释义为系统自动检索,难免有误,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