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竿而渔,陶然以乐
阳山,天下之穷处也。陆有丘陵之险,虎豹之虞。江流悍急,横波之石,廉利侔剑戟,舟上下失势,破碎沦溺者,往往有之。县廓无居民,官无丞尉,夹江荒茅篁竹之间,小吏十余家,皆鸟言夷面。始至,言语不通,画地为字,然后可告以出租赋,奉期约。是以宾客游从之士,无所为而至。愈待罪于斯,且半岁矣。
有区生者,誓言相好,自南海挐舟而来。升自宾阶,仪观甚伟,坐与之语,文义卓然。庄周云:“逃空虚者,闻人足音跫然而喜矣!”况如斯人者,岂易得哉!入吾室,闻《诗》、《书》仁义之说,欣然喜,若有志于其间也。与之翳嘉林,坐石矶,投竿而渔,陶然以乐,若能遗外声利,而不厌乎贫贱也。岁之初吉,归拜其亲,酒壶既倾,序以识别。
词典释义
(系统自动检索释义,仅供参考。)投竿 tóu gān
(1).投钓竿于水。谓垂钓。《庄子·外物》:“ 任公子 为大鉤巨緇,五十犗以为饵,蹲乎 会稽 ,投竿东海,旦旦而钓,期年不得鱼。” 三国 魏 嵇康 《四言》诗:“放棹投竿,优游卒岁。” 宋 范仲淹 《临川羡鱼赋》:“胡不学投竿之术,自取盈车。” 清 陈梦雷 《雨夜泊桐庐》诗:“投竿堪寄兴,何事嘆飘蓬。”
(2).丢掉钓竿。谓罢钓,借指出仕。相传 吕尚 钓于 渭 滨, 周文王 出猎相遇,与语大悦,同载而归,以为师。见《史记·齐太公世家》。又 汉 郅恽 曾从 郑次都 隐于 弋阳山 中,渔钓甚娱,后举孝廉出仕。见《东观汉记·郅恽传》。 三国 魏 应璩 《与从弟君苗君胄书》:“昔 伊尹 輟耕, 郅惲 投竿,思致君於 有虞 ,济蒸人於涂炭。”《隋书·炀帝纪上》:“而汇茅寂寞,投竿罕至,岂美璞韜采,未值良工,将介石在怀,确乎难拔?” 唐 李商隐 《崔处士》诗:“未肯投竿起,惟欢负米归。” ——《漢語大詞典》
(2).丢掉钓竿。谓罢钓,借指出仕。相传 吕尚 钓于 渭 滨, 周文王 出猎相遇,与语大悦,同载而归,以为师。见《史记·齐太公世家》。又 汉 郅恽 曾从 郑次都 隐于 弋阳山 中,渔钓甚娱,后举孝廉出仕。见《东观汉记·郅恽传》。 三国 魏 应璩 《与从弟君苗君胄书》:“昔 伊尹 輟耕, 郅惲 投竿,思致君於 有虞 ,济蒸人於涂炭。”《隋书·炀帝纪上》:“而汇茅寂寞,投竿罕至,岂美璞韜采,未值良工,将介石在怀,确乎难拔?” 唐 李商隐 《崔处士》诗:“未肯投竿起,惟欢负米归。” ——《漢語大詞典》
而 ér《國語辭典》
而 [ ér ]
名- 两颊上的毛。《说文解字·而部》:「而,须也。」《周礼·冬官考工记·梓人》:「必深其爪,出其目,作其鳞之而。」
- 二一四部首之一。
- 你。《诗经·大雅·桑柔》:「嗟尔朋友,予岂不知而作!」《左传·定公十四年》:「夫差!而忘越王之杀而父乎?」
- 我。《战国策·赵策一》:「豫让拔剑三跃,呼天击之曰:『而可以报知伯矣。』」《史记·卷八六·刺客传·聂政传》:「前日所以不许仲子者,徒以亲在,今不幸而母以天终,仲子所欲报仇者为谁?请得从事焉!」
- 至、到。如:「自南而北」、「自壮而老」。
- 能、可以。《战国策·齐策六》:「齐多知而解此环不?」《淮南子·原道》:「行柔而刚,用弱而强。」
- 之、的。《论语·宪问》:「君子耻其言而过其行。」《淮南子·人间》:「虞之与虢,相恃而势也。」
- 以。如:「从今而后」、「自此而下」。《易经·系辞上》:「是故形而上者谓之道,形而下者谓之器。」《孟子·尽心下》:「由孔子而来,至于今百有余岁。」
- 才、始。表时间。《公羊传·宣公十五年》:「嘻!甚矣惫!虽然,吾今取此然后而归尔。」
- 犹。《论语·阳货》:「年四十而见恶焉,其终也已。」《孟子·告子下》:「舜其至孝矣,五十而慕。」
- 和、与。《论语·雍也》:「不有祝鮀之佞,而有宋朝之美,难乎免于今之世矣。」《左传·昭公二十五年》:「哀乐而乐哀,皆丧心也。」
- 并且。《书经·皋陶谟》:「知人则哲,能官人,安民则惠,黎民怀之。能哲而惠,何忧乎驩兜?」《论语·学而》:「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
- 则、就。《易经·系辞下》:「君子见几而作,不俟终日。」《左传·襄公十八年》:「诸侯方睦于晋,臣请尝之。若可,君而继之。」
- 如、若。《论语·为政》:「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
- 因而、所以。《左传·成公八年》:「谓汶阳之田,敝邑之旧也,而用师于齐,使归诸敝邑。」汉·刘向《说苑·卷一九·修文》:「情动于中,而形于声。」
- 然而、但是、却。表转折之意。《论语·学而》:「其为人也孝弟,而好犯上者鲜矣。」《孟子·离娄下》:「问其与饮食者,尽富贵也,而未尝有显者来。」
- 尚且。《庄子·天道》:「夫天地至神,而有尊卑先后之序,而况之道乎?」《淮南子·人间》:「夫一麑而不忍,又何况于人乎?」
- 用于句末,相当于「兮」、「罢了」。《诗经·齐风·著》:「俟我于著乎而,充耳以素乎而,尚之以琼华乎而!」《论语·微子》:「已而已而!今之从政者殆而!」
- 用于句首,相当于「岂」、「难道」。《论语·颜渊》:「为仁由己,而由人乎哉?」《左传·昭公十三年》:「诸侯事晋,未敢携贰,况卫在君之宇下,而敢有异志?」
- 用于形容词或副词的语尾,无义。《左传·文公十七年》:「铤而走险,何能择?」
渔 ( 漁 ) yú
渔 [ yú ]
- 捕鱼:~业。~翁。~村。~船。~网。~民。~汛。~歌。~火。竭泽而~。
- 谋取,夺取不应得的东西:~夺。~利。~色(猎取美色)。
- 姓。
陶然 táo rán
(1).醉乐貌。 晋 陶潜 《时运》诗:“邈邈遐景,载欣载瞩。称心而言,人亦易足。挥兹一觴,陶然自乐。” 唐 黄滔 《书崔少府居》诗:“ 鲁 史 蜀 琴旁,陶然举一觴;夕阳明岛屿,秋水浅池塘。” 明 高启 《立秋前三日过周南饮雷雨大作醉后走笔书壁间》诗:“三杯不觉已陶然,此身竟到无何有。” 清 曹寅 《饮浭酒》诗:“眷言酌昆友,陶然知水奇。” 叶圣陶 《城中·前途》:“假如提起来斟着,就有淡玛瑙色的‘陈绍’流出来,触着鼻观便觉陶然。”
(2).喜悦、快乐貌。 唐 韩愈 《送区册序》:“与之翳嘉林,坐石磯,投竿而渔,陶然以乐。” 宋 叶适 《朝请大夫直龙图阁致仕沈公墓志铭》:“人视之憒憒,而公陶然有以自乐,不顾也。” 清 厉鹗 《东城杂记·灌园生》:“歌既闕,幽情畅,白露下,初月上,陶然一适,混乎无象。” 郭沫若 《牧羊哀话》二:“西望那夕阳光里的金刚,色相庄严,云烟浮动,我的灵魂,早已陶然沉醉,脱壳优游。” ——《漢語大詞典》
(2).喜悦、快乐貌。 唐 韩愈 《送区册序》:“与之翳嘉林,坐石磯,投竿而渔,陶然以乐。” 宋 叶适 《朝请大夫直龙图阁致仕沈公墓志铭》:“人视之憒憒,而公陶然有以自乐,不顾也。” 清 厉鹗 《东城杂记·灌园生》:“歌既闕,幽情畅,白露下,初月上,陶然一适,混乎无象。” 郭沫若 《牧羊哀话》二:“西望那夕阳光里的金刚,色相庄严,云烟浮动,我的灵魂,早已陶然沉醉,脱壳优游。” ——《漢語大詞典》
以 yǐ《國語辭典》
以 [ yǐ ]
动- 用。如:「以礼待之」、「以身作则」。《左传·襄公十年》:「我辞礼矣,彼则以之。」汉·王充《论衡·程材》:「洗洿泥者以水,燔腥者用火。」
- 仰赖、凭借。《韩非子·五蠹》:「富国以农,距敌恃卒。」汉·王充《论衡·卜筮》:「欲知天,以人事。」
- 认为。如:「以为」。《左传·昭公二十五年》:「告臧孙,臧孙以难;告郈孙,郈孙以可劝。」唐·柳宗元〈为裴中丞上裴相贺破东平状〉:「窃以自古中兴之主,必有命代之臣。」
- 可、能够。《诗经·齐风·猗嗟》:「四矢反兮,以御乱兮。」《孟子·滕文公下》:「大则以王,小则以霸。」
- 令、使。《战国策·秦策一》:「向欲以齐事王,使攻宋也。」
- 因为、由于。《论语·卫灵公》:「君子不以言举人,不以人废言。」《韩非子·喻老》:「千丈之隄,以蚁蝼之穴溃。」
- 按、依。《孟子·梁惠王上》:「斧斤以时入山林,材木不可胜用也。」《商君书·更法》:「礼法以时而定,制令各顺其宜。」
- 在、于。《左传·桓公二年》:「其弟以千亩之战生,命之曰成师。」唐·柳宗元〈断刑论〉:「赏以春夏而刑以秋冬。」
- 加在前、后、左、右、上、下、往、来、东、西、南、北等字之前,表时空和方位的界限。如:「自古以来」、「长安东路以西」、「价格在一千元以上」。
- 连及。《易经·小畜·九五》:「有孚挛如,富以其邻。」《论语·尧曰》:「朕躬有罪,无以万方。」
- 而、且。《诗经·邶风·燕燕》:「瞻望弗及,伫立以泣。」《礼记·乐记》:「亡国之音哀以思,其民困。」
- 因此。《汉书·卷二九·沟洫志》:「于是关中为沃野,无凶年,秦以富彊。」《文选·诸葛亮·出师表》:「不宜妄自菲薄,引喻失义,以塞忠谏之路也。」
- 目的在于。如:「以免」、「以致于」。《书经·泰誓下》:「郊社不修,宗庙不享。作奇技淫巧以悦妇人。」
- 与、和。《仪礼·乡射礼》:「各以其耦进,反于射位。」
- 置动词后,无义。如:「得以」、「能以」。《论语·泰伯》:「可以托六尺之孤,可以寄百里之命。」
- 太、甚。《孟子·滕文公下》:「三月无君则吊,不以急乎?」《史记·卷六六·伍子胥传》:「子之报仇,其以甚乎?」
- 既、已经。《三国志·卷二三·魏书·杜袭传》:「吾计以定,卿勿复言。」通「已」。
- 愈益、更加。《吕氏春秋·恃君览·观表》:「魏日以削,秦日益大。」《史记·卷五·秦本纪》:「及其后世,日以骄淫。」
- 缘故、理由。《诗经·邶风·旄丘》:「何其久也,必有以也。」《列子·周穆王》:「宋人执而问其以,华子曰:『曩吾忘也。』」
- 以色列的简称。如:「以阿战争」。
- 姓。如汉代有以彤。
乐 ( 樂 ) lè/yuè/yào/lào
乐 [ lè ]
◎ 喜好、欣赏。用于文言文:知者~水,仁者~山。
◎ 地名用字:河北省乐亭、山东省乐陵。
- 欢喜,快活;快~。~境。~融融。~不可支。其~无穷。~观(精神愉快,对事物的发展充满信心)。~天(安于自己的处境而没有任何忧虑)。
- 使人快乐的事情:取~。逗~。
- 对某事甘心情愿:~此不疲。~善好(hào )施。
- 笑:这事太可~了。
- 声音,和谐成调的:音~。声~。~池。~音(有一定频率,和谐悦耳的声音)。~歌(❶音乐与歌曲;❷有音乐伴奏的歌曲)。~正(周代乐官之长)。~府(原是中国汉代朝廷的音乐官署,主要任务是采集民间诗歌和乐曲;后世把这类民歌或文人模拟的作品亦称作“乐府”)。
- 姓。
◎ 喜好、欣赏。用于文言文:知者~水,仁者~山。
◎ 地名用字:河北省乐亭、山东省乐陵。
释义为系统自动检索,难免有误,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