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典释义
(系统自动检索释义,仅供参考。)请留(请留)
后汉书种皓传梁州羌动以皓为梁州刺史甚得百姓欢心𬒳徵当迁吏人诣阙请留之 ——《韵府拾遗 尤韵》
盘石(盤石)pán shí
(1).即磐石。大石。喻稳定坚固。《荀子·富国》:“为名者否,为利者否,为忿者否,则国安於盘石,寿於旗翼。” 杨倞 注:“盘石,盘薄大石也。” 王先谦 集解引 卢文弨 曰:“盘石,即磐石。”《史记·孝文本纪》:“ 高帝 封王子弟,地犬牙相制,此所谓盘石之宗也。”
(2).指封藩宗室。 三国 魏 曹炯 《六代论》:“ 汉 鉴 秦 之失,封植子弟,及诸 吕 擅权,图危 刘氏 ,而天下所以不能倾动,百姓所以不易心者,徒以诸侯强大,盘石胶固。” 北魏 杨炫之 《洛阳伽蓝记·追先寺》:“昔 刘苍 好善,利建 东平 , 曹植 能文,大啟 陈国 ,是用声彪盘石,义鬱维城。” 唐 刘禹锡 《为裴相公贺册鲁王表》:“皇家有庆,寳祚无疆,既荣本枝,克固盘石。” ——《漢語大詞典》
(2).指封藩宗室。 三国 魏 曹炯 《六代论》:“ 汉 鉴 秦 之失,封植子弟,及诸 吕 擅权,图危 刘氏 ,而天下所以不能倾动,百姓所以不易心者,徒以诸侯强大,盘石胶固。” 北魏 杨炫之 《洛阳伽蓝记·追先寺》:“昔 刘苍 好善,利建 东平 , 曹植 能文,大啟 陈国 ,是用声彪盘石,义鬱维城。” 唐 刘禹锡 《为裴相公贺册鲁王表》:“皇家有庆,寳祚无疆,既荣本枝,克固盘石。” ——《漢語大詞典》
上 shàng/shǎng《國語辭典》
上 [ shàng ]
名- 物體的表面、高處或邊側。如:「門上」、「山上」、「樓上」。《論語·子罕》:「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不舍晝夜。』」
- 皇帝。《史記·卷八·高祖本紀》:「上問左右,左右爭欲擊之。」
- 尊長或在上位的人。《禮記·王制》:「樂事勸功,尊君親上,然後興學。」《孝經·士章》:「忠順不失,以事其上。」
- 首座。《禮記·曲禮上》:「席南鄉北鄉,以西方為上。」
- 表示範圍或某方面。如:「路上」、「世上」、「文學上」、「感情上」、「公堂上」。
- 升、由下而上。《易經·需卦·象曰》:「雲上於天,需君子以飲食宴樂。」唐·王之渙〈登鸛雀樓〉詩:「欲窮千里目,更上一層樓。」
- 去、到。如:「上街」、「上天津」。
- 進呈。如:「上表」、「上書」、「上奏」。
- 添加。如:「這鋪子總不上新貨。」
- 教讀。如:「今日老師上了那課?」
- 安裝。如:「上燈」、「上刺刀」。《鏡花緣·第三七回》:「鏤窗上鎖,不能開放。」
- 旋緊。如:「上錶」、「上發條」。
- 登載。如:「上報」、「上帳」。
- 塗抹。如:「上漆」、「上顏色」。
- 表示動作的發生或結果。如:「考上大學」、「關上大門」。
- 表示動作的開始或繼續。如:「愛上」、「迷上武俠小說」。
- 表動作的方向。如:「爬上去」、「跳上來」。
- 最好的、優等的。如:「上計」、「上策」。
- 地位高。如:「上級」、「上流社會」。
- 在前面的。如:「上篇」、「上卷」。《商君書·開塞》:「上不及虞夏之時,而下不修湯武。」
- 接近、將近。如:「成千上萬」。《儒林外史·第七回》:「王員外共借了上千兩的銀子與荀家。」
- 表時間或次序在前。如:「上一位」、「上個月」。
上 [ shǎng ]
- 參見「上聲 」條。
垂钓(垂釣)chuí diào
垂竿钓鱼。 汉 严忌 《哀时命》:“下垂钓於谿谷兮,上要求於僊者。” 唐 孟浩然 《临洞庭》诗:“坐观垂钓者,徒有羡鱼情。” 宋 范仲淹 《赠方秀才》诗:“隣里多垂钓,儿孙半属文。” 碧野 《富春江畔·钓鱼台》:“遥想当年, 严子陵 在 钓鱼台 上垂钓,鲥鱼肥鲜。” ——《漢語大詞典》
将 ( 將 ) jiāng/jiàng
将 [ jiāng ]
- 快要:~要。~至。~来。即~。
- 带领,扶助:~雏。扶~。~军。
- 拿,持:~心比心。
- 把:~门关好。
- 下象棋时攻击对方的“将”或“帅”。
- 用言语刺激:你别~他的火儿了。
- 保养:~养。~息。
- 兽类生子:~驹。~小猪。
- 顺从:~就(迁就,凑合)。~计就计。
- 又,且:~信~疑。
- 助词,用在动词和“出来”、“起来”、“上去”等中间:走~出来。
- 刚,刚刚:~~。~才。
- 姓。
- 军衔的一级,在校以上,泛指高级军官:~领。
- 统率,指挥:~百万之众。
已矣 yǐ yǐ
(1).完了;逝去。旧题 汉 李陵 《答苏武书》:“ 陵 不难刺心以自明,刎颈以见志。顾国家於我已矣。” 宋 王安石 《伤杜醇》诗:“悲哉 四明山 ,此士今已矣!” 明 刘基 《江神子》词:“千古 钟期 今已矣,空惨愴对瑶琴。”
(2).语气词。用于句末,与“矣”同义。《礼记·中庸》:“君子遵道而行。半涂而废,吾弗能已矣。” 金 王若虚 《五经辨惑上》:“传为经作,而经不为传作。信传而诬经,其陋儒已矣。” 清 王引之 《经传释词》卷一:“‘已’为语终之词,则与‘矣’同义;连言之则曰‘已矣’。”
(3).叹词。罢了,算了。《庄子·人间世》:“已矣!勿言之矣,散木也。” 汉 贾谊 《吊屈原赋》:“已矣!国其莫我知兮,子独壹鬱其谁语?”《汉书·苏武传》:“收族 陵 家,为世大戮, 陵 尚復何颜乎?已矣!令 子卿 知吾心耳。” ——《漢語大詞典》
(2).语气词。用于句末,与“矣”同义。《礼记·中庸》:“君子遵道而行。半涂而废,吾弗能已矣。” 金 王若虚 《五经辨惑上》:“传为经作,而经不为传作。信传而诬经,其陋儒已矣。” 清 王引之 《经传释词》卷一:“‘已’为语终之词,则与‘矣’同义;连言之则曰‘已矣’。”
(3).叹词。罢了,算了。《庄子·人间世》:“已矣!勿言之矣,散木也。” 汉 贾谊 《吊屈原赋》:“已矣!国其莫我知兮,子独壹鬱其谁语?”《汉书·苏武传》:“收族 陵 家,为世大戮, 陵 尚復何颜乎?已矣!令 子卿 知吾心耳。” ——《漢語大詞典》
释义为系统自动检索,难免有误,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