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诗词网

吴山悬夜月,浙水喷秋潮。

方回元代〕《前参政浙西廉访徐子方得代送别三十韵

往时参大政,诸老扈先朝。
合执调元柄,犹乘问俗轺。
登良爰改纪,肃政各迁乔。
明甚奎文揭,坚能泰岳摇。
吴山悬夜月,浙水喷秋潮。
荐拔皆奇士,寅恭尽选僚。
重名三翮鼎,古韵九成韶。
混合氛祲定,因循习尚骄。
不扶儒学起,焉革庶风浇。
周继言堪考,殷因世未遥。
西湖旧精舍,南渡昔圜桥。
祠植三贤仆,书重万卷雕。
武林增炳焕,文庙郁岧峣。
不朽垂声价,无穷沸咏谣。
学肩游子夏,谟过益皋陶。
鹏运三千日,龙飞九五朝。
遐方驰币聘,曲艺齿旌招。
共拟膺三锡,何烦奉六条。
有心思绿野,无意上青霄。
壮节甘恬退,高风久寂寥。
一閒如我愿,百病应时消。
佥谓衣当{衣中加八},公宜馆有翘。
终烦坐廊庙,未许老渔樵。
世道存元气,天时正斗杓。
围腰堪玉带,画像早金貂。
庆会逢樛木,恩荣侈蓼萧。
自怜耽杜酒,谁肯顾颜瓢。
每辱高轩过,无嫌哄市嚣。
七旬惭暮景,三载傍清标。
再见知何日,临风泪欲飘。

词典释义

  (系统自动检索释义,仅供参考。)
吴山夜月浙水秋潮

吴山 wú shān
(1).山名。在今 陕西 陇县 西南。参见“ 吴岳 ”。
(2).山名。又名 胥山 。俗称 城隍山 。在今 浙江 杭州 西湖 东南。 南宋 初, 金 主 亮 南侵,扬言欲立马于此。 况周颐 《蕙风词话》卷三:“ 金 海陵 ( 海陵王 ,即 金 主 完颜亮 )閲 柳 ( 柳永 )词‘有三秋桂子,十里荷花’句,遂起 吴山 立马之思。”
(3). 吴 地的山。 三国 吴 故地的山。《文选·谢朓〈和伏武昌登孙权故城〉》诗:“鹊起登 吴 山,凤翔陵 楚 甸。” 李善 注:“ 孙 氏初基 武昌 ,后都 建鄴 。” 清 陈维嵩 《卜算子·阻闸瓜步》词:“风急 楚 天秋,日落 吴 山暮。”
(4). 吴 地的山。 春秋 吴 故地的山。 唐 贾岛 《送朱可久归越中》诗:“ 吴 山侵 越 众, 隋 柳入 唐 疏。” 明 徐渭 《三茅观观潮》诗:“ 吴 山石头坐秋风,带着高冠拂云雾。”
(5). 吴 地的山。常泛指 江 南的山。 宋 张孝祥 《水调歌头》词:“ 吴 山 楚 泽行徧,只欠到 瀟 湘 。”
见“ 吴坂 ”。  ——《漢語大詞典》
悬 ( 懸 ) xuán
悬 [ xuán ]
  1. 挂,吊在空中:~垂。~吊。~梯。~河。~心。~念(a.挂念;b.文艺作品对故事情节发展和人物今后命运的伏笔)。~梁刺股。
  2. 没有着落,没有结束:~断。~案。~而未决。
  3. 距离远:~隔。~殊。
  4. 危险:~崖。~乎(“”读轻声)。
  5. 公开提示:~赏。
夜月
唐 方干 夜听步虚 瑞草秋风起,仙阶夜月明。
唐 胡曾 杂曲歌辞 独不见 窗残夜月人何处,帘卷春风燕复来。
唐 曹唐 送刘尊师祗诏阙庭三首 其一 五湖夜月幡幢湿,双阙清风剑佩轻。  ——《骈字类编》
浙水 zhè shuǐ
即 浙江 。 鲁迅 《故事新编·理水》:“百姓们就在宫门外欢呼、议论,声音正好像 浙水 的涛声一样。”参见“ 浙江 ”。  ——《漢語大詞典》
喷 ( 噴 ) pēn/pèn
喷 [ pēn ]
     ◎ 散着射出:~出。~涌。~发。~饭(形容极其可笑)。~薄(形容气势壮盛,激荡喷涌而出,如“一轮红日~~而出”)。~洒。~泉。~壶。井~。
喷 [ pèn ]
  1. 香气扑鼻:~香的热馒头。
  2. 蔬菜、鱼虾、瓜果等上市正盛的时期:西瓜~儿。
  3. 量词,指开花结实或成熟收割的次数:头~棉花。
秋潮 qiū cháo
秋季的潮水。 唐 骆宾王 《冬日野望》诗:“ 灵巖 闻晓籟, 洞浦 涨秋潮。”《元史·河渠志二》:“八月以来,秋潮汹涌。”  ——《漢語大詞典》

释义为系统自动检索,难免有误,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