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诗词网

誇胡曾断臂,哭汉不归魂。

邝露明代〕《留都赠梁非馨

逐客同征雁,翩翩出塞垣。誇胡曾断臂,哭汉不归魂。

别久见如梦,相看无一言。龙精千尺雪,持照昔人心。

词典释义

  (系统自动检索释义,仅供参考。)
断臂不归

誇 kuā/kuà《國語辭典》

夸 [ kuā ]

  1. 说大话、炫耀。如:「夸大」、「夸耀」。宋·曾巩〈寄欧阳舍人书〉:「故虽恶人,皆务勒铭,以夸后世。」
  2. 赞美。如:「夸奖」。宋·苏轼〈寄题兴州晁太守新开古东池〉诗:「百亩新池傍郭斜,居人行乐路人夸。」
  1. 大、粗大。《汉书·卷九七·外戚传下·孝成许皇后传》:「妾夸布服,粝食。」颜师古注引孟康曰:「夸,大也。大布之衣也。」
胡 ( 衚 鬍 ) hú《國語辭典》

胡 [ hú ]

  1. 古代北方和西方諸民族的通稱。如:「五胡亂華」。宋·岳飛〈滿江紅·怒髮衝冠〉詞:「壯志饑餐胡虜肉,笑談渴飲匈奴血。」
  2. 姓。如明代有胡應麟。
  1. 來自胡族或外國的。如:「胡琴」、「胡桃」、「胡椒」。《續漢書志·第一三·五行志一》:「靈帝好胡服、胡帳、胡床、胡坐、胡飯、胡空侯、胡笛、胡舞,京都貴戚皆競為之。」晉·干寶《搜神記·卷二》:「晉永嘉中,有天竺胡人,來渡江南。」
  2. 長遠的。《儀禮·士冠禮》:「眉壽萬年,永受胡福。」
  1. 任意、隨便。如:「胡鬧」、「胡說」、「胡作非為」、「胡言亂語」。
  2. 何故、為何、怎麼。《詩經·邶風·式微》:「式微式微,胡不歸?」《漢書·卷六四下·王襃傳》:「其得意若此,則胡禁不止?」
  1. 什麼。《漢書·卷三九·蕭何傳》:「相國胡大罪?陛下繫之暴也?」
曾 zēng/céng《國語辭典》

曾 [ zēng ]

  1. 乃、竟然。《论语·为政》:「有酒食,先生馔,曾是以为孝乎?」
  2. 尚且。《列子·汤问》:「以君之力,曾不能损魁父之丘,如太行、王屋何?」
  1. 重叠的,中间隔两代亲属关系的。如:「曾祖父」、「曾孙」。
  1. 加多。《孟子·告子下》:「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同「增 」。
  1. 姓。如春秋时鲁国有曾参。

曾 [ céng ]

  1. 尝、已经。表示行为、动作已经发生、进行过。如:「似曾相识」。《公羊传·闵公元年》:「庄公存之时,乐曾淫于宫中。」《史记·卷一○一·爰盎鼌错传》:「梁王以此怨盎,曾使人刺盎。」
  1. 重叠的、一重一重的。唐·杜甫〈成都府〉诗:「曾城填华屋,季冬树木苍。」通「层」。
  2. 深。《文选·郭璞·江赋》:「若乃曾潭之府,灵湖之渊,澄澹汪洸,㲿滉渊泫。」
断臂(斷臂)duàn bì
(1).砍断手臂。谓僧人求法专诚。 南北朝 时,僧 神光 闻 达摩 在 沙林 ,遂往。彼晨夕参承,莫闻诲励,乃断臂置师前。后 达摩 遂传衣钵与 神光 ,是为禅宗二祖 慧可 。见《景德传灯录》卷三。 唐 贾岛 《赠绍明上人》诗:“祖岂无言去,心因断臂传。” 宋 欧阳修 《工部郎中欧阳公墓志》:“先是京师岁旱,有浮屠人断臂祷雨,官为起寺於 龟山 。”
(2).砍断手臂。谓女子贞洁守身。典出《新五代史·杂传序》:“予尝得 五代 时小説一篇,载 王凝 妻 李氏 之事…… 凝 家 青齐 之间,为 虢州 司户参军,以疾卒于官。 凝 家素贫,一子尚幼, 李氏 携其子负遗骸以归东。过 开封 ,止旅舍。旅舍主人见其妇人独携一子而疑之,不许其宿。 李氏 顾天已暮,不肯去,主人牵其臂而出之。 李氏 仰天长慟曰:‘我为妇人,不能守节而此手为人执邪?不可以一手并污吾身!’即引斧自断其臂。” 明 邵璨 《香囊记·强婚》:“岂不闻 李氏 断臂,清风满耳如生。”《剪灯馀话·鸾鸾传》:“效投崖之烈女,慕断臂之贞妻。” 清 黄宗羲 《唐烈妇曹氏墓志铭》:“夫 溧阳 女子,一言而沉身; 王凝 之妻,仓卒而断臂。古人於生死之际,处之至精,今人见其为轻耳。”  ——《漢語大詞典》
哭 kū《國語辭典》

哭 [ kū ]

  1. 因伤心或激动而流泪,甚至发出悲声。如:「嚎啕大哭」、「痛哭失声」。《论语·先进》:「颜渊死,子哭之恸。」唐·杜甫〈佳人〉诗:「但见新人笑,那闻旧人哭。」
  2. 吊唁。《淮南子·说林》:「桀辜谏者,汤使人哭之。」汉·高诱·注:「哭,犹吊也。」
  3. 伤心的向人诉说。如:「你的存款比我多,别老在我面前哭穷。」
汉 ( 漢 ) hàn
汉 [ hàn ]
  1. 水名。汉水,又称汉江,源出陕西省西南部,流经陕西省、湖北省,在武汉市入长江。
  2. 天河:银~。云~。气冲霄~。
  3. 成年男人:~子。老~。
  4. 汉族,中国人数最多的民族。
  5. 汉语的简称:英~辞典。
  6. 中国朝代名:(❶汉高祖刘邦所建立,公元前206-公元220年。❷五代之一,刘知远所建立,公元947-950年,史称后汉。)。
  7. 姓。
不归(不歸)bù guī
(1).不返家。《诗·豳风·东山》:“我徂东山,慆慆不归。” 清 蒲松龄 《司文郎》:“又闻次年再行乡试,遂不归,止而受教。”
(2).不归还。 清 蒲松龄 《聊斋志异·盗户》:“詎恶久假不归,霸为己有。”  ——《漢語大詞典》
魂 hún《國語辭典》

魂 [ hún ]

  1. 人的精气。如:「灵魂」、「三魂七魄」、「借尸还魂」。《乐府诗集·卷七三·杂曲歌辞十三·古辞·焦仲卿妻》:「我命绝今日,魂去尸长留。」《西游记·第一二回》:「是我太宗皇帝死去三日,还魂复生。」
  2. 泛指各种事物的精神。如:「国魂」。唐·温庭筠〈春江花月夜词〉:「千里涵空澄水魂,万枝破鼻飘香雪。」宋·苏轼〈再用松风亭下梅花盛开韵〉:「罗浮山下梅花村,玉雪为骨冰为魂。」
  3. 人的神志、意念。如:「神魂颠倒」、「黯然魂销」。唐·许敬宗〈谢𠡠书表〉:「引领天庭,望丹霄而结恋;驰魂魏阙,惧黄落而长违。」

释义为系统自动检索,难免有误,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