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诗词网

旧追游处,思前事、俨如昔。

沈蔚宋代〕《梦玉人引

旧追游处,思前事、俨如昔。过尽莺花,横雨暴风初息。杏子枝头,又自然、别是般天色。好傍垂杨,系画船桥侧。
小欢幽会,一霎时、光景也堪惜。对酒当歌,故人情分难觅。水远山长,不成空相忆。这归去重来,又却是、几时来得。

词典释义

  (系统自动检索释义,仅供参考。)
游处前事俨如

旧 ( 舊 ) jiù
旧 [ jiù ]
  1. 过时的,与“”相对:~式。~俗。
  2. 东西因经过长时间而变了样子:~衣服。~书。
  3. 原先曾有过的,过去很长时间的:~居。~友。
  4. 有交情,有交情的人:故~(指老朋友)。念~(怀念旧日情谊)。
追 zhuī/duī《國語辭典》

追 [ zhuī ]

  1. 跟在后面或由后面赶上去。如:「追随」、「追赶」、「急起直追」。
  2. 事后补救。《文选·陶渊明·归去来辞》:「悟以往之不谏,知来者之可追。」
  3. 寻求、索还。如:「追赃」、「追债」。
  4. 恋爱求偶。如:「他追张小姐追了三年,终于得偿夙愿,结为连理。」
  1. 回溯己往。如:「追悼」、「追忆」、「追念」。

追 [ duī ]

  1. 钟纽。《孟子·尽心下》:「高子曰:『禹之声,尚文王之声。』孟子曰:『何以言之?』曰:『以追蠡。』」汉·赵岐·注:「追,钟钮也。钮磨啮处深矣。蠡,欲绝之貌也。」
  1. 雕、雕琢。《诗经·大雅·棫朴》:「追琢其章,金玉其相。」《周礼·天官·追师》:「掌王后之首服,为副编次追衡笄。」汉·郑玄·注:「追,犹治也。」
游处(遊處)yóu chǔ
(1).出游和家居。借指相处,波此生活在一起。 汉 祢衡 《鹦鹉赋》:“感平生之游处,若壎篪之相须。”《南史·虞寄传》:“ 衡阳王 既出閤,须得一人旦夕游处,兼掌书记,宜求宿士有行业者。”
(2).交游;来往。 清 王士禛 《池北偶谈·谈献二·二王好佛》:“ 王右丞 兄弟好佛,多与名僧游处。” 子虚子 《湘事记·军事篇一》:“﹝ 陈作新 ﹞颇工铁笔篆刻,摹 汉 印,因得与学界游处。”
犹游憩。 晋 潘岳 《秋兴赋》:“高阁连云,阳景罕曜,珥蝉冕而袭紈綺之士,此焉游处。” 唐 怀素 《自叙》:“今礼部侍郎 张公 谓 ,赏其不羈,引以游处。” 明 何良俊 《四友斋丛说·史八》:“余致仕后,住 南都 又五年,浮沉里巷中,与乡人游处甚久,故知 南京 之事最详。” 清 吴敏树 《新修吕仙亭记》:“余虽老,不喜入城,犹愿得游处亭下,如往时也。”  ——《漢語大詞典》
思 sī/sāi《國語辭典》

思 [ sī ]

  1. 考虑。如:「深思熟虑」、「三思而后行」。《论语·为政》:「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2. 想念、怀念。如:「思亲」、「思家」。唐·李白〈静夜思〉诗:「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3. 悲悼。《文选·张华·励志诗》:「吉士思秋,寔感物化。」
  1. 心绪、心情。如:「情思」、「愁思」。唐·李白〈宣州谢朓楼饯别校书叔云〉诗:「俱怀逸兴壮思飞,欲上青天览日月。」
  2. 想法、意念。如:「心思」、「文思」。南朝梁·刘勰《文心雕龙·杂文》:「唯士衡运思,理新文敏。」
  3. 姓。如明代有思志道。
  1. 用于句首,无义。《诗经·鲁颂·泮水》:「思乐泮水,薄采其芹。」
  2. 用于句中,无义。《诗经·大雅·文王有声》:「无思不服,皇王烝哉。」
  3. 用于句末,相当于「啊」。《诗经·周南·汉广》:「汉有游女,不可求思。」

思 [ sāi ]

  1. 䯱思:胡须多的样子。《集韵·平声·咍韵》:「䰄,䯱䰄,多须貌。或作思。」

思 [ sì ]

  1. 之读音。
前事 qián shì
过去的事情。例如:野谚曰,前事之不忘,后事之师也。——《史记·秦始皇纪》  ——《漢語大詞典》
俨如(儼如)yǎn rú
(1).端庄貌。《新唐书·郭元振传》:“自朝还,对亲欣欣,退就室,儼如也。”
(2).宛如,好象。 明 方孝孺 《先府君行状》:“民有积粟,野无饿殍,鷄犬牛羊散被草野,富庶充实,儼如承平之世。” 清 李天馥 《〈溉堂诗集〉序》:“鬚眉毕白,儼如 商洛 之就聘者。” 郭沫若 《苏联纪行》:“彼此本不相识,但国外相逢俨如旧友。”  ——《漢語大詞典》
昔 xī《國語辭典》

昔 [ xí ]

  1. 過去的、從前的。如:「昔日」。唐·崔顥〈黃鶴樓〉詩:「昔人已乘黃鶴去,此地空餘黃鶴樓。」
  1. 夜晚。《左傳·哀公四年》:「為一昔之期,襲梁及霍。」《文選·古樂府·飲馬長城窟行》:「遠道不可思,夙昔夢見之。」通「夕」。
  2. 姓。如漢代有昔登。

昔 [ cuò ]

  1. 粗糙。《周禮·冬官考工記·弓人》:「老牛之角紾而昔。」

释义为系统自动检索,难免有误,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