景物渐幽,风致如许。
陈亮〔宋代〕《垂丝钓(九月七日自寿)》
菊花细雨。萧萧红蓼汀渚。景物渐幽,风致如许。秋未暮。又值吾初度。
看天宇。正澄清欲往,登高未也,红尘当面飞舞。几人吊古。乌帽牢收取。短发还羞觑。遐寿身、近五云深处。
看天宇。正澄清欲往,登高未也,红尘当面飞舞。几人吊古。乌帽牢收取。短发还羞觑。遐寿身、近五云深处。
词典释义
(系统自动检索释义,仅供参考。)景物 jǐng wù
景致事物。多指可供观赏者。 晋 陆云 《大安二年夏四月大将军出祖王羊二公》诗之一:“景物臺暉,栋隆玉堂?” 宋 葛长庚 《摸鱼儿》词:“问 沧江 ,旧盟鸥鷺,年来景物谁主?” 巴金 《关于丽尼同志》:“小艇沿着沙面缓缓地流去,岸上的景物开始变为模糊。” ——《漢語大詞典》
渐 ( 漸 ) jiàn/jiān
渐 [ jiàn ]
- 慢慢地,一点一点地:逐~。~进。~~。~次。~悟。~冉(逐渐)。防微杜~。
- 加剧:疾大~。
- 疏导:~九川。
- 浸:~渍。~洳(浸湿)。~染。~仁摩谊(用仁义之道感化教育人)。
- 流入:东~于海。
幽 yōu《國語辭典》
幽 [ yōu ]
形- 隐微的。《史记·卷二四·乐书》:「奋疾而不拔,极幽而不隐。」
- 深远的。如:「幽远」。《诗经·小雅·伐木》:「出自幽谷,迁于乔木。」唐·韩偓〈春闷〉诗:「相思不相信,幽恨更谁知。」
- 僻静的。如:「幽静」。《文选·张华·情诗二首之一》:「清风动帷帘,晨月照幽房。」
- 清新、雅致的。如:「幽雅」、「清幽」。《老残游记·第八回》:「上去有块平地,都是栽的花木,映著月色,异常幽秀。」
- 昏暗不明的。如:「幽暗」。《商君书·禁使》:「今夫幽夜,山陵之大,而离娄不见。」《西游记·第六七回》:「黑云漠漠遮星汉,灯火无光遍地幽。」
- 退隐的。如:「幽居」。晋·陶渊明〈命子诗〉:「凤隐于林,幽人在丘。」
- 囚禁。如:「幽禁」。《荀子·王霸》:「官人失要则死,公侯失礼则幽。」
- 鬼神。《北史·卷二五·尉元传》:「夫至孝通灵,至顺感幽。」唐·韩愈〈岳阳楼别窦司直〉诗:「炎风日搜搅,幽怪多冗长。」
- 参见「幽冥 」条。
风致(風致)fēng zhì
(1).风度品格。《新唐书·崔远传》:“子 远 ,有文而风致整峻,世慕其为,目曰‘飣座梨’,言座所珍也。” 宋 洪迈 《夷坚丙志·费道枢》:“窃慕上客风致,愿奉顷刻之欢,可乎?” 清 龚自珍 《题〈红蕙花诗册〉尾》诗序:“今嗣君抱来乌丝阑素册高尺许,皆将来蕙故也。君之风致可想见矣。”
(2).风韵。指容颜姿态。 清 蒲松龄 《聊斋志异·阿纤》:“﹝ 阿纤 ﹞年十六七,窈窕秀弱,风致嫣然。” 胡也频 《光明在我们的前面》一:“﹝她﹞匆忙地把一只手撑在桌上,半弯着腰肢,虽然带点仓皇,却完全是一种很美观的、天然的风致。”
(3).形容姿态美好。 清 李渔 《蜃中楼·双订》:“果然好个俊雅书生,远观那样风致,近看还不知怎么样风流。”《红楼梦》第一百回:“又想起那年唱戏做的 嫦娥 ,飘飘艷艷,何等风致。” 朱自清 《荷塘月色》:“叶子本是肩并肩密密地挨着,这便宛然有了一道凝碧的波痕。叶子底下是脉脉的流水,遮住了,不能见一些颜色,而叶子却更见风致了。”
(4).风味;情趣。 宋 陈师道 《后山诗话》:“ 鲁直 与 方蒙 书:‘顷 洪 甥送令嗣二诗,风致洒落,才思高秀。’” 明 汤式 《集贤宾·友人爱姬为权豪所夺复有跨海征进之行故作此以书其怀》套曲:“他恋着蓬窗下风致佳,舵楼中景物饶。” 明 谢肇浙 《五杂俎·物部三》:“京师有薏酒,用薏苡实酿之,淡而有风致,然不足快酒人之吸也。” 杨朔 《画山绣水》:“本来天下山水各有各的特殊风致, 桂林 山水那种清奇峭拔的神态,自然是绝世少有的。”
(5).指文学作品的风格,韵味。 元 夏文彦 《图绘宝鉴》卷三:“ 越国夫人 王氏 , 端献王 妇, 王审琦 后,作篆隶有古法,为小诗有林下风致。” 明 杨慎 《升庵诗话·刘禹锡诗》:“﹝ 刘禹锡 诗﹞宛有 六朝 风致,尤可喜也。” 胡适 《〈中古文学概论〉序》:“一方面的慷慨悲壮,一方面的宛转缠绵,都极尽平民文学的风致。”
(6).轻薄;轻浮。 清 李渔 《怜香伴·女校》:“他出这等风致题目,一定是个老风骚。” 清 蒲松龄 《聊斋志异·窦氏》:“ 南 视女亦风致,遂与谐笑。” ——《漢語大詞典》
(2).风韵。指容颜姿态。 清 蒲松龄 《聊斋志异·阿纤》:“﹝ 阿纤 ﹞年十六七,窈窕秀弱,风致嫣然。” 胡也频 《光明在我们的前面》一:“﹝她﹞匆忙地把一只手撑在桌上,半弯着腰肢,虽然带点仓皇,却完全是一种很美观的、天然的风致。”
(3).形容姿态美好。 清 李渔 《蜃中楼·双订》:“果然好个俊雅书生,远观那样风致,近看还不知怎么样风流。”《红楼梦》第一百回:“又想起那年唱戏做的 嫦娥 ,飘飘艷艷,何等风致。” 朱自清 《荷塘月色》:“叶子本是肩并肩密密地挨着,这便宛然有了一道凝碧的波痕。叶子底下是脉脉的流水,遮住了,不能见一些颜色,而叶子却更见风致了。”
(4).风味;情趣。 宋 陈师道 《后山诗话》:“ 鲁直 与 方蒙 书:‘顷 洪 甥送令嗣二诗,风致洒落,才思高秀。’” 明 汤式 《集贤宾·友人爱姬为权豪所夺复有跨海征进之行故作此以书其怀》套曲:“他恋着蓬窗下风致佳,舵楼中景物饶。” 明 谢肇浙 《五杂俎·物部三》:“京师有薏酒,用薏苡实酿之,淡而有风致,然不足快酒人之吸也。” 杨朔 《画山绣水》:“本来天下山水各有各的特殊风致, 桂林 山水那种清奇峭拔的神态,自然是绝世少有的。”
(5).指文学作品的风格,韵味。 元 夏文彦 《图绘宝鉴》卷三:“ 越国夫人 王氏 , 端献王 妇, 王审琦 后,作篆隶有古法,为小诗有林下风致。” 明 杨慎 《升庵诗话·刘禹锡诗》:“﹝ 刘禹锡 诗﹞宛有 六朝 风致,尤可喜也。” 胡适 《〈中古文学概论〉序》:“一方面的慷慨悲壮,一方面的宛转缠绵,都极尽平民文学的风致。”
(6).轻薄;轻浮。 清 李渔 《怜香伴·女校》:“他出这等风致题目,一定是个老风骚。” 清 蒲松龄 《聊斋志异·窦氏》:“ 南 视女亦风致,遂与谐笑。” ——《漢語大詞典》
如许(如許)rú xǔ
(1).像这样。《后汉书·方术传下·左慈》:“忽有一老羝屈前两膝,人立而言曰:‘遽如许。’” 李贤 注:“言何遽如许为事。”《南史·文学传·高爽》:“取笔书鼓云:‘徒有八尺围,腹无一寸肠,面皮如许厚,受打未詎央。’” 宋 范成大 《盘龙驿》诗:“行路如许难,谁能不华髮。” 清 黄遵宪 《海行杂感》诗之四:“怪他一白清如许,水亦轮迴变化来。”
(2).这么些,这么多。 唐 李义府 《咏乌》:“上林如许树,不借一枝栖。” 元 姚燧 《凭阑人》曲:“这些兰叶舟,怎装如许愁。” 鲁迅 《呐喊·故乡》:“海边有如许五色的贝壳。”如:枉费如许工力。 ——《漢語大詞典》
(2).这么些,这么多。 唐 李义府 《咏乌》:“上林如许树,不借一枝栖。” 元 姚燧 《凭阑人》曲:“这些兰叶舟,怎装如许愁。” 鲁迅 《呐喊·故乡》:“海边有如许五色的贝壳。”如:枉费如许工力。 ——《漢語大詞典》
释义为系统自动检索,难免有误,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