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家儿老幼遭诛戮,半合儿帑藏无金玉,两般儿景物伤情绪。
酒色财气
常醉后方何碍,不醉时有甚思。糟腌两个功名字,醅淹千古兴亡事,曲埋万丈虹霓志。不达时皆笑屈原非,但知音尽说陶潜是。
花尚有重开日,人决无再少年。恰情欢春昼红妆面,正情浓夏日双飞燕,早情疏秋暮合欢扇。武陵溪引入鬼门关,楚阳台驾到森罗殿。
绿珠娇人无比,石崇富祸有余。全家儿老幼遭诛戮,半合儿帑藏无金玉,两般儿景物伤情绪。暗尘埋锦步障花边,乱蝉鸣金谷园中树。
形骸随红尘化,功名向青史标。七英雄事业真堪笑,六豪王踪迹平如扫,两下里争战图前闹。一壁厢淡烟衰草霸王城,一壁厢西风落日高皇庙。
常醉后方何碍,不醉时有甚思。糟腌两个功名字,醅淹千古兴亡事,曲埋万丈虹霓志。不达时皆笑屈原非,但知音尽说陶潜是。
花尚有重开日,人决无再少年。恰情欢春昼红妆面,正情浓夏日双飞燕,早情疏秋暮合欢扇。武陵溪引入鬼门关,楚阳台驾到森罗殿。
绿珠娇人无比,石崇富祸有余。全家儿老幼遭诛戮,半合儿帑藏无金玉,两般儿景物伤情绪。暗尘埋锦步障花边,乱蝉鸣金谷园中树。
形骸随红尘化,功名向青史标。七英雄事业真堪笑,六豪王踪迹平如扫,两下里争战图前闹。一壁厢淡烟衰草霸王城,一壁厢西风落日高皇庙。
词典释义
(系统自动检索释义,仅供参考。)全家 quán jiā
整个家庭;全家人。《三国演义》第八三回:“ 闞德润 以全家保卿,孤亦素知卿才。” 鲁迅 《且介亭杂文·看图识字》:“也是作者自己的生活状态,是在租界上租了一层屋,装了全家,既不阔绰,也非精穷的。” ——《漢語大詞典》
儿 ( 兒 ) ér《國語辭典》
儿 [ rén ]
名- 同「人 」。《說文解字·儿部》:「儿,古文奇字人也。」元·戴侗《六書故·卷八·人》:「按人、儿非二字,特因所合而稍變其勢。合於左者,若『伯』若『仲』,則不變其本文而為人;合於下者,若『兒』若『見』則微變其本文為儿。」
- 二一四部首之一。
老 lǎo《國語辭典》
老 [ lǎo ]
名- 年長的人。如:「扶老攜幼」、「敬老尊賢」。
- 對長輩的尊稱。如:「劉老」、「于老」。
- 老子及其哲學的簡稱。如:「老莊」、「佛老」。《史記·卷六三·老子韓非傳》:「申子之學本於黃老而主刑名,著書二篇,號曰申子。」
- 姓。如宋代有老佐、老麻。
- 二一四部首之一。
- 尊敬。《孟子·梁惠王上》:「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
- 退休。《左傳·隱公三年》:「桓公立,(石碏)乃老。」晉·杜預·注:「老,致仕也。」《金史·卷六六·始祖以下諸子傳》:「勗髭鬢頓白,因上表請老。」
- 年紀大。如:「老兵」、「老人」。宋·蘇軾〈吉祥寺賞牡丹〉詩:「人老簪花不自羞,花應羞上老人頭。」
- 熟練、經驗豐富。如:「老手」、「老練」、「老江湖」。
- 陳舊、過時。如:「老米」、「老式」、「老套」。
- 年久的。如:「老交情」、「老主顧」、「老字號」。
- 原來的。如:「老地方」、「老規矩 」、「老話題」。
- 加在稱呼、姓氏上,表示尊敬或親暱。如:「老師」、「老闆」、「老李」、「老王」。
- 總是、常常。如:「老是頭痛。」、「你老是挑我的毛病。」
- 很、極。如:「老遠」、「老早」。
- 加在兄弟姊妹排行的次序上。如:「老大」、「老二」、「老么」。
- 加在動物名稱上。如:「老鷹」、「老虎」、「老鼠」。
幼 yòu《國語辭典》
幼 [ yòu ]
名- 小孩子。如:「男女老幼」、「扶老携幼」。唐·韦应物〈送杨氏女〉诗:「幼为长所育,两别泣不休。」
- 爱护。《孟子·梁惠王上》:「幼吾幼以及人之幼。」汉·赵岐·注:「幼,犹爱也。」
- 年纪小的。如:「幼年」、「幼小」、「幼童」。
- 初生的。如:「幼虫」、「幼苗」、「幼娥」。
- 知识浅薄、不成熟。如:「他的思想行为太过幼稚,不足以担当大任。」
遭 zāo《國語辭典》
遭 [ zāo ]
动- 遇、逢。如:「遭殃」、「遭逢毒手」。《后汉书·卷七九·儒林传·张玄传》:「今日相遭,真解蒙矣!」
- 受。如:「惨遭淘汰」。唐·杜甫〈戏简郑广文虔兼呈苏司业源明〉诗:「醉则骑马归,颇遭官长骂。」
- 际遇。唐·柳宗元〈钴鉧潭西小邱记〉:「书于石,所以贺兹丘之遭也。」
- 周围。元·沙正卿〈一枝花·荒陂寒雁鸣〉曲:「愁和闷共凄凉厮缠缴,不离我周遭。」
- 量词。计算事情次数的单位。相当于「回」、「次」。如:「头一遭」。唐·孟郊〈寒地百姓吟〉:「华膏隔仙罗,虚遶千万遭。」
诛戮(誅戮)zhū lù
诛杀;杀害。《周礼·秋官·讶士》:“居馆,则帅其属而为之蹕,诛戮暴客者。”《三国志·吴志·陆逊传》:“如復诛戮,益失民望。”《敦煌变文集·伍子胥变文》:“父子二人,同时诛戮。” 鲁迅 《准风月谈·“抄靶子”》:“至于偶有凌辱诛戮,那是因为这些东西并不是人的缘故。” ——《漢語大詞典》
半合 bàn hé
两半相合。谓夫妇合为一体。《仪礼·丧服》“夫妻牉合也” 唐 贾公彦 疏:“夫妇牉合也者,《郊特牲》云:‘天地合而后万物兴焉。’是夫妇半合子胤生焉,是半合为一体也。” ——《漢語大詞典》
帑 tǎng/nú《國語辭典》
帑 [ nú ]
名- 儿子、子孙。《诗经·小雅·常棣》:「宜尔室家,乐尔妻帑。」汉·毛亨·传:「帑,子也。」通「孥」。
- 妻与子的合称。《左传·文公六年》:「贾季奔狄,宣子使臾骈送其帑。」晋·杜预·注:「帑,妻子也。」通「孥」。
帑 [ tǎng ]
名- 贮藏钱财的府库。汉·邯郸淳《笑林·汉世老人》:「田宅没官,货财充于内帑矣。」《旧唐书·卷一七九·郑綮传》:「罢郡,有钱千缗,寄州帑。」
- 国有的钱财、公款。如:「公帑」、「国帑」。《汉书·卷九四·匈奴传下》:「以为虚费府帑。」《儒林外史·第九回》:「这项银子,非赃非帑,何以便行监禁?」
藏 cáng/zàng《國語辭典》
藏 [ cáng ]
动- 储存。如:「收藏」、「储藏」。《荀子·王制》:「春耕、夏耘、秋收、冬藏,四者不失时。」
- 隐匿。如:「躲藏」、「藏拙」、「藏污纳垢」。《论语·述而》:「用之则行,舍之则藏。」唐·李白〈答湖州迦叶司马问白是何人〉诗:「青莲居士谪仙人,酒肆藏名三十春。」
- 怀抱。《易经·系辞下》:「君子藏器于身,待时而动。」《庄子·应帝王》:「有虞氏其犹藏仁以要人,亦得人矣,而未始出于非人。」
- 姓。如南朝宋有藏凝之。
藏 [ zàng ]
名- 储存东西的地方。如:「宝藏」。《礼记·月令》:「命百官,谨盖藏。」《史记·卷三○·平准书》:「山海,天地之藏也。」
- 内脏。《淮南子·原道》:「夫心者,五藏之主也。」唐·李白〈东海有勇妇〉诗:「斩首掉国门,蹴踏五藏行。」通「脏」。
- 西藏的简称。如:「蒙藏一带」。
- 边疆民族。主要分布于大陆地区西藏、西康、青海一带。旧称为「吐蕃」。
- 佛教、道教经典的总称。如:「道藏」、「藏经」。明·徐弘祖《徐霞客游记·卷八上·滇游日记八》:「宝台大寺,为立禅师所建,三年前立师东游请藏,久离此山。」
无 ( 無 ) wú《國語辭典》
无 [ wú ]
名- 二一四部首之一。→「無」的異體字(11249)
金玉 jīn yù
(1).黄金与珠玉。珍宝的通称。《左传·襄公五年》:“无藏金玉,无重器备。” 晋 葛洪 《抱朴子·对俗》:“金玉在九窍,则死人为之不朽。” 唐 杜甫 《黄河》诗之二:“愿驱众庶戴君王,混一车书弃金玉。”
(2).比喻珍贵和美好。《诗·小雅·白驹》:“毋金玉尔音,而有遐心。” 晋 葛洪 《抱朴子·钧世》:“是以古书虽质朴,而俗儒谓之堕於天也。今文虽金玉,而常人同之於瓦砾也。” 唐 韦应物 《郡斋雨中与诸文士燕集》诗:“俯饮一杯酒,仰聆金玉章。”《玉娇梨》第八回:“ 白公 説道:‘昨承佳句见投,真是字字金玉,玩之不忍释手。’” ——《漢語大詞典》
(2).比喻珍贵和美好。《诗·小雅·白驹》:“毋金玉尔音,而有遐心。” 晋 葛洪 《抱朴子·钧世》:“是以古书虽质朴,而俗儒谓之堕於天也。今文虽金玉,而常人同之於瓦砾也。” 唐 韦应物 《郡斋雨中与诸文士燕集》诗:“俯饮一杯酒,仰聆金玉章。”《玉娇梨》第八回:“ 白公 説道:‘昨承佳句见投,真是字字金玉,玩之不忍释手。’” ——《漢語大詞典》
两般(兩般)liǎng bān
两样;不同。 唐 方干 《项洙处士画水墨钓台》诗:“画石画松无两般,犹嫌瀑布画声难。” 宋 苏轼 《次周焘韵》:“道眼转丹青,常於寂处鸣。早知雨是水,不作两般声。” ——《漢語大詞典》
景 jǐng/yǐng《國語辭典》
景 [ jǐng ]
名- 日光。《文选·张载·七哀诗二首之二》:「朱光驰北陆,浮景忽西沉。」文选·陶渊明〈归去来辞〉:「景翳翳以将入,抚孤松而盘桓。」
- 时光。《文选·谢灵运·登江中孤屿诗》:「怀杂道转迥,寻异景不延。」
- 可供玩赏的形色。如:「风景」、「山景」、「景物依旧,人事全非。」
- 情况、境遇。如:「晚景凄凉」。宋·苏轼〈西山戏题武昌王居士〉诗:「解襟顾景各箕踞,击剑赓歌几举觥。」《红楼梦·第四六回》:「率性把方才凤姐过去回来所有的形景言词,始末原由,告诉与他。」
- 戏剧中因布幕不同而画分的段落。如:「第一幕第三景」。
- 姓。如战国时楚国有景差。
- 仰慕。如:「景仰」。《后汉书·卷三九·刘般传》:「今恺景仰前修,有伯夷之节。」唐·李白〈与韩荆州书〉:「何令人之景慕一至于此耶!」
- 大。《诗经·小雅·小明》:「神之听之,介尔景福。」《隋书·卷三·炀帝纪上》:「朕嗣膺景业,傍求雅训,有一弘益,钦若令典。」
景 [ yǐng ]
名- 物体的形影、阴影。《周礼·地官·大司徒》:「以土圭之法测土深,正日景以求地中。」同「影 」。
物 wù《國語辭典》
物 [ wù ]
名- 存在于天地间一切人事物的通称。如:「天生万物」。《易经·系辞上》:「方以类聚,物以群分,吉凶生矣。」《列子·黄帝》:「凡有貌像声色者,皆物也。」
- 指我以外的人、事、境界。相对于「我」而言。如:「物我两忘」。《史记·卷二四·乐书》:「凡音之起,由人心生也。人心之动,物使之然也。」宋·范仲淹〈岳阳楼记〉:「不以物喜,不以己悲。」
- 指作品或言谈中的内容。如:「言之有物」。《文选·陆机·文赋》:「体有万殊,物无一量。」
- 典章制度。《左传·哀公元年》:「复禹之绩,祀夏配天,不失旧物。」《新唐书·卷九六·杜如晦传》:「方为相时,天下新定,台阁制度,宪物容典,率二人讨裁。」
- 特指人。南朝宋·刘义庆《世说新语·言语》:「羊权为黄门侍郎,侍简文坐。帝问曰:『夏侯湛作羊秉叙绝可想。是卿何物?有后不?』」唐·柳宗元〈衡阳与梦得分路赠别〉诗:「直以慵疏招物议,休将文字占时名。」
- 选择。《左传·昭公三十二年》:「计丈数,揣高卑,度厚薄,仞沟洫,物土方,议远迩。」《淮南子·缪称》:「欲知天道察其数,欲知地道物其树,欲知人道从其欲。」
- 寻求。如:「物色」。
伤 ( 傷 ) shāng
伤 [ shāng ]
- 受损坏的地方:工~。~痕。
- 损害:~了筋骨。~脑筋。~神。劳民~财。
- 因某种致病因素而得病:~风。~寒。
- 因过度而感到厌烦:~食。
- 妨碍:无~大体。
- 悲哀:悲~。哀~。神~。感~。~悼。~逝(悲伤地怀念去世的人)。
- 得罪:~众。开口~人。
情绪(情緒)qíng xù
(1).缠绵的情意。 南朝 梁 江淹 《泣赋》:“直视百里,处处秋烟,闃寂以思,情绪留连。” 唐 韩偓 《青春》诗:“眼意心期卒未休,暗中终拟约 秦 楼,光阴负我难相偶,情绪牵人不自由。” 宋 晏几道 《梁州令》词:“南桥杨柳多情绪,不繫行人住。”
(2).泛指感情。 叶圣陶 《母》:“一位姓 文 的是个富于情绪而又偏于直觉的,伊常有说不出的忧愁,又常常有莫可名的喜悦。”
(3).心情,心境。 唐 司空图 《寓居有感》诗之三:“客处不堪频送别,无多情绪更伤情。” 宋 丘崇 《洞仙歌·赋金林檎》词:“镇独自黄昏怯轻寒,这情绪年年,共花憔悴。” 清 纳兰性德 《霜天晓角》词:“若问看花情绪,似当日,怎能彀?” 叶圣陶 《晓行》:“我听了这一段叙述,心里起一种憎恨的情绪。” 梁斌 《红旗谱》五三:“情绪不好的时候,一看革命小说,就壮起胆来。”
(4).情况;端绪。 唐 程长文 《书情上使君》诗:“县僚曾未知情绪,即便教人縶囹圄。”
(5).犹劲头。 谢觉哉 《机关妇女的学习》:“《中国妇女》社记者说,机关团体的妇女,不论是职员或非职员,绝大部分的学习情绪很好。” 柳青 《创业史》第二部第三章:“惊人的集体力量使他情绪高涨极了。”
(6).指不正当或不愉快的情感。 碧野 《我们的力量是无敌的》第一章:“回来后,它也跟人一样会闹情绪,对所有的人都不服从。” 康濯 《水滴石穿》第五章:“呃呃,可得先跟 申玉枝 谈谈,安定安定她的情绪呢!” ——《漢語大詞典》
(2).泛指感情。 叶圣陶 《母》:“一位姓 文 的是个富于情绪而又偏于直觉的,伊常有说不出的忧愁,又常常有莫可名的喜悦。”
(3).心情,心境。 唐 司空图 《寓居有感》诗之三:“客处不堪频送别,无多情绪更伤情。” 宋 丘崇 《洞仙歌·赋金林檎》词:“镇独自黄昏怯轻寒,这情绪年年,共花憔悴。” 清 纳兰性德 《霜天晓角》词:“若问看花情绪,似当日,怎能彀?” 叶圣陶 《晓行》:“我听了这一段叙述,心里起一种憎恨的情绪。” 梁斌 《红旗谱》五三:“情绪不好的时候,一看革命小说,就壮起胆来。”
(4).情况;端绪。 唐 程长文 《书情上使君》诗:“县僚曾未知情绪,即便教人縶囹圄。”
(5).犹劲头。 谢觉哉 《机关妇女的学习》:“《中国妇女》社记者说,机关团体的妇女,不论是职员或非职员,绝大部分的学习情绪很好。” 柳青 《创业史》第二部第三章:“惊人的集体力量使他情绪高涨极了。”
(6).指不正当或不愉快的情感。 碧野 《我们的力量是无敌的》第一章:“回来后,它也跟人一样会闹情绪,对所有的人都不服从。” 康濯 《水滴石穿》第五章:“呃呃,可得先跟 申玉枝 谈谈,安定安定她的情绪呢!” ——《漢語大詞典》
释义为系统自动检索,难免有误,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