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诗词网

裴公师黄檗,圆泽友李憕。

释德洪宋代〕《同游云盖分题得云字

公才如天骥,超绝气逸群。低摧簿书中,一笑置勿论。

我如剪翎鹤,俛啄穷朝昏。生涯无窖子,乞食尝扣门。

但为口腹累,乖隔如参辰。此夕复何夕,共宿湘山云。

境清藏胜气,情高发幽欣。天风吹笑语,乞与人间闻。

念公翰墨场,少年策奇勋。世味如嚼蜡,喜著磨衲裙。

裴公师黄檗,圆泽友李憕。因法偶相逢,则以法为亲。

安知我与子,夙昔非弟昆。吾闻三生石,曾歌旧精魂。

他年葛洪陂,相寻定烦君。先当理故事,过山寻老仁。

要同夏口村,发瓮惊前身。

词典释义

  (系统自动检索释义,仅供参考。)
黄檗

裴 péi《國語辭典》

裴 [ péi ]

  1. 形容衣服很长。《说文解字·衣部》:「裴,长衣貌。」
  1. 犹豫不决。通「徘」。参见「裴回 」条。
  1. 姓。如晋朝有裴楷,唐朝有裴度。
公 gōng《國語辭典》

公 [ gōng ]

  1. 平分。《说文解字·八部》:「公,平分也。」
  2. 使多数人得知或分享。如:「公诸世人」、「公诸同好」。
  1. 一种古代的爵位,位居五等之首。《礼记·王制》:「王者之制禄爵,公、侯、伯、子、男凡五等。」
  2. 称谓:➊ ​ 对祖父的称呼。如:「外公」。➋ ​ 对年长或有地位者的尊称。如:「主公」、「老公公」。➌ ​ 妇人称丈夫的父亲为「公」。如:「公公」、「公婆」。
  3. 对同辈的敬称。《史记·卷七六·平原君传》:「公等录录,所谓因人成事者也。」
  4. 平正无私。如:「因公忘私」。《书经·周官》:「以公灭私,民其允怀。」《韩非子·五蠹》:「自环者谓之私,背私者谓之公。」
  5. 有关众人的事物。如:「办公」。
  6. 姓。如汉代有公俭。
  1. 属于大众的。如:「公费」、「公物」、「公筷」、「公海」。
  2. 雄性的。如:「公鸡」。
  1. 不掩饰、不隐藏的。如:「公然」。《隋书·卷七○·杨玄感传》:「朋党相扇,货贿公行。」
  2. 国家负责的。如:「公营」、「公告地价」。
师 ( 師 ) shī
师 [ shī ]
  1. 教人的人:老~。导~。~傅。~生。~徒。~德。良~益友。好(hào )为人~。
  2. 擅长某种技术的人:工程~。医~。技~。
  3. 效法:~法古人。
  4. 榜样:~范。
  5. 指由师徒或师生关系产生的:~母。~兄。~弟。~妹。
  6. 对和尚或道士的尊称:法~。禅~。
  7. 军队:会~。出~。
  8. 军队的编制单位,团或旅的上一级:~长。~座。
  9. 一国的首都:京~。
  10. 姓。
黄檗 huáng bò
亦作“黄柏”。亦作“黄蘗”。亦作“黄櫱”。
(1).落叶乔木。树皮淡灰色。羽状复叶,小叶卵形或卵状披针形。开黄绿色小花。果实黑色。木材坚硬,可以制造枪托。茎可制黄色染料。树皮中医入药,有清热、解毒等作用。《乐府诗集·清商曲辞一·子夜歌十》:“黄蘗鬱成林,当奈苦心多。”《京本通俗小说·错斩崔宁》:“哑子谩尝黄蘖味,难将苦口对人言。” 元 刘时中 《端正好·上高监司》套曲“吃黄不老胜如熊掌” 王季思 等注:“‘不老’应是一个字,而且要平声;故‘黄不老’是‘黄檗’的音转。这是一种落叶乔木,果实如黄豆,可食。”《古今小说·闲云庵阮三偿冤债》:“口含黄柏味,有苦自家知。”
(2). 唐 断际禅师 希运 之别称。 宋 陆游 《老学庵笔记》卷十:“ 保寿禪师 作《临济塔铭》云:‘师受 黄蘖 印可,寻抵 河北 镇州城 东,临 滹沱河 侧小院住持,名 临济 。’” 明 屠隆 《昙花记·祖师说法》:“虽神通变化,不是住头,恐 黄蘖 砍吾双足,苦行非圆顿之门,即德行孤高,尚难歇脚。”
(3).寺名。一在 福建省 福清县 西 黄檗山 , 唐 僧 希运 出家于此;一在 江西 百丈山 , 希运 得道于此。 宋 翁卷 《福州黄蘗寺》诗:“天下两 黄蘗 ,此中山是真。”  ——《漢語大詞典》
圆 ( 圓 ) yuán
圆 [ yuán ]
  1. 从中心点到周边任何一点的距离都相等的形:~形。~圈。~周。~锥。~柱。
  2. 完备,周全:~满。~全。
  3. 使之周全:自~其说。~谎。~场。
  4. 占梦以决吉凶:~梦。
  5. 宛转,滑利:~滑。~润。
  6. 运转无碍:~熟。~通。
  7. 货币单位。亦作“”。
  8. 姓。
泽 ( 澤 ) zé/shì
泽 [ zé ]
  1. 水积聚的地方:大~。湖~。润~(潮湿)。沼~。
  2. 金属或其他物体发出的光亮:光~。色~。
  3. 恩惠:恩~。~及枯骨(施惠于死人)。
  4. 洗濯。
  5. 汗衣,内衣。
泽 [ shì ]
     ◎ 古同“”,解散。
友 yǒu《國語辭典》

友 [ yǒu ]

  1. 意气相投、情谊互通的人。如:「好友」、「益友」、「至友」。《诗经·小雅·常棣》:「虽有兄弟,不如友生。」唐·柳宗元〈师友箴〉:「为人友者,不以道而以利,举世无友。」
  1. 兄弟相亲相爱。《书经·康诰》:「兄亦不念鞠子哀,大不友于弟。」《南史·卷六○·傅昭传》:「昭弟映,字徽远,三岁而孤。兄弟友睦,修身励行,非礼不动。」
  2. 结交。《史记·卷三七·卫康叔世家》:「郑伯弟段攻其兄,不胜,亡,而州吁求与之友。」
  3. 亲爱。《诗经·周南·关雎》:「窈窕淑女,琴瑟友之。」
  1. 有友好关系的。如:「友军」、「友邦」。
李 lǐ《國語辭典》

李 [ lǐ ]

  1. 植物名。薔薇科櫻屬,落葉喬木。葉互生,倒披針形或倒卵形,葉緣呈鋸齒狀。春天開白花。果實為圓卵形,熟時為紅紫色或黃色,味酸,可供生食或作蜜餞用。
  2. 姓。如唐太宗李世民。
憕 chéng/dèng/zhèng
憕 [ chéng ]
  1. 心平,平均。
  2. 失意的样子。
憕 [ dèng ]
     ◎ 〔懵~〕精神不爽。
憕 [ zhèng ]
     ◎ 心静。

释义为系统自动检索,难免有误,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