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典释义
(系统自动检索释义,仅供参考。)楚老 chǔ lǎo
(1).《汉书·两龚传》载, 王莽 篡 汉 , 龚胜 耻事二姓,坚不应 莽 征,绝食死,“有老父来弔,哭甚哀,既而曰:‘嗟虖!薰以香自烧,膏以明自销。 龚生 竟夭天年,非吾徒也。’遂趋而出,莫知其谁。”此老父隐居 彭城 ,后因称之“楚老”,列为八贤之一,常引为典。《初学记》卷十七引 晋 谢万 《八贤楚老颂》:“ 楚老 潜一,寂翫无为,含真内外,载戢羽仪。”《世说新语·文学》“ 谢万 作《八贤论》” 南朝 梁 刘孝标 注:“ 万 集载其叙四隐四显为八贤之论,谓 渔父 、 屈原 、 季主 、 贾谊 、 楚老 、 龚胜 、 孙登 、 嵇康 也。” 北周 庾信 《哀江南赋》:“《燕歌》远别,悲不自胜; 楚老 相逢,泣将何及!” 倪璠 注:“《徐州先贤传》:‘ 楚老 , 彭城 之隐人也。’…… 楚 老,谓 汉 世弔 龚胜 者也。”
(2).泛指 楚 地父老。 唐 李白 《赠徐安宜》诗:“ 白田 见 楚 老,歌咏 徐安宜 。” 王琦 注:“ 楚 老, 楚 地父老也。”
(3). 宋 王安石 自称。 宋 王安石 《定林寺》诗:“众木凛交覆,孤泉静横分。 楚 老一枝筇,於此傲人羣。” 宋 袁文 《瓮牖闲评》卷五:“ 王荆公 每自称 楚 老,初不见其用处,及观其作《定林》诗云:‘ 楚 老一枝筇,於此傲人羣。’又作《公闢枉道过访》诗云:‘旧事 齐 儿应共识,新篇 楚 老得先知。’方知此‘ 楚 老’,乃 荆公 自谓耳。” ——《漢語大詞典》
(2).泛指 楚 地父老。 唐 李白 《赠徐安宜》诗:“ 白田 见 楚 老,歌咏 徐安宜 。” 王琦 注:“ 楚 老, 楚 地父老也。”
(3). 宋 王安石 自称。 宋 王安石 《定林寺》诗:“众木凛交覆,孤泉静横分。 楚 老一枝筇,於此傲人羣。” 宋 袁文 《瓮牖闲评》卷五:“ 王荆公 每自称 楚 老,初不见其用处,及观其作《定林》诗云:‘ 楚 老一枝筇,於此傲人羣。’又作《公闢枉道过访》诗云:‘旧事 齐 儿应共识,新篇 楚 老得先知。’方知此‘ 楚 老’,乃 荆公 自谓耳。” ——《漢語大詞典》
游 yóu《國語辭典》
游 [ yóu ]
動- 在水中行動。如:「游泳」。《詩經·邶風·谷風》:「就其淺矣,泳之游之。」《淮南子·墬形》:「食水者善游能寒,食士者無心而慧。」
- 遨遊。《墨子·貴義》:「子墨子南游於楚,見楚獻惠王。」通「遊」。
- 交往。《左傳·隱公三年》:「其子厚與州吁游,禁之不可。」通「遊」。
- 飄蕩不定。如:「游民」、「游資」、「氣若游絲」。《新唐書·卷九五·竇威傳》:「周洛間,因隋亂,人不土著,軌下令諸縣,有游手末作者按之,由是威信大行,民皆趨本。」
- 河流、江河的段落。如:「上游」、「中游」、「下游」。《詩經·秦風·蒹葭》:「溯洄從之,道阻且長,溯游從之,宛在水中央。」《史記·卷七·項羽本紀》:「古之帝者地方千里,必居上游。」
- 姓。如清代有游士鳳。
山寺 shān sì
山中寺院。 北周 庾信 《陪驾幸终南山和宇文内史》:“戍楼鸣夕鼓,山寺响晨钟。” 唐 韦应物 《游灵岩寺》诗:“始入松路永,独忻山寺幽。” 元 何中 《南居寺》诗:“峰峰看不足,山寺已鸣鐘。” ——《漢語大詞典》
提携(提攜)tí xié
亦作“提擕”。
(1).牵扶;携带。 宋 陆游 《小市》诗:“暂憩轩窗仍汛扫,远游书剑亦提携。” 康有为 《大同书》甲部第二章:“及其隄决也,哭声盈耳,鳧水走避,家人提携什器,相与掩面泪下,呼天而詈之。”
(2).指可供悬持的容器。 唐 杜甫 《石龛》诗:“苦云直簳尽,无以充提携。”
(3).照顾;扶植。《南齐书·萧景先传》:“ 景先 少遭父丧,有至性, 太祖 嘉之。及从官京邑,常相提携。” 唐 刘得仁 《山中抒怀寄上丁学士》诗:“幽拙欣殊幸,提携更不疑。”《二刻拍案惊奇》卷十三:“知县唤过 刘 家儿子来看了,对 直生 道:‘如此孩子,正好提携。’” 沈从文 《王谢子弟》:“七爷若有心提携她,我敢赌一个手指,说她会成当代女诗人!”
(4).提拔。《三国志·魏志·牵招传》“ 嘉 与 晋 司徒 李胤 同母,早卒” 裴松之 注引 晋 荀绰 《冀州记》:“﹝ 牵秀 ﹞ 太康 中,为 卫瓘 、 崔洪 、 石崇 等所提携。”《封神演义》第三一回:“ 黄将军 昔在都城,我在他麾下,荷蒙提携,奬荐陞用将职。”
(5).携手;合作。 唐 元稹 《青云驿》诗:“众真千万辈,柔颜尽如荑……云韶互鏗戞,霞服相提携。” 宋 苏轼 《与子由同游寒溪西山》诗:“与君聚散若云雨,共惜此日相提携。” 孙中山 《致苏联遗书》:“我已命国民党长此继续与你们提携。” ——《漢語大詞典》
(1).牵扶;携带。 宋 陆游 《小市》诗:“暂憩轩窗仍汛扫,远游书剑亦提携。” 康有为 《大同书》甲部第二章:“及其隄决也,哭声盈耳,鳧水走避,家人提携什器,相与掩面泪下,呼天而詈之。”
(2).指可供悬持的容器。 唐 杜甫 《石龛》诗:“苦云直簳尽,无以充提携。”
(3).照顾;扶植。《南齐书·萧景先传》:“ 景先 少遭父丧,有至性, 太祖 嘉之。及从官京邑,常相提携。” 唐 刘得仁 《山中抒怀寄上丁学士》诗:“幽拙欣殊幸,提携更不疑。”《二刻拍案惊奇》卷十三:“知县唤过 刘 家儿子来看了,对 直生 道:‘如此孩子,正好提携。’” 沈从文 《王谢子弟》:“七爷若有心提携她,我敢赌一个手指,说她会成当代女诗人!”
(4).提拔。《三国志·魏志·牵招传》“ 嘉 与 晋 司徒 李胤 同母,早卒” 裴松之 注引 晋 荀绰 《冀州记》:“﹝ 牵秀 ﹞ 太康 中,为 卫瓘 、 崔洪 、 石崇 等所提携。”《封神演义》第三一回:“ 黄将军 昔在都城,我在他麾下,荷蒙提携,奬荐陞用将职。”
(5).携手;合作。 唐 元稹 《青云驿》诗:“众真千万辈,柔颜尽如荑……云韶互鏗戞,霞服相提携。” 宋 苏轼 《与子由同游寒溪西山》诗:“与君聚散若云雨,共惜此日相提携。” 孙中山 《致苏联遗书》:“我已命国民党长此继续与你们提携。” ——《漢語大詞典》
观 ( 觀 ) guān/guàn
观 [ guān ]
- 看,察看:~看。~止(赞叹所看到的事物极端完美,无以复加)。~风(➊暗中察看动静,以定行止;➋观察民间风俗习惯,生活状态)。~阵。~赏。~察。~感。参~。
- 看到的景象或样子:~瞻(➊事物的外观、景象及其留给人们的印象;➋注视,瞻望)。大~。奇~。
- 对事物的看法、认识:~点。~念。主~。客~。世界~。
- 道教的庙宇:白云~。紫阳~。
- 古代宫门前的双阙。
- 楼台:楼~。台~。
- 姓。
画壁(畫壁)huà bì
(1).在壁上作画。《三国志·吴志·顾雍传》“其以 雍 次子 裕 袭爵为 醴陵侯 ,以明著旧勋” 裴松之 注引 三国 吴 韦曜 《吴书》:“﹝ 雍 族人 悌 ﹞父以寿终, 悌 饮浆不入口五日……常画壁作棺柩象,设神座於下,每对之哭泣,服未闋而卒。” 清 余怀 《板桥杂记·雅游》:“倘遇旗亭歌者,不能不画壁也。”
(2).绘有图画的墙壁。 北周 庾信 《登州中新阁》诗:“龙来随画壁,凤起逐吹簧。” 唐 温庭筠 《生禖屏风歌》:“画壁阴森九子堂,阶前细月铺花影。” 清 纳兰性德 《浣溪沙·大觉寺》词:“燕垒空梁画壁寒,诸天花雨散幽关。”
(3).指绘在壁上的画。 宋 沈括 《梦溪笔谈·书画》:“ 相国寺 旧画壁乃 高益 之笔,有画众工奏乐一堵,最有意。” 清 王士禛 《池北偶谈·谈艺四·商喜画》:“京师外城西南隅 圣安寺 ,寺殿有 商喜 画壁。” 何其芳 《画梦录·独语》:“有一所落寞的古颓的屋子,画壁漫漶。”参见“ 壁画 ”。
(4).在壁上划记号。《新唐书·顺宗十一女传》:“ 永贞 元年,﹝ 汉阳公主 ﹞与诸公主皆进封。时戚近争为奢詡事,主独以俭,常用铁簪画壁,记田租所入。” ——《漢語大詞典》
(2).绘有图画的墙壁。 北周 庾信 《登州中新阁》诗:“龙来随画壁,凤起逐吹簧。” 唐 温庭筠 《生禖屏风歌》:“画壁阴森九子堂,阶前细月铺花影。” 清 纳兰性德 《浣溪沙·大觉寺》词:“燕垒空梁画壁寒,诸天花雨散幽关。”
(3).指绘在壁上的画。 宋 沈括 《梦溪笔谈·书画》:“ 相国寺 旧画壁乃 高益 之笔,有画众工奏乐一堵,最有意。” 清 王士禛 《池北偶谈·谈艺四·商喜画》:“京师外城西南隅 圣安寺 ,寺殿有 商喜 画壁。” 何其芳 《画梦录·独语》:“有一所落寞的古颓的屋子,画壁漫漶。”参见“ 壁画 ”。
(4).在壁上划记号。《新唐书·顺宗十一女传》:“ 永贞 元年,﹝ 汉阳公主 ﹞与诸公主皆进封。时戚近争为奢詡事,主独以俭,常用铁簪画壁,记田租所入。” ——《漢語大詞典》
释义为系统自动检索,难免有误,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