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混江龙】若说着胎元根蒂,只除是含光默默守虚极。
道妙玄微,先须要悟明心地,非容易。见放着古圣文书,内隐着真消息。
【混江龙】若说着胎元根蒂,只除是含光默默守虚极。去动中求静,静定是
幽微。默坐忘言方是道,群居缄口是道根基。有一等明师,自高自大,狂言诈语,
道听涂说,自把他元神昧。全不怕上天照察,也不怕六道轮回。
【油葫芦】道本无言行妙理,夺天地髓,就中只许自家知。无中生有人还会,
玉炉内常把阴阳来配。要进火功,莫得迟。双关透入泥丸内,自然显光辉。
【天下乐】金液还丹下玉梯。烹煎,白雪飞,黄芽渐长生天地。质体内真,
路不迷,化琼浆满玉池。
【后庭花】饥中饱饱后饥,饮醍醐滋肾水。将地户牢关闭,化真精吞玉蕊。
吐虹霓,黄庭内相会。见金公红了面皮,将婴儿和戊己,共元神相护持。
【柳叶儿】直赶到天宫里相会,有姹女雨泪悲垂。丁郎见了长吁气,配佳期,
霎时间聚散分离。
【金盏儿】山头雪巽风吹,甘露降饮刀圭。调停火候功夫细,久全阴静养神
龟。丹成金满屋,乌兔任东西。若是将坎离颠倒炼,魂魄养胎基。
【赏花时】暂选一片白雪满地堆,运二气相交饮玉杯。三田内温习,四相和
合体,五明宫守真实。
【幺】炼六尺身躯修自己,变七朵金莲到处随。配八卦跨鸾归,至九霄云外,
十分的显雄威。
【煞尾】十载苦修行,九陌为活计。八百行修成玉体,七星剑从来除下鬼。
六合内参透希夷。唱道习五祖无为,四内功夫谁得知!养三田聚美,有二天神
相济,现一轮明月照玄机。
【混江龙】若说着胎元根蒂,只除是含光默默守虚极。去动中求静,静定是
幽微。默坐忘言方是道,群居缄口是道根基。有一等明师,自高自大,狂言诈语,
道听涂说,自把他元神昧。全不怕上天照察,也不怕六道轮回。
【油葫芦】道本无言行妙理,夺天地髓,就中只许自家知。无中生有人还会,
玉炉内常把阴阳来配。要进火功,莫得迟。双关透入泥丸内,自然显光辉。
【天下乐】金液还丹下玉梯。烹煎,白雪飞,黄芽渐长生天地。质体内真,
路不迷,化琼浆满玉池。
【后庭花】饥中饱饱后饥,饮醍醐滋肾水。将地户牢关闭,化真精吞玉蕊。
吐虹霓,黄庭内相会。见金公红了面皮,将婴儿和戊己,共元神相护持。
【柳叶儿】直赶到天宫里相会,有姹女雨泪悲垂。丁郎见了长吁气,配佳期,
霎时间聚散分离。
【金盏儿】山头雪巽风吹,甘露降饮刀圭。调停火候功夫细,久全阴静养神
龟。丹成金满屋,乌兔任东西。若是将坎离颠倒炼,魂魄养胎基。
【赏花时】暂选一片白雪满地堆,运二气相交饮玉杯。三田内温习,四相和
合体,五明宫守真实。
【幺】炼六尺身躯修自己,变七朵金莲到处随。配八卦跨鸾归,至九霄云外,
十分的显雄威。
【煞尾】十载苦修行,九陌为活计。八百行修成玉体,七星剑从来除下鬼。
六合内参透希夷。唱道习五祖无为,四内功夫谁得知!养三田聚美,有二天神
相济,现一轮明月照玄机。
词典释义
(系统自动检索释义,仅供参考。)混江龙(混江龍)hùn jiāng lóng
(1).曲牌名。属北仙吕宫。 元 王实甫 《西厢记》、 明 汤显祖 《牡丹亭》、 清 李渔 《奈何天》等戏曲均有此曲牌。
(2).我国古代的一种水雷。 明 宋应星 《天工开物·火器》:“混江龙:漆固皮囊裹炮沉于水底,岸上带索引机。囊中悬吊火石、火镰,索机一动,其中自发。敌舟行过,遇之则败。”
(3).刷荡沙泥的治河工具。木制,径一尺四寸,长五六尺,四面安铁叶如卷发,重凡三四百斤,沉入水底,以刷荡沙泥。《捻军史料丛刊·军情·同治七年七月十一日》:“ 淮扬 外江各砲船陆续撤回, 临清 以上浅阻堪虞,混江龙费工无用,可作罢论。” ——《漢語大詞典》
(2).我国古代的一种水雷。 明 宋应星 《天工开物·火器》:“混江龙:漆固皮囊裹炮沉于水底,岸上带索引机。囊中悬吊火石、火镰,索机一动,其中自发。敌舟行过,遇之则败。”
(3).刷荡沙泥的治河工具。木制,径一尺四寸,长五六尺,四面安铁叶如卷发,重凡三四百斤,沉入水底,以刷荡沙泥。《捻军史料丛刊·军情·同治七年七月十一日》:“ 淮扬 外江各砲船陆续撤回, 临清 以上浅阻堪虞,混江龙费工无用,可作罢论。” ——《漢語大詞典》
若 ruò/rě《國語辭典》
若 [ ruò ]
名- 一种香草。《楚辞·屈原·九章·惜往日》:「自前世之嫉贤兮,谓蕙若其不可佩。」唐·陆龟蒙〈美人〉诗:「犹欲悟君心,朝朝佩兰若。」
- 姓。如汉代有若章。
- 顺从。《左传·宣公三年》:「故民入川泽山林,不逢不若。」
- 及、比得上。《国语·晋语五》:「病未若死,祗以解志。」《论语·学而》:「未若贫而乐,富而好礼者也。」
- 奈。《左传·僖公十五年》:「寇深矣,若之何?」
- 如果、假如,表示假设。《左传·僖公二十三年》:「公子若反晋国,则何以报不谷?」唐·李贺〈金铜仙人辞汉歌〉:「天若有情天亦老,携盘独出月荒凉。」
- 至于,表示另提一件事。《孟子·梁惠王上》:「若民,则无恒产因无恒心。」《荀子·劝学》:「故学数有终,若其义则不可须臾舍也。」
- 或、或者,表示选择。《史记·卷一○七·魏其武安侯传》:「愿取吴王若将军头,以报父之仇。」《红楼梦·第七四回》:「将镜奁、妆盒、衾袱、衣包若大若小之物,一齐打开。」
- 乃、才。《国语·周语中》:「必有忍也,若能有济也。」
- 似、好像。如:「欣喜若狂」、「旁若无人」。《左传·定公四年》:「若闻蔡将先卫,信乎?」明·李时珍《本草纲目·卷四九·禽部·杜鹃》:「其鸣若曰:『不如归去。』」
- 你、你的。《庄子·齐物论》:「然则我与若与人俱不能相知也。」《史记·卷七·项羽本纪》:「吾翁即若翁,必欲烹而翁,则幸分我一杯羹。」
- 如此、这样。《书经·大诰》:「尔知宁王若勤哉?」唐·白居易〈见敏中初到邠宁秋日登城楼诗诗中颇多乡思因以寄和〉诗:「望乡心若苦,不用数登楼。」
若 [ rě ]
- 参见「般若」、「兰若」等条。
说 ( 說 説 ) shuō/shuì/yuè
说 [ shuō ]
◎ 用话劝说别人,使他听从自己的意见:游~。
◎ 古同“悦”。
- 用话来表达意思:~话。~明。演~。解~。
- 介绍:~合(a.从中介绍;b.商议;c.说和。“合”均读轻声)。~媒。
- 言论,主张:学~。著书立~。
- 责备:数~。
- 文体的一种,如韩愈的《师说》。
◎ 用话劝说别人,使他听从自己的意见:游~。
◎ 古同“悦”。
着 ( 著 ) zhuó/zháo/zhāo/zhe
着 [ zhuó ]
- 穿(衣):穿~。穿红~绿。~装。
- 接触,挨上:~陆。附~。不~边际。
- 使接触别的事物,使附在别的物体上:~眼。~笔。~色。~墨。~力。~想。~意(用心)。
- 下落,来源:~落。
- 派遣:~人前来领取。
- 公文用语,表示命令的口气:~即施行。
- 接触,挨上:~边。上不~天,下不~地。
- 感受,受到:~凉。~急。~忙。~风。~迷。
- 使,派,用:别~手摸。
- 燃烧,亦指灯发光:~火。灯~了。
- 入睡:躺下就~。
- 用在动词后,表示达到目的或有了结果:打~了。没见~。
- 下棋时下一子或走一步:~法。~数。一~儿好棋。
- 计策,办法:高~儿。没~儿了。
- 放,搁进去:~点儿盐。
- 应答声,表示同意:这话~哇!~,你说得真对!
- 助词,表示动作正在进行或状态的持续:走~。开~会。
- 助词,表示程度深:好~呢!
- 助词,表示祈使:你听~!
- 助词,用在某些动词后,使变成介词:顺~。照~办。
胎元 tāi yuán
(1).道教谓人的元气。《太平广记》卷二七引 前蜀 杜光庭 《仙传拾遗·唐若山》:“ 若山 尝好长生之道,弟 若水 ,为 衡岳 道士,得胎元谷神之要。”《全元散曲·点绛唇·道词》:“若説着胎元根蒂,只除是含光默默守虚极。”
(2).中医谓母体中培养胎儿的元气。《医宗金鉴·痘症心法要诀·痘原》:“痘禀胎元出不再,毒之深浅重轻识。”注:“古人谓痘禀胎毒,此定论也。惟禀於胎元,故一出不再出也。”《天雨花》第二四回:“谁知伤了胎元,至今未愈。”
(3).事物的初始。 郭沫若 《创造十年续篇》三:“先从文艺的胎元形态……追求出文艺的细胞成分。” ——《漢語大詞典》
(2).中医谓母体中培养胎儿的元气。《医宗金鉴·痘症心法要诀·痘原》:“痘禀胎元出不再,毒之深浅重轻识。”注:“古人谓痘禀胎毒,此定论也。惟禀於胎元,故一出不再出也。”《天雨花》第二四回:“谁知伤了胎元,至今未愈。”
(3).事物的初始。 郭沫若 《创造十年续篇》三:“先从文艺的胎元形态……追求出文艺的细胞成分。” ——《漢語大詞典》
根蒂 gēn dì
亦作“ 根蔕 ”。
(1).植物的根及瓜果的把儿。比喻事物的根基或基础。《三国志·蜀志·蒋琬传》:“今 魏 跨带九州,根蔕滋蔓,平除未易。” 唐 裴铏 《传奇·孙恪》:“向观弟神采,阴夺阳位,邪于正腑,真精已耗……根蒂荡动,骨将化土。” 清 孙枝蔚 《采苹》诗:“百物贵根蒂,汝独委行潦。” 郭沫若 《前茅·黄河与扬子江对话》诗:“就是一切欺人骗人的偶像……都要消毁得个干干净净,不许他们有一些根蒂留存!”
(2).谓依据。 宋 惠洪 《冷斋夜话·西昆体》:“然 荆公 晚年亦或喜之,而字字有根蔕。”《警世通言·陈可常端阳仙化》:“你却説这样没根蒂的话来!” ——《漢語大詞典》
(1).植物的根及瓜果的把儿。比喻事物的根基或基础。《三国志·蜀志·蒋琬传》:“今 魏 跨带九州,根蔕滋蔓,平除未易。” 唐 裴铏 《传奇·孙恪》:“向观弟神采,阴夺阳位,邪于正腑,真精已耗……根蒂荡动,骨将化土。” 清 孙枝蔚 《采苹》诗:“百物贵根蒂,汝独委行潦。” 郭沫若 《前茅·黄河与扬子江对话》诗:“就是一切欺人骗人的偶像……都要消毁得个干干净净,不许他们有一些根蒂留存!”
(2).谓依据。 宋 惠洪 《冷斋夜话·西昆体》:“然 荆公 晚年亦或喜之,而字字有根蔕。”《警世通言·陈可常端阳仙化》:“你却説这样没根蒂的话来!” ——《漢語大詞典》
只除 zhī chú
犹除非。 元 王实甫 《西厢记》第一本第一折:“九曲风涛何处显,只除是此地偏。”《水浒传》第一回:“天子要救万民,只除是太尉办一点志诚心。”《醒世姻缘传》第十九回:“你只除另娶了奶奶,俺两个还不知肯让不肯让哩!” ——《漢語大詞典》
是 shì《國語辭典》
是 [ shì ]
名- 对、正确。如:「自以为是」、「积非成是」。
- 事情。如:「国是」。
- 姓。如唐代有是光。
- 赞成、称赞。如:「是古非今」、「深是其言」。
- 表示肯定判断的话。如:「我是学生」、「他是外国人」、「老人与海的作者是海明威。」
- 表示存在的事实。如:「全身是伤」、「满身是汗」。
- 对命令的应答之词。如:「是,我这就去。」、「是,我马上就来。」
- 这。指示形容词。如:「是人」、「是日」。《论语·学而》:「夫子至于是邦也,必闻其政。」
- 此。指示代名词。《孟子·梁惠王上》:「是乃仁术也,见牛未见羊也。」
- 于是,表示前后相关。《书经·禹贡》:「桑土既蚕,是降丘宅土。」《管子·心术下》:「心安是国安也;心治是国治也。」
- 用于句中,使宾语提前。如:「惟命是从」、「惟利是图」、「惟你是问」。
含光 hán guāng
(1).蕴含光彩。 战国 楚 宋玉 《登徒子好色赋》:“此郊之姝,华色含光,体美容冶,不待饰装。”后以形容女子光彩动人。 清 陈裴之 《香畹楼忆语》:“肯向天涯托掌珠,含光佳侠意何如?”
(2).犹和光。谓内蕴不外露。比喻至德。 汉 蔡邕 《陈大丘碑文》:“赫矣 陈君 ,命世是生,含光醇德,为士作程。”《魏书·常景传》:“其赞 扬子云 曰:‘ 蜀江 导清流, 扬子 挹餘休。含光絶后彦,覃思邈前修。’”
(3).比喻随俗浮沉。 唐 李白 《行路难》诗之三:“有耳莫洗 潁川 水,有口莫食 首阳 蕨。含光混世贵无名,何用孤高比云月!”
(4).犹敛光。收敛光辉。 唐 刘禹锡 《洞庭秋月行》:“天鸡相呼曙霞出,敛影含光让朝日。”
(5).宝剑名。《列子·汤问》:“ 孔周 曰:‘吾有三剑,唯子所择……一曰含光,视之不可见,运之不知有。’” 清 汤璥 《〈交翠轩笔记〉后序》:“覩其剑,而无 薛烛 之识以察之,则含光、承影与苗山、羊头同利矣。” ——《漢語大詞典》
(2).犹和光。谓内蕴不外露。比喻至德。 汉 蔡邕 《陈大丘碑文》:“赫矣 陈君 ,命世是生,含光醇德,为士作程。”《魏书·常景传》:“其赞 扬子云 曰:‘ 蜀江 导清流, 扬子 挹餘休。含光絶后彦,覃思邈前修。’”
(3).比喻随俗浮沉。 唐 李白 《行路难》诗之三:“有耳莫洗 潁川 水,有口莫食 首阳 蕨。含光混世贵无名,何用孤高比云月!”
(4).犹敛光。收敛光辉。 唐 刘禹锡 《洞庭秋月行》:“天鸡相呼曙霞出,敛影含光让朝日。”
(5).宝剑名。《列子·汤问》:“ 孔周 曰:‘吾有三剑,唯子所择……一曰含光,视之不可见,运之不知有。’” 清 汤璥 《〈交翠轩笔记〉后序》:“覩其剑,而无 薛烛 之识以察之,则含光、承影与苗山、羊头同利矣。” ——《漢語大詞典》
默默 mò mò
(1).缄口不说话。《韩诗外传》卷十:“有諤諤争臣者,其国昌;有默默諛臣者,其国亡。” 宋 司马光 《论两浙不宜添置弓手状》:“臣职忝密近,官备藩方,不敢默默,理须上列。” 郭沫若 《残春》四:“从山下登上山顶时,彼此始终无言,便是坐在茶亭之中,也是相对默默。”
(2).幽寂无声。《楚辞·九章·悲回风》:“登石峦以远望兮,路眇眇之默默。” 洪兴祖 补注:“默默,寂无人声也。” 宋 王安石 《和张仲通见寄三绝句》之一:“默默此时谁会得,坐凴江阁看飞鸿。” 叶圣陶 《火灾》:“窗外雪花默默地落下,一切没有声息。”
(3).无知貌。《庄子·天运》:“荡荡默默,乃不自得。” 成玄英 疏:“默默,无知之貌。”《素问·刺腰痛篇》:“其病令人善言,默默然不慧。”
(4).不得意。《史记·魏其武安侯列传》:“故 魏其 日默默不得志。”《汉书·贾谊传》:“于嗟默默,生之亡故兮。” 颜师古 注引 应劭 曰:“默默,不得意也。” 唐 畅当 《南充谢郡客游澧州留赠宇文中丞》诗:“郁郁寡开颜,默默独行李。”
(5).暗暗地。《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八二回:“我看着那家人所招呼的,谅来就是姓 党 的了,默默的记在心里。” 洪深 《电影戏剧的编剧方法》第五章二:“譬如,求得五十万元的三成半,默默一算,即知是十七万五千。” ——《漢語大詞典》
(2).幽寂无声。《楚辞·九章·悲回风》:“登石峦以远望兮,路眇眇之默默。” 洪兴祖 补注:“默默,寂无人声也。” 宋 王安石 《和张仲通见寄三绝句》之一:“默默此时谁会得,坐凴江阁看飞鸿。” 叶圣陶 《火灾》:“窗外雪花默默地落下,一切没有声息。”
(3).无知貌。《庄子·天运》:“荡荡默默,乃不自得。” 成玄英 疏:“默默,无知之貌。”《素问·刺腰痛篇》:“其病令人善言,默默然不慧。”
(4).不得意。《史记·魏其武安侯列传》:“故 魏其 日默默不得志。”《汉书·贾谊传》:“于嗟默默,生之亡故兮。” 颜师古 注引 应劭 曰:“默默,不得意也。” 唐 畅当 《南充谢郡客游澧州留赠宇文中丞》诗:“郁郁寡开颜,默默独行李。”
(5).暗暗地。《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八二回:“我看着那家人所招呼的,谅来就是姓 党 的了,默默的记在心里。” 洪深 《电影戏剧的编剧方法》第五章二:“譬如,求得五十万元的三成半,默默一算,即知是十七万五千。” ——《漢語大詞典》
守虚 shǒu xū
(1).保持虚静。《邓析子·无厚》:“是知大道,不知而中,不能而成,无有而足。守虚责实而万事毕。” 晋 庾敳 《幽人箴》:“幽人守虚,仰钻玄远,敢草斯箴,敬咨黻冕。”
(2).谓心力衰弱。 汉 应劭 《风俗通·十反·赵相汝南李统》:“久抱重疾,气力羸露,耳聋目眩,守虚陨越,自分奄忽填壑。” ——《漢語大詞典》
(2).谓心力衰弱。 汉 应劭 《风俗通·十反·赵相汝南李统》:“久抱重疾,气力羸露,耳聋目眩,守虚陨越,自分奄忽填壑。” ——《漢語大詞典》
极 ( 極 ) jí
极 [ jí ]
- 顶端,最高点,尽头:登~(帝王即位)。登峰造~。
- 指地球的南北两端或电路、磁体的正负两端:~地(极圈以内的地区)。~圈。北~。阴~。
- 尽,达到顶点:~力。~目四望。物~必反。
- 最高的,最终的:~点。~限。~端。~致。
- 副词:表示最高程度:~其。~为(wéi )。
释义为系统自动检索,难免有误,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