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诗词网

【后庭花煞】有精神有伎俩,诸余里忒四行。

未知作者元代〕《【仙吕】点疑绛唇

问柳寻芳,惜花怜月,心狂荡。名姓高扬,处处人瞻仰。
  【混江龙】樽前席上,偶然相遇俏萧娘。闲通局肆,善晓宫商。樊素口偏宜
歌《白雪》,小蛮腰遍称舞《霓裳》。妖娆相。花无宿艳,玉无温香。
  【醉中天】行院都皆赏,女伴每尽伏降。宝髻钗攒金凤凰,万种风流相。一
见了教人断肠,可憎模样,宜梳宜画宜妆。
  【金盏儿】性温良,貌非常。晓诗书通合刺知棋象,兰心蕙性世无双。蛾眉
频扫黛,宫额淡涂黄。半弯罗袜窄,十指玉纤长。
  【后庭花煞】有精神有伎俩,诸余里忒四行。出格心肠俏,过人手段强。细
思量,风流模样,少个的亲心爱画眉郎。 赠妓
  淡扫蛾眉,粉容香腻,娇无力。绿鬓云垂,旖旎腰肢细。
  【混江龙】性资聪慧,对着这风花雪月有新题。金篦击节,翠袖擎杯。妙舞
几番银烛暗,清歌一曲彩云低。朝朝宴乐,夜夜佳期。偎红倚翠,绣幌罗帏。生
在这锦营花阵繁华地,逞风流在销金帐里,叙幽情在燕子楼西。
  【油葫芦】则这送旧迎新有尽期,少年时能有几?我则怕镜中白发老来催,
有一日花残色改容颜退,到头来怎是你终身计?床头又囊箧乏,门前又鞍马稀。
趁青春若得个良人配,怎做得张郎妇李郎妻?
  【天下乐】引的些俊俏郎君着意迷,使了虚脾;小儿识,陷人坑尽深难见底。
惹得人父母嫌,搬得人妻子离,便趱得钱财多有甚奇。
  【那吒令】盈斟着酒杯,则不如桑麻纺织;轻罗细丝,则不如荆钗布衣;珍
馐美味,则不如家常饭食。免得弃旧人迎新婿,到大来无是无非。
  【鹊踏枝】昨日个叙别离,今日个待相识。眼面前秋月春花,头直上兔走乌
飞。叹光阴白驹过隙,我则怕下场头乐极生悲。
  【寄生草】早寻个归秋日,急回头也是迟,谁待要陪狂伴醉筵间立,谁待要
迎妍卖俏门前倚,谁待要打牙讪口闲淘气。少不得花浓酒酽有时休,那其间东君
不管人憔悴。
  【金盏儿】费追陪,笑相随,东家会了西家会,每日家逢场作戏强支持。擎
杯淹翠袖,翻酒污罗衣。抵多少惜花春起早,爱月夜眠迟。
  【后庭花】唤官身无了期,做排场抵暮归。则待学不下堂糟糠妇,怎做得出
墙花临路岐?使了些巧心机,那里有真情实意。迷魂汤滋味美,纸汤瓶热火煨。
初相逢一面儿喜,才别离便泪垂。
  【青歌儿】趱下些家缘家计,做不着盘缠盘费。不问生熟办酒食,他便要弄
盏传杯。说是谈非,斜眼相窥,口角涎垂。吃得来东倒西歪醉淋漓,受不得腌
替气。
  【尾声】跳不出引魂灵的绮罗丛,迷子弟莺花队,费精神花朝月夕。醉舞狂
歌供宴集,樽席上做小伏低,敛愁眉强整容仪。你便是法酒肥羊不甚美,子不如
绩麻拈絮,随缘活计,那其间方是得便宜。

词典释义

  (系统自动检索释义,仅供参考。)
后庭精神伎俩诸余四行

后庭(後庭)hòu tíng
(1).犹后宫。 晋 潘岳 《西征赋》:“较面朝之焕炳,次后庭之猗靡。” 唐 韩愈 《顺宗实录五》:“良媛 董氏 ,备位后庭,素称淑慎,进升号位,礼亦宜之。”
(2).借指宫女。《隋书·炀帝纪下》:“帝后庭有子,皆不育之,示无私宠,取媚於后。”
(3).宫庭或房室的后园。《汉书·郊祀志下》:“如祠 世宗庙 日,有白鹤集后庭。”《警世通言·蒋淑真刎颈鸳鸯会》:“俟暮鼓既作,躡足而回,循墙至后庭。”
(4).《玉树后庭花》曲名的省称。 宋 王安石 《金陵怀古》诗之一:“ 东府 旧基留佛刹,《后庭》餘唱落船窗。” 元 萨都剌 《和张仲举清溪夜行》诗:“《后庭》遗曲依然在,商女能歌不忍听。” 清 金农 《五月二日吴孝廉瀚上舍濂招饮遍尝所藏名酝听吴下李周二生擫笛度曲醉成此诗》:“调变《伊》《凉》入破多,《后庭》还唱《定风波》。”参见“ 后庭花 ”。
(5).指肛门。 明 冯梦龙 《古今谭概·癖嗜·好外》:“ 俞 大夫 华麓 有好外癖,尝拟作疏奏上帝,欲使童子后庭诞育,可废妇人。”
后妃的宫庭。《文选·谢庄〈月赋〉》:“引玄兔於帝臺,集素娥於后庭。” 李周翰 注:“言照曜帝王之臺、后妃之庭。”  ——《漢語大詞典》
花 huā《國語辭典》

花 [ huā ]

  1. 被子植物的生殖器官,由許多變形的葉集生而成。包括花萼、花冠、花蕊、花托。可供人觀賞。如:「菊花」、「梅花」、「玫瑰花」。唐·崔護〈題都城南莊〉詩:「去年今日此門中,人面桃花相映紅。」
  2. 形狀像花的物體。如:「雪花」、「水花」、「浪花」、「爆米花」。
  3. 比喻美女。如:「姊妹花」、「解語花」、「交際花」、「尋花問柳」。唐·白居易〈霓裳羽衣歌〉:「嬌花巧笑久寂寥,娃館苧蘿空處所。」
  4. 姓。如唐代有花敬定。
  1. 有花的。如:「花季」。
  2. 有花紋的、雜色的。如:「花布」、「花貓」、「花邊」。
  3. 式樣、種類繁多的。如:「花式游泳」。
  4. 虛假的、巧妙的。如:「耍花招」、「花言巧語」。
  5. 模糊不清。如:「眼睛都花了。」
  6. 人心性不定、好玩樂稱為「花」。如:「花心大少」、「這個人很花,你最好不要和他交往。」
  1. 開花。唐·杜甫〈偪仄行〉:「辛夷始花亦已落,況我與子非壯年。」
  2. 耗費。如:「花錢」、「花時間」、「這些錢夠他花的了。」
煞 shā/shà《國語辭典》

煞 [ shà ]

  1. 凶神。如:「凶煞」、「惡煞」、「黑煞」。
  2. 參見「回煞 」條。
  1. 極、甚。如:「煞費苦心」。宋·柳永〈迎春樂·近來憔悴人驚怪〉詞:「近來憔悴人驚怪。為別後,相思煞!」
  2. 何、什麼。《紅樓夢·第六回》:「這是什麼愛物兒,有煞用呢?」

煞 [ shā ]

  1. 殺死。明·朱有燉〈清河縣繼母大賢〉:「王謙在莒城打煞人了,叫我寄個信去,報與他母親知。」同「殺 」。
  2. 停止。如:「煞車」。《紅樓夢·第九六回》:「黛玉煞住腳聽時,又聽不出是誰的聲音。」
有 yǒu/yòu《國語辭典》

有 [ yǒu ]

  1. 表事實、狀況的正面存在,與「無」相對。如:「有困難」、「有利有弊」、「有學問」、「有錢」、「擁有」、「面有飢色」。
  1. 豐足、富裕。如:「他是個非常富有的人。」《詩經·大雅·公劉》:「止基迺理,爰眾爰有。」
  2. 多,表示時間久或年齡大。如:「本店開設有年。」、「母親已有了年紀。」
  3. 故意。如:「有心犯錯應嚴懲,無心疏忽可原諒。」
  1. 置於名詞前,作音節的襯字。如:「有夏」、「有清」。《韓非子·五蠹》:「當舜之時,有苗不服,禹將伐之。」
  1. 某,表示不確定。如:「有一天晚上」、「有人說你做人很講義氣。」
  1. 姓。如漢代有有祿。

有 [ yòu ]

  1. 表示重複、反複、連續。唐·裴守真〈請重耕織表〉:「奸偽由此而生,黎庶緣斯而苦,此有國之大患也。」通「又」。
  1. 用於整數與餘數之間,表示數目的附加。如:「七十有七人」。《論語·為政》:「吾十有五而志於學,三十而立。」
精神 jīng shén
(1).指人的精气、元神。相对于形骸而言。《吕氏春秋·尽数》:“圣人察阴阳之宜,辨万物之利,以便生,故精神安乎形,而年寿得长焉。” 汉 王符 《潜夫论·卜列》:“夫人之所以为人者,非以此八尺之身也,乃以其有精神也。” 元 揭傒斯 《哭王十良仲》诗:“精神与时息,形质随日化。”
(2).指人的意识。《史记·太史公自序》:“道家使人精神专一,动合无形,赡足万物。” 清 刘大櫆 《见吾轩诗序》:“文章者,古人之精神所藴结也。” 孙中山 《军人精神教育》:“至于精神定义若何,欲求精确之界限,固亦非易,然简括言之,第知凡非物质者,即为精神可矣。”
(3).犹实质,要旨。事物的精微所在。 宋 王安石 《读史》诗:“糟粕所传非粹美,丹青难写是精神。”中国近代史资料丛刊《辛亥革命·立宪纪闻》:“各部尚书,出则为各部长官,入则为参预政务大臣,与外国内阁官制,其精神固无异也。” 鲁迅 《三闲集·〈近代世界短篇小说集〉小引》:“只顷刻间,而仍可借一斑略知全豹,以一目尽传精神。”
(4).精力体气。《韩诗外传》卷六:“劳矣 箕子 !尽其精神,竭其忠爱。” 宋 李清照 《〈金石录〉后序》:“﹝ 赵明诚 ﹞始负担捨舟,坐岸上,葛衣岸巾,精神如虎,目光烂烂射人,望舟中告别。”《红楼梦》第五五回:“ 王夫人 便觉失了膀臂,一人能有多少精神?凡有了大事,就自己主张;将家中琐碎之事,一应都暂令 李紈 协理。”
(5).形容人或物有生气。《世说新语·言语》“ 周僕射 ” 刘孝标 注引《晋纪》:“ 伯仁 仪容弘伟,善於俛仰应答,精神足以荫映数人。” 宋 范成大 《再题瓶中梅花》诗:“风袂挽香虽淡薄,月窗横影已精神。”《红楼梦》第四九回:“十数枝红梅,如胭脂一般,映着雪色,分外显得精神,好不有趣。” 老舍 《骆驼祥子》二十:“连大气也不出的 夏先生 也显着特别的精神。精神了两三天, 夏先生 又不大出气了。”
(6).心神;神志。指神情意态。 战国 楚 宋玉 《神女赋》:“精神怳惚,若有所喜,纷纷扰扰,未知何意。”《北齐书·废帝纪》:“ 文宣 怒,亲以马鞭撞太子三下,由是气悸语吃,精神时復昏扰。” 清 刘大櫆 《乡饮大宾金君传》:“遇事之盘错,其精神常镇定,而卒能有剖决以解其纷。”
(7).风采神韵。 宋 周美成 《烛影摇红》词:“风流天付与精神,全在娇波眼。” 元 钟嗣成 《一枝花·自序丑斋》套曲:“那里取 陈平 般冠玉精神, 何晏 般风流面皮;那里取 潘安 般俊俏容仪。” 鲁迅 《汉文学史纲要》第十篇:“ 明 王世贞 评《子虚》《上林》,以为材极富,辞极丽,运笔极古雅,精神极流动。”
(8).精明;机警。《宋书·谢弘微传》:“童幼时,精神端审,时然后言。”《续资治通鉴·宋仁宗皇祐五年》:“臣观方今之人,趋进者多,廉退者少,以善求事为精神,以能訐人为风采。” 老舍 《骆驼祥子》二:“有了炮声,兵们一定得跑,那么,他自己也该精神着点了。”
(9).神通。《西游记》第二回:“ 祖师 道:‘你等起去。’叫:‘ 悟空 ,过来!我问你弄甚么精神,变甚么松树?这个工夫,可好在人前卖弄?’”《西游记》第十六回:“你看他弄个精神,摇身一变,变做一个蜜蜂儿。”
(10).哲学名词。指人的意识、思维活动和一般的心理状态。为物质运动的最高产物。  ——《漢語大詞典》
伎俩(伎倆)jì liǎng
(1).技能;本领。 三国 魏 刘劭 《人物志·流业》:“盖人流之业,十有二焉……有伎俩。” 刘昞 注:“错意工巧。” 唐 贯休 《战城南》诗之一:“ 邯郸 少年辈,个个有伎俩。” 明 康对山 《述隐》曲:“愧无伎俩佐 虞 唐 ,堕落在儿曹细党。” 柳亚子 《论诗六绝句》:“一卷生吞 杜老 诗,圣人伎俩只如斯。”
(2).手段,花招。 元 刘时中 《端正好·上高监司》套曲:“吞象心肠歹伎俩,谷中添粃屑,米内插粗糠。”《醒世恒言·钱秀才错占凤凰俦》:“大尹喝退 高赞 ,唤 尤辰 上来,駡道:‘弄假成真,以非为是,都是你弄出这个伎俩!’” 清 百一居士 《壶天录》卷下:“妖妇进资甚巨,而贪婪无厌,鬼蜮伎俩,愈出愈奇。” 叶圣陶 《倪焕之》十二:“什么曾祖手里传下来的,什么旧契所载都图一点不差,明明是一派胡说,敲诈的伎俩!”
(3).犹言狡诈。《金瓶梅词话》第二十回:“我駡你句真伎俩,媚人狐党,衝一片假心肠。”  ——《漢語大詞典》
诸余(諸餘)zhū yú
(1).其他;其馀。 唐 王建 《赠人》诗之二:“朝回不向诸餘处,骑马城西检校花。”《敦煌变文集·八相变》:“未向此间来救度,且於何处大基缘,当时不在诸餘国,示现权居 兜率天 。” 元 关汉卿 《金线池》第三折:“只除了心不志诚,诸餘的所事儿聪明。”
(2).一切;种种。 唐 韩愈 《赠刘师服》诗:“朱颜皓颈讶莫亲,此外诸餘谁更数。” 宋 危稹 《渔家傲》词:“老去诸餘情味浅,诗情不上闲釵釧。” 元 马致远 《汉宫秋》第二折:“他诸餘可爱,所事儿相投。”  ——《漢語大詞典》
里 ( 裏 裡 ) lǐ《國語辭典》

里 [ lǐ ]

  1. 居所、居处。《诗经·郑风·将仲子》:「将仲子兮,无逾我里。」《孟子·离娄下》:「去三年不反,然后收其田里。」
  2. 街坊、巷弄。《后汉书·卷五四·杨震传》:「连里竟街,雕修缮饰,穷极巧技。」唐·韩愈〈柳子厚墓志铭〉:「今夫平居里巷相慕悦,酒食游戏相征逐。」
  3. 故乡。如:「故里」。《文选·江淹·别赋》:「割慈忍爱,离邦去里。」
  4. 今地方政府行政区域之一。在镇之下,邻之上,与村平行。
  5. 量词。计算长度的单位。古代以三百六十步为一里。今以一公里等于一千公尺。
  6. 内部。元·马致远〈四块玉·佐国心〉曲:「命里无时莫刚求,随时过遣休生受。」通「里」。
  7. 二一四部首之一。
忒 tè/tuī《國語辭典》

忒 [ tè ]

  1. 过分、过甚。元·关汉卿《救风尘·第一折》:「那做丈夫的忒老实。」《初刻拍案惊奇·卷七》:「官家作戏,忒没道理!」通「太」。
  1. 变更。《文选·王粲·赠士孙文始诗》:「龙虽勿用,志亦靡忒。」
  2. 差错、失误。《易经·豫卦·彖曰》:「故日月不过,而四时不忒。」
  1. 凶恶。《文选·陈琳·为袁绍檄豫州》:「而操遂承资跋扈,肆行凶忒。」
四行 sì háng
(1).指仁、义、礼、智四种德行。 马王堆 汉 墓帛书甲本《老子》卷后古佚书:“仁、义、礼、智之所由生也。四行之所和,和则同,同则善。”
(2).指孝、忠、信、悌四种德行。《吕氏春秋·正名》:“ 尹文 曰:‘今有人於此,事亲则孝,事君则忠,交友则信,居乡则悌。有此四行者,可谓士乎?’”按,“居乡则悌”,《孔丛子·公孙龙》引作“处乡则顺”。
(3).指妇德、妇言、妇容、妇功四种德行。亦称四德。《后汉书·列女传·曹世叔妻》:“女有四行,一曰妇德,二曰妇言,三曰妇容,四曰妇功。”参见“ 四德 ”。
(4).即四科。 汉 代以德行举士的四条标准。《汉书·何武传》:“光禄勋举四行,迁为 鄠 令。” 颜师古 注:“ 元帝 永光 元年詔举质朴、敦厚、逊让、有行义各一人。时詔书又令光禄岁以此科第郎从官,故 武 以此四行得举之也。”《后汉书·吴祐传》:“ 祐 以光禄四行迁 胶东侯 相。” 李贤 注引 应劭 《汉官仪》:“四行:敦厚、质朴、逊让、节俭也。”参见“ 四科 ”。
(5).佛教语。指菩提、福德、智慧、羯磨。《魏书·释老志》:“ 罗什法师 可谓神出五才,志入四行者也。” 唐 李邕 《岳麓寺碑》:“四行乐而不取,三贤登而更迁。”
谓讲究排场。 元 赵明道 《紫花儿·名姬》曲:“忒旖旎,忒风流,忒四行,堪写在 宣和 图上。”  ——《漢語大詞典》

释义为系统自动检索,难免有误,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