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诗词网

凭虚楼阁散虹光,积翠峰峦荡云影。

蓝智明代〕《题程芳远所得方方壶写大王峰

魏王炼丹武夷顶,石洞千年松桧冷。凭虚楼阁散虹光,积翠峰峦荡云影。

狂歌披发有金公,曾共方壶隐此中。半夜龙神问丹诀,西风一鹤度辽东。

方壶爱此不得住,西入仙岩种琪树。寻常一笔扫云烟,三十六峰在庭户。

鹅湖之水春茫茫,梅林独客又还乡。壶中点染出小米,溪上嵯峨怀大王。

我昔曾陪幔亭宴,别来岁月如飞电。王母青鸾夜不归,神君白马秋难见。

金蟾谷口久相期,铁笛岩前漫一吹。锦浪芙蓉晴滉瀁,翠屏茅屋晚参差。

洞门铁锁苍苔静,芝草琅玕满幽径。黄金大药鼎烟微,白木长镵山雪盛。

更约幽人把钓过,扁舟白发弄清波。刘郎载酒题春雨,九曲桃花入梦多。

词典释义

  (系统自动检索释义,仅供参考。)
凭虚楼阁虹光积翠峰峦云影

凭虚(憑虚)píng xū
(1).指 凭虚公子 。 晋 潘岳 《西征赋》:“指西宾所以言於东主, 安处 所以听於 凭虚 也。”
(2).虚构。 唐 刘知几 《史通·杂说下》:“ 宋玉 《高唐赋》云梦神女於 阳臺 。夫言并文章,句结音韵,以兹叙事,足验凭虚。” 宋 孙光宪 《北梦琐言·逸文一》:“ 温 以为凭虚,殊不介意。” 刘师培 《文说·记事篇》:“后世文人,饰词矫説,或尊己而卑人,或援古以证今,事每凭虚,词多乌有。”
(3).凌空。 南朝 梁 袁昂 《古今书评》:“ 张伯英 书如 汉武帝 爱道,凭虚欲仙。” 宋 张孝祥 《菩萨蛮·登浮玉亭》词:“微风吹笑语,白日鱼龙舞。此意忽翩翩,凭虚吾欲仙。” 明 陈汝元 《金莲记·赋鹤》:“呀!这道士凭虚而去,莫非就是飞鸣过舟之鹤乎?” 清 李渔 《蜃中楼·幻因》:“有龙宫二女,蜃阁凭虚。”
(4).无所依靠。 宋 叶适 《著作正字二刘公墓志铭》:“若募彼人响导,挟异国济师……凭虚蹈空,过为指料,将有临危失据之忧矣。此所谓决天下於一掷者也。”
犹言凌空。 元 陆文圭 《减字木兰花慢·滕王阁》词:“听佩玉鏘鸣,驂鸞小住,高阁凭虚。”  ——《漢語大詞典》
楼阁(樓閣)lóu gé
泛指楼房。阁,架空的楼。《后汉书·吕强传》:“造起馆舍,凡有万数,楼阁连接,丹青素堊,雕刻之饰,不可单言。” 唐 白居易 《长恨歌》:“楼阁玲瓏五云起,其中绰约多仙子。”《西游记》第三六回:“幸得那壁厢有楼阁不远,想必是庵观寺院,我们都到那里借宿一宵。”  ——《漢語大詞典》
散 sàn/sǎn《國語辭典》

散 [ sàn ]

  1. 分离。如:「分散」、「离散」、「烟消云散」。
  2. 分布、撒出。如:「散播」、「散发」、「天女散花」。
  3. 排遣、抒发。如:「散闷」、「散心」。唐·杜甫〈落日〉诗:「浊醪谁造汝,一酌散千忧。」
  4. 解雇、解职。如:「遣散」。
  5. 逃走。《孟子·梁惠王下》:「老弱转乎沟壑,壮者散而之四方者,几千人矣。」

散 [ sǎn ]

  1. 不自约束的。如:「懒散」。《荀子·修身》:「庸众驽散,则劫之以师友。」唐·杨倞·注:「散,不拘检者也。」
  2. 零碎、不紧凑。如:「散工」、「散沙」。
  3. 闲逸。如:「闲散」、「散官」。
  4. 杂乱、没有规则。如:「散乱」。《韩非子·大体》:「故至安之世,法如朝露,纯朴不散。」
  1. 分开、解体。如:「队伍散了」、「头发散了」。
  1. 药粉。如:「胃散」、「药散」、「消暑散」。
  2. 姓。如周代有散宜生。
虹光 hóng guāng
(1).彩色的光芒。 唐 高盖 《花萼楼赋》:“飞梁迴绕於虹光,藻井倒垂乎莲萼。” 秦牧 《艺海拾贝·鲜荔枝和干荔枝》:“有一次我跟人一起在黑夜里到浅海边上捕鱼,每一脚踩下去,海水就涌起了美丽的虹光,异常耀眼。”
(2).指虹的光彩。 明 顾瑛 《饯谢子兰分韵诗》:“回首虹光贯明月,新诗多付高飞鸿。”  ——《漢語大詞典》
积翠(積翠)jī cuì
(1).翠色重迭。形容草木繁茂。《文选·颜延之〈应诏观北湖田收诗〉》:“攒素既森蔼,积翠亦葱芊。” 张铣 注:“松柏重布,故云积翠。” 唐 杜甫 《玉台观》诗之一:“中天积翠玉臺遥,上帝高居絳节朝。” 宋 范成大 《谒南岳》诗:“浓嵐忽飘荡,积翠浮云端。” 清 金农 《宿焦山》诗:“縹緲松寥山,积翠下无路。”
(2).指青山。 唐 黄滔 《融结为河岳赋》:“吾欲炭鞴阴阳,鑪燃天地,鼓将邐迤之濬谷,写破连延之积翠。”
(3).指春季。 唐 刘长卿 《旅次丹阳郡遇康侍御宣慰召募》诗:“积翠下 京口 ,归潮落山根。”  ——《漢語大詞典》
峰峦(峯巒)fēng luán
亦作“峰峦”。 连绵的山峰。 唐 杜甫 《放船》诗:“青惜峯峦过,黄知橘柚来。” 宋 刘过 《行香子·山水扇面》词:“树阴中、酒旆低悬。峯峦空翠,溪水青连。” 叶圣陶 《从西安到兰州》:“南面远处的 秦岭 ,始而 终南山 ,既而 太白山 ,还有好些个叫不出名儿的峰峦,一路上轮替送迎。”  ——《漢語大詞典》
荡 ( 盪 蕩 ) dàng
荡 [ dàng ]
  1. 清除,弄光:~平。扫~。~除。倾家~产。
  2. 洗涤:洗~。涤~。~口(漱口)。
  3. 摇动:摇~。~漾。~桨。
  4. 行为不检,不受约束:~逸。放~。浪~。~子。~妇。狂~。~检逾闲。
  5. 四处走动:游~。逛~。
  6. 广大平坦的样子:浩~。
  7. 浅水湖:芦花~。
云影(雲影)yún yǐng
(1).云的影像。 南朝 梁元帝 《夜宿柏斋》诗:“烛暗行人静,帘开云影入。” 宋 叶梦得 《满江红》词:“云影淡,天容窄。晓风漪十顷,暖浮晴色。” 元 吴昌龄 《东坡梦》第一折:“这些时想晨鐘暮鼓,马足车尘,细看来恰便似云影空中尽。” 沙汀 《夏夜》:“水田明晃晃的,倒映着天光云影。”
(2).比喻妇女的美发。 宋 黄机 《眼儿媚》词:“鬔鬆两鬢飞云影,鈿合未梳妆。” 宋 陈著 《洞仙歌·次韵花蕊夫人》词:“冰肌玉骨,自清凉无汗。云影鬅鬙翠山远。”  ——《漢語大詞典》

释义为系统自动检索,难免有误,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