演漾怨楚云,虚徐韵秋烟。
岑参〔唐代〕《秋夕听罗山人弹三峡流泉》
皤皤岷山老,抱琴鬓苍然。
衫袖拂玉徽,为弹三峡泉。
此曲弹未半,高堂如空山。
石林何飕飗,忽在窗户间。
绕指弄呜咽,青丝激潺湲。
演漾怨楚云,虚徐韵秋烟。
疑兼阳台雨,似杂巫山猿。
幽引鬼神听,净令耳目便。
楚客肠欲断,湘妃泪斑斑。
谁裁青桐枝,縆以朱丝弦。
能含古人曲,递与今人传。
知音难再逢,惜君方年老。
曲终月已落,惆怅东斋眠。
衫袖拂玉徽,为弹三峡泉。
此曲弹未半,高堂如空山。
石林何飕飗,忽在窗户间。
绕指弄呜咽,青丝激潺湲。
演漾怨楚云,虚徐韵秋烟。
疑兼阳台雨,似杂巫山猿。
幽引鬼神听,净令耳目便。
楚客肠欲断,湘妃泪斑斑。
谁裁青桐枝,縆以朱丝弦。
能含古人曲,递与今人传。
知音难再逢,惜君方年老。
曲终月已落,惆怅东斋眠。
词典释义
(系统自动检索释义,仅供参考。)演漾 yǎn yàng
(1).水波荡漾。 三国 魏 阮籍 《咏怀》之七五:“汎汎乘轻舟,演漾靡所望。” 宋 贺铸 《减字浣溪沙》词:“秋水斜阳演漾金,远山隐隐隔平林。” 王闿运 《〈衡阳县志〉序》:“泉渠演漾。”
(2).飘摇貌。 唐 张籍 《登楼寄胡家兄弟》诗:“独上西楼尽日閒,林烟演漾鸟蛮蛮。” 宋 欧阳修 《龙溪》诗:“潺潺出乱峰,演漾緑萝风。” ——《漢語大詞典》
(2).飘摇貌。 唐 张籍 《登楼寄胡家兄弟》诗:“独上西楼尽日閒,林烟演漾鸟蛮蛮。” 宋 欧阳修 《龙溪》诗:“潺潺出乱峰,演漾緑萝风。” ——《漢語大詞典》
怨 yuàn《國語辭典》
怨 [ yuàn ]
动- 责备、怪罪、痛恨。如:「怨天尤人」、「任劳任怨」。《论语·里仁》:「事父母几谏,见志不从,又敬不违,劳而不怨。」《史记·卷一○七·魏其武安侯传》:「武安由此大怨灌夫、魏其。」
- 仇恨。如:「结怨」、「宿怨」、「以德报怨」、「恩怨分明」。《左传·成公三年》:「无怨无德,不知所报。」《礼记·儒行》:「儒有内称不避亲,外举不避怨。」
- 不满的、哀愁的。如:「怨言」、「怨妇」、「怨声载道」。唐·白居易〈杨柳枝二十二韵〉:「乐童翻怨调,才子与妍词。」
怨 [ yuān ]
- (一)之又音。
楚云(楚雲)chǔ yún
(1). 楚 天之云。《晋书·天文志中》:“ 韩 云如布, 赵 云如牛, 楚 云如日,宋云如车。”
(2).比喻女子秀美的发髻。 唐 杜审言 《戏赠赵使君美人》诗:“红粉青娥映 楚 云,桃花马上石榴裙。” 元 乔吉 《水仙子·赠姑苏朱阿娇会玉真李氏楼》曲:“合欢髻子 楚 云鬆,鬭巧眉儿翠黛浓。” 明 贾仲名 《萧淑兰》第一折:“髩軃 楚 云鬆,嬾对粧奩。” ——《漢語大詞典》
(2).比喻女子秀美的发髻。 唐 杜审言 《戏赠赵使君美人》诗:“红粉青娥映 楚 云,桃花马上石榴裙。” 元 乔吉 《水仙子·赠姑苏朱阿娇会玉真李氏楼》曲:“合欢髻子 楚 云鬆,鬭巧眉儿翠黛浓。” 明 贾仲名 《萧淑兰》第一折:“髩軃 楚 云鬆,嬾对粧奩。” ——《漢語大詞典》
虚徐 xū xú
(1).从容不迫;舒缓。《尔雅·释训》:“其虚其徐,威仪容止也。” 郭璞 注:“雍容都雅之貌。”按,今本《诗·邶风·北风》作“其虚其邪”。《淮南子·原道训》“原流泉浡,冲而徐盈” 汉 高诱 注:“冲,虚也。始出,虚徐流不止,能渐盈满。” 唐 张说 《崔礼部园亭得深字》:“窈窕留清馆,虚徐步晚阴。” 宋 司马光 《奉和大夫同年张兄会南园诗》:“茂林穿繚绕,微径步虚徐。”
(2).舒展;舒敞。 唐 杜甫 《阻雨不得归瀼西甘林》诗:“虚徐五株态,侧塞烦胸襟。” 清 李斗 《扬州画舫录·冈东录》:“楼北小室虚徐,疏櫺秀朗,盖 静照轩 也。”
(3).迟疑;盘旋。《文选·班固〈幽通赋〉》:“承灵训其虚徐兮,佇盘桓而且俟。” 李善 注:“虚徐,狐疑也。” 唐 岑参 《秋夕听罗山人弹三峡流泉》诗:“绕指弄呜咽,青丝激潺湲;演漾怨 楚 云,虚徐韵秋烟。” 宋 苏轼 《清风阁记》:“风起於苍茫之间,彷徨乎山泽,激越乎城郭道路,虚徐演漾,以汎汝之轩窗栏楯幔帷而不去也。” ——《漢語大詞典》
(2).舒展;舒敞。 唐 杜甫 《阻雨不得归瀼西甘林》诗:“虚徐五株态,侧塞烦胸襟。” 清 李斗 《扬州画舫录·冈东录》:“楼北小室虚徐,疏櫺秀朗,盖 静照轩 也。”
(3).迟疑;盘旋。《文选·班固〈幽通赋〉》:“承灵训其虚徐兮,佇盘桓而且俟。” 李善 注:“虚徐,狐疑也。” 唐 岑参 《秋夕听罗山人弹三峡流泉》诗:“绕指弄呜咽,青丝激潺湲;演漾怨 楚 云,虚徐韵秋烟。” 宋 苏轼 《清风阁记》:“风起於苍茫之间,彷徨乎山泽,激越乎城郭道路,虚徐演漾,以汎汝之轩窗栏楯幔帷而不去也。” ——《漢語大詞典》
韵 ( 韻 ) yùn《國語辭典》
韻 [ yùn ]
名- 聲韻學將漢字音節分為前後兩部分,開頭部分為聲,聲之後即為韻。最複雜的韻包括韻首、韻腹、韻尾三部分。參見「韻母 」條。
- 詩賦文學中的韻腳,或押韻之字,詩韻只考慮韻腹、韻尾是否相同。如東、公同屬一韻。南朝梁·劉勰《文心雕龍·聲律》:「異音相從謂之和,同聲相應謂之韻。」唐·王勃〈滕王閣序〉:「一言均賦,四韻俱成。」
- 和諧的聲音。如:「琴韻悠揚」。漢·蔡邕〈琴賦〉:「于是繁絃既抑,雅韻復揚。」
- 神態、風度、情趣。如:「風韻猶存」、「神韻」。晉·陶淵明〈歸園田居〉詩五首之一:「少無適俗韻,性本愛丘山。」《南史·卷二○·謝弘微傳》:「康樂誕通度,實有名家韻,若加繩染功,剖瑩乃瓊瑾。」
- 風雅、風趣。南朝宋·劉義慶《世說新語·言語》:「或言道人畜馬不韻,支曰:『貧道重其神駿。』」《醒世恆言·卷二五·獨孤生歸途鬧夢》:「卻恁般淒楚,忒煞不韻!該罰!該罰!」
秋烟(秋煙)qiū yān
(1).秋日的烟霭。 唐 卢照邻 《宴梓州南亭》诗:“长薄秋烟起,飞梁古蔓垂。” 唐 包佶 《奉和常阁老晚秋集贤院即事》:“秋烟凝縹帙,晓色上璇题。” 唐 李绅 《宿扬州水馆》诗:“轻檝过时摇水月,远灯繁处隔秋烟。”
(2).比喻易于消失的事物。 炉魂 《对于张之洞死后之湖南人》:“区区电禀,徒为恶障狂浪所销磨,百数十日间,孤诚热血,悉化秋烟。” ——《漢語大詞典》
(2).比喻易于消失的事物。 炉魂 《对于张之洞死后之湖南人》:“区区电禀,徒为恶障狂浪所销磨,百数十日间,孤诚热血,悉化秋烟。” ——《漢語大詞典》
释义为系统自动检索,难免有误,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