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典释义
(系统自动检索释义,仅供参考。)田翁 tián wēng
老农夫。 唐 杜甫 《遭田父泥饮美严中丞》诗:“田翁逼社日,邀我尝春酒。” 唐 杜荀鹤 《题田翁家》诗:“田翁真快活,婚嫁不离村。” ——《漢語大詞典》
笑 xiào《國語辭典》
笑 [ xiào ]
動- 因欣喜而在臉上露出快樂表情,或發出喜悅的聲音。如:「玩笑」、「嬉笑」、「微笑」。《論語·憲問》:「樂然後笑,人不厭其笑。」
- 譏笑、嘲笑。如:「見笑」、「恥笑」。《孟子·梁惠王上》:「以五十步笑百步,則何如?」唐·韓愈〈調張籍〉詩:「蚍蜉撼大樹,可笑不自量。」
- 致贈時,希望對方接受的敬辭。如:「笑納」。《水滸傳·第二回》:「特地使小校送些薄禮,酬謝大郎不殺之恩,不要推卻,望乞笑留。」
相 xiāng/xiàng《國語辭典》
相 [ xiāng ]
副- 彼此、交互,两方面都进行的。如:「互相」、「守望相助」、「两地相思」。《庄子·大宗师》:「四人相视而笑,莫逆于心,遂相与为友。」唐·崔护〈题都城南庄〉诗:「去年今日此门中,人面桃花相映红。」
- 比较一下,合并著说两方面比较的结果。如:「相异」、「相像」、「相得益彰」、「旗鼓相当」。
- 由交互的意义演变为单方面的意义,表示动作是由一方对另一方进行。如:「有事相烦」、「实不相瞒」。《三国志·卷五四·吴书·鲁肃传》:「孤持鞍下马相迎,足以显卿未?」
- 姓。如明代有相世芳。
相 [ xiàng ]
动- 审视、察看。《说文解字·目部》:「相,省视也。」《左传·隐公十一年》:「量力而行之,相时而动,无累后人。」《喻世明言·卷四○·沈小霞相会出师表》:「又见沈炼一表非俗,立住了脚,相了一回。」
- 占视、辨察,以断吉凶祸福。如:「相字」。《周礼·地官·大司徒》:「以相民宅,而知其利害。」《史记·卷九二·淮阴侯传》:「相君之面,不过封侯,又危不安。」
- 辅佐、帮助。如:「相夫教子」。《易经·泰卦·象曰》:「辅相天地之宜。」《书经·大诰》:「周公相成王。」
- 掌管、治理。《左传·昭公九年》:「陈水属也,火水妃也,而楚所相也。」唐·柳宗元〈梓人传〉:「是足为佐天子、相天下法矣,物莫近乎此也。」
- 挑选、选择。《三国演义·第六五回》:「良禽相木而栖,贤臣择主而事。」
- 容貌、外形、模样。如:「长相」、「福相」、「吃相」、「窘相」、「穷酸相」。《西游记·第三五回》:「(孙行者)现了本相。」
- 职官名:➊ 百官之长,辅佐国君治理国政的人。如:「宰相」、「丞相」、「相国」。➋ 古代典礼中,辅导行礼的人。如:「傧相」。《论语·先进》:「宗庙之事,如会同,端章甫,愿为小相焉。」
- 搀扶瞎子的人。《荀子·成相》:「人主无贤,如瞽无相。」
- 乐器名。似鼓,敲击以控制音乐节拍。《礼记·乐记》:「始奏以文,复乱以武,治乱以相。」汉·郑玄·注:「相,即拊也,亦以节乐。拊者以韦为表,装之以糠。糠,一 名相,因以名焉。」
念 niàn《國語辭典》
念 [ niàn ]
动- 惦记、想念。如:「思念」、「挂念」。唐·白居易〈伤远行赋〉:「惟母念子之心,心可测而可量。」
- 忆念。佛教指将心清楚放在对象上而不忘失。如:「念佛」、「念施」。《大安般守意经·卷下》:「念出入息。」
- 吟诵、诵读。如:「念书」、「念经」、「念咒」。《红楼梦·第一四回》:「说著,便吩咐彩明念花名册,按名一个一个唤进来看视。」通「念」。
- 读、研习。如:「你现在念几年级?」、「他一念完中学,就开始工作了。」
- 反反复复述说著。如:「念念有词」、「她嘴巴一直念个不停」、「妈妈念你是为了你好。」
- 记住。《论语·公冶长》:「伯夷、叔齐,不念旧恶,怨是用希。」
- 怜爱。唐·李贺〈勉爱行二首送小季之卢山〉诗二首之二:「江干幼客真可念,郊原晚吹悲号号。」宋·李清照〈凤凰台上忆吹箫·香冷金猊〉词:「记取楼前绿水,应念我终日凝眸。」
- 极短的时间。如:「一念顷」、「念念分明」。《阿毘达磨俱舍释论·卷一六》:「偈曰:『一念。』释曰:『此上品忍但一刹那,无长时。』」
- 念头、想法。如:「杂念」、「一念之仁」。《红楼梦·第四回》:「这冯公子,空喜一场,一念未遂,反花了钱,送了命。」
- 二十。明·汤显祖《牡丹亭·第三九出》:「凑著个韶阳小道姑,年方念八,颇有风情。」通「廿」。
- 姓。如北周有念贤。
昏黑 hūn hēi
(1).天色黑暗。 唐 于鹄 《过凌霄洞天谒张先生祠》诗:“断崖昼昏黑,槎臬横隻椽。”《初刻拍案惊奇》卷五:“﹝猛虎﹞擒了 德容小姐 便走……那时夜已昏黑,虽然聚得些人起来,四目相视,束手无策。” 清 孙枝蔚 《为农》诗之三:“归家已昏黑,浊酒妇须谋。” 老舍 《龙须沟》第二幕:“黎明之前,满院子还是昏黑的。”
(2).比喻社会政治黑暗腐败。 茅盾 《宿莽·色盲》:“我们讲到国际政治的推移,你又说你只见一片昏黑,你成了精神上的色盲。” ——《漢語大詞典》
(2).比喻社会政治黑暗腐败。 茅盾 《宿莽·色盲》:“我们讲到国际政治的推移,你又说你只见一片昏黑,你成了精神上的色盲。” ——《漢語大詞典》
慎 shèn《國語辭典》
慎 [ shèn ]
动- 小心。如:「谨慎」。《论语·学而》:「敏于事而慎于言,就有道而正焉,可谓好学也已。」南朝宋·刘义庆《世说新语·德行》:「晋文王称阮嗣宗至慎,每与之言,言皆玄远,未尝臧否人物。」
- 重视。《荀子·彊国》:「必将慎礼义、务忠信然后可。」
- 与「勿」、「无」、「毋」等连用,表示吩咐告诫的话。《史记·卷七·项羽本纪》:「谨守成皋,则汉欲挑战,慎勿与战。」
- 姓。如晋代有慎修。
原陆(原陸)yuán lù
原野,田地。 汉 张衡 《东京赋》:“乘舆巡乎 岱岳 ,劝稼穡於原陆。” 晋 葛洪 《抱朴子·正郭》:“虽在原陆,犹恐沧海横流,吾其鱼也。” 唐 柳宗元 《田家》诗之三:“田翁笑相念,昏黑慎原陆。” ——《漢語大詞典》
释义为系统自动检索,难免有误,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