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典释义
(系统自动检索释义,仅供参考。)虽 ( 雖 ) suī
虽 [ suī ]
- ◎ 连词,把意思推开一层,表示“即使”或是“纵然”的意思,后面多有“可是”、“但是”相应:~然。~则。麻雀~小,五脏俱全。
有 yǒu/yòu《國語辭典》
有 [ yǒu ]
動- 表事實、狀況的正面存在,與「無」相對。如:「有困難」、「有利有弊」、「有學問」、「有錢」、「擁有」、「面有飢色」。
- 豐足、富裕。如:「他是個非常富有的人。」《詩經·大雅·公劉》:「止基迺理,爰眾爰有。」
- 多,表示時間久或年齡大。如:「本店開設有年。」、「母親已有了年紀。」
- 故意。如:「有心犯錯應嚴懲,無心疏忽可原諒。」
- 置於名詞前,作音節的襯字。如:「有夏」、「有清」。《韓非子·五蠹》:「當舜之時,有苗不服,禹將伐之。」
- 某,表示不確定。如:「有一天晚上」、「有人說你做人很講義氣。」
- 姓。如漢代有有祿。
有 [ yòu ]
副- 表示重複、反複、連續。唐·裴守真〈請重耕織表〉:「奸偽由此而生,黎庶緣斯而苦,此有國之大患也。」通「又」。
- 用於整數與餘數之間,表示數目的附加。如:「七十有七人」。《論語·為政》:「吾十有五而志於學,三十而立。」
良史 liáng shǐ
(1).优秀的史官。指能秉笔直书、记事信而有征者。《左传·宣公二年》:“ 孔子 曰:‘ 董狐 ,古之良史也,书法不隐。’”《汉书·司马迁传赞》:“然自 刘向 、 扬雄 博极羣书,皆称 迁 有良史之材……其文直,其事核,不虚美,不隐恶。” 南朝 梁 刘勰 《文心雕龙·史传》:“奸慝惩戒,实良史之直笔。”
(2).指信实之史书。 唐 苏鹗 《苏氏演义》卷上:“凡善恶必书,谓之良史。” 梁启超 《新史学·论书法》:“书法善则为良史,反是则为秽史。” ——《漢語大詞典》
(2).指信实之史书。 唐 苏鹗 《苏氏演义》卷上:“凡善恶必书,谓之良史。” 梁启超 《新史学·论书法》:“书法善则为良史,反是则为秽史。” ——《漢語大詞典》
才 cái《國語辭典》
才 [ cái ]
名- 天赋的能力、禀性。《孟子·告子上》:「富岁子弟多赖,凶岁子弟多暴,非天之降才尔殊也。」
- 力量、智慧。《诗经·鲁颂·駉》:「思无期,思马斯才。」汉·王充《论衡·实知》:「人才有高下,知物由学,学之乃知,不问不识。」通「材」。
- 有才能、智慧的人。如:「天才」、「英才」、「干才」。《孟子·离娄下》:「中也养不中,才也养不才。」《礼记·文王世子》:「凡语于郊者,必取贤敛才焉。」
- 讽称某类的人。如:「蠢才」、「奴才」。
- 姓。如明代有才宽。
- 方、始。如:「刚才」、「方才」、「戏才开锣」、「呆了半晌,我才会意过来。」《晋书·卷七九·谢安传》:「才小富贵,便豫人家事。」
- 仅。如:「他今年才五岁。」、「我身上才带五块钱。」
- 表示强调的语气。如:「我才不干呢!」、「他哪有累?我才累呢!」
直笔(直筆)zhí bǐ
指史官据事直书,无所避忌。 晋 葛洪 《抱朴子·吴失》:“若苟讳国恶,纤芥不贬,则 董狐 无贵於直笔, 贾谊 将受讥於《过秦》乎?” 南朝 梁 刘勰 《文心雕龙·史传》:“奸慝惩戒,实良史之直笔。” 唐 刘知几 《史通·曲笔》:“古来唯闻以直笔见诛,不闻以曲词获罪。” 宋 秦观 《司马迁》诗:“高辞振幽光,直笔诛隐恶,驰骋数千载,贯穿百家作。” 清 赵翼 《廿二史札记》卷二九:“按 宋濂 等修史时, 刘基 等方同在朝,而其先仕於 元 之处,直书不讳,此亦为直笔。” 柳亚子 《为微光出版社题壁》诗:“直笔自应存正义,谦辞何意托微光。” ——《漢語大詞典》
无所(無所)wú suǒ
(1).没有地方;没有处所。 汉 枚乘 《七发》:“今夫贵人之子,必宫居而闺处,内有保母,外有傅父,欲交无所。” 唐 韩愈 《祭张给事文》:“上不负汝,为此不祥,将死无所。” 清 蒲松龄 《聊斋志异·细柳》:“积数月,乞食无所,憔悴自归。”
(2).表示否定不必明言或不可明言的人或事物。《周礼·考工记·轮人》:“无所取之,取诸圜也。” 郑玄 注:“非有他也,圜使之然也。”《后汉书·杜乔传》:“先是 李固 见废,内外丧气,羣臣侧足而立,唯 乔 正色无所回橈。”《通典·食货九》:“ 后魏 初至 太和 钱货无所用也。” 明 陈文烛 《〈少室山房笔丛〉序》:“大哉 孔子 !博学无所成名。” 瞿秋白 《文艺的自由和文学家的不自由》:“漂亮是美,‘艺术的价值’也是美--抽象的美,无所附丽的美。” ——《漢語大詞典》
(2).表示否定不必明言或不可明言的人或事物。《周礼·考工记·轮人》:“无所取之,取诸圜也。” 郑玄 注:“非有他也,圜使之然也。”《后汉书·杜乔传》:“先是 李固 见废,内外丧气,羣臣侧足而立,唯 乔 正色无所回橈。”《通典·食货九》:“ 后魏 初至 太和 钱货无所用也。” 明 陈文烛 《〈少室山房笔丛〉序》:“大哉 孔子 !博学无所成名。” 瞿秋白 《文艺的自由和文学家的不自由》:“漂亮是美,‘艺术的价值’也是美--抽象的美,无所附丽的美。” ——《漢語大詞典》
申 shēn《國語辭典》
申 [ shēn ]
動- 陳述、說明。如:「申訴」。《楚辭·屈原·九章·抽思》:「道卓遠而日忘兮,願自申而不得。」
- 舒展。漢·桓寬《鹽鐵論·利議》:「乃安得鼓口舌,申顏眉,預前論議是非國家之事也。」《文選·曹植·洛神賦》:「申禮防以自持。」通「伸」。
- 地支的第九位。
- 時辰名。約當下午三時至五時。
- 國名。故址約於今大陸地區河南省南陽縣北方。
- 姓。如戰國時韓有申不害。
- 再、重複。《文選·陸機·辯亡論》:「而加之以篤固,申之以節儉。」《資治通鑑·卷一一五·晉紀三十七·安帝義熙六年》:「卿且申一戰,死復何晚!」
释义为系统自动检索,难免有误,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