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典释义
(系统自动检索释义,仅供参考。)空 kōng/kòng/kǒng《國語辭典》
空 [ kōng ]
形- 没有东西的。如:「空屋」、「空手而回」、「赤手空拳」。
- 不切实际的。如:「空言」、「空论」。《史记·卷六三·老子韩非传》:「畏累虚、亢桑子之属,皆空语无事实。」
- 广阔、高旷。如:「海阔天空」。《诗经·小雅·白驹》:「皎皎白驹,在彼空谷。」汉·毛亨·传:「空,大也。」
- 徒然、白白的。如:「空想」、「空欢喜一场」。唐·王勃〈滕王阁序〉:「孟尝高洁,空怀报国之情。」宋·岳飞〈满江红·怒发冲冠〉词:「莫等闲,白了少年头,空悲切。」
- 只、仅仅。唐·李颀〈古从军行〉:「年年战骨埋荒外,空见蒲桃入汉家。」
- 天、天际。如:「高空」、「晴空」、「星空」、「领空」、「皓月当空」。宋·苏轼〈赤壁赋〉:「舳舻千里,旌旗蔽空。」
- 虚无所有。如:「扑空」、「买空」、「卖空」。唐·白居易〈庐山草堂记〉:「堂西倚北崖右趾,以剖竹架空,引崖上泉。」
- 佛教认为一切事物的现象都有各自的因缘,并无实体的概念。如:「空门」、「色即是空,空即是色。」
空 [ kòng ]
名- 闲暇时间。如:「拨空」、「没空」、「抽空」。
- 间隙、可乘之机。元·马致远《汉宫秋·第二折》:「不想皇帝亲幸,问出端的,要将我加刑,我得空逃走了。」《喻世明言·卷一·蒋兴哥重会珍珠衫》:「这里婆子捉个空,招著陈大郎一溜溜进门来。」
- 腾出。如:「文章开头须空两格。」、「空出一点时间。」
- 缺乏、短少。如:「亏空」。唐·白居易〈春忆二林寺旧游因寄朗满晦三上人〉诗:「最惭僧社题桥处,十八人名空一人。」
- 尚未利用的,或缺少东西的。如:「空地」、「机舱内空得很。」
采 ( 埰 採 ) cǎi/cài《國語辭典》
采 [ cǎi ]
動- 摘取。《詩經·周南·關雎》:「參差荇菜,左右采之。」宋·陸游〈春晚即事〉詩四首之四:「老農愛犢行泥緩,幼婦憂蠶采葉忙。」
- 擇取。《史記·卷六·秦始皇本紀》:「采上古『帝』位號,號曰『皇帝』。」
- 蒐集。《漢書·卷三○·藝文志》:「故古有采詩之官,王者所以觀風俗,知得失,自考正也。」唐·柳宗元〈永州鐵爐步志〉:「予以為古有太史,觀民風,采民言。若 是者,則有得矣。」
- 掘取。漢·桓寬《鹽鐵論·復古》:「往者豪強大家,得管山海之利,采鐵石鼓鑄煮鹽。」
- 有顏色的帛。《漢書·卷九一·貨殖傳》:「文采千匹。」唐·顏師古·注:「帛之有色者曰采。」
- 色彩。《禮記·月令》:「命婦官染采。」
- 神色。如:「神采」、「興高采烈」。《漢書·卷六八·霍光傳》:「初輔幼主,政自己出,天下想聞其風采。」《儒林外史·第八回》:「前晤尊公大人,幸瞻丰采。」
- 文彩。《楚辭·屈原·九章·懷沙》:「文質疏內兮,眾不知余之異采。」南朝梁·劉勰《文心雕龍·情采》:「繁采寡情,味之必厭。」
采 [ cài ]
- 參見「采地 」條。
江蓠(江蘺)jiāng lí
(1).见“ 江离 ”。
(2).红藻的一种。藻体深褐色或暗红色,细圆柱状,有不规则的分枝。生在海湾浅水中。可提取琼胶,供食用及作工业原料用。也叫“龙须菜”。 ——《漢語大詞典》
(2).红藻的一种。藻体深褐色或暗红色,细圆柱状,有不规则的分枝。生在海湾浅水中。可提取琼胶,供食用及作工业原料用。也叫“龙须菜”。 ——《漢語大詞典》
吊 diào《國語辭典》
吊 [ diào ]
動- 懸掛。如:「懸吊」、「吊頸」、「上吊」。
- 收回、扣留。如:「他因違規駕駛而被吊銷執照。」
- 提取。如:「吊卷」。
- 到喪家慰問祭奠。如:「吊祭」、「哀吊」。同「弔 」。
- 懸掛的。如:「吊鐘」、「吊燈」、「吊橋」。
- 量詞。古代計算錢幣的單位。同「弔 」。
湘女
唐 李白 望夫石 有恨同湘女,无言类楚妃。 ——《骈字类编》
释义为系统自动检索,难免有误,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