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典释义
(系统自动检索释义,仅供参考。)非但 fēi dàn
不仅;何况。 汉 荀悦 《汉纪·哀帝纪下》:“以万不及一之时,求百不一遇之知,此下情所以不上通,非但君臣而凡言百姓亦如之。”《北史·魏彭城王勰传》:“汝非但辛勤,亦危险至极。”《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七七回:“那老太太却别有肺肠,非但不惊不吓,还要赶到房里,把席面扫个一空。” 瞿秋白 《饿乡纪程》三:“丈夫是小学教员,儿女非常的多,非但自己创不起小家庭,还非得遵从家族经济的原则,所谓仰事俯蓄,艰难得很。” ——《漢語大詞典》
畏 wèi《國語辭典》
畏 [ wèi ]
动- 恐惧、害怕。如:「人言可畏」。《易经·震卦·象曰》:「虽凶无咎,畏邻戒也。」《老子·第七四章》:「民不畏死,奈何以死惧之?」
- 敬服。《论语·子罕》:「后生可畏。焉知来者之不如今也。」《汉书·卷三四·黥布传》:「布善用兵,民素畏之。」
- 可怕的。《庄子·达生》:「夫畏涂者,十杀一人,则父子兄弟相戒也。」
蚕饥(蚕饥)
南北朝 吴均 拟古四首 其一 陌上桑 蚕饥妾复思,拭泪且提筐。
唐 李白 相和歌辞 子夜四时歌四首 春歌 蚕饥妾欲去,五马莫留连。
唐 高适 秋胡行 日暮蚕饥相命归,携笼端饰来庭闱。
唐 温庭筠 猎骑辞 蚕饥使君马,雁避将军箭。
宋 范成大 晒茧 叶贵蚕饥危欲死,尚能包裹一丝窠。
宋 陆游 鸟啼 三月闻黄鹂,幼妇闵蚕饥。
元 赵孟頫 题耕织图二十四首奉懿旨撰 织 其十六 四月 蚕饥当早归,秉心静以专。
元 顾瑛 西湖竹枝词二首 其二 陌上采桑桑叶稀,家中看蚕怕蚕饥。 ——《骈字类编》
唐 李白 相和歌辞 子夜四时歌四首 春歌 蚕饥妾欲去,五马莫留连。
唐 高适 秋胡行 日暮蚕饥相命归,携笼端饰来庭闱。
唐 温庭筠 猎骑辞 蚕饥使君马,雁避将军箭。
宋 范成大 晒茧 叶贵蚕饥危欲死,尚能包裹一丝窠。
宋 陆游 鸟啼 三月闻黄鹂,幼妇闵蚕饥。
元 赵孟頫 题耕织图二十四首奉懿旨撰 织 其十六 四月 蚕饥当早归,秉心静以专。
元 顾瑛 西湖竹枝词二首 其二 陌上采桑桑叶稀,家中看蚕怕蚕饥。 ——《骈字类编》
盈盈 yíng yíng
(1).仪态美好貌。盈,通“ 嬴 ”。《玉台新咏·古乐府〈日出东南隅行〉》:“盈盈公府步,冉冉府中趋。”《文选·古诗〈青青河畔草〉》:“盈盈楼上女,皎皎当窗牖。” 李善 注:“《广雅》曰:‘嬴,容也。’‘盈’与‘嬴’同。” 唐 牟融 《题陈侯竹亭》诗:“漠漠暝阴笼砌月,盈盈寒翠动 湘 云。” 宋 周邦彦 《瑞龙吟》词:“障风映袖,盈盈笑语。”
(2).充积貌;充盈貌。 晋 皇甫谧 《针灸甲乙经·脾胃大肠受病发腹胀满肠中鸣短气》:“腹中肠鸣,盈盈然食不化。” 宋 张孝祥 《雨中花慢》词:“神交冉冉,愁思盈盈,断魂欲遣谁招。” 明 汤显祖 《南柯记·御饯》:“摆天街色色珍奇,出关外盈盈车马。”
(3).清澈貌;晶莹貌。《古诗十九首·迢迢牵牛星》:“盈盈一水间,脉脉不得语。” 唐 白居易 《除官赴阙留赠微之》诗:“两乡默默心相别,一水盈盈路不通。” 宋 张先 《临江仙》词:“况与佳人分凤侣,盈盈粉泪难收。” 元 宫天挺 《范张鸡黍》第二折:“泪盈盈遗嘱自嗟咨,意迟迟怀恨漫寻思。” 清 吴甡 《感怀》诗:“盈盈星与汉,咫尺犹相望,况復万里远,音书岁月长。” ——《漢語大詞典》
(2).充积貌;充盈貌。 晋 皇甫谧 《针灸甲乙经·脾胃大肠受病发腹胀满肠中鸣短气》:“腹中肠鸣,盈盈然食不化。” 宋 张孝祥 《雨中花慢》词:“神交冉冉,愁思盈盈,断魂欲遣谁招。” 明 汤显祖 《南柯记·御饯》:“摆天街色色珍奇,出关外盈盈车马。”
(3).清澈貌;晶莹貌。《古诗十九首·迢迢牵牛星》:“盈盈一水间,脉脉不得语。” 唐 白居易 《除官赴阙留赠微之》诗:“两乡默默心相别,一水盈盈路不通。” 宋 张先 《临江仙》词:“况与佳人分凤侣,盈盈粉泪难收。” 元 宫天挺 《范张鸡黍》第二折:“泪盈盈遗嘱自嗟咨,意迟迟怀恨漫寻思。” 清 吴甡 《感怀》诗:“盈盈星与汉,咫尺犹相望,况復万里远,音书岁月长。” ——《漢語大詞典》
娇 ( 嬌 ) jiāo
娇 [ jiāo ]
- 美好可爱:~儿。~女。~艾(年轻貌美的女子)。~娆。~艳。~嗔。~逸(潇洒俊美)。
- 爱怜过甚,过分珍惜:~养。~惯。
- 柔弱:~弱。~小。~嫩。~气。
路 lù《國語辭典》
路 [ lù ]
名- 道路,供人马舟车等行走的途径。如:「陆路」、「水路」、「高速公路」。宋·岳飞〈满江红·怒发冲冠〉词:「三十功名尘与土,八千里路云和月。」
- 条理、纹理。如:「思路」、「纹路」。南朝梁·沈约〈瑞石像铭〉:「心路照通,有感斯顺。」
- 方法、途径。如:「生路」、「活路」。唐·王勃〈滕王阁序〉:「无路请缨,等终 军之弱冠。」
- 种类。如:「他们是那一路人?」《西游记·第五一回》:「这一路拳,走得似锦上添花。」
- 地区、区域。《三国演义·第一五回》:「自是东路皆平,令叔孙静守之。」《儒林外史·第四一回》:「这一日烧香回来,人见他是下路打扮,跟了他后面走的就有百十人。」
- 路线。如:「五路公车」。《水浒传·第五○回》:「今日宋江分兵做四路,来打本庄。」
- 姓。如汉代有路温舒。
傍 bàng《國語辭典》
傍 [ bàng ]
动- 靠近、依附。如:「依山傍水」、「傍柳而眠」。唐·柳宗元〈渔翁〉诗:「渔翁夜傍西岩宿,晓汲清湘燃楚竹。」
傍 [ bāng ]
动- 临近。如:「傍午」、「傍晚」。
傍 [ páng ]
名- 侧、边。《史记·卷一二六·滑稽传·淳于髡传》:「赐酒大王之前,执法在傍。」通「旁」。
- 汉字的偏旁。《水浒传·第二回》:「后来发迹,便将气毬那字去了毛傍,添作立人,便改作姓高名俅。」
- 姓。如唐代有傍企本。
- 别的、其他的。《后汉书·卷一三·隗嚣传》:「自今以后,手书相闻,勿用傍人解构之言。」通「旁」。
- 不正的。北齐·颜之推《颜氏家训·风操》:「偏傍之书,死有归杀。」通「旁」。
- 广泛、普遍的。《墨子·尚同中》:「己有善,傍荐之。」通「旁」。
释义为系统自动检索,难免有误,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