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诗词网

挨,金镜台;歪,金凤钗。

张可久元代〕《【中吕】山坡羊_别怀衣松罗

别怀

衣松罗扣,尘生鸳甃,芳容更比年时瘦。看吴钩,听秦讴,别离滋味今番又,湖水藕花堤上柳。飕,浑是秋;愁,休上楼。

春睡

花沾宫额,草香罗带,一春心事愁无奈。感离怀,梦多才,流莺只在朱帘外,午睡正浓惊觉来。挨,金镜台;歪,金凤钗。

感旧

凭高凝眺,临风舒啸,一番春事胡蝶闹。越山高,楚天遥,东风依旧桃花笑,金鞍少年何处了,牢,粗布袍。熬,白鬓毛。

闺思

云松螺髻,香温鸳被,掩春闺一觉伤春睡。柳花飞,小琼姬,一声雪下呈祥瑞,团圆梦儿生唤起。谁,不做美?吓,却是你!

词典释义

  (系统自动检索释义,仅供参考。)
金镜金凤

挨 āi/ái《國語辭典》

挨 [ āi ]

  1. 击打、推击。《广韵·上声·骇韵》:「挨,打也。」《列子·黄帝》:「既而狎侮欺诒,攩㧙挨抌,亡所不为。」
  2. 靠近、迫近。如:「挨近」。宋·王安石〈和王微之登高斋〉诗三首之一:「衡门兼旬限泥潦,卧听窾木鸣相挨。」
  3. 挤。《水浒传·第三六回》:「宋江分开人丛,也挨入去看时,却原来是一个使鎗棒卖膏药的。」
  4. 忍受、遭受。如:「挨打」、「挨骂」、「挨饿」。元·张国宾《合汗衫·第三折 》 :「我如今无舖无盖,教我冷难挨。」
  5. 拖延。《水浒传·第一六回》:「你们不替洒家打这夫子,却在背后也慢慢地挨。」
  6. 等待。如:「挨到十点,我们就有点心吃!」
  7. 依照次序。如:「挨家挨户」。
  8. 依靠。明·汤显祖《牡丹亭·第三六出》:「想独自谁挨?独自谁挨?」

挨 [ ái ]

  1. (一)​2.4.5.6.之又音。
金镜(金鏡)jīn jìng
(1).铜镜。《晋书·赫连勃勃载记》:“络以 隋 珠,綷以金镜。” 唐 许浑 《送卢先辈自衡岳赴复州嘉礼》诗之一:“秋水静磨金镜土,夜深寒结玉壶冰。” 宋 周邦彦 《过秦楼》词:“空见説鬢怯琼梳,容消金镜。渐懒趁时匀染。”
(2).比喻月亮。 唐 元稹 《泛江翫月》诗:“远树悬金镜,深潭倒玉幢。” 宋 陆游 《隔浦莲近拍》词:“烟霏散,水面飞金镜,露华冷。” 宋 刘克庄 《水调歌头·癸卯中秋作》词:“竞看 姮娥 金镜,争信仙人玉斧,费了一番修。”
(3).比喻显明的正道。《太平御览》卷七一七引《尚书考灵耀》:“ 秦 失金镜,鱼目入珠。” 郑玄 注:“金镜,喻明道也。” 南朝 梁 刘孝标 《广绝交论》:“盖圣人握金镜,阐风烈。” 前蜀 杜光庭 《普康诸公主为皇帝修金箓斋词》:“握金镜以御寰瀛,致衢樽而欢亿兆。”《三元里人民抗英斗争资料·全粤义士义民公檄》:“惟我大皇帝手握金镜,心秉玉衡,循以大事小之义,而由顺于天防,非挟逼处之嫌,而密为之备。”
(4).指对人进行讽谕的文章和书籍。 唐 康骈 《剧谈录·宣室夜召翰林学士》:“朕听政之暇,未尝不披寻史籍,此读者先朝所述金镜一卷,则《尚书·大禹謨》。” 清 侯方域 《拟追复杨涟等官爵廷臣谢表》:“金镜尚存,窃喜无 张公 之祭。”  ——《漢語大詞典》
台 ( 檯 臺 颱 ) tái/tāi《國語辭典》

台 [ tāi ]

  1. 大陸地區浙江省台州、天台山等地之台的舊讀。

台 [ yí ]

  1. 喜悅。《史記·卷一三○·太史公自序》:「唐堯遜位,虞舜不台。」通「怡」。
  1. 我。古人稱自己為「台」。《書經·湯誓》:「非台小子,敢行稱亂。」唐·盧肇〈漢堤〉詩:「流災降慝,天曷台怒。」
  2. 表示疑問的意思。相當於「何」、「什麼」。《書經·湯誓》:「今汝其曰:『夏罪其如台?』」《後漢書·四○·班彪傳下》:「罔光度而遺章,今其如台而獨闕也!」
  1. 姓。如明代有台元。
歪 wāi《國語辭典》

歪 [ wāi ]

  1. 不正。如:「歪头」、「歪斜」。
  2. 不正当的。如:「歪主意」、「上梁不正下梁歪」、「歪风不可长」。《水浒传·第九四回》:「本处有个歪学究,姓何名才。」
  1. 斜倾、偏向一边。如:「歪著头」。元·无名氏《独角牛·第二折》:「直打的这壁破,那壁伤,碜可可嘴塌鼻歪。」
  2. 暂时斜靠歇息。如:「在床上歪一会儿。」《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二八回》:「我送子明去了,便在书房里随意歪著,和衣稍歇。」

歪 [ wǎi ]

  1. 扭伤。如:「歪了脚」。
金凤(金鳳)jīn fèng
(1).金质的或金饰的凤形熏炉。 北齐 萧放 《冬夜咏妓》:“银龙衔烛烬,金凤起炉烟。”
(2).见“ 金凤凰 ”。
(3).台名。《北齐书·文宣帝纪》:“至是,三臺成,改 铜爵 曰 金凤 。” 南朝 陈 徐陵 《报尹义尚书》:“目悬 河阳 ,追 铜爵 而无远;神游 漳水 ,与 金凤 而俱飞。” 唐 王勃 《铜雀妓》诗之一:“ 金凤 邻 铜雀 , 漳河 望 鄴城 。”
(4).凤仙花的别称。 明 王象晋 《郡芳谱·花谱》:“凤仙……开花头翅羽足俱翘然如凤状,故又有金凤之名。”
(5).琵琶、琴、筝之属。因弦柱上端刻凤为饰,故称。 前蜀 牛峤 《西溪子》词:“捍拨双盘金凤,蝉鬢玉釵摇动。” 前蜀 魏承班 《菩萨蛮》词:“翠翘云鬢动,敛态弹金凤。” 华锺彦 注:“金凤:谓琴筝之属也。”  ——《漢語大詞典》
钗 ( 釵 ) chāi
钗 [ chāi ]
  1. 妇女的一种首饰,由两股簪子合成:金~。玉~。裙~(旧指妇女。亦称“钗裙”)。荆~布裙(形容妇女装束朴素)。

释义为系统自动检索,难免有误,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