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诗词网

沁梅疏影缺,攀桂片云愁,

徐再思元代〕《【中吕】红绣鞋 雪

白鹭交飞溪脚,玉龙横卧山腰,满乾坤无处不琼瑶。因风吹柳絮,和月点梅
梢,想孤山鹤睡了。 半月泉
  凿透林间山溜,平分天上中秋,菱花分破印寒流。沁梅疏影缺,攀桂片云愁,
待团圆掬在手。 道院
  一榻白云竹径,半窗明月松声,红尘无处是篷瀛。青猿藏火枣,黑虎听《黄
庭》,山人参内景。

词典释义

  (系统自动检索释义,仅供参考。)
梅疏攀桂片云

沁 qìn《國語辭典》

沁 [ qìn ]

  1. 渗入、渗进。如:「沁骨」、「沁入心脾」。唐·孙欣〈奉试冷井诗〉:「仙闱井初凿,灵液沁成泉。」
  2. 汲水。唐·韩愈、孟郊〈同宿联句〉:「义泉虽至近,盗索不敢沁。」
  1. 河川名。源出于大陆地区山西省沁源县北,东南流至河南省武涉县折南注入黄河。
梅疏(梅疏)
南北朝 萧绎 望春诗 叶浓知柳密,花尽觉梅疏。  ——《骈字类编》
影 yǐng《國語辭典》

影 [ yǐng ]

  1. 光线被遮挡而造成的阴暗形象。如:「人影」、「树影」、「阴影」。唐·李白〈月下独酌〉诗四首之一:「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
  2. 人、物的形象或图像。如:「摄影」、「背影」、「身影」。《水浒传·第三一回》:「写了武松乡贯、年甲、相模样,画影图形,出三千贯信赏钱。」《红楼梦·第三一回》:「老太太和舅母那日想是才拜了影回来。」
  1. 参见「影印 」条。
  2. 仿照、描摹。如:「这篇小说是影了此一真人实事所写成的。」南朝梁·刘勰《文心雕龙·通变》:「汉之赋颂,影写楚世。」
  3. 掩蔽、隐藏。《水浒传·第一六回》:「只见对面松林里影著一个人,在那里舒头探脑家望。」
缺 quē《國語辭典》

缺 [ quē ]

  1. 残破的。《淮南子·说林》:「为车者步行,陶者用缺盆。」唐·杜甫〈秋日夔州咏怀寄郑监李宾客一百韵〉:「缺篱将棘拒,倒石赖藤缠。」
  1. 缺口、空隙。宋·岳飞〈满江红·怒发冲冠〉词:「驾长车踏破,贺兰山缺。」
  2. 过错、不完美的地方。如:「缺失」、「完美无缺」。《书经·君牙》:「启祐我后人,咸以正,罔缺。」
  3. 职务的空额。如:「遗缺」、「肥缺」、「出缺」、「遇缺不补」。《儒林外史·第二二回》:「弟已受职县令,今发来应天候缺。」
  1. 短少、不足。如:「缺人」、「缺货」。南朝梁·刘勰《文心雕龙·练字》:「是以马字缺画,而石建惧死。」
  2. 衰微、衰弱。《史记·卷一七·汉兴以来诸侯王年表·序》:「厉、幽之后,王室缺,侯伯彊国兴焉,天子微,弗能正。」南朝梁·刘勰《文心雕龙·史传》:「昔者夫子闵王道之缺,伤斯文之坠。」
  3. 应到而未到。如:「缺席」、「缺课」、「缺勤」。
攀桂 pān guì
(1).攀援或攀折桂枝。语本 汉 淮南小山 《招隐士》:“攀援桂枝兮聊淹留。” 唐 杜甫 《八月十五日夜》诗之一:“满目飞明镜,归心折大刀。转蓬行地远,攀桂仰天高。”集注引 赵次公 曰:“言月中桂也。” 唐 皎然 《裴端公使君清席赋得青桂歌送徐长史》:“昔年攀桂为留人,今朝攀桂送归客。秋风桃李摇落尽,为君青青伴松柏。”
(2).喻科举登第。 唐 贾岛 《青门里作》诗:“若无攀桂分,秪是卧云休。” 元 马致远 《女冠子》套曲:“著领布袍虽故旧,仍存两枚宽袖,且遮藏著钓鰲攀桂手。”《初刻拍案惊奇》卷三四:“今试期日近,若迷恋于此,不惟攀桂无分,亦且身躯难保。”参见“ 折桂 ”。  ——《漢語大詞典》
片云(片雲)piàn yún
极少的云。 南朝 梁简文帝 《浮云诗》:“可怜片云生,暂重復还轻。” 唐 杜甫 《野老》诗:“长路关心悲 剑阁 ,片云何事傍琴臺。” 清 王夫之 《咏怀次韵》之二:“雷声偶逐片云起,轻碧无劳过雨凝。”  ——《漢語大詞典》
愁 chóu《國語辭典》

愁 [ chóu ]

  1. 忧伤的心绪。如:「离愁」、「乡愁」。唐·杜甫〈闻官军收河南河北〉诗:「却看妻子愁何在,漫卷诗书喜欲狂。」
  1. 忧虑、悲伤。如:「不愁吃穿」。唐·崔颢〈黄鹤楼〉诗:「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
  1. 忧伤的、惨淡的。如:「愁绪」、「愁眉苦脸」、「愁云惨雾」。唐·司空曙〈贼平后送人北归〉诗:「寒禽与衰草,处处伴愁颜。」

释义为系统自动检索,难免有误,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