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诗词网

冥心观宇宙,孰是同与各。

陈傅良宋代〕《张冠卿以前诗怀哉各努力人物古来少句为十诗

冥心观宇宙,孰是同与各。
夜旦无反恶,日出星河落。
此有齐人瑟,彼有荆人璞。
嗟余耳目短,岂故重然诺。

词典释义

  (系统自动检索释义,仅供参考。)
冥心观宇同与

冥心 míng xīn
(1).泯灭俗念,使心境宁静。《魏书·逸士传序》:“冥心物表,介然离俗,望古独适,求友千龄,亦异人矣。” 唐 修雅 《闻诵法华经歌》:“合目冥心子细听,醍醐滴入焦肠里。” 宋 叶适 《谢除华文阁待制提举嵩山崇福宫表》:“迄无显效於盛时,固合冥心於暮齿。”《红楼梦》第一一八回:“ 寳玉 自在静室,冥心危坐。”
(2).潜心苦思;专心致志。《晋书·隐逸传·辛谧》:“是故不婴於祸难者,非为避之,但冥心至趣而与吉会耳。” 宋 苏舜钦 《诏狱中怀蓝田高先生》诗:“仰首羡飞鸟,冥心思故山。” 明 谢榛 《四溟诗话》卷三:“难者虽紧要,且置之度外;易者虽不紧要,亦当冥心搜句。”中国近代史资料丛刊《辛亥革命·立宪纪闻》:“自甲午 中 日 一战,而吾国以东海大邦,见败於 扶桑 三岛,知微之士,乃冥心孤往,探索其由。”  ——《漢語大詞典》
观宇(觀宇)guān yǔ
宫殿楼阁。亦指道观佛寺。 晋 左思 《魏都赋》:“繚垣开囿,观宇相临。” 南朝 宋 傅亮 《为宋公至洛阳谒五陵表》:“观宇之餘,鞠为禾黍。”《北史·邢卲传》:“ 卲 缮修观宇,颇为壮丽,皆为之名题,有 清风观 、 明月楼 。” 清 姚鼐 《游灵岩记》:“当 苻坚 之世, 竺 僧 朗在 、 琨瑞 ,大起殿舍楼阁甚壮。其后頽废至尽。而 灵巖 自 宋 以来,观宇益兴。”  ——《漢語大詞典》
宙 zhòu《國語辭典》

宙 [ zhòu ]

  1. 古往今来无限的时间。如:「宇宙」。《淮南子·齐俗》:「往古来今谓之宙。」宋·苏轼〈次韵答章传道见赠〉诗:「并生天地宇,同阅古今宙。」
  2. 天空。唐·王勃〈七夕赋〉:「霜凝碧宙,水莹丹霄。」
孰 shú《國語辭典》

孰 [ shú ]

  1. 成熟。熟的本字。《說文解字·丮部》:「孰,食飪也。」清·段玉裁·注:「後人乃分別熟為生熟,孰為誰孰矣。」
  1. 誰。《論語·公冶長》:「孰謂微生高直?」唐·杜甫〈夏日李公見訪〉詩:「苦遭此物聒,孰謂吾廬幽?」
  2. 何、什麼。《論語·八佾》:「八佾舞於庭,是可忍也,孰不可忍也?」
是 shì《國語辭典》

是 [ shì ]

  1. 对、正确。如:「自以为是」、「积非成是」。
  2. 事情。如:「国是」。
  3. 姓。如唐代有是光。
  1. 赞成、称赞。如:「是古非今」、「深是其言」。
  2. 表示肯定判断的话。如:「我是学生」、「他是外国人」、「老人与海的作者是海明威。」
  3. 表示存在的事实。如:「全身是伤」、「满身是汗」。
  4. 对命令的应答之词。如:「是,我这就去。」、「是,我马上就来。」
  1. 这。指示形容词。如:「是人」、「是日」。《论语·学而》:「夫子至于是邦也,必闻其政。」
  1. 此。指示代名词。《孟子·梁惠王上》:「是乃仁术也,见牛未见羊也。」
  1. 于是,表示前后相关。《书经·禹贡》:「桑土既蚕,是降丘宅土。」《管子·心术下》:「心安是国安也;心治是国治也。」
  1. 用于句中,使宾语提前。如:「惟命是从」、「惟利是图」、「惟你是问」。
同与(同與)tóng yǔ
同类。 宋 罗大经 《鹤林玉露》卷二:“若谈夫子 孟軻 之文章,以浇光风霽月之胸次,则民吾同胞,物吾同与也。”  ——《漢語大詞典》
各 gè/gě《國語辭典》

各 [ gè ]

  1. 指代一定群体中的不同个体本身。如:「各自」。《论语·公冶长》:「盍各言尔志?」
  1. 每。如:「各个」。《史记·卷一二三·大宛传》:「令外国客遍观各仓库府藏之积。」

释义为系统自动检索,难免有误,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