私家无钱炉,平地无铜山。
一年十二月,每月有常令。君出臣奉行,谓之握金镜。
由兹六气顺,以遂万物性。时令一反常,生灵受其病。
周汉德下衰,王风始不竞。又从斩晁错,诸侯益强盛。
百里不同禁,四时自为政。盛夏兴土功,方春剿人命。
谁能救其失,待君佐邦柄。峨峨象魏门,悬法彝伦正。
银生楚山曲,金生鄱溪滨。南人弃农业,求之多苦辛。
披砂复凿石,矻矻无冬春。手足尽皴胝,爱利不爱身。
畬田既慵斫,稻田亦懒耘。相携作游手,皆道求金银。
毕竟金与银,何殊泥与尘。且非衣食物,不济饥寒人。
弃本以趋末,日富而岁贫。所以先圣王,弃藏不为珍。
谁能反古风,待君秉国钧。捐金复抵璧,勿使劳生民。
私家无钱炉,平地无铜山。胡为秋夏税,岁岁输铜钱。
钱力日已重,农力日已殚。贱粜粟与麦,贱贸丝与绵。
岁暮衣食尽,焉得无饥寒。吾闻国之初,有制垂不刊。
庸必算丁口,租必计桑田。不求土所无,不强人所难。
量入以为出,上足下亦安。兵兴一变法,兵息遂不还。
使我农桑人,憔悴畎亩间。谁能革此弊,待君秉利权。
复彼租庸法,令如贞观年。
京师四方则,王化之本根。长吏久于政,然后风教敦。
如何尹京者,迁次不逡巡。请君屈指数,十年十五人。
科条日相矫,吏力亦已勤。宽猛政不一,民心安得淳。
九州雍为首,群牧之所遵。天下率如此,何以安吾民。
谁能变此法,待君赞弥纶。慎择循良吏,令其长子孙。
三十男有室,二十女有归。近代多离乱,婚姻多过期。
嫁娶既不早,生育常苦迟。儿女未成人,父母已衰羸。
凡人贵达日,多在长大时。欲报亲不待,孝心无所施。
哀哉三牲养,少得及庭闱。惜哉万钟粟,多用饱妻儿。
谁能正婚礼,待君张国维。庶使孝子心,皆无风树悲。
由兹六气顺,以遂万物性。时令一反常,生灵受其病。
周汉德下衰,王风始不竞。又从斩晁错,诸侯益强盛。
百里不同禁,四时自为政。盛夏兴土功,方春剿人命。
谁能救其失,待君佐邦柄。峨峨象魏门,悬法彝伦正。
银生楚山曲,金生鄱溪滨。南人弃农业,求之多苦辛。
披砂复凿石,矻矻无冬春。手足尽皴胝,爱利不爱身。
畬田既慵斫,稻田亦懒耘。相携作游手,皆道求金银。
毕竟金与银,何殊泥与尘。且非衣食物,不济饥寒人。
弃本以趋末,日富而岁贫。所以先圣王,弃藏不为珍。
谁能反古风,待君秉国钧。捐金复抵璧,勿使劳生民。
私家无钱炉,平地无铜山。胡为秋夏税,岁岁输铜钱。
钱力日已重,农力日已殚。贱粜粟与麦,贱贸丝与绵。
岁暮衣食尽,焉得无饥寒。吾闻国之初,有制垂不刊。
庸必算丁口,租必计桑田。不求土所无,不强人所难。
量入以为出,上足下亦安。兵兴一变法,兵息遂不还。
使我农桑人,憔悴畎亩间。谁能革此弊,待君秉利权。
复彼租庸法,令如贞观年。
京师四方则,王化之本根。长吏久于政,然后风教敦。
如何尹京者,迁次不逡巡。请君屈指数,十年十五人。
科条日相矫,吏力亦已勤。宽猛政不一,民心安得淳。
九州雍为首,群牧之所遵。天下率如此,何以安吾民。
谁能变此法,待君赞弥纶。慎择循良吏,令其长子孙。
三十男有室,二十女有归。近代多离乱,婚姻多过期。
嫁娶既不早,生育常苦迟。儿女未成人,父母已衰羸。
凡人贵达日,多在长大时。欲报亲不待,孝心无所施。
哀哉三牲养,少得及庭闱。惜哉万钟粟,多用饱妻儿。
谁能正婚礼,待君张国维。庶使孝子心,皆无风树悲。
词典释义
(系统自动检索释义,仅供参考。)私家 sī jiā
(1).古代特指大夫以下的家。《礼记·礼运》:“冕弁兵革,藏於私家,非礼也,是谓胁君。” 孔颖达 疏:“私家,大夫以下称家。”《礼记·郊特牲》:“诸侯不敢祖天子,大夫不敢祖诸侯,而公庙之设於私家,非礼也。由三 桓 始也。”
(2).私人家里。与王朝、公家相对,泛指私人家室。亦指私人住宅。《战国策·秦策三》:“君(指 秦 相 应侯 )之禄位贵盛,私家之富过於三子(指 商鞅 、 吴起 、 文种 )。”《汉书·鲍宣传》:“﹝羣臣﹞志但在营私家,称宾客,为姦利而已。” 唐 韩愈 《论变盐法事宜状》:“百姓寧为私家载物,取钱五文。”《水浒传》第三九回:“当日这 黄文炳 在私家閒坐,无可消遣。” 瞿秋白 《饿乡纪程》十一:“到此听说 赤塔 亦可以找一私家寄住。”
(3).指私人从事著述者。《北史·李彪传》:“国之大籍,成於私家。”
(4).指已婚妇女的父母或兄弟之家。《列子·说符》:“邻之人有送其妻适私家者。” 汉 刘向 《列女传·鲁之母师》:“﹝ 鲁母 ﹞又召诸妇曰:‘妇人有三从之义……今诸子许我归视私家,虽踰正礼,愿与小子俱,以备妇人出入之制。’”
(5).谓营私以利于家。《书·吕刑》:“民之乱,罔不中听狱之两辞。无或私家于狱之两辞,狱货非寳。” 孙星衍 疏:“私者,《説文》云:‘自营谓之厶。’家,读如《檀弓》‘君子不家于丧’之‘家’……言无或自营而成家于狱也,以狱聚货不足寳也。”按,两辞,狱讼的双方。 ——《漢語大詞典》
(2).私人家里。与王朝、公家相对,泛指私人家室。亦指私人住宅。《战国策·秦策三》:“君(指 秦 相 应侯 )之禄位贵盛,私家之富过於三子(指 商鞅 、 吴起 、 文种 )。”《汉书·鲍宣传》:“﹝羣臣﹞志但在营私家,称宾客,为姦利而已。” 唐 韩愈 《论变盐法事宜状》:“百姓寧为私家载物,取钱五文。”《水浒传》第三九回:“当日这 黄文炳 在私家閒坐,无可消遣。” 瞿秋白 《饿乡纪程》十一:“到此听说 赤塔 亦可以找一私家寄住。”
(3).指私人从事著述者。《北史·李彪传》:“国之大籍,成於私家。”
(4).指已婚妇女的父母或兄弟之家。《列子·说符》:“邻之人有送其妻适私家者。” 汉 刘向 《列女传·鲁之母师》:“﹝ 鲁母 ﹞又召诸妇曰:‘妇人有三从之义……今诸子许我归视私家,虽踰正礼,愿与小子俱,以备妇人出入之制。’”
(5).谓营私以利于家。《书·吕刑》:“民之乱,罔不中听狱之两辞。无或私家于狱之两辞,狱货非寳。” 孙星衍 疏:“私者,《説文》云:‘自营谓之厶。’家,读如《檀弓》‘君子不家于丧’之‘家’……言无或自营而成家于狱也,以狱聚货不足寳也。”按,两辞,狱讼的双方。 ——《漢語大詞典》
无 ( 無 ) wú《國語辭典》
无 [ wú ]
名- 二一四部首之一。→「無」的異體字(11249)
钱炉(钱炉)
白居易赠友诗见铜山下 ——《骈字类编》
平地 píng dì
(1).平坦的地面。《左传·隐公九年》:“凡雨,自三日以往为霖。平地尺为大雪。”《史记·吴王濞列传》:“ 吴 多步兵,步兵利险; 汉 多车骑,车骑利平地。” 清 吴伟业 《哭志衍》诗:“歇鞍到平地,倏逢 锦城 乐。”
(2).平整地面。《论语·子罕》:“譬如平地,虽覆一簣,进,吾往也。”
(3).犹言突然;平白无故。 元 无名氏 《十样锦》套曲:“谁想驀然平地浪波生,怎知道祸从天降。”《金瓶梅词话》第三十回:“﹝ 西门庆 ﹞官禄临门,平地做了千户之职,就有如此美事。”《蕙风词话续编》卷二引 明 曹静照 《西江月》词:“鶯儿对对话花梢,平地把人惊觉。”
(4).平稳地;稳当地。《朱子全书》卷十六:“如人过得箇关了,便平地行将去。” 老舍 《骆驼祥子》十二:“拉车可以平地弄个三毛四毛的,作小买卖既要本钱,而且没有准能赚出三餐的希望。” ——《漢語大詞典》
(2).平整地面。《论语·子罕》:“譬如平地,虽覆一簣,进,吾往也。”
(3).犹言突然;平白无故。 元 无名氏 《十样锦》套曲:“谁想驀然平地浪波生,怎知道祸从天降。”《金瓶梅词话》第三十回:“﹝ 西门庆 ﹞官禄临门,平地做了千户之职,就有如此美事。”《蕙风词话续编》卷二引 明 曹静照 《西江月》词:“鶯儿对对话花梢,平地把人惊觉。”
(4).平稳地;稳当地。《朱子全书》卷十六:“如人过得箇关了,便平地行将去。” 老舍 《骆驼祥子》十二:“拉车可以平地弄个三毛四毛的,作小买卖既要本钱,而且没有准能赚出三餐的希望。” ——《漢語大詞典》
铜山(銅山)tóng shān
(1).蕴藏、出产铜矿的山。《史记·佞幸列传》:“﹝ 文帝 ﹞於是赐 邓通 蜀 严道 铜山,得自铸钱,‘邓氏钱’布天下。” 唐 罗隐 《后雪赋》:“至若涨盐池之水,屹铜山之巔,触类而生,不可殫言。” 清 吴伟业 《赠陆生》诗:“铜山一旦拉然崩,却笑 黔娄 此中死。”
(2).指金钱;钱库。 清 唐孙华 《时世公子行》:“铜山恨不移屋底,錙銖计算争锥刀。” 清 吴炽昌 《客窗闲话·呆官》:“眷恋铜山,徘徊阿堵。” 清 洪楝园 《后南柯·辞职》:“作清官不愿铜山大,作贜官须把黎民刮。” ——《漢語大詞典》
(2).指金钱;钱库。 清 唐孙华 《时世公子行》:“铜山恨不移屋底,錙銖计算争锥刀。” 清 吴炽昌 《客窗闲话·呆官》:“眷恋铜山,徘徊阿堵。” 清 洪楝园 《后南柯·辞职》:“作清官不愿铜山大,作贜官须把黎民刮。” ——《漢語大詞典》
释义为系统自动检索,难免有误,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