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诗词网

俸随日计钱盈贯,禄逐年支粟满囷。

白居易唐代〕《狂吟七言十四韵

亦知世是休明世,自想身非富贵身。但恐人间为长物,
不如林下作遗民。游依二室成三友,住近双林当四邻。
性海澄渟平少浪,心田洒扫净无尘。香山闲宿一千夜,
梓泽连游十六春。是客相逢皆故旧,无僧每见不殷勤。
药停有喜闲销疾,金尽无忧醉忘贫。补绽衣裳愧妻女,
支持酒肉赖交亲。俸随日计钱盈贯,禄逐年支粟满囷。
洛堰鱼鲜供取足,游村果熟馈争新。诗章人与传千首,
寿命天教过七旬。点检一生徼幸事,东都除我更无人。

词典释义

  (系统自动检索释义,仅供参考。)
日计盈贯年支

俸 fèng《國語辭典》

俸 [ fèng ]

  1. 薪资。以前单指官员所得的薪资、酬劳。如:「薪俸」、「月俸」、「高官厚俸」。《儒林外史·第七回》:「到七日上,李老爷果然奉旨出狱,只罚了三个月的俸。」
随 ( 隨 ) suí
随 [ suí ]
  1. 跟着:~从。~员。~葬。~即(立刻)。~行(xíng )。~身。~喜。~波逐流。~行(hāng )就市。
  2. 顺从,任凭:~意。~口。~宜。~和。~俗。~笔。~遇而安。
  3. 顺便,就着:~带。~手关门。
  4. 像:他长得~他父亲。
  5. 姓。
日计(日计)
周礼宰夫疏见日成下月后汉书章帝纪安静之吏悃愊无华日计不足 计有馀如襄城令刘方吏人同声谓之不烦虽未有它异斯亦殆近之矣畏庄子老聃之役有庚桑楚者遍得老聃之道以北居 垒之山其臣之画然知者去之其妾之挈然仁者远之臃肿之与居鞅掌之为使居三年畏垒大穰畏垒之民相与言曰庚桑子之始来吾洒然异之今吾日计之而不足岁计之而有馀庶几其圣人乎子胡不相与尸而祝之社而稷之乎夜淮南子天设日月列星辰调阴阳张四时日以暴之 以息之风以乾之雨以润之露以濡之其生物也莫见其所养而物长其杀物也莫见其所丧而物亡此之谓神明圣人象之故其起福也不见其所由而福起其除祸也不见其所以而祸除远之则迩延之则疏稽之弗得察之不虚日计无算岁计有馀  ——《骈字类编》
钱 ( 錢 ) qián
钱 [ qián ]
  1. 货币:铜~。金~。银~。~票。~币。~财。~庄。~粮。
  2. 费用:车~。买书的~。
  3. 财物:有~有势。
  4. 圆形像钱的东西:榆~。荷~。
  5. 中国市制重量单位,一两的十分之一。
  6. 姓。
盈贯(盈貫)yíng guàn
(1).谓引满弓弦,使弓背与弓弦之间的距离与箭同长。《庄子·田子方》:“ 列御寇 为 伯昏无人 射,引之盈贯。” 郭象 注:“盈贯,谓溢鏑也。”
(2).犹满贯。谓积钱甚多。贯,串钱绳。语本《左传·宣公六年》;“使疾其民,以盈其贯,将可殪也。” 唐 白居易 《狂吟七言十四韵》:“俸随日计钱盈贯,禄逐年支粟满园。”  ——《漢語大詞典》
禄 ( 祿 ) lù
禄 [ lù ]
  1. 古代官吏的俸给:~米。~位(借指官职)。~蠹(指追求官禄的人)。~食。俸~。无功受~。
  2. 福:“儿已薄~相,幸复得此妇”。
  3. 姓。
逐 zhú《國語辭典》

逐 [ zhú ]

  1. 追赶。如:「追逐」、「随波逐流」。唐·卢纶〈和张仆射塞下曲〉六首之三:「欲将轻骑逐,大雪满弓刀。」
  2. 驱走。如:「驱逐出境」、「逐出家门」、「逐客令」。
  3. 追求、追寻。《国语·晋语四》:「餍迩逐远,远人入服,不为邮矣。」唐·李白〈经乱离后天恩流夜郎忆旧游书怀赠江夏韦太守良宰〉诗:「误逐世间乐,颇穷理乱情。」
  4. 竞争、争夺。如:「角逐」。《后汉书·卷一七·冯异传》:「当兵革始起,扰攘之时,豪杰竞逐,迷惑千数。」
  5. 跟随。唐·杨发〈残花〉诗:「暖芳随日薄,残片逐风回。」
  6. 依次、按照顺序。如:「逐年增加」、「逐条说明」。
年支 nián zhī
全年支出。 唐 徐夤 《北园》诗:“生事罢求名与利,一窗书策是年支。” 宋 王安石 《乞制置三司条例》:“凡糴买税敛上供之物,皆得徙贵就贱,用近易远,令在京库藏年支见在之定数所当供办者,得以从便变卖,以待上令。”  ——《漢語大詞典》
粟 sù《國語辭典》

粟 [ sù ]

  1. 植物名。禾本科狗尾草属,一年生草本。叶似玉蜀黍而较狭长。花小而密,呈圆锥花序。果实为粒状,黄色,可食。为北方粮食之大宗。俗称为「小米」。
  2. 谷实的总称。《淮南子·诠言》:「量粟而舂,数米而炊,可以治家,而不可治国。」
  3. 俸禄。《史记·卷六一·伯夷传》:「义不食周粟,隐于首阳山,采薇而食。」
  4. 皮肤遇寒时在表面所起的小颗粒。宋·苏轼〈雪后书北台〉诗二首之二:「冻合玉楼寒起粟,光摇银海眩生花。」俗称为「鸡皮疙瘩」。
  5. 姓。如汉代有粟举。
满 ( 滿 ) mǎn
满 [ mǎn ]
  1. 全部充实,没有余地:~足。~意。充~。饱~。美~。~腔热血。琳琅~目。~载而归。
  2. 到了一定的限度:~员。~月。不~周岁。
  3. 骄傲,不虚心:自~。志得意~。
  4. 十分,全:~世界(到处)。~堂灌。~天飞。~园春色。
  5. 使满,斟酒:~上一杯酒。
  6. 中国少数民族,主要分布于辽宁、黑龙江、吉林、河北等省和北京市、内蒙古自治区:~族。~文。~汉全席。
  7. 姓。
囷 qūn《國語辭典》

囷 [ jūn ]

  1. 圆形的谷仓。《说文解字·囗部》:「囷,廪之圜者。」《诗经·魏风·伐檀》:「不稼不穑,胡取禾三百囷兮。」《国语·吴语》:「今吴民既罢,而大荒荐饥,市无赤米,而囷鹿空虚。」三国吴·韦昭·注:「员曰囷,方曰鹿。」

释义为系统自动检索,难免有误,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