舍尔介狄,维予胥忌。
瞻卬昊天,则不我惠?孔填不宁,降此大厉。邦靡有定,士民其瘵。蟊贼蟊疾,靡有夷届。罪罟不收,靡有夷瘳!
人有土田,女反有之。人有民人,女覆夺之。此宜无罪,女反收之。彼宜有罪,女覆说之。
哲夫成城,哲妇倾城。懿厥哲妇,为枭为鸱。妇有长舌,维厉之阶!乱匪降自天,生自妇人。匪教匪诲,时维妇寺。
鞫人忮忒,谮始竟背。岂曰不极,伊胡为慝?如贾三倍,君子是识。妇无公事,休其蚕织。
天何以刺?何神不富?舍尔介狄,维予胥忌。不吊不祥,威仪不类。人之云亡,邦国殄瘁!
天之降罔,维其优矣。人之云亡,心之忧矣。天之降罔,维其几矣。人之云亡,心之悲矣!
觱沸槛泉,维其深矣。心之忧矣,宁自今矣?不自我先,不自我后。藐藐昊天,无不可巩。无忝皇祖,式救尔后。
词典释义
(系统自动检索释义,仅供参考。)舍 ( 捨 ) shě/shè《國語辭典》
舍 [ shè ]
名- 房屋、住宅。如:「宿舍」、「田舍」、「房舍」、「茅舍」。
- 謙稱自己的住所。如:「寒舍」、「敝舍」。
- 飼養牲畜的地方。如:「豬舍」、「牛舍」。
- 宋元時代稱顯貴人家的子弟。多見於元人小說、戲曲中。元·關漢卿《救風塵·第一折》:「自家鄭州人氏,周同知的孩兒周舍是也。」元·武漢臣《玉壺春·第二折》:「近日有個客人,姓甚喚做甚舍。」
- 量詞。古代計算行軍里數的單位。三十里為一舍。如:「退避三舍」。《左傳·僖公二十三年》:「若以君之靈得反晉國,晉、楚治兵,遇於中原,其辟君三舍。」
- 一宿、一夜。《左傳·莊公三年》:「凡師一宿為舍,再宿為信,過信為次。」
- 住宿、居住。《左傳·宣公二年》:「宣子田於首山,舍于翳桑。」
- 止息、停止。《左傳·哀公十五年》:「舍於孔氏之外圃。」
- 安置。《戰國策·魏策二》:「王不如舍需於側,以稽二人者之所為。」
- 對人謙稱自己卑幼的親屬或親戚。如:「舍弟」、「舍妹」、「舍親」。
舍 [ shě ]
動- 放棄、放下。《論語·雍也》:「犁牛之子騂且角,雖欲勿用,山川其舍諸?」《荀子·勸學》:「鍥而不舍,金石可鏤。」通「捨」。
- 除去、除開。《孟子·公孫丑下》:「當今之世,舍我其誰也?」
- 止息、停止。《論語·子罕》:「逝者如斯夫,不舍晝夜。」
尔 ( 爾 ) ěr
尔 [ ěr ]
- 你,你的:~父。~辈。~汝(你我相称,关系密切)。~曹(你们这些人)。~虞我诈。
- 如此:偶~。不过~~。
- 那,其(指时间):~时。~后。
- 而已,罢了(亦作“耳”):“布衣之怒,亦免冠徒跣,以头抢地~”。
- 词尾,相当于“地”、“然”:卓~。率~(轻易地)。
介狄 jiè dí
犹言元凶。《诗·大雅·瞻卬》:“舍尔介狄,维予胥忌。” 马瑞辰 通释:“《説文》‘狄之为言淫辟也。’《广雅·释言》‘狄,辟也。’古或通以为淫辟之称。介狄谓大狄,犹云元恶也。”一说为披甲的北狄。《诗·大雅·瞻卬》:“舍尔介狄,维予胥忌。” 郑玄 笺:“介,甲也。乃舍女被甲夷狄来侵犯中国者,反与我相怨。” 高亨 注:“此二句言:你放开武装的 狄国 不管,只是忌恨我。” ——《漢語大詞典》
维 ( 維 ) wéi
维 [ wéi ]
- 系,连结:~系。~絷。
- 保持:~持。~护。~修。~生素。
- 纲:纲~(总纲,亦指法度)。
- 数学名词,几何学及空间理论的基本概念,通常的空间有“三维”,平面是“二维”,直线只有“一维”。
- 思考:思~(亦作“思惟”)。
- 以,因为:“~子之故,使我不能餐兮”。
- 文言助词,用于句首或句中:~新。~妙~肖。
- 姓。
予 yú/yǔ《國語辭典》
予 [ yú ]
代- 我。《论语·述而》:「天生德于予,桓魋其如予何?」唐·李白〈送郄昂谪巴中〉诗:「予若洞庭叶,随波送逐臣。」同「余 」。
予 [ yǔ ]
动- 给。如:「给予」、「赠予」、「授予」、「赋予」。《诗经·小雅·采菽》:「彼交匪纾,天子所予。」通「与」。
- 赞许。《管子·宙合》:「主盛处贤,而自予雄也。」《汉书·卷九七·外戚传下·孝成赵皇后传》:「鲁严公夫人杀世子,齐桓召而诛焉。《春秋》予之。」
胥 xū《國語辭典》
胥 [ xū ]
名- 古代掌管捉捕盗贼的官,后泛指小吏。如:「胥吏」。唐·柳宗元〈封建论〉:「是故有里胥而后有县大夫。」宋·梅尧臣〈田家语〉诗:「里胥扣我门,日夕苦煎促。」
- 姓。如春秋时晋有胥甲。
- 等待。《孟子·万章上》:「帝将胥天下而迁之焉。」《史记·卷四十三·赵世家》:「左师触龙言愿见太后,太后盛气而胥之。」
- 视察。《诗经·大雅·公刘》:「于胥斯原,既庶既繁。」
- 相、互相。《书经·大诰》:「惟大艰人,诞邻胥伐于厥室。」《公羊传·桓公三年》:「胥命者何?相命也。」
- 皆、都。《诗经·小雅·角弓》:「尔之教矣,民胥傚矣。」南朝梁·刘勰《文心雕龙·原道》:「天文斯观,民胥以傚。」
- 语末助词。表示语气。《诗经·大雅·韩奕》:「笾豆有且,侯氏燕胥。」
忌 jì《國語辭典》
忌 [ jì ]
动- 憎恶、妒恨。如:「妒忌」、「猜忌」。《文选·李康·运命论》:「以仲尼之谦也,而见忌于子西。」
- 怕、畏惧。如:「顾忌」、「肆无忌惮」。《左传·昭公六年》:「民知有辟,则不忌于上。」
- 禁戒。如:「忌讳」、「忌嘴」、「忌酒」、「生冷不忌」。
- 善妒的。《南史·卷四九·刘峻传》:「峻自序云:『敬通有忌妻,至于身操井臼。』」
- 亲丧之日称为「忌」。参见「忌日」、「忌辰」等条。
- 该禁戒的事。如:「犯口忌」。
释义为系统自动检索,难免有误,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