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典释义
(系统自动检索释义,仅供参考。)碧池 bì chí
水色清澄的池塘。 唐 李适 《帝幸兴庆池戏竞渡应制》诗:“拂露金舆丹旆转,凌晨黼帐碧池开。” 唐 吕温 《衡州夜后把火看花留客》诗:“红芳暗落碧池头,把火遥看且少留。” ——《漢語大詞典》
静照(静照)
唐 姚合 赋月华临静夜 静照遥山出,孤明列宿沈。
宋 黄庭坚 客自潭府来称明因寺僧作静照堂求予作 客从潭府渡河梁,籍甚传誇静照堂。
《韵府拾遗 啸韵》:苏轼诗作堂名静照此语子为谁 ——《骈字类编》
宋 黄庭坚 客自潭府来称明因寺僧作静照堂求予作 客从潭府渡河梁,籍甚传誇静照堂。
《韵府拾遗 啸韵》:苏轼诗作堂名静照此语子为谁 ——《骈字类编》
寒松 hán sōng
寒冬不凋的松树。常用来比喻坚贞的节操。《三国志·吴志·陆绩传》“ 陆绩 字 公纪 ” 裴松之 注引《姚信集》:“ 王蠋 建寒松之节而 齐王 表其里, 义姑 立殊俗之操而 鲁侯 高其门。”《晋书·庾阐传》:“伟哉兰生而芳,玉产而洁,阳葩熙冰,寒松负雪。” 唐 杜甫 《哭王彭州抡》诗:“翠石俄双表,寒松竟后凋。” 明 马銮 《聂隐娘》诗:“雄心到底愧寒松,何必藏名峯外峯。” ——《漢語大詞典》
影 yǐng《國語辭典》
影 [ yǐng ]
名- 光线被遮挡而造成的阴暗形象。如:「人影」、「树影」、「阴影」。唐·李白〈月下独酌〉诗四首之一:「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
- 人、物的形象或图像。如:「摄影」、「背影」、「身影」。《水浒传·第三一回》:「写了武松乡贯、年甲、相模样,画影图形,出三千贯信赏钱。」《红楼梦·第三一回》:「老太太和舅母那日想是才拜了影回来。」
- 参见「影印 」条。
- 仿照、描摹。如:「这篇小说是影了此一真人实事所写成的。」南朝梁·刘勰《文心雕龙·通变》:「汉之赋颂,影写楚世。」
- 掩蔽、隐藏。《水浒传·第一六回》:「只见对面松林里影著一个人,在那里舒头探脑家望。」
释义为系统自动检索,难免有误,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