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典释义
(系统自动检索释义,仅供参考。)戎 róng《國語辭典》
戎 [ róng ]
名- 兵器。《礼记·月令》:「天子乃教于田猎,以习五戎。」汉·郑玄·注:「五戎谓五兵:弓矢、殳、矛、戈、戟也。」
- 兵车。《左传·僖公三十三年》:「梁弘御戎,莱驹为右。」唐·柳宗元〈岭南节度飨军堂记〉:「其大小之戎,号令之用,则听于节度使焉。」
- 兵士。《易经·同人卦·象曰》:「伏戎于莽,敌刚也。」《国语·吴语》:「王不如设戎,约辞行成,以喜其民,以广侈吴王之心。」
- 军旅。如:「投笔从戎」。唐·皮日休〈白门表〉:「监戎者以闻。上赫然大怒,命大将职正其罪。」
- 战争。《书经·说命中》:「惟口起羞,惟甲胄起戎。」《新唐书·卷一二二·魏元忠传》:「是知大将临戎,以智为本。」
- 泛指西方的少数民族。《三国志·卷三五·蜀书·诸葛亮传》:「西和诸戎,南抚夷越。」
- 姓。如汉代有戎赐。
- 大。《诗经·周颂·烈文》:「念兹戎功,继序其皇之。」汉·毛亨·传:「戎,大。」
- 你、汝。《诗经·大雅·民劳》:「戎虽小子,而式弘大。」汉·郑玄·笺:「戎,犹女也。」
王 wáng/wàng《國語辭典》
王 [ wáng ]
名- 古代稱統治天下的君主。如:「君王」、「帝王」、「國王」。《書經·洪範》:「天子作民父母,以為天下王。」
- 古代封建社會中地位在公侯之上的爵位。秦漢以後,天子的伯叔兄弟及異姓藩王均稱為「王」。如:「淮南王」。《漢書·卷一九·百官公卿表上》:「諸侯王,高帝初置,金璽盭綬,掌治其國。」
- 泛稱同類中的首領。如:「萬獸之王」。唐·杜甫〈前出塞〉詩九首之六:「射人先射馬,擒賊先擒王。」《西遊記·第一回》:「那一個有本事的,鑽進去尋個源頭出來,不傷身體者,我等即拜他為王。」
- 技藝超群的人。如:「歌王」、「拳王」。
- 古代對祖父母輩的尊稱。參見「王父」、「王母」等條。
- 姓。如宋代有王安石。
- 古代諸侯朝見天子。《詩經·商頌·殷武》:「莫敢不來享,莫敢不來王。」《史記·卷四·周本紀》:「要服者貢,荒服者王。」
- 大。參見「王虺」、「王鮪」等條。
王 [ yù ]
- 《廣韻·入聲·燭韻》:「玉,說文本作王,隸加點以別王字。」同「玉 」。
王 [ wàng ]
動- 統治天下、稱王。《詩經·大雅·皇矣》:「王此大邦,克順克比。」《史記·卷七·項羽本紀》:「懷王與諸將約曰:『先破秦入咸陽者王之』。」
- 興盛、旺盛。《莊子·養生主》:「澤雉十步一啄,百步一飲,不蘄畜乎樊中,神雖王,不善也。」唐·李白〈贈張相鎬〉詩二首之二:「英烈遺厥孫,百代神猶王。」通「旺」。
子婿 zǐ xù
亦作“ 子婿 ”。 女儿的丈夫,女婿。《史记·张耳陈馀列传》:“ 高祖 从 平城 过 赵 , 赵王 朝夕袒韝蔽,自上食,礼甚卑,有子壻礼。” 北齐 颜之推 《颜氏家训·治家》:“妇人之性,率宠子壻而虐儿妇。” 唐 柳宗元 《祭杨凭詹事文》:“子婿谨以清酌庶羞之奠,昭祭于丈人之灵。” ——《漢語大詞典》
宠 ( 寵 ) chǒng
宠 [ chǒng ]
- 爱:~爱。~儿。~信。~幸。得~。失~。争~。
- 纵容,偏爱:别把孩子~坏了。
- 妾:纳~。
- 推崇:尊~。
汉国(漢國)hàn guó
汉 朝。亦借指其他汉族王朝。《汉书·翟方进传》:“天休於安帝室,兴我 汉国 。”《后汉书·安帝纪》:“今以侯嗣 孝和皇帝 后。其审君 汉国 ,允执其中。” 唐 荆叔 《题慈恩寺塔》诗:“ 汉国 山河在, 秦 陵草木深。” 唐 张说 《奉和送金城公主》:“戎王子壻宠, 汉国 舅家慈。” ——《漢語大詞典》
舅 jiù《國語辭典》
舅 [ jiù ]
名- 称谓:➊ 用以称母亲的兄弟。如:「舅舅」、「母舅」。《晋书·卷八五·何无忌传》:「何无忌,刘牢之之甥,酷似其舅。」➋ 用以称妻子的兄弟。如:「妻舅」、「大舅爷」、「小舅子」。也称为「舅子」。➌ 古代妇女尊称丈夫的父亲。如:「舅姑」。《礼记·檀弓下》:「昔者,吾舅死于虎,吾夫又死焉。」汉·郑玄·注:「夫之父曰舅。」
- 姓。如春秋时晋国有舅犯。
家慈 jiā cí
对人称自己的母亲。 清 胡寿颐 《小螺庵病榻忆语跋》:“女史亡矣! 张姥 犹时为予述往时携女史釵鈿求家慈修饰,家慈恒乐为之劳。” ——《漢語大詞典》
释义为系统自动检索,难免有误,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