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诗词网

如今老来也憔悴鬓如丝,都将定国安邦志,改为养性修身事。

杨景贤元代〕《杂剧·西游记·第二本

绛坛宝日丽璇霄淑景当空午篆高

三殿尽如灵宝界诸天齐降紫宸朝


第五折诏饯西行

(虞世南上,云)物估人烟万里通,皇风清穆九州同。未能奏上甘棠赋,先献商霖第一功。小官虞世南。奉观音佛法旨,荐陈玄奘于朝,小官引见天子。京师大旱,结坛场祈雨,玄奘打坐片时,大雨三日。天子赐金襕袈裟,九环锡仗,封经一藏,法一藏,轮一藏,号曰"三藏法师"。奉圣旨,驰驿马赴西天,取经归东土,以保国祚安康,万民乐业。将陈光蕊十八年,都准了月日,授了中书门下平章事,特进楚国公,殷氏封楚国夫人,赐公田四十顷,归老为农。今日奉圣旨,着百官有司都至霸桥,设祖帐排筵会,诸般社火,送三藏西行。(秦叔宝上,云)龙战河山二十秋,腰悬双锏觅封侯。老君堂上逢真主,四海风尘一鼓收。某秦叔宝是也。(房玄龄上,云)卸却征衣换紫袍,万年勋业半生劳。今朝已入瀛州选,怕向边廷见斗刀。某房玄龄是也。(相见科)(乐器、鼓板、众父老随唐僧上)(唐僧云)奉敕西行别九天,袈裟犹带御炉烟。祗园请得金经至,方报皇恩万万千。小僧自父母报仇之后,父母显荣还乡,师父回金山圆寂。小僧断送了,持心丧三年,未果所愿。至京祈雨,感天神相助,大雨三日,天子大喜,赐金襕袈裟,九环锡杖,封三藏法师,着往西天取经。我想来,小僧性命,也是佛天相保。今日报了父仇,荣显了父母,报答了祖师。我舍了性命,务要西天取得经来,平生愿足。今日辞了天子,便索登程去也。(众相见科)(唐僧云)小僧有何德能,敢劳百官耆老亲送?(虞云)奉圣旨着小官等霸桥祖帐。请师父下马,受了筵席便行。尉迟总管,也待来送,这早晚怎生不见来?(尉迟恭上,云)虎眼鞭麾动紫烟,龙鳞剑出倚青天。曾骑滑马诛雄信,稳奠唐基一万年。某乃十六大总管尉迟恭是也。俺闻得三藏法师往西天去取经,合当早去送。争奈金疮举发,不能行动。今日奉圣旨,率领百官前往,须索要走一遭。你看僧尼道俗,百官父老,诸杂社火都到。又值着春间天气,郊外好景物也呵。(唱)

【仙吕】【点绛唇】梅绽南枝,已经春事,三之二。桃杏参差,拂嗅香风至。

【混江龙】今日个早朝班次,公侯宰相会同时。亲传圣旨,总命诸司。赤羽诏传青彩凤,御炉香喷紫金狮。亲王驸马,国戚皇族,更和那商贾农工士。马停玉勒,酒泛金卮。

唐国江山,若非俺焉得大平!今日落得一身症候,为官待作何用!

【油葫芦】想俺那兴唐出战时,一日知他几个死,如今老来也憔悴鬓如丝,都将定国安邦志,改为养性修身事。往常时领大军,今日个拜国师。英雄将生扭得称居士,怎禁那天子自相辞?

【天下乐】这和尚伏虎降龙信有之,京师,诸弟子,焚香点烛齐叩齿。社火每鬼间着神,乐器中竹间着丝,闹起一座霸陵桥上市。

左右,接了马者。

【醉中天】幢幡上泥金字,写着道三藏是大唐师。钟鼓饶钹夹道施,求法语的挨着咨次。都是骏马雕鞍的健儿,读那孔夫子文字,着他们拜如来节外生枝。

(见科)(唐僧云)兀那年老的军官是谁?(尉迟云)弟子乃尉迟敬德,见居十六大总管之职。今奉圣旨来送法师,因金疮举发,不能乘骑,所以来迟。口占送行诗一章,望老师斤削:十万里程多少难,沙中弹舌授降龙。五天到日头应白,月落长安半夜钟。(唐僧云)好诗!好诗!小僧勉和咱:禅心善伏山中虎,慧性能降海内龙。直下顿然成一悟,浑如梦觉五更钟。(尉迟唱)

【金盏儿】才吟罢送行诗,似歌彻断肠词,生离别便与死相似。死呵,三十气断更无思,生呵,一心怀远恨,千丈系游丝。死呵,如梦幻泡影,那有再来时。

(唐僧云)多闻老将军英雄,愿对小僧说一遍者。(尉迟唱)

【赏花时】只是俺立国安邦志广施,杀将驱兵心不慈。若两阵对圆时,提着尉迟恭的名字,他每早魂不附其尸。(云)门旗开处,两阵对圆。(唱)

【幺】不刺刺却是战马拖缰敌将死,今日似困虎藏牙守洞时。因老病不能辞,奉圣旨勉强行之,问师父求取法名儿。

(唐僧云)军官如此言语,却便是诸佛种子。久后我之法律,仗你阐扬,真乃是禅林中大宝也,可名曰"宝林",与你摩顶受记者。(尉迟云)多谢师父。

【尾声】从今后演佛法领三宗,掌戒律兴诸寺,但依着吾师教旨。此去西行十万里,急回来两鬓如丝。本是一个五陵儿,他道我有佛子容姿。(唐僧云)从今后灭火性消豪气,发善心脱名利。(尉迟唱)师父着我将豪气消磨,将善心来使。(唐僧云)众官军民人等听着:小僧折一枝松,插在此道傍要他活。我去后,此松朝西,如朝东,小僧回也。(虞云)师父,无根如何得活?(唐僧云)小僧无根要有根,有相若无相。我若取经回,松枝往东向。朝西呵是去时,朝东呵回至。(尉迟云)师父沿路保重了,俺众人年年来此看松枝。(下)

(虞云)求了法语的便先回去,我辈为臣子者,问师父求法语儆戒。(唐僧云)众官,听小僧一句言语:为臣尽忠,为子尽孝。忠孝两全,余无所报。(杂云)师父,小人是个做斛斗的,求师父说咱。(唐僧云)咦,十合一升,十升一斗。量尽大仓粟,人心犹未朽。万事休将一概看,自然寿算能长久。(杂云)小人是个钉称的,求说法咱。(唐僧云)二八春秋分,一斤十六两。星星要见利,物物喜腾长。一权到手便均平,自然天地长培养。(妇云)小人是个开洞的,求法语咱。(唐僧云)怎生唤做开洞?(发科)(唐僧云)阴无阳不生,阳无阴不长。阴阳配合,不分霄壤。豆有豆畦,麦有麦垅。豆麦齐栽,号曰杂种。咦!能将夫妇人伦合,免使傍人下眼看。(众云)拜谢了师父。(并下)(唐僧云)驿子那里?打起驼垛马,趁早行一程。一点虔心从此发,五千妙法必须来。(下)


第六折村姑演说

(老张上,云)县令廉明决断良,吏胥不诈下村乡。连年麻麦收成足,一炷清香拜上苍。老张祖在长安城外住,生是个老实的傍城庄家。今日听得城里送国师唐三藏西天取经去,我庄上壮王二、胖姑儿都看去了。我也待和他们去,老人家赶他不上,回来了,说道好社火。等他们来家,教他敷演与我听,我请他吃分合落儿。(村厮儿先上)(胖姑儿上,云)王留、胖哥,等我等儿。(唱)

【双调】【豆叶黄】胖哥王留,走得来偏疾。王大、张三,去得便宜。胖姑儿天生得我忒认得,中表相随。壮王二离了官厅,直到家里。

(做见科)(张云)恁来家了,看甚么社火?对我细说一遍。(姑云)王留,你说与爷爷听。(张云)胖姑儿,则有你心精细,你说者。(姑唱)

【一糹呙儿麻】不是胖姑儿偏精细,官人每簇捧着个大檑椎。檑椎上天生得有眼共眉,我则道瓠子头葫芦对。这个人也索是跷蹊,甚么唐僧、唐僧,早是不和爷爷去看哩,枉了这遭。恰便似不敢道的东西,枉惹得傍人笑耻。

(张云)官人每怎么打扮送他?(姑云)好笑,官人每不知甚么打扮?

【乔牌儿】一个个子执白木植,身穿着紫搭背。白石头黄铜片去腰间系,一对脚似踏在黑瓮里。(张云)那是个皂靴。(姑唱)

【新水令】官人每腰屈共头低,吃得醉醺醺脑门着地。(张云)拜他哩。(姑唱)咿咿呜呜吹竹管,扑扑通通打牛皮。见几个无知,叫一会闹一会。

【雁儿落】见一个粉搽白面皮,红絟着油鬏髻。笑一声打一棒椎,跳一跳高似田地。

(张云)这是做院本的。(姑唱)

【川拨棹】更好笑哩,好着我笑微微,一个汉木雕成两个腿。见几个回回,舞着面旌旗,阿剌剌口里不知道甚的,妆着鬼,人多我看不仔细。

【七弟兄】我钻在这壁,那壁,没安我这死身己。滚将一个碌碡在根底,脚踏着才得见真实,百般打扮千般戏。

爷爷好笑哩。一个人儿将几扇门儿,做一个小小的人家儿,一片绸帛儿,妆着一个人,线儿提着木头雕的小人儿。

【梅花酒】那的他唤做甚傀儡,黑墨线儿提着红白粉儿,妆着人样的东西。飕飕胡哨起,咚咚地鼓声催,一个摩着大旗。他坐着吃堂食,我立着看筵席。两只腿板僵直,肚皮里似春雷。

【收江南】呀!正是坐而不觉立而饥,去时乘兴转时迟。说了半日,我肚皮里饿也。米凡子面合落儿带葱虀。霎时间日平西,可正是席间花影坐间移。看了一日,误了我生活也。

【随煞】雨余匀罢芝麻地,咱去那沤麻池里澡洗。唐三藏此日起身,他胖姑儿从头告诉了你。


第七折木叉售马

(神将引龙君上)(龙云)偃甲钱塘万万春,祝融齐驾紫金轮。只因误发烧空火,险化骊山顶上尘。小圣南海火龙。为行雨差迟,玉帝要去斩龙台上,施行小圣。谁人救我咱!(观音上,云)来者是谁?(龙叫云)我佛慈悲,救弟子咱。(观音云)你为甚来?(龙云)小圣南海沙劫驼老龙第三子。为行雨差迟,法当斩。我佛怎生救弟子咱!(观音云)神将且留人。老僧与你同见玉帝,救此龙君去来。(下)(观音上,云)恰才路边,逢火龙三太子,为行雨差迟,法当斩罪。老僧直上九天,朝奏玉帝,救得此神,着他化为白马一匹,随唐僧西天驮经,归于东上,然后复归南海为龙。传吾法旨,着木叉行者化作一个卖马的客商,送了龙君与唐僧护经。火龙护法西天去,白马驮经东土来。(下)(唐僧引驿夫上,云)善哉!善哉!离了长安,行经半载。于路有站,如今无了马站,只有牛站,近日这牛站也少。到化外边境,向前去不知甚么站?(驿夫云)师父,再行一月,前面是驴站。驴站再行一月,西番仛钹地面,是狗站。狗站再行一月,是炮站。(唐僧云)如何唤做炮站?(驿夫云)六根木柱,做一个架子,一根长木做炮梢,梢上一个大皮兜,长木根上,坠铁锤一万斤。使臣到,一交捽番,把绳子绑了,入兜炮,一榔椎打动关捩子,一炮送十里远。师父,与你那秃头做主咱。(唐僧云)说得怕起来。怎得一匹长行马,不拣几钱,罄其衣钵,买来驼载,省得打炮送了小僧。(驿夫云)这里那得卖马的来?(木叉行者上,云)我乃是观音弟子木叉行者的便是。奉我佛法旨,将火龙化作白马,送与唐僧去,好马呵。(唱)

【南吕】【一枝花】大宛国天产才,渥洼水龙媒种。带轻云一块雪,走落日四蹄风。长尾银鬃,驮双将无嫌重,出群驽立大功。胜普贤白象身高,赛师利青狮性勇!

【梁州第七】非伯乐谁知良马?有刘累方豢真龙。奉天佛牒玉帝敕将君送。又不比秦宫指鹿,晋代成功,与高僧代步。又不换美妓将从,且休言九逸还宫,更休论八骏腾空。这马跳青溪曾救蜀王,到紫陌还归塞翁,至乌江曾弃重瞳。离了普陀寺中,云行千里乘飞鞚,听一派乐音声动。遥望尘寰人一丛,元来是三藏师兄。

卖马!卖马!(唐僧云)客人从那里来?(木叉云)从长安来,要回去,没盘缠,卖这匹马。(唐僧云)这马中么?(木叉唱)

【牧羊关】这马你看一丈长头至尾,八尺高蹄至鬃,但一嘶凡马皆空。比豹月乌别样精神,比忽雷驳争些徒勇。又不是五色毛斑点,浑则是一片玉玲珑。影见在白云底,声传在明月中。

(唐僧云)不知性子如何?(木叉云)我说与你听者。

【隔尾】白日莫摘青丝鞚,黑夜何须水草笼,料糟铡刷不须用。他要行呵紧促,要歇时放松,又不比十二天闲耍簇捧。

(唐僧云)这马有长力远行么?(木叉唱)

【牧羊关】他曾到三足金乌窟,四蹄玉兔宫,他有吃天河水草神通。晋支遁性命也似看承,周姬满心肝一般敬重。(唐僧云)请个价钱,要几多?(木叉唱)联城壁休言买,千金价岂相容?(唐僧云)恁的小僧买不成,那得许多钱来?(木叉云)我赊与你如何?载你权离此,驮经却向东。

(唐僧云)素来不曾相识,如何赊与我?(木叉云)你认的我么?(唐僧云)不认得。(木叉云)我非凡人,乃观音佛上足徒弟木叉的便是。这马亦非凡马,乃南海火龙三太子,为行雨差迟,法当斩罪。我佛奏知玉帝,着他化为白马,与你代步驮经来。(唐僧云)焉有是理?(木叉云)你若不信,着你见本来面目者。(马下)(扮龙王上,云)我佛见弟子么?(木叉唱)

【斗虾蟆】金甲白袍灿,银装宝剑横,显恶姹的仪容。冲天入地势雄,撼岭拔山威重,离岩出洞雾濛,搅海翻江风送。变大塞破太空,变小藏入山缝。云气笼雨气从,溪源潭洞,江河淮孟,显耀神通。常言道最恶者无过于龙,哎!吾兄从今后不必把眉头纵。骑着龙马,引着部从,摩砻,松枝向东,来此相逢。上告师兄:小心去。俺师父预先与你寻着一个徒弟,在花果山等哩。

【尾】你西行似入游仙梦,我南往重归沧海中。到前途,莫惊恐。有山精,有大虫,有猿猴,有马熊。见放着龙君将老师奉,到花果山乱峰,相遇着悟空,取经卷回来受恩宠。


第八折华光署保

(观音引揭帝上,云)老僧为唐僧西游,奏过玉帝,差十方保官,都聚于海外蓬莱三岛。第一个保官是老僧,第二个保官李天王,第三个保官那吒三太子,第四个保官灌口二郎,第五个保官九曜星辰,笫六个保官华光天王,第七个保官木叉行者,第八个保官韦驮天尊,第九个保官火龙太子,第十个保官回来大权修利,都保唐僧,沿路无事。写了文书,要诸天画字。都画字了,则有华光未至。此时想必来也。(华光上,云)释道流中立正神,降魔护法独为尊。驱驰火部三千万,正按南方位丙丁。某乃佛中上善,天下正神。观音佛相请,须索走一遭。(唱)

【正宫】【端正好】差十大保官来,同九曜星君降,把唐僧于路堤防。天佛牒玉帝敕都交往,西天路收魔障。

【滚绣球】宣灵王将火部驱,胡总管将火律掌,火鸦鸣振惊天上,火瓢倾卒律律四远光茫。火丹袖五百,火轮踏一双,火葫芦紧缚师旷,使离娄拖定金枪。神中号作华光藏,佛会称为妙吉祥,正受天王。

【倘秀才】玉皇殿金砖是我藏,后土祠琼花是我赏,炒闹起天宫这一场。枪撞番四揭帝,砖打倒八金刚,众神祗索纳降。

【滚绣球】上天宫闹玉皇,下人间保帝王,保得他国无灾庶民无恙,因此上感威灵岁岁烧香。我将那五岳欺,五气掌,五瘟神遣之于霄壤,五音中徵为偏长。五星中让我在南天上坐,五方内将咱离位藏,谁不知五显高强。

(做见科)(观音云)天王,老僧今日为头,会十大保官,保唐僧西游去。恁诸仙圣众,如何主意?(华光唱)

【呆古朵】观音佛作保书名字,会诸天一处商量。则为宝藏在灵山,着这真僧离大唐。山水广多妖怪,途路远多魔障。因此上着众仙离阆苑,诸神往下方。

【笑和尚】二郎神神通广,五显圣驱兵将。顿剑摇环显出那英雄相,一路上保护唐三藏。轰雷掣电从天降,压伏定魔王。

【伴读书】我、我、我,使金枪法力强,恁、恁、恁,持宝杵威风壮。众神祗齐保护他无恙,恁、恁离了上方。他、他,往了西方,俺程程保护他消灾障。

【尾】诸佛众神多谦让,全在吾师做主张。保金经福无量,向花果山中再相访。

正名唐三藏登途路

村姑儿逞嚚顽

木叉送火龙马

华光下宝德关

词典释义

  (系统自动检索释义,仅供参考。)
如今老来憔悴如丝都将定国安邦改为养性修身

如今 rú jīn
现在。《史记·项羽本纪》:“ 樊噲 曰:‘大行不顾细谨,大礼不辞小让。如今人方为刀俎,我为鱼肉,何辞为?’” 唐 杜甫 《泛江》诗:“故国流清 渭 ,如今花正多。”《红楼梦》第七八回:“我这如今是天上的神仙来请,那里捱得时刻呢?” 丁玲 《母亲》三:“ 曼贞 便同她解释,说如今的世界不同了,女人也可以找出路的。”  ——《漢語大詞典》
老来(老來)lǎo lái
年老之后。 唐 杜甫 《哭韦大夫之晋》诗:“童孺交游尽,喧卑俗事牵。老来多涕泪,情在强诗篇。” 宋 陆游 《孤坐无聊每思江湖之适》诗:“老来閲尽荣枯事,万变惟应一笑酬。” 明 刘炳 《忆秦娥》词:“少年离别,老来依旧。”《儿女英雄传》第三十回:“若不早为筹画,到了那展转不开的时候,还是请公公重作出山之计,再去奔走来养活你我呢?还是请婆婆摒挡薪水,受老来的艰窘呢?”  ——《漢語大詞典》
也 yě《國語辭典》

也 [ yě ]

  1. 表示判断或肯定的语气。如:「是不为也,非不能也。」《史记·卷一·五帝本纪》:「舜,冀州之人也。」
  2. 表示疑问的语气。如:「何也?」、「孰可忍,孰不可忍也?」清·薛福成〈观巴黎油画院记〉:「此画果真邪?幻也?」
  3. 表示感叹的语气。如:「悲也!」《左传·成公二年》:「惜也!不如多与之邑。」
  4. 用来引起下文。《左传·襄公三十一年》:「子产之从政也,择能而使之。」《孟子·离娄下》:「地之相去也,千有余里。」
  5. 数事并举而论时用。《礼记·中庸》:「天地之道,博也,厚也,高也,明也,悠也,久也。」
  6. 置于句中,以调整音节语气。如:「你再也休提。」元·萧德祥《杀狗劝夫·第二折》:「可不道一部笙歌出入随,抵多少水尽也鹅飞。」
  7. 表示或者、还是。元·李文蔚《燕青博鱼·第三折》:「奸夫在那里?姓张姓李?姓赵姓王?可是长也矮,瘦也胖?」《水浒传·第四○回》:「你见我府里那个门子,却是多少年纪?或是黑瘦也白净肥胖?」
  8. 用于句中,表示停顿语气。《论语·先进》:「柴也愚,参也鲁。」唐·柳宗元〈黔之驴〉:「形之庞也类有德。」
  1. 同样。如:「我懂,你也懂。」、「这个问题我也碰过。」
  2. 强调两事并列。如:「客人中也有坐车的,也有走路的。」《红楼梦·第八回》:「也不至于太冷落,也不至于太热闹了。」
  3. 表示强调。如:「一点也不」、「再也不敢」、「连爸妈也乐得开怀大笑。」
  4. 表示转折。《红楼梦·第二回》:「如今外面的架子虽未甚倒,内囊却也尽上来了。」
  5. 表示委婉、让步。如:「这样也好!」、「也只好如此了!」
憔悴 qiáo cuì
亦作“ 憔瘁 ”。
(1).黄瘦;瘦损。《国语·吴语》:“使吾甲兵钝弊,民日离落而日以憔悴,然后安受吾烬。” 韦昭 注:“憔悴,瘦病也。”《三国志·魏志·于禁传》:“帝引见 禁 ,鬚髮皓白,形容憔顇。” 唐 王建 《调笑令》词之一:“玉颜憔悴三年,谁復商量管絃?”《古今小说·吴保安弃家赎友》:“ 保安 见 仲翔 形容憔悴,半人半鬼。” 郭沫若 《洪波曲》第十四章三:“仅仅十天不见,我看见 立群 是憔悴了许多。”
(2).凋零;枯萎。 汉 焦赣 《易林·需之否》:“毛羽憔悴,志如死灰。” 宋 梅尧臣 《风异赋》:“乾坤黯惨,物色憔悴。” 巴金 《春天里的秋天》七:“花有点憔悴……我想这一点新鲜的水会使它们苏生。”
(3).引申为衰败。 三国 魏 阮籍 《咏怀》之三:“繁华有憔悴,堂上生荆杞。”
(4).谓竭尽心力。《左传·昭公七年》:“《诗》曰:‘或燕燕居息,或憔悴事国。’”憔悴,今本《诗·小雅·北山》作“尽瘁”。《周礼·秋官·小司寇》“议勤之辟” 汉 郑玄 注:“谓憔悴以事国。”
(5).困顿。《孟子·公孙丑上》:“民之憔悴於虐政,未有甚於此时者也。”《战国策·燕策一》:“西困 秦 三年,民憔瘁,士罢弊。”《明史·邹智传》:“风俗浮薄,生民憔悴。” 巴金 《利娜·第十封信》:“在小村庄里,在那些分散的破屋内,农民就憔悴地过着没有希望的日子。”
(6).忧戚;烦恼。《楚辞·刘向〈九叹·忧苦〉》:“倚巖石以流涕兮,忧憔悴而无乐。” 王逸 注:“中心憔悴,无欢乐之时也。”《后汉书·清和王庆传》:“ 杨 失志憔悴,卒於家。” 唐 皇甫枚 《三水小牍·飞烟传》:“企望宽怀,毋至憔悴。” 元 武汉臣 《玉壶春》第四折:“强风情不晓事,呆廝!谁着你将钱去买憔悴。”
(7).陋贱之人。《后汉书·应劭传》:“《左氏》实云虽有 姬 姜 丝麻,不弃憔悴菅蒯。” 李贤 注:“《左传》曰:‘《诗》云:虽有丝麻,无弃菅蒯。虽有 姬 姜 ,无弃蕉萃。’ 杜 注云:‘……蕉萃,陋贱之人。’蕉萃、憔悴,古字通。”  ——《漢語大詞典》
鬓 ( 鬢 ) bìn
鬓 [ bìn ]
  1. 脸旁靠近耳朵的头发:~发()。~角。~丝。
如丝(如丝)
李商隐 诗 青袍似草年年定,白发如丝日日新。  ——《分类字锦》
都将(都將)dū jiāng
唐 五代 禁军统兵官名。《新唐书·兵志》:“以左右神策大将军为左右神策诸都指挥使,诸都又领以都将。”《新唐书·李晟传》:“ 璘 ( 马璘 )内忌 晟 威略,归之朝,为右神策都将。”《旧五代史·周书·李从敏传》:“初, 庄宗 召见,试弓马,用为衙内马军指挥使,从平 汴 洛 ……迁捧圣都将。”  ——《漢語大詞典》
定国(定國)dìng guó
安定国家。《左传·襄公十年》:“为书以定国,众怒而焚之,是众为政也,国不亦难乎?”《南齐书·王僧虔传》:“五常之始,文武为先,文则经天纬地,武则拨乱定国。” 宋 苏轼 《题永叔会老堂》诗:“嘉谋定国垂青史,盛事传家有素风。” 清 秦笃辉 《平书·文艺上》:“ 瑄 又谓本诚敬无欺之心,至上下交孚而后能格心定国。 瑄 坐视 于忠肃 之奇寃而不救,格心救国何在?”  ——《漢語大詞典》
安邦 ān bāng
使国家平安稳定。 汉 焦赣 《易林·家人之涣》:“解商惊惶,散我衣装,君不安邦。”《敦煌变文集·长兴殿应圣节讲经文》:“如来与説安邦法,故号《仁王护国经》。”《东周列国志》第七一回:“少好於文,长习於武,文能安邦,武能定国。” 郭沫若 《牧羊哀话》三:“ 闵子爵 一连奏了几本,请朝廷除佞安邦,本本都不见批发。”  ——《漢語大詞典》
志 ( 誌 ) zhì《國語辭典》

志 [ zhì ]

  1. 意向、抱负、决心。如:「意志」、「志同道合」。《论语·公冶长》:「盍各言尔志。」
  2. 记录事物的书。如:「府志」、「三国志」。《周礼·春官·小史》:「小史掌邦国之志。」
  3. 姓。如元代有志能。
  1. 记载、记录。《周礼·春官·保章氏》:「掌天星,以志日月星辰之变动。」通「志」。
  2. 牢记。如:「永志不忘」。《荀子·子道》:「孔子曰:『由志之,吾语汝。』」
改为(改爲)gǎi wéi
(1).另制;重造。《诗·郑风·缁衣》:“緇衣之宜兮,敝,予又改为兮。” 宋 李觏 《袁州学记》:“相旧 夫子庙 狭隘不足改为,迺营治之。”
(2).改成。《通志·氏族六》:“ 萧 氏, 齐武帝 以 巴东王 子响 叛逆,改为 蛸 氏。”
(3).改换;变动。为,通“ 譌 ”。《墨子·经下》:“景不徙,説在改为。” 谭戒甫 注:“为,读譌,亦作讹,义为变化。”  ——《漢語大詞典》
养性(養性)yǎng xìng
(1).谓修养身心,涵养天性。语本《孟子·尽心上》:“存其心,养其性,所以事天也。”《淮南子·俶真训》:“静漠恬澹,所以养性。” 清 李渔 《闲情偶寄·颐养·听琴观棋》:“弹琴实堪养性。” 王西彦 《静水里的鱼》:“乡村恬静的生活,究竟比外面困顿奔波的情形更适宜于摄生养性。”
(2).道士修行的一种。静处一室,屏去左右,澄神静虑,也称入静。《水浒传》第一回:“这代祖师,号曰 虚靖天师 ,性好清高,倦於迎送,自向 龙虎山 顶结一茅庵,修真养性。”
(3).养生。性,通“ 生 ”。《吕氏春秋·本生》:“物也者,所以养性也。” 高诱 注:“物者,货贿,所以养人也。”《后汉书·方术传下·华陀》:“晓养性之术,年且百岁,而犹有壮容,时人以为仙。”  ——《漢語大詞典》
修身 xiū shēn
陶冶身心,涵养德性。儒家以修身为教育八条目之一。 唐 元稹 《授杜元颖户部侍郎依前翰林学士制》:“慎独以修身,推诚以事朕。” 鲁迅 《南腔北调集·真假堂吉诃德》:“意思其实很明白,是要小百姓埋头治心,多读修身教科书。”参阅《礼记·大学》。  ——《漢語大詞典》
事 shì《國語辭典》

事 [ shì ]

  1. 工作、职务。《论语·子路》:「居处恭,执事敬,与人忠,虽之夷狄不可弃也。」《礼记·祭法》:「以死勤事则祀之。」
  2. 人类所作所为及自然界的一切现象、活动,都称为「事」。如:「人事」、「国事」。《礼记·大学》:「物有本末,事有终始,知所先后,则近道矣。」
  3. 变故。如:「多事之秋」、「平安无事」。
  1. 侍奉。《论语·学而》:「事父母能竭其力,事君能致其身。」
  2. 做、为。《论语·颜渊》:「回虽不敏,请事斯语矣。」
  3. 插入。《汉书·卷四五·蒯通传》:「慈父孝子所以不敢事刃于公之腹者,畏秦法也。」通「剚」。

释义为系统自动检索,难免有误,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