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诗词网

但有鱼与稻,生理已自毕。

苏轼宋代〕《过淮

朝离新息县,初乱一水碧。
暮宿淮南村,已渡千山赤。
麏鼯号古戍,雾雨暗破驿。
回头梁楚郊,永与中原隔。
黄州在何许,想像云梦泽。
吾生如寄耳,初不择所适。
但有鱼与稻,生理已自毕。
独喜小儿子,少小事安佚。
相従艰难中,肝肺如铁石。
便应与晤语,何止寄衰疾。
(时家在子由处,独与儿子迈南来。

词典释义

  (系统自动检索释义,仅供参考。)
生理

但 dàn《國語辭典》

但 [ dàn ]

  1. 仅、只。如:「但愿如此」。唐·李白〈蜀道难〉:「但见悲鸟号古木,雄飞雌从绕 林间。」唐·李商隐〈无题〉诗:「晓镜但愁云鬓改,夜吟应觉月光寒。」
  2. 只要。唐·王昌龄〈出塞〉诗二首之一:「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元·王实甫《西厢记·第二本·第一折》:「但出闺门,影儿般不离身。」
  3. 只有、唯有。宋·苏轼〈行香子·一叶舟轻〉词:「但远山长,云山乱,晓山青。」
  4. 凡、所有。元·关汉卿《玉镜台·第一折》:「则见脂粉馨香,环佩丁当,藕丝嫩新织仙裳,但风流都在他身上。」
  5. 尽管。如:「但说无妨」。
  1. 不过、可是。如:「你虽然聪明,但也要努力才能成功。」
  1. 姓。如汉代有但钦。
有 yǒu/yòu《國語辭典》

有 [ yǒu ]

  1. 表事實、狀況的正面存在,與「無」相對。如:「有困難」、「有利有弊」、「有學問」、「有錢」、「擁有」、「面有飢色」。
  1. 豐足、富裕。如:「他是個非常富有的人。」《詩經·大雅·公劉》:「止基迺理,爰眾爰有。」
  2. 多,表示時間久或年齡大。如:「本店開設有年。」、「母親已有了年紀。」
  3. 故意。如:「有心犯錯應嚴懲,無心疏忽可原諒。」
  1. 置於名詞前,作音節的襯字。如:「有夏」、「有清」。《韓非子·五蠹》:「當舜之時,有苗不服,禹將伐之。」
  1. 某,表示不確定。如:「有一天晚上」、「有人說你做人很講義氣。」
  1. 姓。如漢代有有祿。

有 [ yòu ]

  1. 表示重複、反複、連續。唐·裴守真〈請重耕織表〉:「奸偽由此而生,黎庶緣斯而苦,此有國之大患也。」通「又」。
  1. 用於整數與餘數之間,表示數目的附加。如:「七十有七人」。《論語·為政》:「吾十有五而志於學,三十而立。」
鱼 ( 魚 ) yú
鱼 [ yú ]
  1. 脊椎动物的一类,生活在水中,一般有鳞和鳍,用鳃呼吸,冷血:~虾。~虫。~网。~跃。~贯(像鱼游一样先后相续)。~雁(书信,信息)。~米乡。~尾纹。~目混珠。~质龙文(喻虚有其表)。
  2. 姓。
与 ( 與 ) yǔ/yù/yú
与 [ yǔ ]
  1. 给:赠~。~人方便。
  2. 交往,友好:相~。~国(相互交好的国家)。
  3. 赞助,赞许:~人为善。
  4. 〈书〉等待:时不我~。
  5. 〈连〉和:我~你。山~水。
  6. 〈介〉跟;向:~虎谋皮。生死~共。
与 [ yù ]
  1. 参加:参~。~会。
与 [ yú ]
  1. 同“欤”。
稻 dào《國語辭典》

稻 [ dào ]

  1. 植物名。禾本科稻屬,一年生草本。莖高三、四尺,結實累累成穗,有水稻和旱稻兩種。子實橢圓,有硬殼,去殼後就是大米。以其黏性而言,可分蓬萊稻、在來稻兩種。若以成熟的先後順序言,又可分早稻、晚稻兩種。為我國與東南亞國家重要的糧食作物。
  2. 姓。如春秋時秦國有稻黃。
生理 shēng lǐ
(1).生长繁殖之理。《百喻经·种熬胡麻子喻》:“昔有愚人,生食胡麻子,以为不美;熬而食之为美。便生念言,不如熬而种之,后得美者。便熬而种之。永无生理。” 明 徐光启 《农政全书》卷十:“《农书·天时之宜篇》云,万物因时受气,因气发生。时至气至,生理因之。”
(2).养生之理。《鹖冠子·度万》:“形神调则生理脩。” 三国 魏 嵇康 《养生论》:“是以君子知形恃神以立,神须形以存。悟生理之易失,知一过之害生。” 宋 苏轼 《问养生》:“安则物之感我者轻,和则我之应物者顺。外轻内顺,而生理备矣。”
(3).为人之道。 唐 杜甫 《自京赴奉先县咏怀五百字》:“以兹悟生理,独耻事干謁。”
(4).生存的希望。《宋书·王敬弘传》:“年向九十,生理殆尽,永絶天光,沦没丘壑。”《旧唐书·孝友传·李日知》:“ 元礼 怒曰:‘ 元礼 不离刑曹,此囚终无生理。’答曰:‘ 日知 不离刑曹,此囚终无死法。’” 明 冯梦龙 《智囊补·兵智·岳飞》:“ 黄佐 曰:‘ 岳节使 号令如山,若与之敌,万无生理,不如往降。’” 清 蒲松龄 《聊斋志异·小谢》:“﹝生﹞资斧絶,乞食於囚人,自分无生理。” 清 独立苍茫子 《东京学界公愤始末告乡人父老兴学书》:“猛虎在侧,豺狼在后,计惟有一往直前,或有生理,稍一迟迴,害也何如。”
(5).生物的生命活动和体内各器官的机能。 晋 干宝 《搜神记》卷十四:“ 士宗 以母形虽变,而生理尚存,竟不治丧。”《晋书·孝友传·颜含》:“ 石崇 重 含 淳行,赠以甘旨, 含 谢而不受。或问其故,答曰:‘病者绵昧,生理未全,既不能噉,又未识人惠。若当谬留,岂施者之意也!’” 洪深 《电影戏剧的编剧方法》第四章四:“这些全是生理的;某种动作和某种情绪有一定的联系,差不多人人是一样的。”
(6).性命。 宋 曾巩 《代太平州知州谢到任表》:“方喜便於庭闈,遽已罹於家祸,苟全生理,復齿班荣。”
(7).生计。 唐 杜甫 《春日江村》诗之一:“艰难昧生理,飘泊到如今。” 宋 苏辙 《闲居五咏·买宅》:“生理付儿曹,老幸食且眠。” 清 蒋士铨 《临川梦·送尉》:“儿童们当听父母教训,长大成人,各务生理,不可游荡。”参见“ 生计 ”。
(8).活计;职业。《封神演义》第十五回:“ 马氏 曰:‘你会做些什么生理?’ 子牙 曰:‘……只会编笊篱。’”《廿载繁华梦》第二十回:“九姨太便问他懂得什么生理? 陈健 听説,就口角春风,説得天花乱坠。”
(9).生意;买卖。 宋 龚明之 《中吴纪闻·朱氏盛衰》:“ 朱冲 微时以常卖为业,后其家稍温,易为药肆,生理日益进。”《醒世恒言·卖油郎独占花魁》:“今见 朱小官 在店,谁家不来作成。所以生理比前越盛。”《“五四”爱国运动资料·罢市之实状》:“小本生理之各小贩,集众滋事,击毁一区二分所警局。”
(10).指做买卖。《古今小说·新桥市韩五卖春情》:“ 吴山 将息半年,依旧在 新桥 市上生理。”《英烈传》第四回:“今欲与妻 陈氏 ,同上府城,投女壻 李禎 ,织蓆生理。” 清 昭槤 《啸亭杂录·郭刘二疏》:“ 苏 、 松 、 淮 、 扬 , 王鸿绪 等与之合伙生理,又不下百餘万。”
(11).产业;财富。 宋 洪迈 《容斋续笔·苏张说六国》:“今夫主一家之政者,较量生理,名田若干顷,岁收穀粟若干,蓺园若干亩,岁收桑麻若干;邸舍若干区,为钱若干;下至牛羊犬鷄,莫不有数。” 明 冯梦龙 《智囊补·明智·张需》:“于是民皆勤力,无敢偷惰,不二年,俱有恒产,生理日滋。” 清 黄钧宰 《金壶浪墨·赵芥堂》:“ 赵 怒其父曰:尔小民生理几何?一食而尽百钱,则非子之不养,力不能遂汝欲也。”  ——《漢語大詞典》
已 yǐ《國語辭典》

已 [ yǐ ]

  1. 停止。《詩經·鄭風·風雨》:「風雨如晦,雞鳴不已。」《論語·泰伯》:「仁以為己任,不亦重乎!死而後已,不亦遠乎!」
  2. 完畢、完成。《國語·齊語》:「有司已於事而竣。」《漢書·卷三○·藝文志》:「每一書已,向輒條其篇目,撮其指意,錄而奏之。」
  3. 黜退。《論語·公冶長》:「令尹子文三仕為令尹,無喜色;三已之,無慍色。」
  4. 病癒。《史記·卷一○五·扁鵲倉公傳》:「一飲汗盡,再飲熱去,三飲病已。」
  1. 已經。如:「時間早已過了。」《論語·微子》:「道之不行,已知之矣。」唐·李白〈早發白帝城〉詩:「兩岸猿聲啼不盡,輕舟已過萬重山。」
  2. 太、甚。《孟子·離婁下》:「仲尼不為已甚者。」《管子·戒》:「其為人也,好善而惡惡已甚。」
  3. 隨後、然後。《史記·卷七·項羽本紀》:「韓王成無軍功,項王不使之國,與俱至彭城,廢以為侯,已又殺之。」明·徐弘祖《徐霞客遊記·卷一上·遊天台山日記》:「香風來處,玉蘭芳草,處處不絕。已至一山嘴,石壁直豎澗底,澗深流駛,旁無餘地。」
  4. 一定、必定。《漢書·卷五二·灌夫傳》:「夫不好文學,喜任俠,已然諾。」
  1. 用於句尾。相當於「矣」。《書經·洛誥》:「公定,予往已。」《孟子·梁惠王上》:「然則王之所大欲可知已。」
  1. 用於句首,表示感嘆的語氣。《書經·大誥》:「已!予惟小子。」同「哎 」。
  1. 此、如此。《論語·陽貨》:「不有博奕者乎?為之,猶賢乎已。」《史記·卷二·夏本紀》:「敦序九族,眾明高翼,近可遠在已。」
自 zì《國語辭典》

自 [ zì ]

  1. 起源的地方。如:「其来有自」。清·朱骏声《说文通训定声·履部》:「自,自之通训当为始。」《礼记·中庸》:「知风之自,知微之显,可以入德也。」
  2. 姓。如明代有自勖。
  3. 二一四部首之一。
  1. 己身。如:「自言自语」、「自给自足」、「自以为是」、「各人自扫门前雪,休管 他人瓦上霜。」
  1. 主动。如:「自觉」、「自愿」。
  2. 本来。唐·白居易〈嵩阳观夜奏霓裳〉诗:「开元遗曲自凄凉,况近秋天调是商。」
  3. 自然、当然。如:「自不待言」、「公道自在人心」。《老子·第五七章》:「我无为而民自化,我好静而民自正。」《红楼梦·第四回》:「姊姊们暮年相见,自不必说悲喜交集,泣笑叙阔一番。」
  4. 依然。唐·王勃〈滕王阁〉诗:「阁中帝子今何在?槛外长江空自流。」
  1. 从、由。如:「自古以来」、「自远而近」。《论语·学而》:「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唐·柳宗元〈石渠记〉:「自渴西南行不能百步,得石渠,民桥其上。」
  1. 如果,表示假设的语气。《左传·成公十六年》:「自非圣人,外宁必有内忧。」
  2. 虽然。《礼记·檀弓下》:「自吾母而不得吾情,吾恶乎用吾情?」《史记·卷三○·平准书》:「自天子不能具钧驷,而将相或乘牛车。」
毕 ( 畢 ) bì
毕 [ bì ]
  1. 完结:礼~。~业。~生。~力。
  2. 完全:~肖(xiào )(完全相象)。凶相~露。~其全力。
  3. 究竟,到底:~竟。
  4. 星名,二十八宿之一。
  5. 古代田猎用的长柄小网,亦指用长柄网捕取禽兽:“鸳鸯于飞,~之罗之”。
  6. 古代丧祭时穿牲体的横木。
  7. 姓。

释义为系统自动检索,难免有误,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