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诗词网

算三十年间,艰难历遍,甘苦相同。

佚名宋代〕《千秋岁·记当初归我

记当初归我,似德耀、嫁梁鸿。算三十年间,艰难历遍,甘苦相同。新来有孙可抱,也添些、喜色到眉峰。今日又逢生日,不妨樽酒从容。老翁。只是一村农。欠你孺人封。幸儿渐知耕,妇能知织,莫问穷通。君看世间富贵,比浮云、缥缈过晴空。何似大家清健,玉林岁岁春风。

词典释义

  (系统自动检索释义,仅供参考。)
三十年间艰难甘苦相同

算 suàn《國語辭典》

算 [ suàn ]

  1. 核计数目。如:「核算」、「结算」、「心算」、「推算」。
  2. 谋划、策划。如:「盘算」、「失算」、「打算」。
  3. 属于、当作。如:「这顿饭算我请客。」、「东西弄坏了,该算谁的?」
  4. 谋害。元·郑廷玉《后庭花·第一折》:「夫人教我所算了他,我可下不的手。」元 ·无名氏《朱砂担·第三折》:「有铁旛竿白正图了他财,又算他性命。」
  5. 当真、承认有效力。如:「说话算话」。《儒林外史·第六回》:「这都由他么?他算是个甚么东西!」
  6. 推测、料想。如:「算命」、「我算准了他一定会来。」
  7. 作罢、不再计较。如:「算了,多说无益。」《儿女英雄传·第九回》:「十三妹想起他那两只手是方才撒溺裤裆的,连忙拦他道:『你那两只手,算了罢。』」
  1. 数目。《新唐书·卷二一六·吐蕃传上》:「其刑,虽小罪必抉目,或刖、劓,以皮为鞭抶之,从喜怒,无常算。」
  2. 计策、谋略。如:「胜算」、「神机妙算」。唐·卢纶〈皇帝感词〉:「妙算干戈止,神谋宇宙清。」
  3. 古代用来计数的器具。《资治通鉴·卷二二八·唐纪四十四·德宗建中四年》:「吏执笔握算,入人室庐计其数。」同「筭 」。
  4. 寿命。如:「添算一纪」。《三国志·卷六三·吴书·赵达传》:「吾算讫尽某年月日,其终矣。」《醒世恒言·卷四·灌园叟晚逢仙女》:「张委损花害人,花神奏闻上帝,已夺其算。」
  1. 表姑且当作是的意思。如:「他竟然如此大逆不道,算我没生这个儿子!」
  2. 表期盼后实现的意思。如:「经过一年的苦读,他总算如愿考上大学了。」
  3. 表肯定的意思。如:「你算是问对人了,他可是理财方面的专家。」
三十 sān shí
(1).数词。十的三倍。《诗·小雅·无羊》:“三十维物,尔牲则具。”《左传·宣公三年》:“ 成王 定鼎于 郟鄏 ,卜世三十,卜年七百。”
(2).指三十岁。《穀梁传·文公十二年》:“丈夫三十而娶。” 南朝 梁简文帝 《戏赠丽人》诗:“自矜心所爱,三十侍中郎。” 唐 崔灏 《赠王威古》诗:“三十羽林将,出身常事边。”
(3).指三十年。 唐 权德舆 《古兴》诗:“人生大限虽百岁,就中三十称一世。”  ——《漢語大詞典》
年间(年間)nián jiān
指某个时期或某个年代里。《清平山堂话本·张子房慕道记》:“话説 汉朝 年间, 高祖 登基,驾坐 长安 大国。”《警世通言·陈可常端阳仙化》:“话説大 宋 高宗 绍兴 年间, 温州府 乐清县 ,有一秀才,姓 陈 名 义 字 可常 ,年方二十四岁。” 清 严有禧 《漱华随笔·知县改授》:“近 雍正 年间,屡有引见知县,奉旨改京员者,亦此意也。”  ——《漢語大詞典》
艰难(艱難)jiān nán
(1).困苦;困难。《诗·王风·中谷有蓷》:“嘅其嘆矣,遇人之艰难矣。” 郑玄 笺:“所以嘅然而嘆者,自伤遇君子之穷厄。” 宋 苏轼 《贺欧阳少师致仕启》:“功存社稷而人不知,躬履艰难而节乃见。” 元 秦简夫 《赵礼让肥》第一折:“哥哥,似这等艰难,何以度日!” 鲁迅 《朝花夕拾·〈二十四孝图〉》:“在 中国 的天地间,不做人,便是做鬼,也艰难极了。”
(2).危险。《魏书·彭城王勰传》:“ 勰 恨之,对曰:‘兄识高年长,故知有夷险, 彦和 握蛇骑虎,不觉艰难。’”
(3).指创业。《北史·周宗室传论》:“ 有周 受命之始, 宇文护 实预艰难。” 元 周霆震 《登城》诗:“ 世祖 艰难德泽深,风悲城郭怕登临。”
(4).犹劳苦。 宋 叶适 《福建运使赵公墓志铭》:“故 江淮 、 荆湖 两司,皆论公当迁,以劝艰难勤力之臣。”
(5).慎重。
(6).指文词隐晦而不平易。 元 辛文房 《唐才子传·白居易》:“公诗以六义为主,不尚艰难。”
危难;祸乱。《书·顾命》:“用敬保元子 釗 ,弘济于艰难。”《陈书·徐陵传》:“戡定艰难,便是匡 周 之霸,岂徒 豳王 徙 雍 ,朞月为都, 姚帝 迁 河 ,周年成邑。”《隋书·虞世基传》:“戡定艰难,平壹区宇。” 唐 韩愈 《此日足可惜赠张籍》诗:“谁云经艰难,百口无天殤。”  ——《漢語大詞典》
历 ( 曆 歷 ) lì
历 [ lì ]
  1. 经过:经~。来~。阅~。~尽甘苦。
  2. 经过了的:~程。~代。~史。~来。
  3. 遍、完全:~览。~数(shǔ)。
  4. 推算年、月、日和节气的方法:~法。
遍 biàn《國語辭典》

遍 [ ​biàn ]

读音
  1. 全部、整个。形容到处都是。如:「遍体鳞伤」、「哀鸿遍野」、「满山遍野」。宋·张俞〈蚕妇师〉:「遍身罗绮者,不是养蚕人。」明·汤显祖《牡丹亭·第七出》:「梦回莺啭,乱煞年光遍。」
  1. 没有一处遗漏的。如:「遍布」、「遍历」、「红遍东南亚」。唐·王维〈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诗:「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宋·辛弃疾〈水龙吟·楚天千里清秋〉词:「把吴钩看了,栏干拍遍,无人会、登临意。」
  1. 布满。如:「朋友遍天下」。
  1. 量词。计算动作头尾经历的单位。唐·韩愈〈张中丞传后叙〉:「巡曰:『吾于书读不过三遍,终身不忘也。』」

遍 [ ​piàn ]

语音
  1. (一)​之语音。
甘苦 gān kǔ
(1).甜味与苦味。《荀子·荣辱》:“口辨酸咸甘苦,鼻辨芬芳腥臊。” 宋 苏轼 《答俞括书》:“今 孙氏 、 刘氏 皆以药显。然 孙氏 蘄於治病而不择甘苦,而 刘氏 专务适口。”
(2).比喻美好的处境和艰苦的处境。《史记·燕召公世家》:“ 燕王 弔死问孤,与百姓同甘苦。” 宋 梅尧臣 《送周学士定州倅》诗:“上能同甘苦,下必同安危。” 冰心 《我的朋友的母亲》:“只因打了仗,你们一同出来,患难相救护,疾病相扶持,这种同甘苦、相感激的情感的积聚,便发生了一种很坚固的友情。”
(3).困苦;艰苦。 唐 温大雅 《大唐创业起居注》卷一:“大郎、二郎在路一同义士,等其甘苦,齐其休息。” 清 李渔 《慎鸾交·悲控》:“试问是孰貽安乐?孰分甘苦?谁与悽惶?” 郭沫若 《雄鸡集·谈文学翻译工作》:“翻译工作是一项艰苦的工作,我们不但尊重翻译,也深知翻译工作的甘苦。”  ——《漢語大詞典》
相同 xiāng tóng
彼此无差异。 唐 刘知几 《史通·列传》:“又传之为体,大抵相同,而述者多方,有时而异耳。” 明 李贽 《答邓石阳书》:“世间种种皆衣与饭类耳,故举衣与饭而世间种种自然在其中;非衣饭之外更有所谓种种絶与百姓不相同者也。” 清 孙枝蔚 《题吴宾贤处士陋轩》诗:“莫言英俊少, 楚 屈 宅相同。”如:大致相同;前后相同。  ——《漢語大詞典》

释义为系统自动检索,难免有误,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