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诗词网

吹角鸣弦开玉壶。

韩翃唐代〕《赠兖州孟都督

少年亲事冠军侯,中岁仍迁北兖州。露冕宁夸汉车服,
下帷常讨鲁春秋。后斋草色连高阁,事简人稀独行乐。
闲心近掩陶使君,诗兴遥齐谢康乐。远山重叠水逶迤,
落日东城闲望时。不见双亲办丰膳,能留五马尽佳期。
北场争转黄金勒,爱客华亭赏秋色。卷帘满地铺氍毹,
吹角鸣弦开玉壶。愿学平原十日饮,此时不忍歌骊驹。

词典释义

  (系统自动检索释义,仅供参考。)
吹角鸣弦玉壶

吹角 chuī jiǎo
吹号角。 唐 王维 《从军行》:“吹角动行人,喧喧行人起。” 宋 苏轼 《吾谪海南》诗:“孤城吹角烟树里,落日未落江苍茫。”  ——《漢語大詞典》
鸣弦(鳴弦,鳴絃)míng xián
亦作“ 鸣絃 ”。
(1).《论语·阳货》:“子在 武城 ,闻弦歌之声。”原谓 子游 以礼乐为教,故邑人皆弦歌。后以“鸣弦”泛指官吏治政有道,百姓生活安乐。《后汉书·循吏传赞》:“一夫得情,千室鸣弦。” 李贤 注:“一夫谓守长也。千室谓黎庶。言上得化下之情,则其下鸣弦而安乐也。” 宋 曾巩 《送韩玉汝使两浙》诗:“使传东驰下九天,此邦曾屈试鸣弦。”
(2).拨动琴弦,使之作响。 三国 魏 曹丕 《燕歌行》之一:“援琴鸣弦发清音,短歌微吟不能长。”
(3).指琴瑟琵琶等弦乐器。 晋 陶潜 《闲情赋》:“仰睇天路,俯促鸣絃。” 南朝 梁简文帝 《戏赠丽人》诗:“但歌聊一曲,鸣弦未息张。” 唐 杨炯 《和郑校仇内省眺瞩思乡怀友》:“頽风暌酌羽,流水旷鸣絃。” 清 褚人穫 《坚瓠秘集·李近楼琵琶》:“《耳谭》载京师瞽者 李近楼 ,籍锦衣千户,善琵琶,能左右手。弹新声古曲,无不絶妙,平生羈愁哀怨,及人己胸中事,皆於鸣弦铁拨发之,令人髮上指,泪交下。”
(4).指弓弦。 唐 李白 《秋猎孟诸夜归》诗:“骏发跨名驹,雕弓控鸣弦。”  ——《漢語大詞典》
开 ( 開 ) kāi
开 [ kāi ]
  1. 启,张,把关闭的东西打开:~启。~化。~诚布公。
  2. 分割:对~。三十二~本。
  3. 通,使通:~导。~窍。
  4. 使显露出来:~采(挖掘矿物)。~发。
  5. 扩大、发展:~扩。~拓。
  6. 发动或操纵:~动。~车。
  7. 起始:~始。~宗明义。
  8. 设置、建立:~创。~国。~设。
  9. 列举,写出:~单子。~发票。
  10. 支付:~销。~支。
  11. 沸腾,滚:~水。
  12. 举行:~运动会。
  13. 放在动词后面,表示效果:躲~。
玉壶(玉壺)yù hú
1.玉制的壶形佩饰,由皇帝颁发,寓敬老、表功之意。《后汉书·杨赐传》:“詔赐御府衣一袭,自所服冠幘綬,玉壶革带,金错鉤佩。” 唐 陈子昂 《为建安王谢借马表》:“玉壶遂临,叨得骏之赐。”
2. 东汉 费长房 欲求仙,见市中有老翁悬一壶卖药,市毕即跳入壶中。 费 便拜叩,随老翁入壶。但见玉堂富丽,酒食俱备。后知老翁乃神仙。事见《后汉书·方术传下·费长房》。后遂用以指仙境。 唐 陈子昂 《感遇》诗之五:“曷见 玄真子 ,观世玉壶中。” 宋 王沂孙 《无闷·雪景》词:“待翠管吹破苍茫,看取玉壶天地。” 清 孔尚任 《桃花扇·入道》:“玉壶琼岛,万古愁人少。”
3.美玉制成的壶,可用以盛物。 唐 曹唐 《小游仙诗》之三八:“忘却教人锁后宫,还丹失尽玉壶空。”
4.喻高洁的胸怀。 唐 王昌龄 《芙蓉楼送辛渐》诗之一:“ 洛阳 亲友如相问,一片冰心在玉壶。” 金 元好问 《赠萧炼师公弼》诗:“春风和气在眉宇,玉壶冰鑑藏胸臆。” 清 陈梦雷 《赠臬宪于公》诗:“玉壶澄凛冽,乔岳耸嶙峋。”
5.酒壶的美称。 唐 李白 《待酒不至》诗:“玉壶繫青丝,沽酒来何迟。” 宋 辛弃疾 《感皇恩·寿范倅》词:“楼雪初晴,庭闈嬉笑,一醉何妨玉壶倒。” 清 王士禛 《上巳辟疆招同邵潜夫陈其年修禊水绘园》诗之二:“碧琉璃上双玉壶,兰橈宛转沿春芜。”
6.铜壶滴漏的美称。 唐 李商隐 《深宫》诗:“金殿销香闭綺櫳,玉壶传点咽铜龙。” 宋 沈括 《梦溪笔谈·象数二》:“ 熙寧 中,予更造浑仪,并创玉壶浮漏、铜表,皆置天文院,别设官领之。”
7.喻明月。 唐 朱华 《海上生明月》诗:“影开金镜满,轮抱玉壶清。” 宋 辛弃疾 《青玉案·元夕》词:“凤簫声动,玉壶光转,一夜鱼龙舞。”
8.指 唐 王昌龄 《芙蓉楼送辛渐》诗。诗中有“一片冰心在玉壶”句,故云。 明 何景明 《送张子之浙江》诗:“ 张子 别我吟‘玉壶’,荷花五月下江湖。”
9.园名。 宋 杨万里 《晚泊玉壶得十绝句》之十:“游尽 西湖 赏尽莲, 玉壶 落日泊楼船。” 周汝昌 注:“ 玉壶 , 南宋 御园之一,在 钱塘门 外。”  ——《漢語大詞典》

释义为系统自动检索,难免有误,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