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典释义
(系统自动检索释义,仅供参考。)鹧鸪(鷓鴣)zhè gū
(1).鸟名。形似雌雉,头如鹑,胸前有白圆点,如珍珠。背毛有紫赤浪纹。足黄褐色。以谷粒、豆类和其他植物种子为主食,兼食昆虫。为 中国 南方留鸟。古人谐其鸣声为“行不得也哥哥”,诗文中常用以表示思念故乡。《文选·左思〈吴都赋〉》:“鷓鴣南翥而中留,孔雀綷羽以翱翔。” 刘逵 注:“鷓鴣,如鸡,黑色,其鸣自呼。或言此鸟常南飞不止。 豫章 已南诸郡处处有之。” 元 陈旅 《题雨竹》诗:“江上鷓鴣留客住, 黄陵庙 下泊船时。” 清 尤侗 《闻鹧鸪》诗:“鷓鴣声里夕阳西,陌上征人首尽低。”
(2).借指鹧鸪鸣声。 宋 辛弃疾 《菩萨蛮·书江西造口壁》词:“青山遮不住,毕竟东流去。江晚正愁余,山深闻鷓鴣。”
(3).曲调名。即《鹧鸪词》。 唐 白居易 《和梦游春诗一百韵》:“酩酊歌《鷓鴣》,颠狂舞《鴝鵒》。” 宋 贺铸 《菩萨蛮》词:“《鷓鴣》声几迭,灎灎金蕉叶。” 清 孙枝蔚 《题扇上俞雪朗画江南山水图长句》:“醉听隣船唱《鷓鴣》, 江 南乐事输 姑苏 。” 任半塘 《唐声诗下编·格调一》:“《山鷓鴣》,﹝别名﹞《鷓鴣辞》、《鷓鴣》。”参见“ 鷓鴣词 ”。 ——《漢語大詞典》
(2).借指鹧鸪鸣声。 宋 辛弃疾 《菩萨蛮·书江西造口壁》词:“青山遮不住,毕竟东流去。江晚正愁余,山深闻鷓鴣。”
(3).曲调名。即《鹧鸪词》。 唐 白居易 《和梦游春诗一百韵》:“酩酊歌《鷓鴣》,颠狂舞《鴝鵒》。” 宋 贺铸 《菩萨蛮》词:“《鷓鴣》声几迭,灎灎金蕉叶。” 清 孙枝蔚 《题扇上俞雪朗画江南山水图长句》:“醉听隣船唱《鷓鴣》, 江 南乐事输 姑苏 。” 任半塘 《唐声诗下编·格调一》:“《山鷓鴣》,﹝别名﹞《鷓鴣辞》、《鷓鴣》。”参见“ 鷓鴣词 ”。 ——《漢語大詞典》
惊鸣(驚鳴)jīng míng
惊啼。 唐 韩愈 《李花赠张十一署》诗:“羣鸡惊鸣官吏起,金乌海底初飞来。” 宋 范成大 《宿东寺》诗:“一声黄鵠夜深归,栖雀惊鸣触殿扉。” ——《漢語大詞典》
绕 ( 繞 ) rào
绕 [ rào ]
- 缠:~线。缠~。
- 纠缠,弄迷糊:~嘴。~口令。
- 走弯曲迂回的路:~远。~道。~越。
- 围着转:~场一周。围~。环~。
篱落(籬落)lí luò
(1).即篱笆。 晋 葛洪 《〈抱朴子〉自叙》:“贫无僮僕,篱落顿决。荆棘丛於庭宇,蓬莠塞乎阶霤。” 唐 柳宗元 《田家》诗之二:“篱落隔烟火,农谈四邻夕。” 元 赵孟俯 《题耕织图》诗之十四:“列树徧阡陌,东西各纵横。岂容篱落间,採叶惮远行。” 清 赵翼 《野菊》诗:“多少秋芳入贵家,独餘篱落几寒葩。”参见“ 篱笆 ”。
(2).喻外蕃,屏障。 汉 荀悦 《汉纪·文帝纪下》:“要害之处,通山川之道,调立城邑,毋下千家,为中国造篱落。” ——《漢語大詞典》
(2).喻外蕃,屏障。 汉 荀悦 《汉纪·文帝纪下》:“要害之处,通山川之道,调立城邑,毋下千家,为中国造篱落。” ——《漢語大詞典》
橘柚
汉 东方朔 七谏 其一 初放 斥逐鸿鹄兮近习鸱枭,斩伐橘柚兮列树苦桃。
唐 张九龄 别乡人南还 橘柚南中暖,桑榆北地阴。
唐 李白 秋登宣城谢朓北楼 人烟寒橘柚,秋色老梧桐。
唐 杜甫 从驿次草堂复至东屯二首 其一 峡险风烟僻,天寒橘柚垂。
唐 杜甫 禹庙 荒庭垂橘柚,古屋画龙蛇。
唐 李颀 临别送张諲入蜀 梦里蒹葭渚,天边橘柚林。
唐 顾况 杂曲歌辞 游子吟 橘柚在南国,鸿雁遗秋音。
唐 卢纶 送浑别驾赴舒州 鳣鲂宜入贡,橘柚亦成蹊。
唐 刘长卿 送孙逸归庐山 彭蠡湖边香橘柚,浔阳郭外暗枫杉。
唐 刘禹锡 窦朗州见示与澧州元郎中早秋赠荅命同作 秋风门外旌旗动,晓露庭中橘柚香。
唐 柳宗元 南中荣橘柚 橘柚怀贞质,受命此炎方。
宋 梅尧臣 岁日旅泊家人相与为寿 盘中多橘柚,未咀齿已酸。
宋 司马光 黄甘 采助杯盘胜,羞将橘柚偕。
宋 苏轼 送表弟程六知楚州 醴泉寺古垂橘柚,石头山高暗松栎。
宋 苏轼 次韵僧潜见赠 秋风吹梦过淮水,想见橘柚垂空庭。
宋 曾巩 橙子 入苞岂数橘柚贱,芼鼎始足盐梅和。
元 尹廷高 耕云寮即事二首 其二 休笑生涯薄,疏篱橘柚黄。
元 黄溍 有感二首 其一 橘柚青黄照眼垂,秋风篱落自纷披。 ——《骈字类编》
唐 张九龄 别乡人南还 橘柚南中暖,桑榆北地阴。
唐 李白 秋登宣城谢朓北楼 人烟寒橘柚,秋色老梧桐。
唐 杜甫 从驿次草堂复至东屯二首 其一 峡险风烟僻,天寒橘柚垂。
唐 杜甫 禹庙 荒庭垂橘柚,古屋画龙蛇。
唐 李颀 临别送张諲入蜀 梦里蒹葭渚,天边橘柚林。
唐 顾况 杂曲歌辞 游子吟 橘柚在南国,鸿雁遗秋音。
唐 卢纶 送浑别驾赴舒州 鳣鲂宜入贡,橘柚亦成蹊。
唐 刘长卿 送孙逸归庐山 彭蠡湖边香橘柚,浔阳郭外暗枫杉。
唐 刘禹锡 窦朗州见示与澧州元郎中早秋赠荅命同作 秋风门外旌旗动,晓露庭中橘柚香。
唐 柳宗元 南中荣橘柚 橘柚怀贞质,受命此炎方。
宋 梅尧臣 岁日旅泊家人相与为寿 盘中多橘柚,未咀齿已酸。
宋 司马光 黄甘 采助杯盘胜,羞将橘柚偕。
宋 苏轼 送表弟程六知楚州 醴泉寺古垂橘柚,石头山高暗松栎。
宋 苏轼 次韵僧潜见赠 秋风吹梦过淮水,想见橘柚垂空庭。
宋 曾巩 橙子 入苞岂数橘柚贱,芼鼎始足盐梅和。
元 尹廷高 耕云寮即事二首 其二 休笑生涯薄,疏篱橘柚黄。
元 黄溍 有感二首 其一 橘柚青黄照眼垂,秋风篱落自纷披。 ——《骈字类编》
垂芳 chuí fāng
留下芳香。比喻流传美名。 汉 蔡邕 《刘镇南碑》:“昭示来世,垂芳后昆。” 晋 陆机 《谢平原内史表》:“猥辱大命,显授符虎,使春枯之条,更与秋兰垂芳。” 唐 王勃 《平台秘略论·善政》:“能义形家国,理极忠贞,使 黄河 如带,垂芳不朽,盛矣乎。” 汤用彤 《汉魏两晋南北朝佛教史》第二分第十章:“ 苻坚 屡胜而骄,欲垂芳千载,而 西域 来人亦颇有劝其出兵者。” ——《漢語大詞典》
照 zhào《國語辭典》
照 [ zhào ]
动- 映射。如:「照耀」、「阳光照在窗户上。」
- 投映。如:「照镜子」。
- 比拟、依据。如:「仿照」、「照猫画虎」、「比照办理」、「照本宣科」。
- 比对、核对。如:「对照」。
- 通知。如:「照会」、「关照」。
- 向著、对著。如:「照头一棍」、「照著敌人开枪」。
- 看、顾。如:「照顾」、「照应」、「照料」。
- 知晓。如:「心照不宣」。《三国志·卷一九·魏书·陈思王植传》:「臣闻骐骥长鸣,则伯乐照其能;卢狗悲号,则韩国知其才。」
- 摄取影像。如:「照相」、「这张像片是新照的。」
- 日光。如:「夕照」、「残照」。
- 像片。如:「近照」、「玉照」。
- 凭证。如:「执照」、「护照」。《喻世明言·卷三三·张古老种瓜娶文女》:「申公道:『钱却有,何以为照?』」
窗户 chuāng hù
亦作“窻户”。 窗。 南朝 梁 何逊 《嘲刘谘议孝绰》诗:“房櫳灭夜火,窗户映朝光。” 唐 韩愈 《此日足可惜赠张籍》诗:“闭门读书史,窻户忽已凉。” 宋 刘过 《谒金门·次京口赋》词:“翦烛写诗无语,漠漠寒生窗户。” 清 李斗 《扬州画舫录·新城北录中》:“四面窗户洞开,水天一色。” 曹禺 《雷雨》第一幕:“大概是窗户没有开。” ——《漢語大詞典》
释义为系统自动检索,难免有误,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