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诗词网

愿为颜氏段氏碑,雕镂太尉与太师。

白居易唐代〕《青石-激忠烈也

青石出自蓝田山,兼车运载来长安。工人磨琢欲何用,
石不能言我代言。不愿作人家墓前神道碣,
坟土未干名已灭。不愿作官家道旁德政碑,
不镌实录镌虚辞。愿为颜氏段氏碑,雕镂太尉与太师。
刻此两片坚贞质,状彼二人忠烈姿。义心如石屹不转,
死节如石确不移。如观奋击朱泚日,似见叱诃希烈时。
各于其上题名谥,一置高山一沉水。陵谷虽迁碑独存,
骨化为尘名不死。长使不忠不烈臣,观碑改节慕为人。
慕为人,劝事君。

词典释义

  (系统自动检索释义,仅供参考。)
愿为段氏雕镂太尉太师

愿为(愿为)
王袆咏归亭赋彼小相之愿为兮亦量能以自计  ——《韵府拾遗 支韵》
颜 ( 顏 顔 ) yán
颜 [ yán ]
  1. 面容,脸色,脸面:容~。开~。~面。~色。笑逐~开。鹤发童~。
  2. 色彩:~料。五~六色。
  3. 姓。
氏 shì/zhī《國語辭典》

氏 [ shì ]

  1. 古代巴蜀一帶稱突出而將要崩頹的山崖。《說文解字·氏部》:「氏,巴蜀山名岸脅之旁箸欲落墮者曰氏。」
  2. 姓的支系。古代姓和氏分用,姓表族號,氏是姓的分支,用以分別子孫的支派,漢以後姓氏則互用不分。
  3. 古代傳說的人物或國名、朝代等,均繫以氏。如:「伏羲氏」、「神農氏」、「葛天氏」、「有扈氏」。唐·韓愈〈送孟東野序〉:「其下魏晉氏,鳴者不及於古,然亦未嘗絕也。」
  4. 古代少數民族支系的稱號。如鮮卑族有慕容氏、拓跋氏、宇文氏。
  5. 稱學有專長或有聲望的人。如:「春秋左氏傳」、「段氏說文解字注」。
  6. 古代稱呼已婚婦女,常於父姓或夫姓與父姓之後繫氏。如:「張氏」、「王氏」、「陳林氏」、「孫李氏」。
  7. 古代於官爵名後繫氏以稱呼。如:「師氏」、「太史氏」。漢·許慎〈說文解字序〉:「《周禮》八歲入小學,保氏教國子先以六書。」
  8. 對親屬的尊稱。於親屬稱謂後繫氏。如:「母氏」、「舅氏」、「仲氏」。
  9. 學術派別。如:「老氏」、「釋氏」。《文選·曹丕·與朝歌令吳質書》:「妙思六經,逍遙百氏。」
  10. 二一四部首之一。

氏 [ zhī ]

  1. 參見「月氏 」條。
段氏 duàn shì
(1).锻工。古代金工六种之一。主要从事农具制作。《周礼·考工记·輈人》:“段氏为鎛器。” 郑玄 注:“鎛器,田器,钱鎛之属者。”
(2). 鲜卑 族的一支。以部为氏。 西晋 时,首领 段务目尘 受 晋 封 辽西公 。所领凡三万余家,分布 辽 西一带。后为 石虎 所破,部众多与 汉 人同化。  ——《漢語大詞典》
碑 bēi《國語辭典》

碑 [ bēi ]

  1. 竖起来的大石块或木柱。古代用来观测日影、拴绑牲口、引棺入穴等。上或有穿孔。《说文解字·石部》:「碑,竖石也。」清·段玉裁·注:「《聘礼》郑注曰:『宫必有碑,所以识日景,引阴阳也;凡碑引物者宗庙则丽牲焉;其材,宫庙以石,窆用木。』」
  2. 刻上文字或图案的石块,竖立起来作为标志,或纪念之用。如:「界碑」、「里程碑」、「纪念碑」。
  3. 文体名。刻在石上的文词,用以颂扬功德,或记载死者的行谊等。如:「北魏嵩高灵庙碑」、「东魏敬史君碑」。
  4. 碑刻的书法资料。指将碑的正面(碑阳)​、背面(碑阴)​、两旁(碑侧)​、上头(碑额)​、下座(碑趺)​上面的文字搨摹下来,以供书法临写。如:「礼器碑」、「曹全碑」、「北魏张猛龙碑」。
雕镂(雕鏤,彫鏤)diāo lòu
(1).犹雕刻。《大戴礼记·哀公问于孔子》:“有成事,然后治其雕鏤文章黼黻以嗣。” 唐 刘恂 《岭表录异》:“枸櫞子,形如瓜……肉甚厚,白如萝卜。南中女工竞取其肉雕鏤花鸟。” 清 王士禛 《池北偶谈·谈故二·明熹宗》:“ 明熹宗 在宫中,好手製小楼阁,斧斤不去手,雕鏤精絶。” 朱自清 《桨声灯影里的秦淮河》:“窗格雕镂颇细,使人起柔腻之感。”
(2).指雕刻品。《新唐书·高宗纪》:“六月癸亥,禁宗戚献纂组雕鏤。”
(3).比喻刻意修饰文辞。 五代 齐己 《览延栖上人卷》诗:“今体雕鏤妙,古风研考精。” 明 袁宏道 《答董玄宰太史书》:“ 楚 中文体日敝,务为雕鏤,神情都失,赖宗匠力挽其頽。” 清 黄宗羲 《辞张郡侯请修郡志书》:“山林之文,流连光景,雕鏤酸苦。”
彫鏤:雕刻,刻镂。《后汉书·皇后纪上·和熹邓皇后》:“又御府、尚方、织室锦绣、冰紈、綺縠、金银、珠玉、犀象、瑇瑁、彫鏤翫弄之物,皆絶不作。”《三国志·魏志·栈潜传》:“今宫观崇侈,彫鏤极妙,忘 有虞 之总期,思 殷辛 之琼室。”《魏书·铁弗昌传》:“臺榭高大,飞阁相连,皆彫鏤图画,被以綺绣,饰以丹青,穷极文采。”   ——《漢語大詞典》
太尉 tài wèi
官名。 秦 至 西汉 设置,为全国军政首脑,与丞相、御史大夫并称三公。 汉 武帝 时改称大司马。 东汉 时太尉与司徒、司空并称三公。历代亦多曾沿置,但渐变为加官,无实权。至 宋徽宗 时,定为武官官阶的最高一级,但本身并不表示任何职务。一般常用作武官的尊称。 元 以后废。  ——《漢語大詞典》
与 ( 與 ) yǔ/yù/yú
与 [ yǔ ]
  1. 给:赠~。~人方便。
  2. 交往,友好:相~。~国(相互交好的国家)。
  3. 赞助,赞许:~人为善。
  4. 〈书〉等待:时不我~。
  5. 〈连〉和:我~你。山~水。
  6. 〈介〉跟;向:~虎谋皮。生死~共。
与 [ yù ]
  1. 参加:参~。~会。
与 [ yú ]
  1. 同“欤”。
太师(太師)tài shī
(1).古三公之最尊者。 周 置,为辅弼国君之官。《书·周官》:“立太师、太傅、太保。” 孔 传:“师,天子所师法。” 秦 废。 汉 复置。后代相沿,多为重臣加衔,作为最高荣典以示恩宠,并无实职。亦指太子太师,为辅导太子之官。参见“ 太傅 ”、“ 太保 ”。《书·周官》:“立太师、太傅、太保。” 孔 传:“师,天子所师法。”
(2).古代乐官之长。《国语·鲁语下》:“昔 正考父 校 商 之名颂十二篇於 周 太师。” 韦昭 注:“太师,乐官之长,掌教诗、乐。”《荀子·乐论》:“使夷俗邪音不敢乱雅,太师之事也。” 汉 班固 《东都赋》:“尔乃食举《雍》《彻》,太师奏乐。”
(3).称年高有德的大和尚。 金 董解元 《西厢记诸宫调》卷一:“ 君瑞 敬身,太师忙答。” 元 无名氏 《猿听经》第三折:“太师一一问根芽,小生也曾得志贯京华。”
(4).复姓。 周 有 太师疵 。见《史记·周世家》。  ——《漢語大詞典》

释义为系统自动检索,难免有误,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