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典释义
(系统自动检索释义,仅供参考。)地道 dì dào
(1).大地的特征和规律。《易·谦》:“《彖》曰:谦,亨。天道下济而光明,地道卑而上行。”《管子·霸言》:“立政出令,用人道;施爵禄,用地道;举大事,用天道。” 尹知章 注:“地道,平而无私。”《礼记·中庸》:“人道敏政,地道敏树。”
(2).地下通道。《后汉书·袁绍传》:“ 绍 为地道欲袭 操 , 操 輒於内为长壍以拒之。” 北周 庾信 《周大将军义兴公萧公墓志铭》:“瓶缶听声,无防於地道;冠绳柴结,不却於云梯。”《水浒传》第一二○回:“一日,上皇在内宫閒玩,猛然思想起 李师师 ,就从地道中,和两个小黄门,逕来到他后园中。” 清 昭梿 《啸亭杂录·平定回部本末》:“时提督 马德胜 献掘地道计,於城北一里掘入,已及城矣……贼匪自内用水灌之,士卒尽没。”
(3).谓技能、工作或材料的质量够标准。 钱锺书 《围城》六:“ 鸿渐 终觉得她口音不够地道。” 老舍 《龙须沟》第二幕第三场:“不是吹,我们的活儿作得真叫地道。” 老舍 《赵子曰》第一:“他的皮袍,从‘霜降’穿过‘五七国耻纪念日’,半尺来长的雪白麦穗,地道 西口 老羊皮。”
(4).谓为人合乎一定的道德规范。 毕方 等《千重浪》第十一章一:“瞅 郭书记 那人不咋地道。” ——《漢語大詞典》
(2).地下通道。《后汉书·袁绍传》:“ 绍 为地道欲袭 操 , 操 輒於内为长壍以拒之。” 北周 庾信 《周大将军义兴公萧公墓志铭》:“瓶缶听声,无防於地道;冠绳柴结,不却於云梯。”《水浒传》第一二○回:“一日,上皇在内宫閒玩,猛然思想起 李师师 ,就从地道中,和两个小黄门,逕来到他后园中。” 清 昭梿 《啸亭杂录·平定回部本末》:“时提督 马德胜 献掘地道计,於城北一里掘入,已及城矣……贼匪自内用水灌之,士卒尽没。”
(3).谓技能、工作或材料的质量够标准。 钱锺书 《围城》六:“ 鸿渐 终觉得她口音不够地道。” 老舍 《龙须沟》第二幕第三场:“不是吹,我们的活儿作得真叫地道。” 老舍 《赵子曰》第一:“他的皮袍,从‘霜降’穿过‘五七国耻纪念日’,半尺来长的雪白麦穗,地道 西口 老羊皮。”
(4).谓为人合乎一定的道德规范。 毕方 等《千重浪》第十一章一:“瞅 郭书记 那人不咋地道。” ——《漢語大詞典》
巴陵 bā líng
(1).旧县名。 晋 太康 元年置,治所在今 湖南 岳阳 。1913年改名 岳阳县 。
(2).郡名。 南朝 宋 元嘉 十六年置。治所在 巴陵 (今 湖南 岳阳 )。隋 开皇 九年废。 唐 天宝 元年复置。 乾元 元年改称 岳州 。 隋 末 罗县 令 萧铣 起兵,即以此为根据地。
(3).山名。在 岳阳县 治西南,滨 洞庭湖 。据《元和郡县图志》卷二七:“昔 羿 屠巴蛇於 洞庭 ,其骨若陵,故曰 巴陵 。” 唐 朱庆余 《与庞复言携酒望洞庭》诗:“帆自 巴陵山 下过,雨从 神女 峡边来。” ——《漢語大詞典》
(2).郡名。 南朝 宋 元嘉 十六年置。治所在 巴陵 (今 湖南 岳阳 )。隋 开皇 九年废。 唐 天宝 元年复置。 乾元 元年改称 岳州 。 隋 末 罗县 令 萧铣 起兵,即以此为根据地。
(3).山名。在 岳阳县 治西南,滨 洞庭湖 。据《元和郡县图志》卷二七:“昔 羿 屠巴蛇於 洞庭 ,其骨若陵,故曰 巴陵 。” 唐 朱庆余 《与庞复言携酒望洞庭》诗:“帆自 巴陵山 下过,雨从 神女 峡边来。” ——《漢語大詞典》
北 běi/bèi《國語辭典》
北 [ běi ]
语音 名- 方位名:➊ 相对于「南」而言。如:「北方」、「漠北」。➋ 地图的上方。
- 败逃的军队。《文选·李陵·答苏武书》:「斩将搴旗,追奔逐北。」
- 在北方或从北来的。如:「北国」、「北风」。《诗经·邶风·北风》:「北风其凉,雨雪其雱。」
- 向北行。《吕氏春秋·孟春纪·孟春》:「东风解冻,蛰虫始振,鱼上冰,獭祭鱼,候鴈北。」
- 失败、败逃。如:「败北」。《韩非子·五蠹》:「鲁人从君战,三战三北。」
- 向北,表示行动的方向。如:「北上」、「北征」。《文选·陆机·汉高祖功臣颂》:「京索既扼,引师北讨。」
北 [ bèi ]
动- 违反、背叛。《说文解字·北部》:「北,乘也,从二人相背也。」《战国策·齐策六》:「食人炊骨,士无反北之心,是孙膑、吴起之兵也。」通「背」。
北 [ bò ]
读音- (一)之读音。
天山 tiān shān
(1).山名。(1)一名 燕然山 ,即今 蒙古人民共和国 境内 杭爱山脉 。 北魏 太延 四年(公元438年) 拓跋焘 击 柔然 ,从 浚稽山 北向 天山 ,即此。(2) 唐 时称 伊州 、 西州 以北一带山脉为 天山 。也称 白山 、 折罗漫山 。 伊州 、今 新疆 哈密县 ; 西州 ,今 吐鲁番盆地 一带。参阅《元和郡县志·伊州》、《太平寰宇记·伊州》。
(2). 亚洲 中部的大山系。横贯 中国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 中部,西端伸入 苏联 中亚细亚 。全长2500公里,宽250-300公里,为 塔里木 、 准噶尔 两盆地的分界。系由数列东西向的褶皱断块山组成。 ——《漢語大詞典》
(2). 亚洲 中部的大山系。横贯 中国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 中部,西端伸入 苏联 中亚细亚 。全长2500公里,宽250-300公里,为 塔里木 、 准噶尔 两盆地的分界。系由数列东西向的褶皱断块山组成。 ——《漢語大詞典》
弱水 ruò shuǐ
(1).古水名。由于水道水浅或当地人民不习惯造船而不通舟楫,只用皮筏济渡的,古人往往认为是水弱不能载舟,因称弱水。故古时所称 弱水 者甚多。(1)《书·禹贡》:“ 黑水 西河 惟 雍州 , 弱水 既西。”又:“导 弱水 至于 合黎 ,餘波入于 流沙 。”上源指今 甘肃 山丹河 ,下游即 山丹河 与 甘州河 合流后的 黑河 ,入 内蒙古 境后,称 额济纳河 。(2)《山海经·西山经》:“ 劳山 , 弱水 出焉,而西流注於 洛 。”指今 陕西 北部 洛水 上游某支流。(3)《山海经·大荒西经》:“﹝ 昆仑 之丘﹞其下有 弱水 之渊。”《史记·大宛列传》:“ 安息 长老传闻 条支 有 弱水 西王母 。”《后汉书·西域传·大秦》:“﹝ 大秦国 ﹞西有 弱水 、 流沙 ,近 西王母 所居处。”所指皆在西方远处以至国外。(4)《汉书·地理志下》:“ 金城郡 …… 临羌 。”原注:“西有 须抵池 ,有 弱水 、 昆仑山 祠。”可能指今 青海 。(5)《后汉书·东夷传·夫馀》:“北有 弱水 。”当在今 黑龙江 省境内。(6)《资治通鉴·宋文帝元嘉六年》:“ 魏 主循 弱水 西行,至 涿邪山 。”当在今 蒙古人民共和国 境内。(7)《新唐书·西域传上·东女》:“有 弱水 南流。”当在今 青海 或 西藏 境。(8)《新唐书·北狄传·奚》:“以 奚 阿会部 为 弱水州 。”当在今 内蒙古 东境。
(2).又名 娑夷水 。即今 克什米尔 西北部 吉尔吉特 (Gilgit)附近 印度河 北岸支流。 唐 天宝 六年(公元747年) 高仙芝 攻 小勃律 ,进军至此。
(3).古代神话传说中称险恶难渡的河海。《海内十洲记·凤麟洲》:“ 凤麟洲 在 西海 之中央,地方一千五百里,洲四面有弱水绕之,鸿毛不浮,不可越也。” 宋 苏轼 《金山妙高台》诗:“ 蓬莱 不可到,弱水三万里。”《西游记》第二二回:“八百 流沙 界,三千弱水深。鹅毛飘不起,芦花定底沉。”《红楼梦》第二五回:“一足高来一足低,浑身带水又拖泥。相逢若问家何处,却在 蓬莱 弱水西。” 鲁迅 《集外集拾遗补编·中国地质略论》:“呜呼!现象如是,虽弱水四环,锁户孤立,犹将汰於天行,以日退化。”
(4).犹言爱河情海。《红楼梦》第九一回:“任凭弱水三千,我只取一瓢饮。” 苏曼殊 《碎簪记》:“余曰:‘然则二美并爱之矣。’ 庄湜 復嘆曰:‘君思“弱水三千”之义,当识吾心。’余曰:‘今问子,心所先属者阿谁?’曰:‘ 灵芳 。’”三千,喻其多。 ——《漢語大詞典》
(2).又名 娑夷水 。即今 克什米尔 西北部 吉尔吉特 (Gilgit)附近 印度河 北岸支流。 唐 天宝 六年(公元747年) 高仙芝 攻 小勃律 ,进军至此。
(3).古代神话传说中称险恶难渡的河海。《海内十洲记·凤麟洲》:“ 凤麟洲 在 西海 之中央,地方一千五百里,洲四面有弱水绕之,鸿毛不浮,不可越也。” 宋 苏轼 《金山妙高台》诗:“ 蓬莱 不可到,弱水三万里。”《西游记》第二二回:“八百 流沙 界,三千弱水深。鹅毛飘不起,芦花定底沉。”《红楼梦》第二五回:“一足高来一足低,浑身带水又拖泥。相逢若问家何处,却在 蓬莱 弱水西。” 鲁迅 《集外集拾遗补编·中国地质略论》:“呜呼!现象如是,虽弱水四环,锁户孤立,犹将汰於天行,以日退化。”
(4).犹言爱河情海。《红楼梦》第九一回:“任凭弱水三千,我只取一瓢饮。” 苏曼殊 《碎簪记》:“余曰:‘然则二美并爱之矣。’ 庄湜 復嘆曰:‘君思“弱水三千”之义,当识吾心。’余曰:‘今问子,心所先属者阿谁?’曰:‘ 灵芳 。’”三千,喻其多。 ——《漢語大詞典》
东 ( 東 ) dōng
东 [ dōng ]
- 方位词,日出的方向,与“西”相对:~方。~经(本初子午线以东的经度或经线)。~山再起(喻失势之后,重新恢复地位)。付诸~流。
- 主人(古代主位在东,宾位在西):房~。股~。~道主(泛指请客的主人,亦称“东道”、“作东”)。
- 请客出钱的人:作~。
- 姓。
释义为系统自动检索,难免有误,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