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绣归来,调羹金鼎,西湖春后。
几番南极星边,樽前常借南枝寿。今年好处,冰清汉节,与梅为友。老桧苍榕,婆娑环拱,影横香瘦。把草庭生意,蛮烟尽洗,都付与、风霜手。
岭首小春时候。看明宵、桂轮圆又。此人此地,此花此月,宜诗宜酒。把绣归来,调羹金鼎,西湖春后。愿玉奴、岁与素娥不老,共人长久。
岭首小春时候。看明宵、桂轮圆又。此人此地,此花此月,宜诗宜酒。把绣归来,调羹金鼎,西湖春后。愿玉奴、岁与素娥不老,共人长久。
词典释义
(系统自动检索释义,仅供参考。)把 bǎ/bà《國語辭典》
把 [ bǎ ]
动- 握住、拿著。如:「把手言欢」、「把住栏干」。《说文解字·手部》:「把,握也。」唐·孟浩然〈过故人庄〉诗:「开筵面场圃,把酒话桑麻。」
- 看守。如:「把守」、「把关」。唐·贯休〈古塞下曲〉七首之一:「下营依遁甲,分帅把河隍。」《水浒传·第六一回》:「守门的左右约有四五十军士,簇捧著一个把门的官人在那里坐定。」
- 给与。《儒林外史·第四七回》:「虞家小厮又悄悄的从后门叫了一个卖草的,把他四个钱。」
- 抱著小孩大小便。如:「把屎」、「把尿」。
- 量词:➊ 计算有柄、有把手器物的单位。如:「一把刀」、「两把伞」。➋ 计算成束的长条状物品的单位。如:「一把葱」、「两把筷子」、「三把火把」。➌ 计算手所能盈握数量的单位。如:「一把盐」、「两把花生米」。➍ 计算手部动作的单位。如:「推他一把」、「拉你一把」。➎ 计算火的单位。如:「放一把火」、「一把怒火」、「一把无名火」。
- 表示约数。如:「丈把长」、「个把钟头」。《儒林外史·第二回》:「李老爹这几年在新任老爷手里著实跑起来了,怕不一年要寻千把银子。」
- 将:➊ 表示处理、处置的意思。如:「把门关上」、「把脸洗净」。➋ 表示致使、导致的意思。如:「把他惹恼了」、「把你气哭了」、「把我急疯了」。
- 被。元·萧德祥《杀狗劝夫·第二折》:「这明明是天赐我两个横财,不取了他的,倒把别人取了去。」
把 [ bǎi ]
介- (一)1.之又音。
把 [ bà ]
名- 柄,器具上便于手拿的部分。如:「枪把」、「刀把」。唐·陆德明《经典释文·卷一一·礼记音义之一》:「把中,音霸,手执处也。」也称为「把儿」、「把子」。
- 花、叶或果实等的梗子。如:「花把儿」、「叶把儿」。
绣 ( 綉 繡 ) xiù
绣 [ xiù ]
- 用丝线等在绸和布上缀成花纹或文字:~字。~花。刺~。
- 绣成的物品:粤~。苏~。湘~。锦~山河。锦心~口(形容文思、词藻都优美、华丽)。
归来(歸來)guī lái
(1).回来。《楚辞·招魂》:“魂兮归来!反故居些!” 唐 李白 《长相思》诗:“不信妾肠断,归来看取明镜前。”《水浒传》第二回:“你缘何方才归来?” 许地山 《再会》:“靠窗櫺坐着那位老人家是一位航海者,刚从海外归来的。”
(2).回去。《战国策·齐策四》:“长鋏归来乎!食无鱼。” 潘漠华 《乡心》:“你不要时常写信来,后来我会归来。”
(3).反其本。《尚书大传》卷一下:“ 和伯 之乐舞玄鹤,其歌声比中謡,名曰《归来》。” 郑玄 注:“玄鹤言象阳鸟之南也。归来,言反其本也。”
(4).指 晋 陶潜 的《归去来辞》。《隋书·文学传·王贞》:“ 茂陵 谢病,非无《封禪》之文, 彭泽 遗荣,先有《归来》之作。” 五代 梁震 《荆台道院》诗:“桑田一变赋《归来》,爵禄焉能浼我哉!” 清 秋瑾 《题松鹤图》诗:“角巾羽扇旧谈兵,笑赋《归来》薄宦情。” ——《漢語大詞典》
(2).回去。《战国策·齐策四》:“长鋏归来乎!食无鱼。” 潘漠华 《乡心》:“你不要时常写信来,后来我会归来。”
(3).反其本。《尚书大传》卷一下:“ 和伯 之乐舞玄鹤,其歌声比中謡,名曰《归来》。” 郑玄 注:“玄鹤言象阳鸟之南也。归来,言反其本也。”
(4).指 晋 陶潜 的《归去来辞》。《隋书·文学传·王贞》:“ 茂陵 谢病,非无《封禪》之文, 彭泽 遗荣,先有《归来》之作。” 五代 梁震 《荆台道院》诗:“桑田一变赋《归来》,爵禄焉能浼我哉!” 清 秋瑾 《题松鹤图》诗:“角巾羽扇旧谈兵,笑赋《归来》薄宦情。” ——《漢語大詞典》
调羹(調羹)tiáo gēng
(1).《书·说命下》:“若作和羹,尔惟盐梅。”后因以“调羹”喻治理国家政事。 宋 赵善括 《醉蓬莱·魏相国生日》词:“补袞工夫,调羹手段,如今重试。” 明 杨柔胜 《玉环记·延赏庆寿》:“老爷寿诞, 小玉 绣得一枝梅在此间,愿老爷为国调羹。”
(2).指宰相。 清 昭槤 《啸亭杂录·本朝状元宰相》:“今七卿中,有 潘芝轩 世恩 、 胡希庐 长龄 、 茹总宪 芬 、 王司空 以衔 、 姚阁学 文田 凡五人,皆有调羹之望焉。”
(3).调和羹汤。《新唐书·文艺传中·李白》:“帝赐食,亲为调羹。”后多用作皇帝赏识臣下之典。 明 屠隆 《綵毫记·湘娥思忆》:“文章献赤墀,甘泉紫芝。凌云辞赋世称奇,至尊叹息幸同时也。降輦调羹,臣子荣遭际。” 清 郑燮 《仪真县江村茶社寄舍弟书》:“惟 太白 长流 夜郎 。然其走马上金鑾,御手调羹,贵妃侍砚,与 崔宗之 著宫锦袍游遨江上,望之如神仙。”
(4).泛指烹调。 宋 蔡绦 《铁围山丛谈》卷一:“一旦命皇族之同行者食,御手亲将调羹,呼左右俾出市茴香。” 清 黄遵宪 《岁暮怀人诗》之三四:“两两鸳鸯挟凤雏,调羹食性各諳姑。”
(5).喻指夫妇和谐的日常生活。《警世通言·王娇鸾百年长恨》:“游仙阁内占离合,拜月亭前问死生;此去愿君心自省,同来与妾共调羹。”
(6).汤匙,舀汤的小勺。 清 吴桭臣 《宁古塔纪略》:“大小人家做黄齏汤,每饭用调羹,不用箸。调羹曰差非,又曰匙子。”《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八七回:“小鸦头来禀命开饭, 苟太太 点点头;一会儿先端出杯、筷、调羹、小碟之类。” 周而复 《上海的早晨》第四部三八:“他一口气讲了这么多,感到有点累了,低下头去,用调羹舀了几勺乳油鸡蓉汤喝。” ——《漢語大詞典》
(2).指宰相。 清 昭槤 《啸亭杂录·本朝状元宰相》:“今七卿中,有 潘芝轩 世恩 、 胡希庐 长龄 、 茹总宪 芬 、 王司空 以衔 、 姚阁学 文田 凡五人,皆有调羹之望焉。”
(3).调和羹汤。《新唐书·文艺传中·李白》:“帝赐食,亲为调羹。”后多用作皇帝赏识臣下之典。 明 屠隆 《綵毫记·湘娥思忆》:“文章献赤墀,甘泉紫芝。凌云辞赋世称奇,至尊叹息幸同时也。降輦调羹,臣子荣遭际。” 清 郑燮 《仪真县江村茶社寄舍弟书》:“惟 太白 长流 夜郎 。然其走马上金鑾,御手调羹,贵妃侍砚,与 崔宗之 著宫锦袍游遨江上,望之如神仙。”
(4).泛指烹调。 宋 蔡绦 《铁围山丛谈》卷一:“一旦命皇族之同行者食,御手亲将调羹,呼左右俾出市茴香。” 清 黄遵宪 《岁暮怀人诗》之三四:“两两鸳鸯挟凤雏,调羹食性各諳姑。”
(5).喻指夫妇和谐的日常生活。《警世通言·王娇鸾百年长恨》:“游仙阁内占离合,拜月亭前问死生;此去愿君心自省,同来与妾共调羹。”
(6).汤匙,舀汤的小勺。 清 吴桭臣 《宁古塔纪略》:“大小人家做黄齏汤,每饭用调羹,不用箸。调羹曰差非,又曰匙子。”《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八七回:“小鸦头来禀命开饭, 苟太太 点点头;一会儿先端出杯、筷、调羹、小碟之类。” 周而复 《上海的早晨》第四部三八:“他一口气讲了这么多,感到有点累了,低下头去,用调羹舀了几勺乳油鸡蓉汤喝。” ——《漢語大詞典》
金鼎 jīn dǐng
(1).黄金炊具。 汉 赵晔 《吴越春秋·阖闾内传》:“金鼎玉杯,银樽珠襦之宝,皆以送女。”
(2).为鼎类炊具的美称。 宋 陈师道 《满庭芳·咏茶》词:“华堂静,松风竹雪,金鼎沸湲潺。”
(3).特指道士炼丹之鼎炉。 南朝 宋 鲍照 《代淮南王》诗:“琉璃作盌牙作盘,金鼎玉匕合神丹。” 唐 聂夷中 《访嵩阳道士不遇》诗:“先生五岳游,文焰灭金鼎。” 唐 吕岩 《渔父·神异》词:“金鼎内,迴朦朧。换骨添筋处处通。”
(4).借指炼丹或炼丹之术。 唐 李白 《避地司空原言怀》诗:“倾家事金鼎,年貌可长新。” 明 陆采 《明珠记·访侠》:“愿弃了升斗微官,早学那刀圭金鼎。”
(5).指九鼎。古代传说 夏 铸九鼎,奉为传国之宝。 南朝 梁 刘勰 《文心雕龙·铭箴》:“ 夏 铸九牧之金鼎, 周 勒 肃慎 之楛矢。”《北齐书·文苑传·颜之推》:“旄头翫其金鼎,典午失其珠囊。”后亦用以喻指国家宰辅大臣。 宋 曾巩 《送沈谏议》诗:“金鼎盐梅须大用,九霄应已梦仪刑。” 元 李献卿 《刘寓叔先生挽诗》:“便调金鼎佐无为,凤池坐数 汾阳 考。”
(6).鼎形的金香炉。《红楼梦》第七六回:“香篆销金鼎,脂冰腻玉盆。” ——《漢語大詞典》
(2).为鼎类炊具的美称。 宋 陈师道 《满庭芳·咏茶》词:“华堂静,松风竹雪,金鼎沸湲潺。”
(3).特指道士炼丹之鼎炉。 南朝 宋 鲍照 《代淮南王》诗:“琉璃作盌牙作盘,金鼎玉匕合神丹。” 唐 聂夷中 《访嵩阳道士不遇》诗:“先生五岳游,文焰灭金鼎。” 唐 吕岩 《渔父·神异》词:“金鼎内,迴朦朧。换骨添筋处处通。”
(4).借指炼丹或炼丹之术。 唐 李白 《避地司空原言怀》诗:“倾家事金鼎,年貌可长新。” 明 陆采 《明珠记·访侠》:“愿弃了升斗微官,早学那刀圭金鼎。”
(5).指九鼎。古代传说 夏 铸九鼎,奉为传国之宝。 南朝 梁 刘勰 《文心雕龙·铭箴》:“ 夏 铸九牧之金鼎, 周 勒 肃慎 之楛矢。”《北齐书·文苑传·颜之推》:“旄头翫其金鼎,典午失其珠囊。”后亦用以喻指国家宰辅大臣。 宋 曾巩 《送沈谏议》诗:“金鼎盐梅须大用,九霄应已梦仪刑。” 元 李献卿 《刘寓叔先生挽诗》:“便调金鼎佐无为,凤池坐数 汾阳 考。”
(6).鼎形的金香炉。《红楼梦》第七六回:“香篆销金鼎,脂冰腻玉盆。” ——《漢語大詞典》
西湖 xī hú
湖名。我国以“西湖”名者甚多,多以其在某地之西为义。(1)在 浙江 杭州 城西。 汉 时称 明圣湖 、 唐 后始称 西湖 ,为我国著名游览胜地。有苏堤春晓、曲院风荷、平湖秋月、断桥残雪、柳浪闻莺、花港观鱼、雷峰夕照、双峰插云、南屏晚钟、三潭印月等十处胜景。 宋 欧阳修 《采桑子》词:“轻舟短棹 西湖 好,緑水逶迤。”参阅 宋 吴自牧 《梦粱录·西湖》。(2)在 广东省 惠州市 西,又名 丰湖 。 宋 杨万里 《惠州丰湖亦名西湖》诗:“三处 西湖 一色秋, 钱塘 潁水 更 罗浮 。”(3)在 河南省 许昌县 城外。 金 元好问 《约严侯泛舟》诗:“风物当年小 洞庭 , 西湖 此日展江亭。”(4)在 福建省 福州市 市区西。有 开化寺 、 宛在堂 、 桂斋 ( 林则徐 读书处)等胜迹。(5)在 安徽省 阜阳县 西北。 唐 许浑 《颍州从事西湖亭饯》诗:“ 西湖 清讌不知回,一曲离歌酒一杯。” ——《漢語大詞典》
春后(春后)
唐 刘得仁 初夏题段郎中修竹里南园 密树才春后,深山在目前。 ——《骈字类编》
释义为系统自动检索,难免有误,仅供参考。